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1.性、间谍和白求恩的秘密 2.在美国,别谈爱情 3."女大学生陈易卖身救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3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性、间谍和白求恩的秘密

[平常 译自 Maclean's Oct. 24, 2005]


她是一个舞蹈演员 -- 一个身材高挑的美丽的瑞典姑娘 -- 她也是白求恩被迫离开西班牙的真正原因。Michael Petrou第一次揭示了这个秘密。

1937年初,当西班牙内战席卷过马德里这个被包围的城市,隆隆的爆炸声在附近的街道上响过,一个极其美丽的女人走入了西班牙-加拿大输血中心总部,要求面见负责人:加拿大医生诺尔曼 白求恩(Norman Bethune)。这个女人说她名叫卡沙(Kajsa),是一个瑞典记者。她瘦瘦的,有一张娇小的脸和长长的、略带草莓红的金发(Strawberry-blond)。她的接近六英尺的身材甚至比她要采访的那位医生还高。可是这两位很快感到了心里的一点灵犀(felt a connection)然后在一间卧室中消失了整整两天。白求恩的年轻助手泰德 阿兰(Ted Allan)曾不小心撞见了这两人赤身裸体在床上。有时候,白求恩也出来巡视。他说这位记者正在对他作深入的采访。

卡沙在输血中心呆了几周,也许几个月。不过她并不是唯一采访过白求恩的记者。通过许多记者的采访,这位医生名声鹊起。加拿大人也在读了报纸上他的事迹后对他着迷。这是一个加拿大人自己的浪漫的捣蛋鬼,把血液运进被围攻的马德里。在那里,法西斯敌人正在城门外猛攻,而市民组成的战士们用猎枪和莫洛托夫鸡尾酒(Molotov cocktai。平常注:即燃烧瓶。这个词真的是来自莫洛托夫,斯大林的外交部长。有兴趣的人可以到这里看看这个词的来历:http://en.wikipedia.org/wiki/Molotov_cocktail )将敌人拒之门外。运血车上大大地涂着"加拿大"。在国内的加拿大人从没有见过这种无遮无掩的热情,他们喜欢极了。成千上万人捐了款。

但是白求恩却于1937年4月初突然离开了西班牙。两年后,他因败血症(blood poisoning)在中国去世。那时他正效力于毛泽东的共 产 党八路军。这支军队正和侵略中国的日本人战斗着。这位加拿大医生成了中国的英雄,很多年后也成了加拿大的英雄。许多中学和大学以白求恩命名。去年,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观众将白求恩选为第26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加拿大人。

尽管白求恩在全世界知名,他在西班牙那段时间的故事却依然在迷雾之中。他就是在那段时间变得世界知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那个最黑暗的时刻,在马德里依然被法西斯军队包围,内战胜负还未知的时候,他为什么离开了西班牙,这个他一度称之为"世界的中心"的国家?

今天,Maclean's 找到了深锁于苏联共产国际(Soviet Communist International)秘密档案中,隐藏了60多年的这个秘密的答案:诺尔曼 白求恩并不是自愿离开西班牙的。他被当时的西班牙政府官员赶出了西班牙。那些人指控他背叛和当间谍,以及与一个叛徒和可疑的法西斯分子同居—就是那个瑞典金发记者和舞蹈演员,他的爱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5-10-23 23:14 | 只看该作者

Re: (ZT)性、间谍和白求恩的秘密

他曾经的爱人是法西斯间谍?这是个无关轻重的问题,重要的是他为和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作斗争显出了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23:16 | 只看该作者

(ZT) 在美国,别谈爱情

在美国,别谈爱情


临出国前,听人谈到大陆留美学生生活时说,在美国再丑的女的都有人追。又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单身女子赴美,还没下飞机就被接走了。我来美国后,发现事实就是如此。

8月份在北京美国大使馆排队领签证时,环视厅内的半边天,感觉是在西北的黄土高原,怎么也搜寻不到一点江南的亮丽。到了美国中西部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的这所不大不小的大学后,发现那一半还不如在北京见到的黄土高原。细想一点也不奇怪。这年头在大学里稍有一点姿色的哪能静得下心来啃"托福","纪阿姨"。于是,那些被遗忘的人们暗中发奋,面壁数载,在天姿国色们纷纷南下深圳、海南时,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不依不靠,飘洋过海来到了美利坚。


  有道是,上帝是公平的。在美利坚这块土地上,从大陆来的单身男子俯拾皆是,未婚女子却的的确确属"珍稀"类。于是,这些人那么多年的冷清、寂寞都无一例外地加倍得到了补偿。我认识的一位女生,看一两秒没有问题,再长了非得下一番决心不可。


  但仍然有男生围着她转。至于接站,一位女生还没下飞机,已经有四辆车等着,车主自然都是清一色的上几届男生。而男新生往往等上几个小时才见到接站的人,有的左等右盼不见人来,只好咬牙叫出租,尽管他们早就给中国学生会联系过要求接站。


  单身男子们全在如饥似渴的年龄,又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让人面红心跳的刺激无处不在。于是一个个欲火难耐,蠢蠢欲动。但问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太少。周围当然不乏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而且在中国人看来差不多个个都赛过天仙。与我同年来美的马亦坦陈做梦都在想着洋妞。但想归想,到头来中国男留学生们大多只能"望洋兴叹"。


  语言、文化上的沟壑几乎难以逾越。哪怕你"托福"考满分,要与洋妞谈出恋爱来却还差得远。况且洋妞都是在"购物文化"中长大的,过惯了有一百花两百的日子。大都靠奖学金勉强度日,连教科书都舍不得买的留学生们,又哪里与洋妞谈得起恋爱。


  于是,眼光都盯向了同种同文的单身女。对许多单身汉来说,此时此地乃是有总胜于无,按流行于男留学生中的一句话说,"只要是女的就行"。


未婚女们自然是如鱼得水。郑冉来自中国北方一所著名的学府,细眯的双眼,小巧的身子,胸部总是撑得高高的。刚来不到两个月就与一位香港来的已婚男生甜蜜得胜过夫妻。


但听她调遣的还有好几个,大陆来的未婚男子居多,也偶有老美,间或有身份不明的五六十岁老头。据她的室友说,经常是甲刚把她送回,乙的车已在门口等着,连那位香港男生也常常找不到她。

  即使已婚的,只要丈夫不在这边,也会有人盯着。


  在北京办签证时遇到四川来的徐虹,那时丈夫还跟她在一起。两个月后在美国问她何时办丈夫过来,她回答说"那已是过去式了"。有一段,见她与一位学工程的男生一块进进出出,后来又听人说她有另一位男生的房门钥匙,半夜开门时哗拉拉常把整屋的人都吵醒。又后来,见虹在街上与一位陌生男子拥吻,原来那是她送别住在外地的男朋友。


  其实,在异国他乡闯荡的单身女子们面临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更多的困苦艰难,急切需要有人伸出救援之手。华静读的是很少提供奖学金的专业。家里并不富裕,带来的那点钱也就够维持一两个学期。到美国没有几天,静就进了中餐馆。作为外国学生,当然还得上课,交比美国人贵一倍的学费。静周末打工的那点收入,如果说勉强可供自己吃住,对昂贵的学费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与静往来的男生可以偶尔请她吃一次自助餐,却无力替她付学费。热心的人当然不是没有。那就是餐馆的厨师。厨师的工资固然不高,也就每月两千美元左右,但他们的吃住餐馆全包,收入是只进不出,缺的不是钱而是人。不久,静去餐馆打工时就有一个越南籍的华人炒锅把接送都包下了。


  袁梅15岁时就来了美国,学的是阳春白雪的钢琴。学了几年,琴艺没有多大长进,奖学金却弄没了。搞艺术的父母辞职做起了生意,为的是要交梅的学费。梅与一位台湾男子同居,吃住由男子包了。


  不知怎么,两人又分开了,梅也从此断了生活来源。在餐馆打工时,梅缠着老板给她介绍男人,说只要有钱,年龄多大都行。老板说:"几个人一起出钱共用你行吗?""没问题。"梅慵懒地仰靠着椅子,双脚翘起在饭桌上,回答得十分干脆。


  在美国享受无边无际自由的同时,每个人都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根鞭子无处不在,每时每刻地驱赶、抽打着自己。这根鞭子就是钱。在这块土地上,没有钱的的确确是万万不能的。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爱情当然也不例外。


  黄贝来美一个月后,妻子范茵就过来了。两人青梅竹马,男的潇洒,女的俏丽,人人都说是天生一对。暑假,两人去芝加哥打工,茵再也没有回来。朋友问起此事,贝一概拒答,只说:"在美国,别谈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02:40 | 只看该作者

Re: (ZT) 1.性、间谍和白求恩的秘密 2.在美国,别谈爱情 3."女大学生陈易

"女大学生陈易卖身救母"事件惊暴媒体黑幕

作者:会哭的橙子 提交日期:2005-10-26 17:09:00
      
  由于一直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本人是天涯长期潜水员,注册两年发贴回贴均不多。但近期陈易事件实在太过热闹,就忍不住细看了看,先前的也还罢了,顶多骂陈氏家族一声骗子。可后来在八分调查之后风头突然转了,天涯的水突然混了,无数个马甲蹦出来骂阵了,很明显是有人乱了方寸了。看着看着就让我这个潜水员不想再潜下去了,因为有无数个嘤嘤嗡嗡的苍蝇在耳边飞啊飞的,一定要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恶的说成善的,这让我等小民实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相信在天涯还有众多像我这样的资深潜水专家也是被这拨浑水搅怒而出水的,所以,这件事情闹到今天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你们这些人最该感谢的就是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触动了人们心中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才会激起众怒。
        
  以本人对媒体尤其是四川媒体的了解来对这件事做一个大胆的推测。
  很多网友看到过陈易在校友通讯录上贴的照片及资料,在下面寥寥数条的留言中,有一个叫王迪川的留言甚是惊心,他让陈易到中国最大的论坛去,毫无疑问,指的就是天涯,当时的时间是在数月之前。数月之后,陈MM果然在天涯掀起了滔天巨浪,难道说这个王迪川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还是他能掐会算知道陈家有重病的病人,当然不是。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两个问题,一,这个王迪川一定是认识陈MM的;二,天涯很可能是这个王迪川推荐给陈易的。
  
  再后来,网友揪出了这个王迪川的真实身份,原来是XX晚报的一名实习记者,同时,大家也都看到,陈易天涯卖身事件出来后,XX晚报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追踪报道,并不断地为陈MM粉饰,掩盖事情真像,最后还成了陈MM唯一可以相信的亲人,因为陈MM说了,我只愿意把帐目给重庆晚报看,他们是媒体,你们总该相信了吧。
        
  到这里,真相有些呼之欲出了吧。
  
  说点题外话,只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现在媒体的堕落程度。本人2001年曾与成都媒体打过交道,深知川媒内部运作之黑暗,当时我司为了炒作自己公司的一款产品,与在成都影响力最大的成都X报签定了一份暗箱协议,即我司在某商场搞公开活动,搞活动的同时砸毁当时在国内风光无限的另一竞争对手产品,伪装成突发事件,然后《成都X报》就这一事件展开系列性炒作,最终的目的是把我司品牌打响。其实砖头是早准备好的,记者是早在人群中埋伏好的,稿子是早就写好的,甚至后续报道的系列标题也早备好了,就只等导火索拉响,让广大读者当傻 子了。当时就这件事,我们谈妥的不但有报社的重要版面记者,还有报社的副主编,主编他们内部也必定是通过气的,炒作价格为X0万。最终的结果我就不详谈了,总之是我们吃了大亏,被报社骗了,该报吃了我们又去吃对方,最终还成功地赖掉了我们的预付款数十万元。而且在与他们谈判其间,该记者还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知道吧,轰动吧,那可不是偶发的,是人为的,是我们一手炒出来的。
  
  说实在的,当时本人充当的也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但之所以把这件事写出来,就是让大家知道四川(也许是全国的媒体)早已腐坏到了什么程度。这还是在2001年,现在已过了四年,他们的手段想必早就升过七八次级了。此外,以我对四川媒体的了解,四川媒体最喜欢的手法就是自己来制造一个事件,然后进行系列性的大规模的炒作,然后在炒作过程中渔利,对于他们来说,这已是行业内的潜规则。
  
  所以,这件事情,我分析,真相应该是这样的,陈易与王迪川是认识的,这个策划方案最早是王迪川来做的,参予者应该有陈易,陈母,陈的小叔、舅舅等人(所以在聊天记录中会有夸奖陈易"这次干得很漂亮啊""很成功"之类的说法),实施者自然是陈MM,在报社内部,知情人决不止王迪川一个,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实习记者,方案策划的其他参予者应该还有资深记者数名、副主编及主编也是知情者并给予意见。他们的策划方案应该是这样的:
        
        陈易天涯卖身救母策划方案
        事件人:陈易、陈母
        事件:陈母患了绝症,陈易上天涯以卖身为嘘头获取捐款。
        事件组织地:天涯
        配合炒作方:XX晚报、XXXX报
        炒作目的:1、使该事件成为著名的网络事件,《XX晚报》以追踪报道的名义尽最大可能程度吸引眼球,从而提升该报销量;
        2、《XX晚报》负责对该事件进行不遗余力的正面炒作,使捐款数额达到最大化,所捐的款项则在策划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配,其中,X主编X%;X记者X%;陈家X%。
        
  于是,一个炒作事件就在陈易哭哭泣泣的15日发贴中开场了。而XX晚报立刻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和报道,并在其后的一系列报道中不遗余力地为陈易贴金和开脱,双方本是一伙,所以疑问自然迎刃而解。同时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陈易一直不肯给出明细帐目清单,因为这些利益原本不是她独得的,她还要与利益集团共享,如果一旦给出清单,以后捐款人若要追回或引起其他一系列麻烦她又该如何处置?同时,八分在调查报告中所说的冰山一角,陈易事件更大的幕后也可由此得到解释。
        
  现在,陈易事件要露陷,最慌乱的不仅是陈易,还有策划小组的众成员,尤其是报社的主编、副主编、记者、实习记者等一干人众,因为现在陈易还顶着,但真相如果一旦被揭露,他们的大好前程可能就玩蛋了。于是,怎么办?大举反扑吧,第二个策划方案出笼,把水搅混,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陈易身上引到八分身上,最终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他们也就安全了。于是,每人注册了数十上百个马甲,又联合了其他报社的同行(这些潜规则他们其实是互通的,彼此出了事都会为对方擦屁股的),同时收买了N多马甲,日日夜夜奋战于天涯。炮制了众多檄文。
  
  这也就是天涯风向一下陡转,马甲一夜之间满天飞的情况。请尚存善念的人们擦亮双眼,不要被纷乱的局面左右了自己最基本的道德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1 01:07 , Processed in 0.0759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