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秋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掩的门——寂地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2007-7-23 17:09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推门进来看看。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7-24 13:22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俺也再进来看看 [M29] LZ继续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3:30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最好的时光【朱天文】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收录的小说和剧本有《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悲情城市》《安安的假期》……

朱天文在每一篇小说里,一再诉说着成长的痛苦,辛酸、隐忍的青春。我自己的青春期也是这样,挣扎的,别扭的。至今我不愿意回顾我的青春期。

我自己最喜欢的无疑是《安安的假期》。这个假期是在青春来临之前,痛苦和挣扎来临之前。孩子的眼睛纯净清澈,这个假期发生的一切,在安安眼里不过是“曾经有一年夏天,绿得特别的绿”。

一般女作家的文字少有像朱天文那么干净爽利毫不矫情的。她如此真实地描述生活,不动声色,不夸张,也不矫饰。惟其如此,她的文字也就更具震撼力。我初看她的文字,感觉是诧异,还有骇然。

她的小说仿佛中国画,讲究留白。那大段的留白是给读者想象的,读者自己的想象越多,作品也就被完成的越多。

阿城说:(读天文的文章)我的建议是,慢一点,不要赶,浇水的时候,慢,才能渗得深。

我不过是才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就忍不住跳出来发议论,是我的浅薄,也是因为情不自禁。我很相信我会再读、三读……也许读多几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到时候,再慢慢细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3:37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璎珞、YAMA、Jjean:谢谢鼓励啊 [M29]

我是缺乏才思,只能以感觉补足。看的书如果没有感触,真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呀 [M24]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24 14:2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0:50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贴上我最喜欢的一段昆曲

[media]http://kunqu.net/kmusic/zlpxu.mp3[/media]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07-07-26 11:3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1:31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对牡丹亭神往已久,尤其是游园惊梦这一段。可是第一次听到,还是在20多年前的电视剧红楼梦,听到一点点片段。当时黛玉在园子里听到远远传来排练此剧的乐声,婉转缠绵,只把黛玉听得如痴如醉。我也觉得有如天籁,很是苦找了一段时间磁带。但是我们那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只买得到越剧京剧和黄梅戏的磁带,昆曲根本找不到。书倒是买着了。

现在手上的这一本,是刚买的。小小的64开本。最喜欢的当然还是游园惊梦“皂罗袍”那一段。

不记得几时在中央台看过一次这个片段的表演。女的已是半老徐娘,男的也已发福。两人相扶转过舞台后去的时候,不见美感,只觉猥琐。如果换上一对青春貌美的演员,感觉一定不同吧?当时心里大震,简直悲恸:我一直神往喜爱的昆曲,真的已经后继无人了吗?

幽兰生深谷,人世不闻香,真是太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7-7-26 12:03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对戏曲是个外行。但确实不喜欢京剧那种很重的打击乐。昆曲以弦乐为主。弦乐比较轻,很悠扬。倒更容易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7-7-26 12:07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老乡? [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2:56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望穿 于 2007-7-26发表的原文
对戏曲是个外行。但确实不喜欢京剧那种很重的打击乐。昆曲以弦乐为主。弦乐比较轻,很悠扬。倒更容易接受。


很好奇你的第一个GG是在哪里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2:56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引用作者 壮壮先生 于 2007-7-26发表的原文
老乡? [M03]


敢问仙乡何处?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3:56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白先勇VS张爱玲(ZT)

太长了,但是实在写得好,所以还是贴在这里。

   04年下半年,听过一次白先勇的演讲。学校礼堂里不只“座”无虚席,连站也没处站。可惜讲的是青春版《牡丹亭》,对他的文学创作则未涉及。我很喜欢昆曲,虽然外行得令人吃惊,却依然津津有味地读《牡丹亭》、《西厢记》,不过相比白先勇的小说,我还是对后者的兴趣更大些。
                   
    白先勇的作品,诚如评论家指出的,和张爱玲是同一个门派,鼻祖当然是曹雪芹。两人都是那么精致细腻,对人情世故都是那么体察入里,又都是民国世界的伤心人。可是在表面的相似之下,他们的文学气质相去千里。
                   
    白先勇的“伤心”是痛楚,他和他的描写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在态度上他是客观的,在感情上他却不能全然超脱;张爱玲的“伤心”不是 “痛”,而是带着矜持的“哀”,她是从里到外,从心态和情绪都飞升上去,像她自己的形容,“云端里看厮杀似的”。白先勇很慈悲,对人世是深切的悲悯;张爱玲则艳异凌厉,有着外科手术般的冷静。两位作家虽都受了《红楼梦》的影响,但张爱玲同时还嗜读《金瓶梅》、《海上花》、《醒世姻缘传》。这一类“小市民气息”浓重的小说不在白先勇的书单子上。相反,他屡次提到《三国演义》。他把《三国》中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红楼》中的“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相提并论,认为是可以互通的大沧桑。这里就看得出张和白的最大的分野:白先勇的审美趣味是较为疏远市井气息,因而更为贵族化的。他的感时忧国带有士大夫的味道。他对政治的关注使其小说不经意间染上了历史的尘蔼,是一种优雅深沉的“史笔”。张爱玲对政治基本上是冷漠的,要不是迫于环境写了《小艾》、《秧歌》、《赤地之恋》,她这一生都会“笔不沾政治”。她要人间味,不管是皇亲国戚的还是街头巷尾的。她把无数难堪的、琐细的、零散的生活片断描摹下来,用虚无的“末日意识”的灵光一照,便成就了她独特的世界。
                   
    白先勇的笔触是老练而稳定,张的笔触却是老练而机俏。白先勇小说的起承转合衔接自然,绝少痕迹;张的小说却缤纷幻丽,以致局部有时太醒目,伤害了整体。白先勇忧国忧民像《三吏》、《三别》的杜甫,张爱玲的奇诡深邃却更近于《无题》的李商隐。白氏少年时也显老成,张氏老了也像少女。
                   
    我在学校时有一位老师叫刘俊,他是《白先勇评传》的作者。他教我们《台湾电影赏析》,偶尔提到白先勇,常有妙论。我有一次大着胆子打电话给他,问及白、张之比。他说了一句相当有趣的话:“张爱玲下手比较狠!”这也是大实话。港台并称张、白二人为“金风玉露”。张是女性,但解剖人性时那股不动声色的冰冷和千伶百俐一支笔后的霸悍、锐利与硬度,也唯有“金”能比喻;白先勇是男性,但其温润流淌,返照空明,不露棱角的功夫,倒像是“玉”了。
                   
    张爱玲除了小说以外,尚以散文名世。她的“流言体”散文信手拈来,流丽隽永,既不带周作人的“考古气”,也不带林语堂的名士派,别开生面。白先勇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位散文家。除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蓦然回首》之外,他的许多所谓散文,都带有回忆录的性质,仿佛是“自传”的一个片段。此外张爱玲还是半个学者,在“全面发展”上,白先勇与他的前辈差距甚大。
                   
    说到这里,很担心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我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极少而相异处极多。其实不是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点相同,他们还有一些相似。比如两人都是中西结合,洋为中用。一方面对传统的章回小说,对唐诗、宋词、元曲颇有会心;另一方面,又深谙西洋小说的种种技法。从前一方面,学到了凝练的白描,简洁的对话,对民俗风情(服装、首饰、家具、封建家庭礼仪)的消化,和对文学典故的灵活的化用,及对“意境”的惨淡经营;从后一方面,则谙熟了隐喻、暗示、象征,以及对“意象”的有力锻造。稍有差异的是白先勇是在美国读书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终于以《芝加哥之死》开创了他的新纪元;张爱玲生性不耐烦理论,对西方文学营养的汲取更多带有“自发”的色彩,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两人另有一处不幸的相似:都是中短篇大师,长篇却不尽如人意。似乎“精品红楼”传统的作家都有这个通病。写中短篇时神采飞扬,一写长篇就少了那股旺盛充沛的元气。张爱玲的《十八春》、《怨女》实在及不上《传奇》,白先勇的《孽子》也比《台北人》、《纽约客》、《Tea for Two》稍逊风骚。为什么红楼传人总是更擅长中短篇呢?个人以为,在中短篇里,他们更方便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红楼笔法相结合,以一种以点带面、精微细致的方法向曹雪芹致敬。而到了长篇里,因为卷帙浩繁,人物众多,情节千头万绪,必须要跳出前人的圈子展示更多自己的东西。腾挪的余地太大了,反而有点手足无措。这一重障碍遂成了很多作家(哪怕杰出如张、白)难以克服的顽症。对《红楼梦》的过度喜爱一旦发展到依赖,极易成为长篇创作的瓶颈。
  
  对于当代较年轻的读者来说,张爱玲很奇怪的成了“时尚”、“小资”、“小女人文学”的代名词。津津乐道于她的出身,她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她的亮烈难犯,和晚年的离群索居。而白先勇,据我所知,有一些人不知道他,有些人则知其人不知其文,有一些却以猎奇的眼光,打量着他的性取向,他的 “白崇禧之子”的特殊身份。沉下心来品其文章的,寥若晨星。也不能责怪读者,“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西班牙建造时间不长的“毕尔巴鄂美术馆”风头正劲,伦敦泰特、巴黎蓬皮杜也在翻新,相形之下,纽约的“MOMA”居然显得“落伍”了。更新换代如此快法,也难怪在不少人眼里,“80后”的郭敬明才是最佳选择,张、白之类已是“老”了——除了相关的轶闻和插曲。
                   
    有一天傍晚,我无意中在宿舍后面发现一条路,静而清。走到尽头一拐,就是长江一角。远处隐隐的是金山寺。近处一排绿树,落日涂在江水上,水中有三四块小小的“岛屿”,像“在水一方”,又像“寂寞沙洲冷”。我站在那里,突然感到白张二人就像此情此景,是现代的古典,是民族记忆深层的背景式的存在。白先勇是“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张爱玲是“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云气离合,光线明灭之间,是一代失落了的中国人。
                   
    “秋山敛余照”的静美中,实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深长的惆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3:57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白先勇和张爱玲都是文学史上独树一风的传奇作家,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揭露了浮华背后的沧桑,不同的是白先勇的小说有种挣扎不尽的荼靡色彩,而张爱玲则是纸上幻化开而又略有收敛一抹浓重的颜色,前者是暗色调的,后者的颜色仍是鲜亮的。前者是压抑的,后者是绽放之后的凝蹙。
   若从家世上看,他们二人确实有相似之处,都出身名门,白先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喜的儿子,而张爱玲的祖母则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爱女,显赫的家族遗传了不凡的学质首先在审美情趣和人生观上就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有了起点上的区别。
  二人的作品中虽然都有满目繁华之后的感伤的格调,但这两种感伤在白张之间又是不一样的。以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为例,着重描写的是由大陆去台的国民党将领、贵夫人、交际花、妓女、老兵、帮佣甚至是最底层的人的境遇。这些人或由繁华历尽丧乱破败,或由地理上的漂泊遁加精神上的无依,由喧嚣落入荒凉,这些台北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中间却有一股合力,那就是今昔沧桑之感,无所皈依的情怀。过去与现在交织,幻象与回忆的重叠,繁华殆尽,空守两宵,满目萧然,归思无处。《秋思》之华夫人,花园里种有几十株白茸茸的“一捧雪”,却非抗日胜利那年秋天在她南京住宅园中盛开的百多株“一捧雪”;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她公馆的势派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但她的公馆明明在台北,而非上海;《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王雄还痴念着家乡的童养媳。这些人的怀着一种说不出的无可奈何之惆怅,这份郁结无限的感伤读白先勇的小说可以感觉到作者投入的激情。而张爱玲的小说多写的是感觉上更象是一个旁观者的诉说,虽然也有感伤,但这感伤是冷凝过的,《第一炉香》《半生缘》《金锁记》都可以感觉到作者象是个熟念并看透这一切的人对你的诉说。从容不迫甚至有闲意肆顾的眼神,也许她对这一切看得太透了,以至于不愿投入,而白先勇的小说恰恰可以体会到作者郁积在心中的深重的同情。所以实际上,两个人虽然都写沧桑、写人事但行文上,情感投入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他们都描写了人生的虚无,白先勇从灵肉上的分离、青春的腐蚀中写虚无,张爱玲是从苦乐的琐碎和人生的空幻里写虚无。白先勇是宿命的,张爱玲是挣扎无益的。白先勇从粗线条的人的经历、面貌、生活状态等大的方面整体呈现,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人生是虚无。人生是一场梦。一个记忆。而张爱玲的人生的虚无,是时光在顾盼间流逝,人的不安全感,挣扎无益,苦乐不定。善于从一块布料、一缕流苏上、一道光线、一个眼神上稍加转换展现出渺漠人生的荒凉。白先勇的细节感和色彩感是画面无意转化中发现的,而张爱玲的细节感和色彩感则要加上特写镜头。
  
本帖转自北大中文论坛,网友甜甜圈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4:02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我最佩服能写这么长文章的人。

我自己看文章只凭感觉,最后的所得也无非是一点感觉,从无深入。有时候感触实在深,想要探究得更明白些,往自己内心里瞧得深一些,立刻头痛。自己也知道浅薄,但真是深刻不起来[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7-7-26 15:27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进来看看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0:23 | 只看该作者

Re: 虚掩的门

羚羊过山岗 【歌手:朱哲琴】

我有很久很久没有好好听一首歌了。

从来我只把音乐当成一种背景,所以喜欢的多是轻音乐,譬如小夜曲之类。乐声若有若无,我自干着点别的什么。

只有朱哲琴,每当她的歌声想起,无论我正在做着什么,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被她的声音完全吸引进去。就像此刻之前,我听着她的歌,手上的书跌落,抱膝坐在床上,头深埋在双腿间,怔忡,失神,心一直飘,飘,飘向不知名的远方,那遥远、苍凉的所在。

我最喜欢的是《羚羊过山岗》,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听,毫不厌倦。歌词非常简单,很多时候只是朱哲琴的声音在反复吟咏着一个简单的字节。她的声音如此纯净、狂野、自由和真实,背景的鼓声缓慢沉重,一记一记仿佛敲在心上,参杂着牧羊人呼唤羊群的声音。简直可以看到一幅经典画面:蓝天、白云、无际的草原、羊群、苍老孤独的赶羊人——是那样一种无法言喻的百感交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5-18 05:14 , Processed in 0.1995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