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哎!又见变电站
[南方日报]石竹新花园业主维权的理性选择———非暴力要合作
http://dgbbs.soufun.com/2819028257~28~12/69807430_69807430.htm
■新闻分析
为了不与110千伏变电站为邻,石竹新花园业主已经进行了4个多月的维权。令许多人敬佩的是,维权中出现了许多理性态度,有手拉手保卫石竹新花园环小区跑,有制作“反变电站”标志的文化衫,还有以支持政府为主要内容“反变电站”文艺演出,11月9日业主们又将东莞市城建规划局行政起诉至法庭,这次维权一直被广泛评价为既积极又内敛的活动。
更有人将石竹新业主维权视为新时期民众集体处理纠纷的一个标杆,提高东莞民众依法维权意识,对今后民众维权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事实上,理性的公共维权行为要求有理有据、不过激,但是综观东莞许多劳动、土地纠纷维权活动,大多数都是诉诸于最直接的暴力行为,丧失了理性,而政府亦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应对公共危机的方案。因此酿成的悲剧在不久前的刘汉黄刺死台商案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理性的公共维权既要民众有强烈的维权意识和理智的行为;而政府也要责任分层程序到位,要有充分应对民众维权的准备,要懂得接受有必要的妥协。
■业主为何能理性维权?
◎关键词:维权意识家庭工作全民自愿者多赢信念
石竹新花园2000多户业主中,维权刚起时,有一半的人是赞成采取激烈手法的,把一半的人分解到家庭的话,情况就变得微妙了:一般一个家庭里一半的人要激烈,一半则要理性。最终,小区业主组织了许多活动,并在网络平台发表了理性言论,于是家庭里的另一半也被理性说服了。
石竹新花园的维权是有传统的。2004年石竹新花园收楼时,业主就与开发商产生纠纷:抗议开发商未公开规划,就要在小区内建一条商业街。2005年,石竹新花园78户业主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并最后胜诉,撤消了小区内建商业街计划。
据媒体报道,当年参与起诉开发商的部分业主中既有法律人士,又有媒体朋友,尽管该维权过程用了一年多时间,但是整个过程既和平又合法,结果也令人心服口服。
在这次反变电站的维权中,许多IT人士、外贸白领、法律工作者等维权意识高的新莞人加入其中。自愿者丁同可(化名)曾留洋5年,目前正在读MPA,也支持反变电站维权。他在国外时参加过多次听证会,这是政府与民众共同解决有争议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丁同可也极力将听证会的民众参与讨论、程序合理合法、自愿者鼎力相助等因素带入维权中来。东莞理工学院李文伟副教授也称赞,石竹新花园业主此次反变电站维权是一次法律素质较高的维权。
家庭,这个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结合成的社会生活组织在这次维权中扮演着微妙而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的太太是赞成激烈的维权方式,认为这样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很反对这种做法,只有走理性的路子才能解决。”丁同可说,最终,他说服了太太,并让她接受了看似漫长的维权活动。
石竹新花园2000多户业主中,维权刚起时,有一半的人是赞成采取激烈手法的,把一半的人分解到家庭的话,情况就变得微妙了:一般一个家庭里一半的人要激烈,一半则要理性。最终,小区业主组织了许多活动,并在网络平台发表了理性言论,于是家庭里另一半的也被理性说服了。
自愿者也是维权中令人振奋的元素。丁同可一直以自愿者自称,否认自己是此次维护权的领导者,他说所有业主都是参与者、都不分先后,所以大家都是为全体业主服务的自愿者。
“如果你了解过我们业主为8月29日的文艺晚会做的准备的话,你就知道我们是一个整体,所有人都是这个晚会的自愿者。”丁同可说。
“多赢信念”也至关重要。丁同可认为,能维持业主理性这么长时间,并会一直理性下去,是因为他们认为相关部门的做法并不能够代表东莞政府最高层的意见,认为只有不让变电站与石竹新花园为邻才会实现多赢,所以只要努力下去,结果最终会让人心服口服的。
■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责任公层程序到位有效妥协
相关部门越是阻止民众,就越显示出其准备不足,处理危机的程序不到位。而听证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双方一次谈不满意,那就多次谈,谈到大多数人满意。
与石竹新花园业主维权相对应,各相关部门进行了“答民众问”。
7月15日,东莞市供电局、环保局、城建规划局和南城街道办联合举办协调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媒体和石竹新花园10多名业主参加,针对业主代表的质疑,有关单位和专家予以现场解答,座谈会后来被指责消极应付。
9月2日,东莞市环保局在业主多次要求下,在网站上公布《东莞110千伏南城中心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指出变电站安符合相关技术环境标准,报告表旋即被业主认为不符合相关规程,涉嫌造假。
11月9日,业主起诉东莞市城建规划局,东城法庭拒绝业主旁听差点又起冲突。该案件关注度之高是相关部门可想而知的,但东城法庭却安排一个层层戒备、只有38个旁听席位的审判庭内举行,现场旁听席上坐着30名来自东莞市司法局和党校的“旁听学习”人员,除掉4个记者席位外,最后只有3名业主旁听。
为此观之,小区业主几次与相关部门面对面接触中,尽管政府开了座谈会答民众问,但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处理甚至可说是笨拙。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魏则胜认为,政治应对民众维权的准备不足,不仅影响了民众的利益,也将有损于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魏则胜认为,政府在面对理性维权民众时,应该做到准备充分、责任分层和程充到位。
很明显,石竹新花园业主反变电站维权已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土地纠纷维权,相关部门应该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业主要求的是一个能与之平等对话的政府部门。所以,魏则胜认为,政府面对新时期的民众维权,应该去掉坚硬的心态,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既要让责任分层到各个相关部门,又要把应对质疑的程序实行到位。不然的话,相关部门越是阻止民众,就越显示出其准备不足,处理危机的程序不到位。而听证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双方一次谈不满意,那就多次谈,谈到大多数人满意。
此次维护中一个亮点是业主自发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信息,在网络上,有关部门失去了宣传的机会。但也因为网络的便利,业主仍然得以团结。魏则胜认为,在这信息立体化中,政府拥有高科技资源,因此在收集上更应该跑在民众的前面,比民众更快更集中地了解信息。
魏则胜强调,理性的政府应该在民众在具备权利意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对民众的责任意识不能被指望靠自学成才,政府应该借助媒体报刊多进行宣传。
而如果政府遇到不肯妥协的民众维权时,政府该如何处之?魏则胜建议,政府要在接受最小损失范围内做出有效的妥协,这种妥协也是一种成功,不仅为理性的决策留下台阶,也更能理性地面对民众维权。
南方日报记者马喜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