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VOLAR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9-9-2 11:37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再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11:41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引用作者 VOLARE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BRT曾夸海口,原来的路线将会保持,二十多条路线的公交车,看来不很现实。

要使BRT专车行驶BRT专线,也不是全不可行,那就要在中山大道天何地区划出多个点用于分流接驳,公交车不上BRT。

我给它提个建议吧。


这可能行得通,也解决不少问题,但给乘客不方便,动不动要转车,还有怎样收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9-9-2 11:56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本来就不看好什么BRT,没有任何征求民众的意见,没有任何方案的公布,就匆匆上线,真搞不懂,但是真正的目的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一二。
估计以后大家搭车比现在不如,有要爬楼梯,又要专车。告知别人怎么搭车时都要废多一点口水。
费心、费力、有费钱!---我们一般民众经常要接受的决策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9-9-2 12:10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政府的GDP从哪里来?就从修路来。
修路1个GDP、拆路又一个GDP,再修路又再一个GDP。
总不能修一模一样的路吧,当然得有点创新,所以BRT就来了。
GDP害人哪,没把我们纳税人的钱当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9-9-2 12:23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政绩工程. [M01]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9-9-2 12:27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引用作者 孤岛12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政绩工程. [M01] [M01]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叫《连纯碎的政绩工程都难找了》,其实只剩下了赤裸裸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9-9-2 12:28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如果中山大道通地铁,那地面就会畅通无阻。市民出行方便也舒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9-9-2 12:30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连纯粹的政绩工程都难找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9-02 07:45:06  作者:刘洪波  

■无限杂思 之刘洪波专栏

黑龙江省质监局数据称,该省农村沼气工程报废率超过90%。《中国经济周刊》8月31日的调查报道显示,这差不多可以认定为一个被主动追求的结果。

农户建一座沼气池,国家和省各出资1200元,县和农户各出资800元。超高的报废率下,农民的回答是“倒给我钱都不建”。惠民工程,办得劳民伤财。超高报废率,源于省农委农村能源办规定只补贴和推广砖混结构沼气池,而这种池子挨不过东北的冬天。

如此蹊跷的规定,产生了每年几亿元资金的浪费。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十多年前山西运城假造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之事,又要谴责弄虚作假和政绩工程。然而,事情并不像十多年前那么单纯。

这里面确有弄虚作假的问题,例如建超标准的沼气池应付上级检查,形成砖混沼气池可在黑龙江全省推广的错觉。这里面确有标榜政绩的问题,例如,工作总结中的数据称为“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更加严重的情况,是巨大的利益链条笼罩其间。

每个沼气池,从国家到农户总共投入4000元,而“据保守估算,建一个砖混结构的沼气池,成本不超过1500元,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建砖混结构的真正原因”。就是这样,建造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

以4000元的投入,完全可以建造密封、抗冻和耐久性能更好的PVC沼气池,那样成本是3000元。然而,也许4000元投入中有3000元作为成本,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砖混沼气池不断建造起来。

1500元成本,还有偷工减料空间,这就很好。国债项目,一个权力部门独办,可以假造花名册,套取、挪用、侵占、私分乃至贪污项目资金,这也不错。从施工的到管事的,都有利益,那么报废不报废,又有什么关系呢?伤害人畜,污染水源,甚至可能引发传染病流行,这不重要。报废了,再建起来,又是一个4000元投入和1500元成本。这样的工程,不报废都是不可能的,周转越快才越合意。

工作总结是这样写的:“2008年,全省新建户用沼气池11万个……争取国家各类农村能源建设资金1.77亿元,省级投入专项资金1.08亿元,市县安排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农民和企业自筹2.9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报废率是不是也创了历史最高水平呢?“工作总结”自然不会计算这一项,事实上,对省农委农村能源办来说,“大量报废那是造谣……”按照这个指控,那就是全省的农户们在造谣,该省质监局在造谣,《中国经济周刊》也在造谣,而只有这个全力推进砖混沼气池的部门在实事求是。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奇妙演化,看到所谓“历史最高水平”,所谓“造谣”,权力是怎样给出定义的。

据报道,黑龙江省已经通过了两个新的沼气池地方标准,要求沼气池使用寿命大于20年,并由技监部门作为质量监管主体。但审议通过标准时,该省农委农村能源办的代表拒绝签字,因此让人担忧新的标准执行起来可能并不容易。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介入,是否有部门利益在其中,我自然无法判断,但一件事情有主管,有监督,总算有所牵制吧。然而,利益均沾不如一家独享,堵塞漏洞更是独门当家的大敌。

现在很多事情都要这样看,做一件事情,不过是因为这事情里面存在获利机会而已,商业原则也是权力的原则。政治的、经济的收益,一个都不能放过;长远的、眼前的收益,一个都不能缺少。

这是新的变化。政绩工程很坏,但现在,纯粹的权力取利并不少见,纯粹的政绩工程恐怕难找,这就是为什么已经少见人谈论政绩工程。政绩观变了吗?不好说,但权力兑现金钱的迫切程度确实是与日俱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9-9-2 12:34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权力兑现金钱的迫切程度确实是与日俱增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9-9-2 12:57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等着看BRT的笑话,造价那么高,就整多一个车道和几座天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09-9-2 12:59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引用作者 锅锅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等着看BRT的笑话,造价那么高,就整多一个车道和几座天桥?

不了了之,无下文,天桥做人行天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09-9-2 13:02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引用作者 锅锅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等着看BRT的笑话,造价那么高,就整多一个车道和几座天桥?


看完笑话又如何?挡不住人家升官与发财。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09-9-2 13:05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引用作者 哞哞羊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锅锅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等着看BRT的笑话,造价那么高,就整多一个车道和几座天桥?


看完笑话又如何?挡不住人家升官与发财。 [M10][/quote]
GDP上去了,拉动了小舅子二姨子公司的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09-9-2 13:32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

引用作者 VOLARE 于 2009-9-2发表的原文
公交车一窝蜂的来,但要一辆接一辆进站,要一辆接一辆地排着队走,前的走不了(这里不是说坏车),后的开不动.......。

乘客上天桥下天桥,窜上窜下,找寻要乘的车,窜来窜去......。[M30]

[本帖由VOLARE修改于2009-09-02 10:44:41]

如果能一辆接一辆进站,一辆接一辆地排着队走,应该是没问题的吧?能排队才能提高效率,现在是公交车全挤在一块才导致塞车的。倒是上下车都要走天桥是麻烦了点,但不用等红绿灯过马路,只能说有利有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9-9-2 13:42 | 只看该作者

Re: BRT看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设想吗?

排着队还是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9-8 08:32 , Processed in 0.2289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