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93|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紧俏杂志,同学们抓紧抢购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6 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lindows修改于2006-10-16 12:38:3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2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2006年10期内容简介

从大上海到珠穆朗玛: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撰文/单之蔷

视点
视点1:318国道:中国大地上的一条美丽项链 撰文/石 硕
视点2:景观最是川藏路 撰文/张文敬
视点3:景观大道的风骨 撰文/尹泽生
视点4:对“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之诠释 撰文/李渤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2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一、景观之路
杜鹃花之路:花落花开路依旧 撰文/单之蔷

峡谷之路:一路穿越千重峡 撰文/单之蔷 摄影/田捷砚等

温泉之路:沸腾地带 撰文/章铭陶 摄影/章铭陶 吕玲珑

民居之路:凝固在川藏大地上的建筑符号——藏式民居

石头与夯土的乐章 撰文/焦虎三 摄影/周小林等
川藏线上的木制民居——“崩空”式建筑 撰文/杨嘉铭 摄影/周小林等
川藏线,建筑符号的走廊 撰文 /席永君

宗教之路——玛尼苍穹下——朝圣在川藏公路 撰文/刘睿 摄影/林晶华

爱情之路——从川到藏,那一路风花雪月的事 撰文/周伟 摄影/周伟 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0-16 10:32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沙发

字数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二、景观中心
1、贡嘎山 康定 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
贡嘎山:公路旁的极高山 撰文/王·扎西尼玛 摄影/林强等
康定:繁华的幽僻山谷 撰文/王·扎西尼玛 摄影/王建军等

2、稻城,乡城,得荣:探寻纯净之地 撰文/ 田 丰 摄影/ 吕玲珑

3、理塘·巴塘·芒康:川滇藏握手之地 撰文/李 旭 摄影/多吉彭措等

4、雀儿山 德格 白玉:山川夹抱下的善地美景
德格印经院:凝聚大智慧之地 撰文/史幼波 摄影/金 平
白玉:金沙江边的秘境 撰文/史幼波 摄影/包承立

5、石渠——格萨尔王的舞台 撰文/聂作平 摄影/单之蔷吕玲珑
玉树:离唐朝最近的地方 撰文/聂作平 摄影/郑云峰张超音

6、林芝 南迦巴瓦:在群山的中央 撰文/马丽华 摄影/谢 罡 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3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从颠覆到发现——北纬30度,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从亚热带的鸟语花香,到高原冰川的苍茫壮阔,神秘的北纬30度上汇集了各类奇迹奇景。金秋10月,《中国国家地理》为读者找到了中国自己的景观大道,400多页的精彩内容,16拉页宏大景观地图向世界展开了一幅绝美的中国画卷。
  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派出了一支由执行总编亲自带队,众多科学家参与的考察队伍,对318国道及其沿途进行了考察。考察队成员一致认为,这条从上海直到西藏樟木长达5000公里的318国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自然景观类型之齐全多样、异彩纷呈世所罕见。沿318国道一路向西,从沪宁杭到成都,探寻辣椒带、回归线的荒漠与鱼米之乡;从成都到拉萨,重走川藏线,体会川藏北线与南线上不同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带;从拉萨到樟木口岸,触摸世界屋脊的纯净与艳丽。这条路上,聚集着多元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凝聚着多民族的历史遗迹和风俗,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景观大道”。
  继去年以颠覆的审美观点评中国各类型美景的《选美特辑》之后,《中国国家地理》再度打造年度经典,以发现的眼光推出第10期杂志——《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本期杂志用新颖的观点,400多页的精彩内容,气势宏大与画质精美的图片,8拉页的三维景观地图和8拉页的中国名家点评景观中心地图,充分地展现中国境内北纬30度层次丰富的美景,并探讨了美景云集于此的地理成因,描画了“景观大道”上的六条特色之路与六个景观中心。中国一流的作家、媒体从业者为此奔赴川藏线沿途各景点进行实地采风、写作,杂志社为此搜集了众多优秀的摄影师用几十年时间捕捉的精美图片。北纬30度,在中国贯穿了一系列充满魅力的地域,《中国国家地理》将散落在这条轴线上的一颗颗“珍珠”拾起、拂尘,凝结成一部《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国家景观大道”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为展现自身自然、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品牌。例如美国的“国家景观大道”是由美国运输部认可的风景小路,涉及文化、历史、自然、消遣及风景等。《中国国家地理》对于“北纬30度中国国家景观大道”的提出,除了向世人披露神秘的北纬30度所饱涵的世上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和五千年东方人文精髓,更创立了一块国家品牌,为世界打造了一张中国名片,其对社会的影响、对北约30度这一区域的旅游与经济发展蕴含着不可限量的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4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为刚刚上市的《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0月号——吆喝一声:

“即将上市的百万册《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0月号,将以超厚版加量不加价的方式回报广大读者。让我们的幸运读者和我们一起共同见证中国传媒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6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今天杂志已经上市,我第一时间买了

翻了一下,图片没有去年“选美中国”多,但是文字信息比“选美中国”详实很多,值得收藏


如果要买,请抓紧。

否则可能只有象去年那样买精装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38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0期卷首语

景观大道:再给中国创造一个象征

作者/单之蔷

记得曾看过前苏联一部反映卫国战争的电影,大部分情节都模糊了,但斯大林的一段话却记住了。当时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危在旦夕。但是纪念十月革命的红场阅兵却照常进行。斯大林此时的演说就是战前动员。记得他是这样说的:他们(德国法西斯)想消灭一个产生过彼得大帝、库图佐夫、罗蒙诺索夫、普希金、托尔斯泰、莱蒙托夫、……的国家,……

斯大林演说完毕,接受检阅的部队直接由红场开赴战场。当时我就想:为什么这些人的名字能进行战前动员,为什么一想到有人要消灭这些名字,就让俄国人血脉贲张,誓死抵抗。因为这些名字,代表的是俄罗斯精神的核心,它们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所在,是俄罗斯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象征符号。

假如情况发生在我国,兵临城下,我军的统帅进行如此的战前动员,他会怎样说?我们中华民族有众多光辉的名字可供选择,他完全可以说,他们想消灭一个产生过汉武大帝、老子、庄子、孔子、祖冲之、李白、杜甫、苏东坡、罗贯中、曹雪芹、……的国家。

这些光辉的名字,足以唤醒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意识。

民族和国家意识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其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先和历史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就是对国土山河的认同。

我在想,像汉武帝、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可以看作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和符号。但是我们有什么样的象征符号来代表中国的山河和土地呢?我们的山川河流中哪些已经成为中国人意识中的符号可以唤醒我们的“国家意识”呢?我想到了“三山五岳”,想到了黄河、长江。

但是这些关于国土山河的象征符号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是有所欠缺的,就是缺中国西部的符号系统。“三山五岳”局限于我国的东部地区,属“半壁江山”,对于我们树立国家意识,还是有所欠缺。长江、黄河作为中国山河之象征,就完整性而言,强于“三山五岳”。但是就符号意义而言,还是偏于东部。

我希望能在我们的国土上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寻找的结果,发现横穿我国东西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我们在这里把它称之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这条大道高度整合了我国东部、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尤其神奇的是,许多世界级的景观竟然集中在这条大道两旁及周边,譬如,东部的名山名湖有黄山、庐山、西湖、太湖、洞庭、鄱阳等,西部的名山名湖有贡嘎、南迦巴瓦、珠穆朗玛、希夏邦马、羊卓雍错、纳木错等。

这真是一条东西合璧、交相辉映的大道,作为审美,它是一条带状的世界级景观长廊,作为培育“国家意识”和“国土意识”的象征和符号,它是一个丰富的令人惊叹的符号系统,几乎是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这条长廊上应有尽有。它弥补了传统的“三山五岳”的不足,比如,“三山五岳”不能代表中国西部像“贡嘎”和“希夏邦马”这样的雪山,这条景观长廊也弥补了黄河、长江在符号象征上的不足,它使印度洋水系的河流进入象征系统。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譬如湖泊,仅有传统的五大淡水湖,代表不了中国的湖,只有像纳木错、羊卓雍错这样美丽的盐湖作为代表进入了湖泊的象征系统,我们才能说对于湖泊,我们有了“国家意识”。

甚至像杜鹃花,也因这条大道获得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杜鹃花中心”的象征意义。我们完全可以称这条大道为“杜鹃花之路”。因为仅有中国东部的映山红等少数杜鹃花种类是不够的,这条穿越了横断山和东喜马拉雅这样的杜鹃花分布中心的大道,提纲挈领,将中国众多的杜鹃花统领起来,凝聚成一个概念:这是一条“杜鹃花之路”。杜鹃花中的“国家意识”就油然而生了。

甚至冰川这样的景观,也因这样一条大道整合起来,塑造起中国作为一个“冰川大国”的形象,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冰川大国。但在东部地区,仅在部分地区有过古冰川的遗迹,而在西部地区则分布着壮丽的现代冰川,在这条大道穿过的地区,有世界罕见的壮丽的冰川景观:冰瀑布和冰塔林。因此这条大道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条展现中国冰川大国形象的符号系统。

民居和宗教亦如此,这条大道都有一种整理、凝练和将散乱的信息提炼成一套象征性的符号系统的作用。

说起人文现象,这条大道所起到的象征意义对培育“国家意识”的形成就更有意义了。

这条大道的东段和西段连接的是中国最大的两个民族:汉族和藏族,中段通过的是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中华民族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是“多元一体”,因此真正的“国家意识”是汉族和包括藏族在内的各个少数民族意识的意识。像藏族的民族英雄格萨尔这样的人物形象完全应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这条景观大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西部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而西部的农牧交错带应该是我国东北部地区农牧交错带的延伸。

过去我们谈论中国,其实头脑中总是“东部”,而不是“东西合璧”。比如,说我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至于秦岭以西就不说了,但秦岭以西还有半个中国呢,怎么能说秦岭—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同样谈我国的农牧交错带,从黑龙江的西北开始一直延伸至兰州、西宁一带,就停止了。其实这个农牧交错带在西部青藏高原上还在延续,只不过呈现了一种更复杂的状态。可以这样说横断山北半部整个就是农牧交错带,因为这里的人们大多是半农半牧地生活着。在横断山的北界沿着四川省的红原、色达、甘孜一直到青海省的囊迁(应为囊谦)和西藏的边坝、比如、那曲,再沿着冈底斯北麓向西还有一条纯牧业与半农半牧的交错带。这样一条从黑龙江到西藏的漫长的农牧交错带才是中国真正的农牧交错带。

这条大道因此又获得了一种意义,它不仅包含了草原游牧这样的景观,还包括了半农半牧这样的人文现象。这些无疑更丰富了这条大道中的“国家意识”。

热爱中国的理由有千万条。如今又多了一个理由,就是中国有这样一条景观大道——318国道。这条大道两边集中了那么多的珍稀和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关键是这条景观大道体现了一种国家意识,它可以凝练出一套丰富的代表中国的符号系统。它给中国的形象又打造了一个符号,创造了一个象征,给热爱中国的人又提供了一个热爱中国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限于篇幅原因,原定10期推出的<新龙--康区的圆心>,转到11期发,篇幅14页,文字作者李书崇,图片吕玲珑.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10-16 10:42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抢购一本去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0:45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QUOTE Created By fei At 2006-10-16
抢购一本去 [M41]



估计到晚上就没了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0-16 10:46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这就买去 [M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0-16 10:50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QUOTE Created By lindows At 2006-10-16
[quote]QUOTE Created By fei At 2006-10-16
抢购一本去 [M41]



估计到晚上就没了 [M04][/quote]
If JJ没得卖,可否托LZ帮偶到楼下买本?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2:39 | 只看该作者

Re: 年度经典:中国国家地理第10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紧俏杂志,同学们抓紧抢

为了使更多的同学们能够买到杂志

改了一下帖子的标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3 17:53 , Processed in 0.0682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