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badmint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复制链接]
129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39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踩在jomsom村外的沙石路上,我的心里有些不相信似的,这就开始了吗?trekking就这样开始了吗?刚才30分钟的飞机,就要靠我们在此后的整整五天内,一步一步地走回去。此时一侧是隔着河谷的nilgili北峰,一侧是就在路前的dhaulagili1号主峰,雪山在阳光下更加明亮洁白。没有人在起跑线上说一声ready start,甚至没有起跑线,就这么出发了。

第一天的路基本上是沿着河谷边的平地走。照ram的说法,这是轻松的一天,没什么特别难走的路,正好让我们适应一下。通常都是canicula提着他崭新的nikon D70冲在最前面,leo和ram在中间交替,ram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我。我走在最后面相距他们十来米远的地方。一路上若有好的风景,就停下来拿出傻瓜相机飞快的拍一张,再马上快走几步赶上去,不敢落后太远。

两个钟头很快过去了。我们在第一个村子停下来,marpha,一个非常干净非常漂亮的西藏式村子,完全用白色的石头砌出房屋和道路,还有好几座藏传佛教的gompa,居民都属于一个与藏族很相近的民族Thakali。ram把我们带进路边的一间客栈。上午十一点的光景,没有投宿的客人也没有午餐的客人,厅堂里安安静静,有阳光射进窗户,落在窗边的椅子上,厚厚的坐垫铺在上面。客栈的大妈给我们端出苹果派来,还热着呢,甜甜的很好吃;接着又给我们两包苹果干和一大袋苹果。marpha周围就是出产苹果的。我们心满意足很快吃光了苹果派,把那一大袋苹果塞进ram背的大包里,成为我们trekking途中维生素的唯一来源。正准备结账,ram说不用,这是包括在package里面的。闻言,我们又惊又喜,很不诚恳地检讨自己有点太过腐败,不像个驴子。不过显然,大家心里都很喜欢这样的安排。从此以后,果然一路上除了早就说好的矿泉水、可乐和啤酒自己掏钱以外,一日三餐和茶点加上打尖住店,我们再没有多出一分钱,package全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39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除了好吃的苹果,marpha附近河谷一带的风景,我个人认为是整个jomsom trekking中最好的一段。“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确切地说,由于现在还是旱季,河谷里水势很浅,都是几步就可以跨过去的那种小溪流。那天天气极好,天空湛蓝,远远飘着几片云。我还是不习惯在那么高远的蓝天上那一团团的白色,一个劲儿的告诉自己,那不是云,那可真的是雪山啊。从来没有奢望过能登上雪山,可以这样近距离的亲眼看到雪山就在我的眼前拔地而起,这趟旅行就已经非常值得了。至于“寒树”,除了绿油油的苹果树正在含苞待放以外,一眼望去,灰蒙蒙的河谷植被稀疏,只有散落的低矮树丛零星分布。

从jomsom到marpha之间的路上,有日本老太太团,三三两两的走着,头上包着严实的围巾,却可以看到依旧是化了妆。他们也来trekking? 我们大惑不解,canicula用他的蹩脚日语打听下来,原来他们坐飞机上来,走两三个小时到marpha,村里有一个世纪初日本高僧的纪念馆,是当初发愿到这里来建寺庙的;再喝喝茶,四处转转,看看村里的那几个庙,然后就住上一夜,次日再回jomson坐飞机下去。啊?我和leo都有些吃惊,看来真是大路通天,雪山脚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trekking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39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离开marpha不久,过了十一点,河谷的风开始大了起来,先前频频在头顶飞过的小飞机和军用直升机也不见了踪影。书上特别提醒徒步旅行者,kali gandaki河谷里每天中午开始有极为强劲的风,一直持续到日落。我们的时间有些耽搁,为了赶到今晚计划的住宿地kalopani,ram带我们直接从河谷里穿过去。正是顶着风走,天气也渐渐阴了下来,脚底下是干涸的河床。谁也不说话,低头走着,风很大,裹着沙子扑打过来。虽然才三个多小时,却觉得特别漫长,怎么都走不出河谷似的,总也望不到头。河谷的正中风最烈的地方,有两座孤零零的简陋小屋子。leo和我埋头坐在门口的木栏杆上,我们的脸上都紧紧裹着围巾。canicula则颇有兴致引屋里怕羞的小孩出来,想给他和他的屋子照相,曰“龙门客栈”。

过了这两座小屋,风似乎小了一些,不过天色也暗下来了。山区里天黑得早,五点半就日落了。ram看看情形,决定到kalopani之前四十分钟的一个村庄kokhethanti投宿。一切听你的,我们没意见!ram到底经验丰富,就在天将黑未黑的时候,把我们领进了河谷边的小村kokhethanti,就住在村口的第一家客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除了我们,客栈里还有一对德国男女和一个奥地利男子,三人都是走大环线过来的,正聚在一起用德语聊天。他们已经走了十多天,看来完全适应了trekking的节奏,精神颇好,聊得兴致勃勃的。我们一同在楼下的饭厅里吃了晚饭,我又喝下半瓶啤酒,是canicula不小心点的却发现过期了,我不想浪费,再说过不过期对我来说还真没什么差别,我是从来都尝不出来好坏的。这天我实在累坏了,早早趴到了床上,盖了三床毯子,呻吟着躺倒了。在其后trekking的每一天里,“躺倒在床上”总是我的最高理想,对此,canicula大惑不解,leo却完全同意。

客栈的房间大约十来平方米,四壁都是木质的,完全不隔音。好在我也累了,根本听不到一墙之隔的那些德国话。房间里放着一张桌子两张床,床铺相当干净,灯有些暗,公用的厕所在楼下。

躺在床上虽然浑身酸痛,我还是习惯从包里翻出本书来看。这几本旅游书,和那本新买的ramayana,在徒步之前整理行装时犹豫再三,我还是全都带上了。加上打印出来的几页攻略,都放进随身背包里,成了trekking途中不可或缺的读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古人说的雪夜读禁书,一直是我向往的一种读书方式,因为心静。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村庄里,精疲力尽的一天之后,躺倒在三床毯子下面安稳看书,看着看着睡过去,成了此后trekking途中每晚的最后节目。今晚没有看旅游书,换成了ramayana。

ramayana,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地位仿佛荷马史诗之于西方文明。对ramayana最真切的接触是在吴哥窟里,数十米长整面墙上的浮雕,刻的是lanka之战,史诗里正义战胜邪恶的最后决战。浮雕上,英雄rama被故意放大了比例,有无数神箭在周身围绕;反面主角lanka国王ravana则作逃亡状,被掀翻了战车。在Thamel买的这一本是缩得不能再缩的简写本,甘地时代的内政部长写给印度儿童做启蒙用的。就好像用“北宋年间宋江等一百零八人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后为朝廷招安,南征方腊两败俱伤”来概括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一样,多少精彩的故事都被略去了。ramayana的故事桥段老套,颇似现下的bollywood电影,爱情权力暴力,要紧的元素一个不缺:王子rama是天神vishnu在人间的化身,英明神武,不幸为谗言所害,被父王逐出宫殿,与妻子sita和同父异母兄弟lakshmana共同生活在森林里。恶人lanka国王ravana贪sita美色,计夺之。rama兄弟得猴王大军相助,打败ravana夺回妻子,并回国继位。ramayana的故事贯穿在印度历史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且飘洋过海,从次大陆传遍整个中南半岛和太平洋诸岛屿,在各民族中各自独立演变出当地版本,成为最经典的民间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这个遥远时代遥远国度的故事,此时此地,似乎回溯到了它的源头,终于显得不那么遥远了。闲聊时提到过ramayana,ram曾经很骄傲的说过,女主角sita就是尼泊尔人。她出生在janakpur,是国王的养女;也是在janakpur,rama win sita's hand(这句话写得很妙,却不解其意,故照直写下,不再翻译)。janakpur是尼泊尔terai平原上的一个小镇,靠近印度北方邦的边界,至今仍有特定的地点和特别的节日纪念rama和sita。今日伸手可及的现实世界和古老史诗里的传说得到了统一和印证,大约就像中国人诵着唐诗去寻访西安城一样的感觉吧。而此刻,隔着数千年的时间又隔着宗教的严格界限,陌生的ramayana和印度教里那些眼花缭乱的神,在这一个夜晚,似乎比从前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徒步第二天,意料中的腿酸,不过精神好多了。推开房门,迎面就是Dhaulagili的好几座山峰和稍北一些的Tukuche峰,清晨的天空非常清澈。就着近在咫尺的雪山吃完早饭,还不到八点,我们又出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一个小时后,我们穿过最后一段开阔的河谷,来到计划中昨晚的住宿地kalopani,黑水村。kalopani和lete是两个紧紧挨着的村子,ACAP的检查站就设在lete中心。小小的检查站甚是热闹,南来北往的徒步旅行者们都在这里停留,交上各自的登山许可证。有十来个人的大旅行团,雇差不多相当人数的挑夫,带着全套的野外扎营装备;有两三个人的小群体,跟着一个导游,像我们这样的;也有独自一个人行走的,无需导游无需挑夫,背一个巨大无比的大背包在肩上,拄着登山杖照样健步如飞。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入乡随俗习惯成自然的说一声namaste打招呼,看得出每个人都很享受这样日日走路的生活方式,虽然很多人浑身上下,人也好包也好,都已经肮脏不堪了。在检查站的一个登记簿上,我们往前翻了好几页,最近的十来天里面,只看到一个日本人,两个韩国人,再加上我们,就没有其他的亚洲人了。最多的是法国人,德国人,爱尔兰人,以及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人,说着形形色色各种欧洲方言和不同口音的英语。我们还注意到,这里几乎没遇到过美国人,也鲜少澳大利亚人,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不由想起在机场遇到的那一群台湾人,他们此时应该还在annapurna的另一侧,离大环线起点不远的地方吧。十几天后,他们将能在登记簿上发现我们三个中国人的名字。

一过lete,平坦宽阔的河谷一下子变得又深又窄,成了名副其实的峡谷。路上经常有长长的索桥,把我们一会儿带到河的这边,一会儿又回到河的那边去。渐渐走入了峡谷的深处,雪山终于被挡在了视线之外。极目所见,深绿茂密的松树林取代了低矮灰暗的小树丛。沿途的几个村子都不算小,从村头走到村尾要二三十分钟。村子通常都坐落在四周环山的一片平地上,有平整的田地种庄稼,绿油油的一片,如果不是天际若隐若现的雪山,完全看不出是在海拔八千米的雪山脚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从jomsom开始,驴队就是我们旅途上最常见的伙伴了。虽然现在jomsom,mustang都有飞机通航,但一路上的驴队还是络绎不绝。早在开辟成徒步路线的很久很久之前,这里就是来往于尼泊尔腹地和西藏高原之间的著名商路,至今仍长盛不衰。沿途那几个大村子,都是因了这买卖而繁荣起来的。驴队通常是十几二十几只毛驴,每只脖子下面都挂着叮当的铃,远远就告诉路人它们要来了,请闪开。领头的几只,头顶上还插着红白相间的翎毛,神气得很。驴队大多是跟我们反方向,从山下运了东西上mustang那一带偏僻的高山区域;也有少数是跟我们同向而行。跟在驴队后面走可不好受,走不快,还净吃灰。我们屡屡想超过它们,总是不成功。别看那些驴子走得不快,可是它们什么路都能走,再陡再难都不怕,而且基本上不休息,保持匀速前进。因此最终,我们停在路边喘气了,它们却摇着铃铛,越走越远。

canicula通常都是走在我们前面的,所以也是最早停下来休息的那一个。目送着驴队远去,canicula坐在那里不住摇头,忙不及的告诉我们,他遇到了昨晚上的那个奥地利人。“就刚才在赶驴队的时候。我想追上他,就一步一步跟着他的节奏走;可他下坡不是走的,他,他是一蹦一蹦跳下去的。我在后面使劲跟他,可就是跟不上,他一下子就跑到驴队前面去了!”canicula停了半晌,无限感慨地补充一句,“真是只奥地利羚羊啊,我太崇拜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然而奥地利羚羊早就走的没影儿了,我们可还有一大段路要赶。这一天是一路下降,路不陡,可是特别长,全都是沿着kali gandaki河走。翻开地图,ram用手指在上面划了一下,我们要去的温泉村tatopani离这儿还远的很呢。温泉村当然有温泉,还是特别烫的那种,解乏。一听此言,我们就决定,再怎么赶,今晚上也要到温泉里去泡一泡。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今天最糟的是leo,最后一段到tatopani的路,我们尚可勉强支持,leo却快不行了。canicula走在最前面,总是大声跟每个路边的大人小孩唱山歌一样来一声namaste,我跟在后面,namaste的声音小的只有自己听得到,而leo落在最后,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只剩下机械重复抬腿走路这个动作了。这个时候,背着大包的ram来到我身边聊起天来,说两年前jomsom还没有飞机的时候,他从那儿往下背苹果。十几公斤的苹果,他第一天从jomsom走到tatopani,第二天就走到山下有公路的镇上了。我看着他,没有力气也实在不知该对他说什么才好。

天都快黑了,我们摇摇晃晃的终于到了tatopani,已经六点多了。我暗暗算了一下,今天我们居然走了十个小时还多。要知道在通常的情况下,徒步者每天平均的路线才不过五个小时。我吓了一跳,不敢把这个结果告诉已经倒在椅子上的le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走了那么久,都是为了温泉村里的温泉。尽管天色渐渐黑了,我们还是精疲力尽的去温泉了。温泉就在河边,两个正方形的水泥池子,有水管把热水注进来。一个池子里或坐或躺,已经挤满了洋人,几罐啤酒放在池子边上。天色勉强可以辨认,leo和我到一个三面围了板的隔间里换衣,那第四面就对着滚滚而过的河水,还有河对岸黑黢黢的松树林。头顶上则是越来越暗的天空。

人少的那个池子水非常烫,当地人坐在池沿泡脚,canicula已经跳了进去,只露个头。他开始做起日本式的美梦来:泡着温泉,看着富士山,喝着冰啤酒,抱着漂亮姑娘...拜托醒醒,这可是喜马拉雅山的脚下啊。

水实在太烫,我终于呆不住,逃到另一个池子里,虽然不喜欢那里太多的人。大家都是准备或者已经在路上走十天半个月的,并没有充分的泡温泉的准备,却又忍不住诱惑,全都跑来泡一下,情形可以想象。好在都是人在旅途素昧平生,渐黑的天色和齐肩的池水也给了些微的掩护。一个男人过来在我边上坐下,用尚且标准的中文说声“晚上好”,开始说话。自称来自以色列,大约是在登记簿上看到我是中国人,大谈他曾在中国旅行的三个月,北京西安什么的是不消说了,乃至广西北海,贵州凯里,什么稀奇古怪的地方都去过了,看来这就是那句“晚上好”的由来了。我不由肃然起敬,比我去过的地方多太多了,原来是位走南闯北的资深驴呀。可惜天太黑,实在没有看清这位属猴的以色列老弟到底长什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聊天完毕,池子里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我们摸黑到那个三面板的地方穿好衣服,又深一脚浅一脚走回客栈,leo都快晕倒了。不过,大约是温泉的缘故,那天晚上我的精神倒是特别好,连腿也不酸了。leo早早的回房躺倒,也没胃口吃晚饭,就只剩下canicula和我,不久ram和客栈的一个伙计也过来了,我们一起说起闲话来。

不知怎么地从眼前的annapurna徒步说到了珠峰。ram说来自然是头头是道,信手拈来。lukla airstrip是飞机的终点徒步的起点;namche是个很大的集市;5545米的kala pattar,则可以三百六十度看雪山环绕,珠峰,lhotse, cho oyu......他侃侃而谈一路上的村子、人物、寺庙,还有珠峰大本营,听得我两眼放光,频频点头,心中无限神往。跟ram大谈特谈欲罢不能,只可怜了canicula,听不懂我们说的是什么,我又不让他先回去,硬是一直陪到九点多散场,够朋友。我们走的时候,另一桌上,一群洋人夹杂着当地人,在玩一种本地的扑克牌,点着蜡烛打,兴致高得不行。

那天晚上,我把蜡烛粘在床头,津津有味看起了旅游书上关于徒步的那一部分,从此时此地的annapurna,到珠峰脚下sherpa人的故乡sulu-khumbu,再到北边的langtang,helambu和圣湖gosainkund,栩栩如生,一直看到蜡烛燃尽。虽然说徒步辛苦,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日日行走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一大早,leo还在睡着,我来到客栈的小院里,canicula已经在喝奶茶,我们徒步路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了。他兴奋的告诉我,刚才他在外面转了一圈,看到了昨晚一起泡温泉的那个加拿大mm。“唉,可惜不会说英文啊!”canicula很不甘心的样子。我吃了一小惊,“昨天那么黑,你居然还看清了人家的脸???”看来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啊,我自愧不如。

因为leo昨天实在累坏了,ram决定我们今天不赶时间,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正在小院里吃早饭,忽然从门外进来一个人,跟我们大声打招呼,定睛一看,原来是“奥地利羚羊”。canicula喜出望外,赶紧拉住他,狠狠表达了一下仰慕之情,并抓住机会跟偶像合影一张以作留念。羚羊自述,他计划着八个月的旅行,已经在印度待了五个月,几天前在大环线上翻越thorong la山口,正是出发整整半年的日子。原来如此!他头上扎着头巾,像锡克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像四川人的样子;腰上则系着一根花布带,肤色早就被热带的艳阳晒得极健康。然而奇怪,再怎么看他都不像个印度人,虽然他们同样都是高鼻深目的人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告别了羚羊,我们也离开了温泉村,开始其后两天连续的上坡路。每天都是只走半天,下午两点左右即投宿。上坡是相当消耗体力的,除了canicula尚且还能背他自己的包继续走,我是早早就把自己那个并不重的包也捆进ram身上那个大背包里了。即使如此,我们也万万赶不上ram在前头领路的速度,每走十几分钟,必然要求停下来歇一歇。ram却是越走越轻松,好几次兴致高昂还随口哼起了小调,婉转悠扬,很有风味。问他是什么歌这么好听,“加德满都很流行的,到处都有。”

爬山的辛苦自不待言,好在天气又好了起来,虽然离雪山越来越远,七八千米的nilgili南峰依然可以望见。我们慢慢走,在sikkha停留一晚上,次日中午又上到了2800米的一个大村子ghorepani。

ghorepani是很接近pokhara的一个村子,整个村子几乎全是客栈。因为不远处就是可以看到annapurna地区大部分雪山的poon hill, 这里成了几条徒步路线的交汇点,徒步旅客的集散地。到达ghorepani正是中午,却明显感到冷了起来。前一天烈日暴晒,几乎回到穿短裤短袖的状态,这下子又把全部的衣服,包括羽绒背心都穿回去了。下午两点多,我正倒在三床毯子下面迷迷糊糊地看ramayana,忽然响声大作,先是一阵急雨,继而下起了冰雹。好大的冰雹,打在木屋顶上啪啪作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饭厅里有一个大火炉,客栈的主人,还有其他几个客人,都围着火炉取暖照明,还有晒登山鞋的。山上电力不足,大多时候还是用蜡烛,客栈都是木制的,因而特别容易起火。canicula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烧焦了的客栈废墟。就是十几天前的事情,因为使用蜡烛不小心酿成了火灾。村里的大路上和每个客栈里都竖了很大的牌子记叙这件事情,旅客们也都自觉地捐一些钱帮助那家不幸的主人。

我们一路上吃的不是意大利面就是炒饭炒面。canicula试过一次daal baahl,尼泊尔的national dish,米饭用lentil汤汁浇过,还有一些咖喱蔬菜。他说味道不错,我却因为那团蔬菜的成分不明而不敢尝试。发现菜单上有一种local wine,很淡,“就是一掺水的二锅头”。不管怎样有酒精的成分,暖暖的又很解乏,我是每晚必来一杯的。

饭后和ram聊天,我和leo两个,canicula照旧是听不懂的,很郁闷的在那里不知干什么。其实他会几句日语,ram也会几句日语,只不过两人的水平不相上下,所以能沟通的只限于通常会话书上最前面的那几页。最常用的对话,就是ram指着盘子问oishi?canicula点头大声回答oishi!我完全不需要学习日语,也非常明白这两个人在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4:47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说起来,ram的英文倒是自学成材,完全是这么多年做导游练出来的。有一点口音,但绝对不是印度英文,而且非常流利。照他的话说,就是一个habit,说得多了就会了。本来他还会更多的日语的,可惜后来日本游客不太来独自旅行了,也就生疏下来,只限于oishi级别了。至于中国人,他还是第一次带,因此对中文颇感好奇。可惜我们一路上,只教会了他“出发”这个最有用的词,他还给念的稀奇古怪的,好像印地语或者尼泊尔语,总之完全不像中文。

闲来无事吃完晚饭,把各自的钱拿出来玩。尼泊尔的rupee上是国王,牦牛,还有pashupatinath的大殿。国王的头像有两种,前任国王和现任国王。老实说,连我们这几个外国人也一致认为现任国王脑满肠肥,看上去就是一付奸相,一定不是好人。谈起几年前的王室血案,不光是ram,几乎我碰到的所有人都认为是现任国王搞的鬼,“这样他就能做国王了”,他们总是这么别有深意的总结一句。从那时起,形势动荡不安,经济一落千丈,冲突屡见不鲜。“尤其是毛党游击队”,我们把人民币上的头像指给他看,他点头。“就在这一带,beni,这一带的地区中心,从tatopani沿着河下去一天的路程。一个星期以前有一场战斗,每个人都说死了五百多个人呢。”

我们启程前从网上看到过这个消息,但是此刻从ram那里说出来,感觉很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1 23:48 , Processed in 0.0589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