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73|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亲节里忆母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8 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母亲已经辞世两年多了,坟上的青草长了一茬又一茬。
母亲走了,只留下回忆。在我生命的视线里,从此少了一双温暖的眼睛和一双粗糙的手。
照片里,母亲在慈祥地笑,明亮的眼睛宛如在生。

茶炉。茶壶。茶瓶

从我记事起,母亲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和茶联系在一起的。家乡说的茶,其实就是白开水。
每天拂晓,勤劳的母亲就会用火锥捅开茶炉上密封的煤土,生火烧茶,然后就去忙着开小店窗户上的折叠木板门。家乡人普遍早起,在这里买惯了油盐酱醋的邻居们会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来买些日用品,也有不少附近的单位或住户赶清早过来灌上几壶茶。母亲在忙着卖百货,有时会很抱歉地招呼买茶的人自己往茶瓶里装茶,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她跑过去帮客人倒。街上的行人慢慢多了起来,母亲又跟父亲一起弯着腰把各种各样的百货一件件摆在用凳子架起的大木板上,等会还得去做饭,因为上早自习的孩子们马上就要回来了,一定要在上课时间以前吃上热腾腾的早饭。
茶炉子是用泥糊的,上面有几个火口,可以把几个茶壶同时放在上面烧水。炉子旁边有个小坑,通常用来把煤和黄泥在一起用铁锹拌成可以不用燃烧那么快的煤。茶炉和小坑旁边有个一人多高的大煤堆,还有一个不规则的小水泥台子用来放客人的茶瓶。地平是用黄泥夯实的,墙壁用破砖头垒起来,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草。这是母亲日夜工作的地方,充满了呛人的煤气,夏天让人汗流如雨。旁边有个同样的屋子,两间屋用芦苇隔开。这是我们的家,六兄弟姐妹长大的地方。
用得时间比较长的茶壶都很破,壶身内侧积满了茶锈,有的连把手上的护胶都脱落了,攥着在茶炉上加热了很久的铝合金的把手很烫很烫。我比较喜欢提着新茶壶帮客人倒水,可以较快地把一壶茶倒满两个茶瓶,不象旧茶壶那样水流量又小、把手又勒手,或是开水会不受控制地溅满一裤子,倒完一壶茶腰背酸痛。母亲的手总在把滚烫的茶壶从茶炉上提下来帮客人倒水,又把空壶灌满凉水重新放上去,夏天生意好的时候几乎不停地重复这些动作,但母亲好象从来没有说过倒茶累,常让小时候的我奇怪不已。
由于没有任何排风和隔热设备,小小的茶房在暑天让人酷热难当,平时在茶房里呆久了会气闷。茶壶烧开的时候,溢出的开水流到正在燃烧的煤土上,激起浓烈的煤气和热浪。这时候必须把发出啸叫的茶壶尽快提下来,否则持续溢出的开水会浸灭茶炉。闷热的夏天,母亲尽量避开茶壶口上直喷的热气把茶壶一个个提下,刺鼻又灼热的煤气迎面扑来,升腾而起的煤灰沾满了母亲的头发……这样的情景,母亲经历了漫长的几十年。我一直觉得母亲后来所患的癌症与此有莫大的关系,可能病根就是长年累月的煤气熏烤加过度劳累。
记得母亲喜欢夸二哥能干,因为他曾经在八岁的时候把一吨煤从门口用箩筐一点点地运到小茶房里。母亲身高不足一米五,她经常一个人把整吨的煤往屋里运。

洗被套

早年父亲在离家五十多公里远的地区棉纺厂工作,工资几乎还不够自己使用,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父母都是外地人,在县城基本无亲无故,于是母亲就只有靠自己。六个孩子,又是计划经济时代,负担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很多家庭都不会考虑让孩子读书。吃饭已成问题,况且还要负担学杂费,又是一个人养家?但母亲执意要送我们去读书,虽然很多邻居都劝她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我曾经听她亲口说过,她这辈子家里穷读不起书,不能让孩子再受没文化的苦,要让孩子都成为有用的人。为了几个孩子可以端坐于课堂,茅屋内外母亲开始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独自奔波操劳。除了烧茶,母亲又养起了两头大肥猪,还尝试着批发了些甘蔗在家门口零卖。收入略有增加,但依然不敷家用。有好心人看着不忍,但又怕活太重母亲吃不消,试探着问母亲是否愿意给附近的单位洗被套,没想到母亲一口就答应了。
洗被套的工作又脏又重,还要又拆又缝,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于是母亲白天烧茶养猪卖甘蔗,晚上又开始缝洗北方厚重的被套,以换取稍为丰厚的收入来养家,来供孩子们读书。茶馆里送来的凉水是论车收费的,为了节省成本母亲就到离家不远的泉河边去漂洗。有次在河边洗被套时有个空塑料盆随河水漂走,母亲就不顾一切地跳下水去抢,结果一脚滑进深水。不会游泳的母亲拼命挣扎才得以侥幸上岸,回到家后自己大哭了一场。
"我就想着自己要是走了,家里几个孩子没人管可怎么办?老天保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又上来了。"每次回忆起这件事,母亲总是很庆幸。在挣扎的时候,她都不舍得放掉手中的盆。
在我幼小的眼中,经常会看到母亲或坐在家门口的下水道旁边,或坐在小茶房里一个人吃东西。稍大些才从兄姐之间的交谈和偶尔姐姐和母亲的争吵中才大概知道,母亲是在吃已经变质的或是吃剩下又不经放的食物。家穷至此,我们兄弟姐妹却从没有吃过不能吃的变质食物,我们在节日的时候一样可以跟其他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地举着蒸熟的红薯和咸鸭蛋。
因为,不能吃的都被母亲偷偷地吃了,省下的好食物给我们。

歌声。母亲的笑与泪

对我而言,人生中第一个乐观主义的楷模就是母亲。生活的艰苦与辛劳拖垮了母亲的身体,给母亲带来了满脸满手的深深的皱纹,却丝毫没有影响母亲的乐观和坚强。
母亲爱笑。她在看着我们兄弟姐妹读书学习的时候笑,忙里忙外的时候面带微笑,跟邻居们聊天的时候带着自信的笑,连面对困难和烦恼的时候经常也是一笑了之。她总是笑对人生,虽然人生是如此的坎坷。读大学的时候我写信给妹妹,就曾要求她在这点上向母亲学习。
从小到大,母亲的歌声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四川人,会唱一些我们觉得很新鲜的民歌。开心的时候唱,不开心的时候也唱。当年大哥身体不适休养在家,父亲为了防止他太过悲观一咬牙买了台录音机给他学习娱乐,这台录音机录过母亲唱的一些歌。只是后来这些磁带都找不到了,很可惜。受她的影响,我们几兄弟姐妹的性格基本上都较为乐观。每当父母都不在家的时候,如果几兄弟姐妹都感到害怕,大姐就会带着几个弟弟妹妹用铁锹顶住门,一起唱歌赶走恐惧。
生活中总会有很不如意的时候,母亲有时候也流泪。她很少当着我们的面流泪,总是背着人自己难过。我见过母亲为数不多的几次流泪,其他兄弟姐妹好象也都见过一些。我相信,母亲一定是在实在难以忍受的情况下才流泪的,因为她是那么坚强和乐观的一个人。
我上中学的那段时间,大陆热播《星星知我心》和《渴望》。《星星知我心》是台湾剧,讲述的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如何在贫穷困苦的情况下养大几个孩子的故事,《渴望》则是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讲述的都是平凡人的生活。母亲喜欢看这两部电视剧,到感人之处电视里主人公在哭,母亲也在抹眼睛。她说,最看不得别人可怜。《星星知我心》片头是一只老母鸡带着几个小鸡仔走来走去,暗喻故事主人公的结构,母亲一看到就会慈爱地对我们说,你们就是那几只小鸡仔,我就是这只老母鸡。其实也是,母亲所受的苦比主人公的不知道多多少,母亲对我们的爱也象主人公对孩子那么博大宽广。

三个瞬间

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表情,就可以记得很久很久。
高中的一个星期日,天气忽晴忽雨。休息日我们一般都要帮着家里照看一下小百货生意,天气好就得把摊子尽可能地放到大路边,下雨或者城管来的时候就要尽快把摊子赶紧抬回屋里。那天一下晴一下雨,几次抬来抬去之后,想着不能跟别人一样休息日到处玩,我就很恼火地朝母亲喊道:"这破生意以后别做了!"
母亲很不安地搓着手,不自然地笑了笑说:"咱家里穷,怎么办呢?"
那是一种疼爱又自卑的眼神。我心里一紧,不说话了,心里开始后悔。
不抬出去,没有别人的摊子靠前,生意不就要差了吗?
母亲何尝喜欢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地折腾,不还是为了我这样的孩子吗?
我有什么资格这样说?
我不知道那一刻会否伤害母亲,可是,我凭什么要让母亲在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孩子面前自卑?
这一瞬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多年以后,母亲的眼神仍划破时空,在每一个梦醒的夜里刺痛我的心灵。它时刻提醒着我,要照顾别人的感受,体谅他人。

1991年7月的某一天,高考放榜的日子。在教育局里挤了一大圈,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分数。明明兴高采烈,回家的时候却想卖个关子。
母亲正在摊子后的小凳子上坐着,我跑过去说:"妈,我的分数出来了。"
"怎么样?"母亲紧张得都不看我。
"差一分。"
我分明听到母亲心里"咯噔"一声。母亲脸色一变,只看着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我说着玩的,已经超过普通本科很多分了,是差重点线一分。"
母亲终于笑了,打了我一下:"皮脸!"
真不该跟母亲这样开玩笑。为了这次高考,母亲已经求神拜佛了很长时间。每个兄弟姐妹高考母亲总要提前很久就每天焚香祷告,直到家里第五个大学生、我的妹妹接到录取通知书。

1998年底,我在广东中山买了房子,请父母过来住。母亲改不了劳动的习惯,只要在老家就肯定闲不住地到处找活干,所以我打算要他们在这边多住几天好好休养休养。二哥的小女儿是父母亲自带大的,所以跟父母的感情很深。中间二哥来过几次电话催父母回去,但我坚决不同意,所以父母同意继续住一段时间。然而这天二哥打电话来讲了没几句,父亲的脸色就变了,放下电话后转头跟母亲说:"小茹瘦了。"
我看到母亲的脸色也一下子大变,两个人都是快要掉眼泪了。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随后父母就几乎同时对着我说:"我们回去。"
第二天,父母就登上了北上的火车。劳碌一生,又在旅途。

母子路

小学三年级,我写过一篇作文,文中提到我的童年是母背上的童年,感叹:母亲,为何你付出的比别人都多,得到的却比别人都少?
语文老师给我打了个大大的优。
确切地讲,在学龄前我确实经常被母亲背来背去。当时父亲不在家,几个哥哥姐姐又都上学去了,只留下母亲自己忙里忙外。生意好的时候,母亲担心我自己走丢了,就把我背在背上跑来跑去,有时候背累了就把我一只手夹在腋下忙生意。连我都会觉得累,遑论母亲。好在我小时候比较听话,有时候站在墙边自己就睡着了,接牛痘必须在屋里闷着的那几天也一声不吭,母亲为此经常夸我小时候很乖。我上小学前母亲就已经教会我认识简单的字和计算,使我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年级的文化水平。

上了高中,我也跟很多同龄的小青年一样迷上了气功武术之类的时髦。记得当时有本《中国腿击法大成》,讲的是散打中的腿击训练大全,我在街边书摊上看到后雀跃不已,开始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散打高手。问题是这部书售价13元多,那时候属于天价。因为害怕父亲的火爆脾气,犹豫了再三还是决定跟母亲讲。母亲正在做饭,我先从自己体育不好讲起,说老师希望我加强锻炼,然后说有本腿击法练了很有好处,我想买一本。母亲擦擦头上的汗,马上就从口袋里掏出15块钱给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马上跑着买书去了。
母亲当然不会相信瘦弱的我能练成什么高手,她只是太希望我能加强体育锻炼了。我终于没能腿法大成,那本书后来成了我的枕头。

去大学报到的头天晚上,我睡在旁边的小床上,母亲在旁边的大床上躺着跟我说话。伴随着耳边父亲的鼾声,母亲不厌其烦地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常给家里写信,不要挂念家里……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鼻子酸酸的。
父亲回到家乡工作之后,家里就开始卖小百货,但家庭的经济条件并没有大的好转,主要是几个孩子陆续开始读大学,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大哥读大学的时候还基本不用家里负担什么,到二哥读大学的时候家里就开始要交学费了,到我读大学家中每年都要花上三千元左右。邻居家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读大学,但可以做生意帮家里挣钱,反而不象我家这么辛苦,父母还得一样地操劳才能勉强应付。
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母亲又睡不着了。她有腰背痛的毛病,每天晚上实际都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参加工作以后,我基本上每年回两次家。
1996年第一次从广东请假回家,回广东前先跟母亲一起到了合肥大哥家。临走前母亲一定要买个东西送给我,后来买了个3元多的手帕。其实在广东已经很少人用手帕的了。
1999年和父母一起坐飞机到广东。母亲坐在飞机上,高兴地望望窗外的白云,望望我。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最后一次。
每次从广东回家,母亲都要从床底下拿出一两双鞋,叮嘱我在家的时候穿。布鞋通常是自己缝制的,雪地棉鞋一般是在街边的地摊上买的,我不大穿布鞋,有时候带回广东就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在家时母亲很喜欢跟我一起聊天,还会跟我和妹妹一起看电视看得比较晚。有时候看到她已经眼皮打架了,让她去睡觉她还说没事没事。我明白母亲是想多陪一下我们。有空的时候我也很愿意和母亲多聊聊天,或是上午挎着菜篮子和母亲一起到市场买菜。阳光懒洋洋地照耀,大街上人来人往。我和妹妹的陆续工作再加上家里原来的房屋被拆迁,母亲终于可以不用再忙着做小生意了,但她还保留着很简朴的生活习惯,买菜的时候不辞辛苦地货比几家。
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如果是母亲听电话肯定第一句就问工作忙不忙,第二句就问身体如何。如果我问她身体如何的时候她就会说还是老样子,叫我不要挂念。母亲经常在我讲话刚一停顿就挂电话,后来才知道是她认为长途电话费很贵,本能地想节省一些钱。后两年母亲就开始很关心我的个人问题了,不停地催促我快点把个人问题解决。我总是敷衍说,正在努力正在努力。母亲曾经说,她能看到我和妹妹都成了家就死也瞑目了。其实我也认为可以很快解决的,谁知道真的到母亲离世也没有把媳妇带回家,这成了我对母亲的一个的很大的遗憾。

2002年12月,我和妹妹被大姐的电话召回家,看到母亲躺在床上已经基本上说不出话。母亲见到我的第一眼就只说了:"你看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就泪流满面,无法继续说话,旁边堂哥忙不迭地劝。
母亲的癌细胞扩散的非常快,第一天还能小声说两句话,第二天就只能张嘴发出很模糊的声音了。由于癌细胞扩散造成的错觉,母亲总挣扎着抬起胳膊示意我们要排便,但当我们把她很费劲地抬到便盆边的时候却发现她什么也排不出,而一放回去母亲很快又会觉得要排便。周而复始,我们面对着母亲不断挥舞的手臂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就这样看着母亲移动着手臂,告诉母亲这些只是错觉,要保持体力。其实母亲这时候也完全听不到什么了。
到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母亲挥舞手臂的样子。一生坚强的母亲,在最需要儿女帮助的时候,我们却无能为力。这就是母亲的命运吗?

2002年12月21日傍晚,我的额头抵在苏北平原冰冷的大地上,母亲的棺木在亲人的注视下缓缓落葬。雪花在轻轻飘落,28年母子路,就此挥泪作别。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
早就想为母亲写点什么,但迟迟未能动笔,直到昨天有人说后天就是母亲节。给母亲的,那些说出来的和在心里默念的承诺,总是迟来半步。2003年秋,我去中山参加一个好朋友的婚礼,椅子上一个年纪大得只能弯着腰的老婆婆幸福地接受新人敬献的茶。屋里欢声笑语,我在门外羡慕得就要掉眼泪:到我结婚的时候,谁来喝我献给母亲的那杯热茶?
曾经以为母亲是不会离去的,什么时候推开家门,都能看到母亲慈祥的面孔。或许在无数游子的心中,家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家吧。曾经以为孝敬母亲就是给她好吃好穿,现在才明白最宝贵的不物质,而是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和相依相伴的感觉。
母亲命苦,但我不愿意把她写成一个可怜的人。面对艰辛的生活,母亲从来都是乐观面对,坚强拼争。她有追求,虽然现实总不给她机会实现;她活得有尊严,是我们的心目中最伟大的人。
还记得跟舅舅一起坐三轮车到母亲坟地,车子在高低不平的河坝上颠簸,冷风从三轮车的缝隙里钻进来,空气里似乎隐约漂浮着某种神秘的声音。多年以前,母亲带着行李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迎接她的是打量的眼神和困苦的生活;多年后,母亲裹着一床薄被,长眠于异乡的贫瘠黄土之下。冥冥之中的安排,冷酷而又无法抗拒。佛说:人生而受苦;主也说:一切皆要忍受。我从来相信人死而灵魂不灭,也许母亲已经忍受完今世的苦痛,离开这个世界将使她走向另一世界更好的生活。若能如此,则做儿女的或许会于心稍安。
母亲,节日快乐!

2005年5月7日22:3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5-5-8 17:46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M29]


愿她在天国开心的笑!她的眼睛如夜晚的星星照耀你回家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8 17:46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36]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8 17:47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写这篇文章并非为了GLG,只是想怀念一下母亲.如果您也觉得我的母亲是位好母亲,请在这里为她献上一束花.谢谢. [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5-8 17:47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斑竹师弟动作很快哦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5-8 17:51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M29] [M29] [M29] [M29]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也许她一生很平凡很渺小,但是在我心目中,她总是一个完人。
虽然我经常会选择性失忆,但是对母亲的总总细节,我却在脑海里珍藏了许多。

在母亲节里给伟大的母亲们献花!

[M29] [M29] [M29]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5-8 17:55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细读了一遍。 [M06] [M06] [M26] [M26]

[M29] [M29] [M29]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5-8 17:59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5-8 18:56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LZ的母爱之深让人感动, [M06] !

记得在论坛里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写的是LP与LG感情很好,可LG与岳父、岳母沟通不多,导致岳母掉眼泪,LP也陪着掉眼泪。LP说了这样一句(大意):如果LG对自己的父母好些,自已愿以一生的忠诚回报他。与LG只有一纸婚书,但父母生育、养育了自己,二者若只能选其一,那么,就只能放弃LG了。

愿天下的儿女们每时每刻都能孝敬、善待老人,而不只是母亲节、父亲节的节日里。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5-8 18:59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先鲜花,再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5-5-8 21:11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先献上 [M29] [M29] [M29]
不敢细读楼主的文字,看标题,就让我泪水满眶。
怕触动了那根弦,会止不住泪。
愿天下的母亲都幸福,快乐!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5-8 21:37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M29] [M06] [M06]
今晚才和母亲通过电话,不过是母亲先打来 [M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5-8 21:50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5-8 21:58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看到这个标题也唤起我对母亲的回忆,母亲在我很小很小时就去世了,到现在近20年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大部分时间都病卧在床上,但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对自己的严厉教育、对自己的爱!
长大没机会报答对母亲的养育之恩,这使我常常内疚和无奈。
衷心祝愿天下所有母亲长寿,愿上帝保佑已故去的母亲们安息。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5-8 22:09 | 只看该作者

Re: 母亲节里忆母亲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9 12:20 , Processed in 0.0923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