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后:警惕儿童的四大疾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2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后:警惕儿童的四大疾病


  立秋已过,连日来,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内科、消化门诊数量明显增多并相对集中。夏末入秋或秋末入冬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候,体质稍差的宝宝很容易因温差变化感冒生病,而有些孩子的“老毛病”也容易在季节交替时发作。妈妈们尤要注意以下四种疾病的预防:

  腹泻导致胃病复发

  据调查,立秋过后,又是冰箱病的高发季节。不少的孩子因为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频频引发胃肠炎等急性病。

  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专家说,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 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建议: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妈妈在日常护理上除了注意保暖之外,还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让孩子暴饮暴食。食物过甜、过油腻的都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

  提示:“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

  呼吸道疾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许多体质弱的宝宝不易适应,病毒乘虚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

  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从而引起感冒、咳嗽。而秋天,花粉过敏也容易引起支气管哮喘。这个季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较多,因为温差大,早晚比较冷,所以容易着凉,诱发气道、气管的毛病,咳嗽、气喘随之加重。

  建议: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小孩对气候比较敏感,也是易感人群。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引起感冒。小孩的支气管炎比较好治,主要就是防止再发作,父母要注意给孩子早晚增减衣服 饮食方面应该多吃杂粮、小米粥、米饭、馒头、青菜、水果、鸡蛋等食物,防止食物单一。

  感冒

  初秋时节,各地的气温日差都很大,所谓的“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这种气温的骤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平时,我们的鼻腔、口腔黏膜周围,都附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细菌,只因为身体有一定的抵抗力,它们无机可乘,故不能危害身体。可是当我们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病菌病毒便乘机长驱直入,侵犯人的身体,从而导致感冒等疾病。

  建议:当孩子发生感冒,既不必惊慌,也不可不当回事。应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用抗生素。

  贴心提示: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房间的空气要流通,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另外还可以随身带个“鼻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传染源是患儿和健康的携带病毒者。

  每年的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的最后一个月,父母需要注意。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

  建议: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生素、鱼肝油涂抹口腔,消炎止痛。如果患儿口腔已经溃疡,应避免咸食,否则宝宝会因为疼痛而拒绝吃东西。

  贴心提示:在流行季节,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隔离患儿,加强婴幼儿的保健,减少传染机会。

  经过数月炎热煎熬的宝宝们正在面对一个逐渐转凉的季节,妈妈们最要记得的又是给宝宝准备一些什么事项呢?进补、防寒、防泻、驱虫……每个新妈妈都会考虑这个问题。毋庸置疑,让宝宝健康成长是新妈妈们学习和享受的重要课程。

  A进补篇

  宝宝的营养本是一年四季都应关注的大事,何以在秋天到来时要特别强调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夏季炎热的气候会使宝宝的食欲大减,几乎所有的宝宝在夏季的胃口还不及平时正常食量的一半。而且高温天气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效果,营养和睡眠是时值生长旺季的宝宝最需要的东西 ,而刚过去的将近3~4个月低质量的饮食和睡眠几乎使宝宝的发育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发育的速度明显减慢。调查资料发现:儿童秋季的血色素普遍低于夏季,身高与体重的增长则是一年中的最低点。

  秋天适宜的气候会使宝宝的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正常的水平。细心的爸爸妈妈可以发现,以前食量不大的宝宝这些天忽然胃口大开,吃饭的速度也好像比以前快多了。不要以为这是宝宝经过教育后的进步,其实是由于气候造成的自然反应——夏季损失的要在秋天补回来。爸爸妈妈应该抓住这个天赐的自然良机强化宝宝的日常营养补充。

  对于3岁以下的小宝宝除了适当增加蔬菜、豆制品、鸡蛋和肉类以外还需要增加牛奶的摄入量。因为牛奶中除了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磷、钙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宝宝生长急需的营养物质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多喝牛奶能适时地为宝宝补充营养和水分,这在气候干燥的秋季对宝宝也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4岁以上稍大一点的宝宝来讲,秋天食补的内容可就丰富得多了。其中比较重要的食谱包括:谷物(包括米制品和小麦制品)、蛋类、动物精肉、家禽、鱼、豆类或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牛奶和其它奶制品、植物油等等。上述的食物品种不必每天都安排得这么满满当当,但必须保证在每个星期内以上食物都有一定数量的供应。至于宝宝每天食量的多少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和胃口大小按需供应,不要强求宝宝每天吃的具体数量,更不要使用填鸭式的喂养方式。

  B防寒篇

  秋天是个正值气温由暖转冷的季节,正是锻炼宝宝体质、增强宝宝御寒能力的最佳时机。

  适当地锻炼宝宝的御寒能力既有助于宝宝能够顺利迎接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天,也能使孩子自身的体质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然而,通常情况下一到秋天稍微感觉到丝丝凉意,爸爸妈妈尤其是爷爷奶奶总是会忙不迭地给孩子添加衣服,就怕宝宝冻着了或是感冒了。

  其实给宝宝穿着过多的衣服不但会影响孩子体质的锻炼,而且穿得太热反而会让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因为宝宝的体温一般都比老年人和成年人高,而且阳火旺盛,活动量特别大。穿得太多容易使宝宝一动就出大量的汗,若不能及时给宝宝擦干汗水、换上干爽的衣服,很容易让宝宝着凉生病。

  通常只要让宝宝穿着和爸爸妈妈一样多的衣服就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有意让孩子略微少穿一点,培养宝宝的御寒能力。让宝宝在秋季适当地感受一下凉意反而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使宝宝不容易生病。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的气温在逐渐寒冷,已经给孩子穿上的衣服轻易不能随便减少,只能为宝宝增加衣服。因此,宁可在天气还并不很冷的时候给宝宝穿少一点,到天气真正冷了有足够的余地给宝宝加衣服。

  坚持用冷水洗脸、冷水洗手、冷水洗浴等等都是提高宝宝冷适应能力的方法,同时为过冬做好准备。冷水洗手、洗脸问题不大,但冷水洗澡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平时一直坚持不懈。而且也需要视宝宝具体的体质和适应能力而定,不可勉强为之。总之,适当锻炼孩子的御寒能力、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增强宝宝的自然免疫力是宝宝秋天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

  C防泻篇

  夏天是宝宝最容易患腹泻病的季节,多数宝宝会在夏季由于着凉、吃入变质的食物或感染等原因而发生便稀、便多和腹泻等症状。进入秋天以后,宝宝腹泻的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爸爸妈妈的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10、11月份正是这种病毒最容易侵袭孩子消化道的时候。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宝宝腹泻的症状我们习惯称为“秋季腹泻”,秋季也是宝宝容易发生腹泻的季节。

  为此,爸爸妈妈应该为孩子把握以下几关:

  【宝宝的入口关】

  具体措施是注重宝宝的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直接吃生的或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哺乳期的家长更要当心宝宝的饮食卫生,给宝宝喂奶前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奶瓶和奶嘴等食具都要及时清洗干净并消毒。

  【环境卫生】

  宝宝活动的环境必须保持洁净卫生,玩具和地板等宝宝经常接触的地方要经常消毒。同时注意要将宝宝零食的碎屑清除,以免招来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昆虫。

  【培养好习惯】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不要边吃东西边玩玩具等卫生的饮食习惯是宝宝避免胃肠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此外,发现病儿应该立即治疗,处理好排泄物。注意避免让健康的儿童与染病的宝宝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必须洗手、消毒。

  D驱虫篇

  人体内的寄生虫是危害身体健康的要犯,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它们的影响和破坏力就更大。

  寄生虫与人体争夺营养,诱发贫血,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疾病,既影响孩了的体格发育,又损害宝宝的智力发育。据儿科医生报道:肠道内有蛔虫等寄生虫的孩子在听觉、短期或长期记忆、阅读与回忆等能力方面均有一定程度削弱。一旦将寄生虫清除,上述症状也会随之消失,儿童智力可在9周内得到恢复。

  因此,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清除宝宝体内的寄生虫是爸爸妈妈必须重视的工作。而秋天正是替宝宝清除体内寄生虫的最佳季节。

 从寄生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有机会遭受虫卵感染,但数夏季的可能性最大。通常,夏季是宝宝外出活动最频繁、与大自然接触最亲密的季节,接触到脏东西的次数也最多。只要宝宝的卫生稍有放松就有可能使寄生虫的虫卵进入体内。这些乘虚而入的“杀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成虫定居于肠道时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逢其时,可使宝宝体内的虫子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6 22:59 , Processed in 0.0934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