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badmint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复制链接]
130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8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那毛党的经费从哪里来呢?”

“他们抢劫银行。”停了一停,他接着说,“这里一向都有毛党在收钱的,就在去poon hill的途中,向每个游客收钱。去年十二月我来这里的时候,那两个新加坡女子,就是irene她们”,我点点头,“她们两个钱带得不够,本来一人一千卢比,最后只好两个人五百卢比了事。”

早就在攻略里了解到poon hill的买路钱是没人逃得掉的,我们早早都备好了一千卢比在身上,只等到时候乖乖奉上。不过最终却并没有用上,就在最近,poon hill上收费的毛党不见了。

poon hill, 3200米,虽然不高,因为位置合适,可以非常清楚看到这一带的好几座山峰。清晨五点从客栈起身,六点多一点就爬到了山顶。山顶上已是各色人等会齐了,这一路上遇到的好几批人,包括一对极漂亮的瑞典男女,全都步调一致,到这里来看日出。又惊喜的见到了“奥地利羚羊”,这一次我们知道了他叫oliver。他披了一条毯子(大围巾?),到处跟人打招呼。oliver在温泉村休息了一天,昨天下午到的ghorepani,一天时间走完我们两天的路,我等自然望尘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8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正在到处寒暄,忽然太阳出来了,红红的一小团,就在鱼尾峰和hiuchuli之间,一时间映红了洁白的雪山。从左到右,依次是鱼尾峰macchapuchhare,hiuchuli,annapurna south,fang;隔开一小段距离,则是dhaulagili群峰。好几天没有看到它们了,光顾低头走路,越走越低,越走越远。不过此时得到了加倍的补偿,全是雪山,满眼满眼全是雪山,绵延展开,近在咫尺。其中annapurna南峰离得最近,白雪的山尖就在对面。其实刚才一路爬上来就一直看到它,还以为是不远处哪座不知名的小山呢。

而最美的还是dhaulagili,从旅途的一开始就伴随我们的世界第八高峰。因为有些远,除了山尖的白雪之外,全部都隐没在蓝天的底色里,看上去仿佛就是在半空中漂浮的一连串白雪皑皑的山尖,还掩映着鲜红的日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把海上改为半空,就是再恰当不过的形容,仙山就这样真真实实的在眼前存在着。一下子懂得了,传说中佛教和印度教的神仙们,为什么总是选择雪山作为住处。那种无与伦比的神圣,对山对神的敬畏。漂浮在空中的仙山本不属于凡间,更不是凡人可以涉足的。洋人从不懂这些,他们登遍了这里几乎所有的雪山,以征服为乐趣。

我愕然看着日出雪山,丝毫不觉得冷。天色很快大亮,不一会儿,白云渐渐缠绕上了雪山,神的住所,就是这样短暂的出现又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8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离开ghorepani,按照ram的计划,就是一路下山,在当天到达trekking的终点naya pul。这一段路深入山腹,林木参天,溪水潺潺。正是四月初,杜鹃花怒放的季节,两千米的海拔,漫山遍野皆是鲜红的杜鹃林,rhododendron,尼泊尔的国花。

我照例是走在最后,一路下行,一边在心里赞叹不已,却言语贫乏,想来想去还是《桃花源记》里的那几句话最确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几乎觉得,桃花源就应该是眼前这个样子的,雪山脚下,小溪流边,杜鹃花深处的山里人家。不曾去过湘西那些号称桃花源或武陵源的地方,依我想来,恐怕还不及眼前的风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9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虽然是在如此遥远的异国他乡,我还是不忘记从古书袋里翻一翻,把合适的挑出来吊一吊。而古书里的意境,哪怕是时空阻隔,也总是相似的。可见天下的景物也好,人物也好,都是无分今古,不论东西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大抵都是如此罢。回想很小的时候,偶尔会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自己的理想,并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喜欢这里面高远的意境。那时的雄心壮志或者说异想天开是走遍中国,本来还想加上走遍世界的,自忖实在是不太可能实现,中国这么大,就够我走好久的了,也就罢了。如今,中国是远远的没有走遍,却居然也能够涉足到中国以外的地方。那些时候,是自己也不太相信,居然真的踏足那些地图上的化外之地了?东马婆罗州,南中国海边的小城,铝皮屋顶在赤道艳阳下白花花的反光让人炫目;洞里萨湖上飞溅的水花,欲将人烤焦的正午阳光和湖面上的大风;还有眼前雪山脚下满地的红杜鹃。常常是这些细小的信手可及的平常东西,让我感到最大的困惑:千山万水之外,我真的是亲身来到了这个地方,亲眼看到了这些东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9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什么是到达,什么是经过??总有些时刻我会忽然疑惑起这些最简单的问题,久久的发呆,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尼泊尔远远不是桃花源,甚至称不上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贫穷和死亡近在咫尺,这并不是一个走马观花随手花钱的旅游者如我可以理解可以忍受的。这一带的村庄,多是山地民族Magar,Gurung人的家园,此地最大的生计之一是去做雇佣军,也就是传奇的Gorkha士兵。常常在路边有公用的水龙头,有细小的字写明“sponsored by British Gorkha Association”。不光是自来水,还有村里的电力以及其他的公共设施,往往都是居留在海外的廓尔喀人给家乡捐助的。退役以后,他们或者留在服役国家如英国和印度,或者拿了退休金回故乡来。ram的哥哥也在印度当兵,他老家的山村,也是传统上出廓尔喀士兵的地区之一。据说,征兵的时候,他们不但要选壮的,而且还要帅的。

有很多关于Gorkha的故事流传,勇猛几近神话,从殖民地印度时代起,挥舞着khukuri弯刀的廓尔喀士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最近的传奇是八十年代英阿马岛之战,仅仅是“廓尔喀”这三个字已足以吓得阿根廷人闻风而逃,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1962年中印战争除外,Gorkha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解放军)。leo临时抱佛脚的看着一部分,不时赞叹连连,做难以置信状。可是,转念一想,其实也是无奈。这些山脚下的村子当然不会富有,当兵不过是当地最普遍的一份生计而已。若非不得已,谁又会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和几十年的背井离乡,去换取较好的食物和衣服,以及军饷和退休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那是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又开始下雨了。我们在hille的一个客栈里闲坐,窗外是密密层层的梯田,一片绿油油的。对面山顶的村子就是ulleri,一段三千多级的台阶垂直下降五百米,走了整整两个小时。而且,尽管我一路小心翼翼,但在陡峭的下山路将尽的时候,终于还是把脚踝给扭了。ram立刻拿出绷带,娴熟的包扎起来,看来业务水平的确不低。此地离终点尚有好几个村子,正常速度也要两个多小时,能赶到已经不太容易。何况这下我又扭伤了脚,基本是不可能的了。Hille的客栈里有ram的一个相好,他自然乐得住下;我们定的是次日下午回加德满都的飞机,应该还来得及,在山里再住一个晚上也是好的。于是导游和我们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canicula跟着这家的小女孩到他们家的菜地里去看牛。晚饭我们借了ram的光,吃到了主人作的新鲜咖喱鱼,当然不是为我们特别作的了。又有人说我像本地人了,这次是端鱼上来的那个小姑娘偷偷跟ram讲的,还看着我笑,我就猜到了她的意思。在客栈的饭厅里闲看,这里也是这户人家的厅堂。墙上挂着好多照片,男女老少在黯淡的像框下面灿烂的笑;月历纸上用明显的尼泊尔文字标出尼泊尔日历,小的才是公历,虽然看不懂,可是也仔仔细细地把每个数字都看下来,还有旁边的一些图案和文字,大约是类似我们“宜---, 不宜--“的皇历;屋顶上还吊着好几架五颜六色的彩线编出的吊灯架子一样的东西。所有这一切,加上里间传出的音乐,一个女声在浅浅的唱,很婉转的曲调,无不显示出一份完整可靠,让旅人安心的生计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那天晚上ram应该很高兴,我们特地把他从主人家的晚饭桌上叫出来,把40美元的小费给了他,因为这是我们在山里的最后一个晚上了。给导游小费是我从各个旅游书,攻略和游客那里得到的共识,然而却没有一个地方告诉我应该给多少。我们三个合计了很久,最终决定下这个数字。把钱交给ram的时候,他略微有些惊讶,让我们觉得,我们大概是给多了钱。然而何必计较,每个人多不过5美元,并不是一个大数字,在我们而言,不知哪里就花出去了,对他们却不是一笔小钱了。因为canicula接下来马上要跟我们分手,一个人去chitwan和lumbini,我们为此向ram打听一些信息。他讲了很多话,大致意思是南部那些印度人,还有加德满都的人,都不是那么朴实的,他们可不像这里山区的人们。而canicula又不会英文,最好还是找个package,一路都有人打点比较妥当。生怕我们觉得他是在拉生意,他特地说明他是用“朋友”的立场考虑的。不过,我们始终还是认为他在拉生意,毕竟不那么容易相信别人,虽然这一路我们处得还算不错。终于还是不置可否,反正canicula一直打算自己包办一切的。我倒是觉得ram说的情况也有道理,并不全是为了做生意。(据事后canicula回来声称,靠近印度的地方真不是好的,他遇到了无数的“骗子”,毫无信用可言,随便提价。相比之下,那个晚上ram还是相当真诚的,毕竟那时候他人财两得,心情很好。)

第二天早上,看到ram换了一件新tshirt,果然焕然一新,大家都嘲笑他。临走时和主人家告别,canicula还很八卦的从一群围着桌子吃饭的人里面,给我们指出了那个编织彩线架子的女子。嗯,不怎么好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最后的半天,ram很尽责的一直搀着我。好在离终点越来越近,不但路好走了很多,沿途的村子也都是整齐平坦又热闹的。naya pul就在annapurna保护区的入口,有公路直通pokhara。因此一路上常常看到不少迎面而来的trekker,个个衣冠整齐,头发好好的梳着,衣服背包都很干净,还不时停下来拍照。见到每个人,不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欢快响亮的说一声namaste!我们在心里暗自点头,嘿嘿,别看现在那么高兴,前面的路可长着呢。回想第一天在客栈遇到的那对德国男女,恐怕当时他们看我们,就像此时我们看那些人一样吧。

很奇怪,离开ghorenpani后的一天半里,我们居然接连碰到了好几批讲中文的人,虽然没有内地的,但也把canicula高兴坏了。一次是一个七八个人的香港团,一次是两个香港mm,还有一次是个独自行走的新加坡男人。canicula和那两个香港mm聊得很欢,我在后面很远的台阶上都听得很清楚。那两个mm更迷糊,一个雇了一个挑夫,却不知道自己的终点是要去哪里。听说我们从jomsom下来的,于是也说要去jomsom,也许更远……要不是那时候时间不够,canicula估计会一直聊下去,没完没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总之,在一路的如画风光下,我跌跌撞撞,终于到了naya pul, 我们徒步的终点。仅仅时隔五天半,我们已是如此兴奋,终于能够再一次看到平坦宽阔的公路和现代化交通工具,又回到了文明世界!

naya pul的路边停了不少车,当地的长途汽车和taxi都有。ram一番讨价还价后,带领我们上了路边一辆帅哥开的taxi里。帅哥司机看上去是典型的印度人。印度人都爱音乐,他自然也不例外。车一开动,那节奏明快的印度式音乐立刻热闹登场。说实话,我还从来没觉得印度音乐这么好听过,热情欢快,兴高采烈,一个男声一个女声对唱,同样的旋律相似的歌词,你一段来我一段,居然高高兴兴的唱了半个钟头!怪不得bollywood的歌舞片这样受欢迎呢,辛苦劳累的人们是多么需要这样活泼快乐的音乐啊。而我们的车也同样是开得飞快,盘山公路几近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过了一个又一个,都不带打嗝的。我们就跟着在车里东倒西歪,几乎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沿途超出了好多辆长途汽车,都是车顶上坐人的那种TATA。眼看着汽车在一个小时内开过了也需要走上一天两天的路程,心里那个爽啊!

一路欢歌加兜风,回到pokhara。我们在annapurna的trekking就这样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在我的旅行生涯中,这是第一次我去买了一份旅游保险。一直以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保险这个概念还从来没有在我的旅游清单上出现过。

也是犹豫了好久才决心去买的。先是听irene跟我讲了她徒步路上,同行的一个新加坡背包客的故事。就在他们翻越五千多米的thorong la山口的那一天,那个人在后面走着走着,一声不响的就倒下去了。结果还是一个导游连夜走回一个有电话的村子,把直升飞机叫进来,才把那个人救出去的。“叫一个直升飞机要2000美元呢”,还好他买了保险。“所以,这个钱千万不要省!”

除了天灾,更严重的是人祸。从关注尼泊尔之旅的一开始,就发现lonely planet的网上论坛thorn tree里,关于尼泊尔的恒久话题是:去尼泊尔旅游是否安全?总有打算旅行的人一遍遍问同样的问题(这是必要的,因为当地的局势瞬息万变),也总有正在加德满都thamel上网的老资格背包客或者刚刚从徒步山区回家的游客跳出来,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然而我看来看去,依然摸不着头脑。总是一半的人说,“没什么问题的,这里天天都这样,大家不是照样过日子”;另一半的人则说,“连thamel也有炸弹爆炸了,你说安全不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最终归纳出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是:收集足够多的客观信息,然后自己决定,take your own risk。

好吧。在网上到处搜集,结果总是让人不安。“某地又有毛党游击队埋下炸弹,炸死炸伤若干人”;“毛党又在某地绑架了多少多少人”,这样的新闻每天都有好几条。近期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上文提到过的beni枪战,政府军和毛党游击队一场恶斗,伤亡数目相当大,还配发了系列照片。那些地名,又长又奇怪,我从来就没有弄清楚过。反正每条新闻里的地名都不一样,可见是遍地遭殃。而且往前翻一翻,这一类的新闻几乎没有断过,一个月前,三个月前,十个月前,都是如此。

很困惑,难道尼泊尔人就是这么一直过下来的吗?他们到底是怎么过日子的啊?一下飞机,我问babu的第一个问题和所有外国游客一样,这里到底安不安全?是不是到处有炸弹?... babu的回答是,你别去当地人的社区,只在thamel和几个旅游地点活动,不会有什么事儿的。我们就是一直这样生活的。

当然在准备旅行的时候,我们并不能预计到尼泊尔的实际情况。我们收集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足够多的信息,最终还是决定去。说到底,我们也是不相信尼泊尔真有这么乱,至少对旅游者而言。旅游业是尼泊尔寥寥无几的几个支柱产业之一,不论是政府还是游击队都很明白这一点。要不然,何以在如此形势之下,境外旅游者依然络绎不绝,蜂拥而至,数量不但不减少,反而持续上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在和平的环境下生活,可能体会不到动荡的危险,只把它当作旅途中别一种难得的新鲜体验。然而事到临头,真要面对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不知天高地厚,这可真不是好玩的。

那时候,精疲力尽而又高高兴兴回博卡拉的路上,我们已经觉得有些不一样了。越是靠近博卡拉,公路上的检查也就越严格。士兵们常常在公路中间摆上栅栏,空汽油桶之类的路障,迫使所有经行的车辆停下来接受检查,并在路边用沙包筑起工事。当初从加德满都来博卡拉的时候,因为坐的是旅游大巴,一车子的外国旅客,路上虽然也有兵营和路障,好像停下来的次数不是太多,没受太大的影响。这一次却不同,岗哨明显多了,屡屡被拦下来。士兵们穿着蓝色的迷彩服,荷枪实弹的盘查每一辆车。我就看到在我们旁边的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两个男人都被士兵们仔仔细细的摸了个遍,尤其是腰部。这时候,司机总是指着我们说,外国游客,我们就一个劲的点头,好在canicula和leo看上去还是很像的,这才被放行。

回到博卡拉的旅店,正收拾我们寄存在那里的行李呢,ram和旅店里的人聊了几句,一脸严肃的走过来了。我直觉到有什么事情发生,赶紧问他怎么了。他指了指canicula,“他有一点小麻烦,必须改变行程了。”原来毛党决定在后天开展为期三天的全国大罢工,也就是说,不会有任何长途汽车了。所以他建议canicula明天先去chitwan国家公园,正好在里面骑两天大象,等罢工结束有车了,再出来到lumbini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与此同时,我从桌上找到了一份报纸,The Himalaya Times, 头版头条是“加德满都五党联合反政 府示威游 行进入第三天,群众在ratna park集会”,还配发了被打破头的照片。Ratna Park, 我还记得那个地方,kanti path和durbar marg之间的一条横马路,乱糟糟的人车不分,方向不分,我就是完全逆着交通的方向,骑自行车战战兢兢穿过去的。

我们三个都有些呆,网上的新闻终于变成了眼前的现实,虽然这一点儿也不出乎意料,可毕竟一时之间有点难以接受。接下来的那顿午饭,也吃得没甚滋味。这是我们三个在尼泊尔吃的最后一顿饭了,可是大家一点胃口也没有,心里沉甸甸的,不知还会发生什么事儿。“安定团结很重要啊”,有人说,大家都不吱声。不知不觉吃完了饭,我们互相鼓励,“别担心别担心,又不是什么大事,人家这里见得多了。”

就是,刚才ram完全是一付见多不怪,就事论事的样子,一点儿也不紧张。再看看外面,一片平静安宁的景象,人人都在照常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phewa湖波涛荡漾,高山依旧耸立。完全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旅馆门口,canicula帮我们把行李提上车,就此挥手告别,从此把他一个人扔在炎热陌生的尼泊尔南部,不谙英语,独自煎熬去了。leo还会在上海和他碰头,我么,就在msn上再见了。我和leo两个人再次来到博卡拉机场。因为某些奇怪的安排,ram的飞机比我们早半个小时,他先走,在加德满都机场等我们。还是多云,这二十五分钟的航程依然什么也看不到,本该是雪山连绵的地方铺满了云,只有底下黄黄绿绿的土地。从博卡拉平原掠过,回到四面环山的加德满都谷地。

这一次的飞机稍大一点,33座的,却比上次更颠簸。飞机并不满座,十来个人而已。同机的乘客里有一个挺漂亮的本地姑娘,还有一对老夫妇,从衣着和神态上看得出是有些身份的。也有一位空姐,穿蓝色的莎丽,盘发髻,提供棉花团和水果糖,还负责用瓶装矿泉水给乘客和飞行员倒水一次。

加德满都很快就到了。国内航班都是一下飞机直接从停机坪上走过去的。有一辆大推车装了这个航班所有的行李,被推出来。乘客们核对行李票后自己拎出,过一道铁栅栏就算出机场了,全在露天操作。ram早已等在栅栏门那边了,他自然认得我们的行李,一把提起来,带我们俩出了铁栅栏门,在外边跟一个妇人拚一辆taxi,一起进城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5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为了要先送那个妇人,汽车在城里绕来绕去,又见到了一些先前不曾到过的地方,看着看着,我的心又渐渐沉重起来,好像压上一块大石头。将近thamel的皇宫门口,交通被封锁了一半。问ram,他也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山里,真是“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过着日子。

下车直奔babu的办公室,依旧还是一堆人在下棋,似乎又比上次多了几个。babu还坐在那张桌子后面,响亮地跟我们打招呼,寒暄几句路上的情况,我却有气没力有一句答一句,不想多说。按照原定的计划,这个下午我们应该去bakhtapur的,还要在那里住一晚上。可是不知怎么,babu还是让我们回hotel tradition去。“当然”,他说,“如果你们现在一定要去bakhtapur,也是可以的。”我看了看leo,觉得事情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怎么忽然不去bakhtapur了?然而不知怎么回事,也许是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压得太沉了,也许徒步确实把我累坏了,一时间我忽然有些松懈,不想再跟他追究什么。“不去就不去吧,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回家,别的我不在乎了。”leo对我说。我心里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虽然马上想到,bakhtapur有谷地三个城市中最好的皇宫广场,千里迢迢来一趟尼泊尔,居然不去这地方?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出现了一小会儿,我懈怠和忧虑的心态大大占了上风,使我不再有精神跟babu争辩和坚持了。好吧,就这么算了,照价退还一人五美金,我们就回旅店了。这是旅途上唯一的一次,我没有干劲十足的为自己争取权益,总有懈怠的时候嘛,也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1 13:46 , Processed in 0.0936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