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badmint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复制链接]
14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Pashupatinath:带着领到的表格出了印度大使馆的门,决定去参观游览。先去尼泊尔最大最重要的印度教寺庙:Pashupatinath。已经接近中午,骄阳似火,打车去吧:80Rs。在尼泊尔3个人打车最合适,如果都是瘦子的话4个人也行:奥拓一样大小的车,走在路上你才会恍然大悟,现实决定存在,再大一点的车根本在窄窄的,摩托车、行人和狗一并横行的路上施展不开。经常看到又高又壮的老外憋屈在那车里,就差把后座上开个天窗让他们把脑袋伸出来了,每次都让我想到这是不是应该在小人国里看到的景色?车是左钻右插,上坡下坡,穿街走巷,看似不长的距离居然也走了很久,原来不光是油钱,司机的时间成本也算在车费里啊。好不容易到了,把准备好的零钱给他:因为有备而来,所以一直没办法测试传说中尼泊尔司机的小花招,比如说没有零钱找什么的。原本嫌250Rs门票太贵,但是看到入口处精致的大门和内部漂亮的建筑,我就妥协了。不过不幸的是尽管我对它们情有独钟,可还是不能近距离的观察:我不是印度教徒,不能进去。LP上说这里的门票是整个谷地性价比最低的,因为大部分地方对游客都不开放。

河边,这里是恒河一条支流的上游,一场葬礼正在举行。去世者的女性亲属先举行告别仪式,哭声不断传来:即使这里全民信教,一般人也摆脱不了生离死别的羁绊。一条条黄色的花环被放在逝者的身上,一把把不知是何物的粉末也散了开来。牛奶状的白色液体混合着神圣的河水不断的泼在逝者的周围。随后逝者的遗体被刚刚由竹子编成的担架移到不远处的火葬台上。这时男性家属开始做最后的告别。不久专门负责焚化的工人开始操作。以前去火葬场,最后会领到一包白骨;现在你能眼睁睁的看到一个人躯体的最后消失,随着浓烟,随着火焰,最后随着流水,一直漂向印度教的神圣之地-恒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大佛塔:沿山上的阶梯可以走向山顶,然后看到BODHNATH(大佛塔)。很多猴子在这里嬉戏,感觉就像不小心走进了猴山里,这里的主人是这些猴子而不是人类。下山出后门过一座窄窄的索桥,向大佛塔的方向走,条条小路通那里。门票100Rs,周围都是或新或旧的藏传佛教寺庙,离大佛塔越近的越新。这里是除泰米尔之外的又一个中国人聚居区:很多来自藏地的喇嘛,中外藏传佛教的信徒等。从周围玻璃或者建筑物上的汉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炒手”,“水饺”,“四川小饭馆”等,还有那几乎遍布每一座屋顶的经幡。也可以说这里是尼泊尔藏传佛教的中心。那双著名的佛眼,那只似乎充满疑问的鼻子,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是尼泊尔随处可见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还是出大门,过马路向左一百米左右是个公交车站,抓到了一辆2路汽车,左绕右拐,七七八八,曲曲折折,回到了汽车站。这尼泊尔的公交还真不是给游客预备的,很少有阿拉伯数字标识,再加上我们对地名的发音也不准,售票的英语也不怎么地,难啊:每成功的搭上一次,心里就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Swayambhunath(猴庙):在泰米尔的一些制高点能看到它,更多的时候是在明信片上看到它。离泰米尔很近,2公里左右,半个小时走到。出泰米尔向西,很快就看到山;过一条臭河,可以向左接着沿柏油马路上山或者向右上石阶穿过一个当地的庙走条捷径。不用担心迷路,一辆辆的出租车就是最好的指引:不是呼啸而来就是奔忙而去,基本上都是来往猴庙的。门口还有一排趴活儿的。据说山下到山上的石阶有365级,慢慢走,个别的有些陡,门票现在100Rs了。拿着吃的东西上去的要小心了:亲眼看到猴子窜过来一把打翻一个女游客手中装花生的袋子,其余的猴子就在地上哄抢了。一只狗也想来凑凑热闹,一只调皮的猴子不知道是和狗逗着玩呢还是怕狗也来分一杯羹,在一根旗杆上倒挂金钟垂下来,伸手在狗的屁股上拧了一把。这下估计伤了狗的自尊,狗的屁股也不是谁想摸就能摸的。于是一边狂叫一边去捉猴,自然是捉不到,猴子们还接着戏弄狗,狗自然占不到便宜,于是仰天长啸,增援部队居然瞬间即到。猴们看到不好玩了,也就作猢狲散了。一会功夫又看到猴和猴,狗和狗,狗和鸽子等之间的各种战斗,可真够热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Bhaktapur(巴克塔普尔/巴德岗):这著名的城市,一直还没去,好东西要留到最后 :) 寄存了两个背包,就带着洗漱用品和毛巾就出发了,感觉真好。还是去汽车站找成就感:LP上说在Mini Bus Station,在路上还特意找值勤的交警问了一下。这里的警 察都很好,英语说得不错。站在路边,听每辆过来车上的人都在喊“巴德岗,巴德岗”,满怀激动的过去一问,人家却都摇头。三四辆车以后,其中的一个人往汽车站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去那边坐车。其实这边离汽车站也就20米,走过去:这回学聪明一点,拿着LP,指着上面的地名问每一个遇到的揽客的人。两三个人以后我们就顺利的上了车,15Rs,一看就挨着去帕坦的26路。不久出发,很快看到中国援建的无轨电车线路,上面跑的车可是破旧的可以,像是出土文物还刷了一层灰色油漆。路过中铁正在援建的尼泊尔公务员医院,多层建筑,够气派。离巴德岗不远,还有一些已经建成的小医院/诊所。

本以为汽车会停在城西面,这边离加都近。可是下车以后发现到了东面:搞得头十分钟有些晕头转向的感觉。中国公民和南亚合作组织的公民在这里只要付50Rs,其它国家人员要付750Rs。不知道中国对巴德岗或者尼泊尔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连给与巴德岗第二次生命的德国人都没有这种优惠。回去的时候是在西面上的车,沿柏油马路走,有一个牌楼式的大门,旁边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巴德岗最好的一点是没有加都那么多的摩托车和汽车在街上跑来跑去。用尼泊尔人放在售票处前木板上的话就是:这是一个活着的遗产。到了这里我才真正找到我心中尼泊尔古迹的感觉:帕坦太小,加都杜巴广场又太嘈杂,这里是一个可以慢慢看慢慢逛的地方。早起的人们在世界遗产的上面摆起摊位,小巷子里一只水牛正在被切割,周六的阳光下人们不是在洗一周的衣服就是在洗头或者给孩子洗澡,陶罐市场上人们搬出一只只罐子在那里晒太阳。十二月一日正好是印度教一个什么大的节日:盛装的妇女在寺庙周围忙忙碌碌的祭拜着;身着各色校服的中小学生不断在Nyatapola庙的台阶上拍集体照;晚上还有印度教的长者坐在Shiva(湿婆,不懂中国以前的翻译者为什么要用一个“婆”字,明明是个男神。Vishnu,毗湿奴也是,搞一个“奴”字,以为他欠着谁的呢,其实都是印度教最重要的神。这些字面让我对印度教更加云山雾罩了。)神殿前的高台上好像是传经布道的样子。走在狭窄的巷子里,能深切感到什么是活着的遗产,中国很多地方对保护的理解太狭隘和功利:就是把该围的都围起来收钱,周边的马上拆了盖高楼。就算是故宫也只是留下那一片建筑而已。巴德岗是除了博卡拉以外又一个发呆的好地方:那里看风景,这里看古迹和生活在里面的人。

在巴德岗住在了Nyatapola庙对面的Siddhi Laxmi Guest House。它的前面一米处就是Til Mahadev Narayan Temple,也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不幸的是第一晚遇到了前面提到的那个大节日,几乎整夜都有人在庙周围祭拜:按说拜就拜吧,可是印度教的寺庙前面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铃铛。信徒们过来时都要敲响它们。虔诚的还要转一圈或者几圈把小的挨个敲一遍,最后再拉响那个大个的,可以称之为钟了。特别是从凌晨四点开始,人就越来越多了,可想而知在两三米之外三面有窗的我们的睡眠状况了。上午问前台是不是每天都这样,要不然就退房了。他们保证说只是因为昨天是大节日,所以早上才有这种情况发生,以后就没事了:哦,我们应当调整心态与尼泊尔人民共同庆祝节日啊。说是“没事了。”其实还是有事发生: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又听到叮叮铛当的声音,接着随后两三天里我都对这种声音过敏。本来没什么事的感冒病情一下子加重了不少,休息不好嘛。退房时正好遇到老板守在前台,问他是不是每天都这样,他说:一般冬天从早上五点左右开始有人去拜神;夏天四点前后。这就是他们的文化。天,下次谁去体会这种文化之前要记着带副耳塞去以备万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Nyatapola庙三面都有餐厅可以临窗倚视这高高的建筑:可以在Bhadgaon Guest House的顶层餐厅看夕阳缓缓落下;可以在Café Nyatapola窥视广场上众生来来往往,当然这个地方比较贵,一小壶咖啡也要106Rs,还是速溶的:不过考虑到这个咖啡馆本身也是一个古老的寺庙,后改为目前用途的,就算是花钱买个座位费了。巴德岗还有三个博物馆:木雕,铜器和艺术博物馆;前两个在Tachupal Tole,后一个在Durbar Square(杜巴广场)。木雕博物馆就是有孔雀窗的那座建筑了。三馆联票才每人20Rs,照相的话每台20Rs,三馆通用,我都惊了:这才是劳动人民的价格,尽管当地劳动人民的价格更低。发现了两个开价比较实在的纸制品商店:一家在离开Tachupal Tole向杜巴广场拐弯的主路上左手第一家;一家在Nyatapola庙的正对面,叫做“Namaste”。当然也是有高有低,像在超市里面一样,总有吸引你的东西:比如第一家的最简单那种纸灯笼开价100Rs,第二家就只要30Rs;同样的手工纸笔记本,第一家250Rs,第二家就是350Rs。总的来说不是漫天要价。第二家的小伙子很有意思,他本人很有想法,设计了一些独特款式的笔记本,准备主攻亚洲游客市场。他也很健谈,反正没有其它的客人,在小店里拉着我们一聊就是半天。接触到的很多尼泊尔人都想将来有了钱也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而不是整天被别人看:是啊,二十多年前我生活在北京日坛路使馆区的附近,记得小学经常教育我们对外国人不要尾随,不要围观,不要对人家的相貌和衣着指指点点;万一人家要和咱们说点什么,甚至采访,一定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那时候别说周游世界,周游中国还得看你有没有全国粮票呢。走出国门以后,特别是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多时候觉得非常恍惚:当地人看我眼神那么的似曾相识,仿佛从来没有遥远过。而我的视角,我的思想常常会游离开我的身体,好像悬在空中,飘在我们之间:看看这边,看看那边,跳到这边想一下,又回到那边想一下。很多事离我不太久,很多尘封的东西一下子这么清晰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以为遗忘的,却发现不是:小时候的记忆真的最牢固,那时候的心思还没有这么多的“污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巴德岗城外四公里的山上还有一个世界遗产:Changu Narayan Temple。可以在巴德岗城外往Changu方向去的三叉路口搭车:那个路口经常蹲着很多人,他们也是等车的。我们是和满满一车人还有一只大山羊一起挤着去的,10Rs,终点站就是这个供奉毗湿奴的神庙,门票60Rs,再次感慨一下,这是人家世界遗产对世人开放的价格。神庙里面木刻精美,雕刻传神,目前尼泊尔纸币10Rs上的图案就出自这里的一尊石刻。出来时恰好没有车,一路走回巴德岗,都是下山路倒也不费劲而且风景还不错,一个半小时后就回到了房间。

旅游景点里经常会有些人主动和你搭讪。很多时候是小朋友管你要糖吃:帕坦的最老练;安纳普尔那山区的最腼腆;桑冉库特的最执著;巴德岗的最直接……也有要钱的,博卡拉附近的也就要一个卢比;到了巴德岗就冲着你凶狠的喊:十卢比,十卢比!巴德岗杜巴广场上有当地小朋友看我是中国人就拿来一张一元人民币,一张五角人民币,一张一角人民币要求跟我兑换卢比:这肯定是哪个国人干的,真要给钱就痛快点,干嘛钓人家胃口呢?用几张破旧的异国纸币去让孩子望梅止渴。给了那个孩子十五卢比,那孩子满脸失望的说就这点钱?我只好说:我没有骗你,如果你不换了的话,我马上还给你。对要钱的孩子,我是从来不给的;对要糖的孩子,尽量满足:这一点点童年的欢乐;这一点点甜蜜的味道,我相信是无伤大雅的,也是我所能够给与的,所以很多时候就给了:不过不远处有许多其他孩子时要小心,他们都有很强的同甘共苦精神,一个得到了,登高一呼,其他就呼啦啦跑来了。在路上遇到的上了学的孩子就基本上没人管你要糖吃了,也许是受了教育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还有一些人,做导游工作的。中国人去的多了,接触的也就多了:有一个导游先问国籍, 听说我是中国人,马上说他最讨厌日本人……真不知道我要说我是日本人的话会听到什么答案: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如果不想请导游的话就要微笑着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用毅然决然、斩钉截铁的口气说:“No!Thanks!”我的英语太差,再加上对印度教各种神和传说的不了解,再加上对各种风俗禁忌的无知,再加上他们的一点点口音,我也就不费心思去试图了解比书本上更多的东西了。单身女游客可能会遭遇更多的热心人,和一些路上遇到的朋友聊天:有人刚进了博物馆,就有工作人员上来热情打招呼,夸她长得漂亮,要马上娶她。据说很多尼泊尔人还是寄希望于找个外国人而一步登天改换门庭的,其实很多年前,就算现在,我们很多人也一样。还有人遇到路边卖乐器的,谈价不成后还一直跟着,最后问:“You don’t need music, how about sex?”当然对这些事你都可以一笑置之,就当作旅行中的花絮好了,就算回去讲一讲,也蛮好玩的。

当然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在泰米尔街上经常会有妇女拉着孩子举着奶瓶向游客伸手。你给她钱她还不要,只要奶粉。怎么回事呢?如果你好心就会被领到一个商店中,这里就不是一瓶半瓶奶的问题了,是一大桶奶粉,想想看那要多少钱吧?原来是放长线钓大鱼来着。在博卡拉街上还遇到一个自称是来自印度果阿的人,自称头天晚上行李全丢了,现在需要一张回印度的350Rs的汽车票,明言自己不要钱。其实车票退了也是钱啊。这些都算见闻吧,有见有闻,外出旅行的乐趣之一。


很快就要告别尼泊尔了。街上已经开始有了圣诞的布置,看看日子都不到二十天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Namaste,尼泊尔;再见,Nepa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4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到拉萨的旅行者,几乎80%都是要去尼泊尔的。现在各地区到拉萨的火车开通了,解决了大问题:后来在尼泊尔遇到从上海坐飞机来的,居然从十月份开始一直等机票,十一月中旬才成行。从日本飞过来经停的飞机只是用上海的票源作候补罢了,听说从日本出发时机票卖一万三,上海就是五千六了,当然先紧着日本哪边了。尼泊尔政府说是重视中国游客市场,连签证费都免了,只好认为其国内事务芜杂,没功夫注意这些细节了。后来在博卡拉的一位深圳朋友说他经香港往返就只要四千一。

当然拉萨也有飞机到加都,是从成都飞过来经停的。不过到了拉萨而又坐飞机的人比较少吧?拉萨上飞机的乘客大部分是从西藏去尼泊尔的外国人和一些商人。原来去樟木只能先到日喀则,然后再坐第二天早起八点多的车晚上到樟木。现在拉萨有了国际班车直接从拉萨到加都,不过费用比较高要五百多元。最近在拉萨汽车北站开通了一些私人承包的线路,从拉萨到樟木,二百六十元,一条线路是每星期三,六;另一条是二,五出发。上午一班,凌晨到樟木;下午一般,第二天早晨到。也可以拼4500去樟木,不过问了一下价格都要五百元,那又何苦呢?如果包车去珠峰的话,可以直接安排车辆到樟木。我们坐的车本该九点钟出发,等客人到近九点半出站,随后晃悠到罗布林卡路的尼泊尔领事馆前就不走了:车上还有七,八个空位,司机当然要想办法把它们填满;用他随后一路上的话说就是他花了四十多万做这条线路,当然要尽快回本。招来了七,八个喇嘛,是司机的云南老乡,准备去尼泊尔的,于是大家一块陪着等取签证。等啊等,到十一点半,据说托人从里面取了护照出来,可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这些喇嘛一头钻进路边的4500呼啸而去,司机垂头丧气的上车接着开拔了:我是小人,心里暗自狂笑不止,记了电话准备投诉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4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随后一路狂奔,四点左右到达日喀则,吃午饭还是晚饭?不过晚饭是没得吃了,取消了,因为司机要赶时间。一路播放MTV,声音开的大大,搞得大家不断要求小点声:是怕大家睡着还是怕司机睡着?尽管是两个司机轮班。MTV里又亮又尖的声音来自今年超女第二名的谭维维,扮成藏族姑娘的样子,看来出道很久了:不甘作二流小歌星,出来趟趟路吧。同车也有不少人是出来寻找机会的:帮朋友在加都开旅馆的;开拓一下尼泊尔旅游市场的;倒腾一些尼泊尔特色东西回国想做点小买卖的;甚至已经和毛党谈好去作顾问帮助他们开采矿产办工业的……车到聂拉木是夜里十一点多,满城灯火,规模相当大的一个县城:这里的作息时间晚两个小时的缘故吧。随后是海拔的剧烈下降,久违的茂盛植物,温暖湿润的空气,不时有瀑布落在车顶。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光芒,没有了平时的洁白和威严,多了一些惊悚和压抑。不到一点到了樟木,据说还是最早的一次,一路狂奔的结果。樟木这时候依然灯火通明,整个市镇沿公路蜿蜒而下,有时候车窗几乎和人家二楼的窗户平齐,典型的山城。停在交通旅社门外,也没有什么停车场,就直接放在窄窄的街上。交通旅社每床十元,懒得打开睡袋,床被也还干净,就和衣盖被而眠了。这里的温度已经大大升高,一床被子足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5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早起阳光已经照进屋内,这里的海关10点才开始上班。街上三五个做人民币兑换尼泊尔卢比的人在等待顾客:从樟木入境尼泊尔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在这里用人民币换钱,而且汇率要比在尼泊尔境内高不少。听说以前换钱的话,每个人的汇率还会不一样,不过现在每天都是一个固定数值了:据说受拉萨某些人的遥控,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数清楚大笔的卢比,可以特地要些小额的就差不多了:听说尼币没有什么假的,也许没人愿意费劲干这事吧。我们那天是9.38,据说前两天都是9.40-9.50之间。后来到了尼泊尔境内,就都是1人民币兑换8.20-8.60之间了;即使美元也徘徊在1美元兑换68-69卢比之间。换了钱,随后沿街向下步行十分钟左右到海关和出境处:第一次从陆路出境,还真没有从空中出境的那种感觉。海关的门外很多拉客的小面包车等在那里,很多挂着四川的牌照,10块钱一位送到七八公里外山下的友谊桥边,一路上人来人往,还有边贸市场。很新奇的想:这些住在中间地带的都该是什么人?不过边界就是这样了,当地人来来往往,互相做买卖,通婚等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出国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跨过一条小溪,到对面村庄去串门。不像我们这些城里人真是那么一回事啊:这也可能是走陆路没感觉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5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过境:

樟木与尼泊尔之间一河相隔,中间以友谊桥相连:走到桥中间就是前脚国外,后脚国内;一脚异乡,一脚家乡了 :)

沿泥泞的山路接着往下走几分钟才到尼泊尔的入境处,不是当地官员在外边招呼入境者进去,险些错过了。一进去居然遇到直接要钱的:原来听说在这里如果不懂英文不能填入境表格的话,可以交200Rs(尼泊尔卢比)让入境处的人代填。现在居然看到你是中国人就要收200Rs,什么表格也不代填了,直接贴票盖章走人。别的国家入境表格都放在柜台外面,随便拿,这里居然藏着掖着,看到非大陆游客才给你。大陆来的也乖,要钱就给,大部分连“废话”都不说:大约觉得不就二十多块人民币嘛,花钱买个方便,我们不在乎这点小钱,你们尼泊尔这么穷,没见过世面,拿着玩去吧……

据理力争,说我们能填。好不容易要到了表格,填完了送到柜台上,这里的官 员还不死心,仍旧要收200Rs。僵持了一段时间,看着没戏,就找了个台阶下,说你们没钱吧,所以不能交。我们也随着说:对,没钱。盖了章,这人还作郑重其事装嘱咐我们: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补交哦。我还真是哭笑不得:我们中国人也太好欺负了吧?就是大多数人的纵容才使这些人这么嚣张,简直不给后人活路了。最起码讨价还价一下也好吧,后来有人说他们4个付了200Rs:不要交了钱,还让尼泊尔人认为是傻瓜。

[本帖由badminton修改于2007-12-16 06:2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5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出来后也有很多车拉客去加都,每人要价500Rs。当然也可以往下走一两公里到汽车总站坐车,大约150Rs。在西藏呆了一个月,一路在车上开始感慨又见到这么多绿色的兴奋之情:沿路有清清的河水,不时见到皮划艇在漂流;很多梯田和农舍;路边,乡间和屋角的各色鲜花开得正盛。一座桥上准备蹦极的人正要开始体验这惊鸿的一跳。沿路个别检查站,看到中国护照,扬起笑脸,吐吐舌头就挥手放行:大约只有在尼泊尔才能得到这种待遇吧?中午吃饭,第一次体验了尼泊尔典型饭食:Dal Bhaat,35Rs,一点土豆,豆子,辣酱和米饭。估计尼泊尔把所有柏油路叫Highway,沿着颠簸的Highway,6个多小时后到达加都:满街的摩托车,汽车;喧闹,嘈杂;天气也热得多了。看样子今天还是毛党(尼泊尔共 产 党(毛派))集会的日子,满街的红旗和镰刀榔头的标志。


加德满都:

可能是旺季的缘故,房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也可能游记中的前人来的时候都是淡季,价格可以拿的比较低。基本上经济型的都是单人间300Rs,双人间400Rs。后来也在逛街的时候问过十几家的客栈,大同小异,只高不低,个别便宜的也是因为比较旧而打折。现在这里很多中国人开的客栈:泰山,凤凰,龙游,长城等。长城是三星级标准,贵一些;餐厅据说还不错,就是我们点的鱼香肉丝做成了黄瓜丝炒肉,江浙味道;龙游有床位,80Rs,最近还开了一家龙游II,在泰米尔区边上,单人间300Rs,标间不详,价格含早餐;凤凰也是标间400Rs带早餐;这里的餐厅不错,四川厨师,招牌菜是飘香鱼(鲶鱼)300Rs;听说泰山的餐厅有火锅,没去尝试。海伦娜的屋顶餐厅视野很好,可以去吃早餐,同时俯视加德满都谷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7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帕坦:去帕坦可以打车去,也可以从体育场东边的汽车总站坐26路汽车去,9卢比。尼泊尔的数字都写得很花体,你根本猜不出到底是几:开始付纸币时,我总是翻过来调过去的找上面的阿拉伯数字才行。比如26:“2”就像一个左上角缺了一块的Q;“6”像把“3”从左到右翻过来,再加一个小尾巴。还好去帕坦的每辆26路在后车窗上都有阿拉伯数字。门票200Rs,现在是七日内有效。回来时可以接着坐26路,穿过体育场西边的路,路过美国大使馆门口,在进入泰米尔的街口下车就好了。很多人从泰米尔走过去,其实不是很远,一个小时左右就行了。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门票200Rs,可以在Site Office办一张Visitor Pass,写上个期限就好了。办这证需要两寸照片,不过办的时候看到有老外没有照片也行,就在贴照片的地方签了个字。

巴德岗,现在已经从Bhadgaon改名为Bhaktapur。持中国护照门票50Rs。《明天就去尼泊尔》77页上说是因为中国是南亚共同体成员的缘故SAARC(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其实这是不对的。中国正在申请成为南亚共同体的观察员,不过我估计没戏,印度又岂容得别人染指自己的势力范围,卧榻之旁,岂容……?如果中国是成员的话,我倒是十分希望这样,因为我们就只要付现在门票的十分之一就好了:帕坦,20Rs;杜巴,20Rs……即使付全价票的钱,看在这些古老世界遗产的份上,看在这些票都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进入的份上,比起国内某些景点景区的毫无廉耻的横征暴敛来,我只能感慨地说:这里真的算很便宜的了。即使这样,很多人还是把聪明才智用到了这里:故意逃票者有之,这里基本上很少有人查票,全靠自觉;买一张票,今天你用,明天我用,后天他用……购起物来,成千上万卢比眼都不眨一下;享用了资源,却不愿意承担一丁点的义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8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关于尼泊尔的中文旅游书很少,市面上能看到也就是一本:《明天就去尼泊尔》。可以看出作者用心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其中的抒情部分最好减三档对待:你可能不会住博卡拉湖上70-100美元一晚的鱼尾山庄,也可能不会花200美元去奇特旺(Chitwan),但是你自有你的快乐和感触。尼泊尔在你心目中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它们是由一个个片断穿成:遇到过问清你只是进他的书店转转,就粗鲁的要求你不要乱动他的书的大胡子锡克商人;听说过砍价太狠,即使最后卖给了你,也要恶狠狠嘱咐你“没有钱,就回家睡觉,别出来玩。”,当然是英语,希望到时候大家能听得懂;听说过个别西藏人开的店,外国人讲好价没有买,中国人要买时,商家就沉下了脸就是不卖:明确告诉你因为不喜欢中国人,因为他是西藏难民,因为当年共 产 党杀了他的父母。博卡拉附近有几个西藏难民营/村:你在湖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藏族打扮的妇女在卖着藏饰或者和西方人搭讪。书店里都有达赖喇嘛的明信片,图书,甚至个别“Free Tibet”的贴纸。1959年达赖喇嘛逃出来,彻底投入印度的怀抱,这些信徒也跟着他们的神明跑了出来。至今还有不少国内藏区的人依旧认为如果印度占领西藏,那里的人民日子会过得更好。这更是西方主流思想:单从Lonely Planet的地图上就看的出来。画到西藏时,总是写Tibet,然后在下面加一个括号,里面放上China。用意不言自明:中国占领下的西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6:29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而当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吞并了小国锡金时,却没有听到哪个西方国家哪怕放过一个屁:“民主”国家干的事,丑也不臭。党同伐异,历来如此。即使现在在拉萨,你也能感受到冷漠,孤僻的存在。不过达赖的时运不济:赶上了果断进军西藏的毛 泽 东,做到了从清朝到民国历代政府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赶上了绵里藏针的邓 小 平;赶上了对少数民族实行扶助和倾斜政策的胡 耀 邦;赶上了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江 泽 民;赶上了80年代末敢把机枪架在八廓街上而果断平叛的胡 锦 涛……大事皆休矣,到现在只能喃喃自语说自己将不再转世。也许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工具,也许还不自觉;但是信徒还仍旧信奉着神明,信奉着教人向善,教人平和的教义。怎么还来的这么多仇恨?还是对普通人的发泄……所以我捐助失学儿童,从来不考虑西藏的:他们已经得到足够多的了,不但国内,而且国外;不但民间,而且政 府。免费上学,吃饭,还有零花钱发下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不知道他们家长还是不是灌输被占领者的概念给他们?我捐助云南、贵州的孩子,无论是苗族,侗族还是汉族,她们寄出一封信来大约要一个月,她们才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和遗忘她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1 04:09 , Processed in 0.0615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