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aruc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急团】那些走过云南梅里的日子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0:49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除了在冰湖见过倒地的大树枝外,在这次的路上也见到成片的树木倒塌。
在冰湖,据说是冬季时雪崩的气浪吹倒了树木。而在这里,却是山顶的干旱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0:51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迪吉牧场

待到花开的季节,这枯黄的牧场将迎来一片花海吧。



高山上的牧场,蓝天白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0:53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临近属都湖的山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0:55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属都湖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北方,距县城35公里。海拔3705米,积水面积15平方公里,是全县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透亮,湖中盛产“属都裂腹鱼”,鱼身金黄,腹部有一条裂纹,鱼肉细腻鲜美。湖上还栖息着大量的野鸭、水葫芦、黄鸭等飞禽。

属都湖藏语“属都措”,“属”意为奶子,“都”意为汇集,属都湖即汇集奶子之意。 属都岗湖畔是香格里拉最好的牧场,这里草场广阔,水草丰茂,每年春夏之际,成群的牛羊游弋于湖畔,牧棚星星点点,置身湖畔,背负青山,面临绿水,牛群点点黔黑,牧笛声声入耳,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高原人闲放、悠游的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0:57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D12:5月08日:中甸——哈巴雪山——白水台——虎跳峡(中虎跳)

远眺哈巴雪山



登山队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01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虎跳峡练车,牛吧!




虎跳峡旁的COFFEE BAR
那天从中虎跳徙步出来,已经磨叽到天黑,虽然肚里已经叽咕,客栈有鸡汤等着我们,可是路经这样的COFFEE BAR,我们还是驻足,可以看出莫急团也是一个FB团呀。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04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壁立千仞

关于虎跳峡,听说了这样的传说。

很久以前,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这三姐妹相约偷偷离家想到东海去见世面。他们的两个哥哥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到路上拦截三姐妹。怒江和澜沧江害怕了,折而向南。而小妹金沙江不愿改变心愿,继续向东,于是和两个哥哥狭路相逢。

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肩并肩挡在小妹金沙江的逃亡路上。因为赶路疲倦了,他们说好轮流休息,醒着的那个人看守路口,不要放走小妹。金沙江来到这里时正好轮到哈巴雪山值守。于是她唱起十八首婉转动听的歌曲,使哈巴雪山渐渐沉入梦乡。这十八首歌曲就是今天虎跳峡的十八道险滩。

看到两个哥哥都在熟睡,金沙江趁机冲破了他们的阻拦,一路欢歌奔向东海。

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醒来后发现小妹已经去远,于是开始相互指责,继而大动干戈,兄弟阋墙。

争斗中,哥哥玉龙雪山一剑砍掉了弟弟哈巴雪山的头颅。哈巴雪山的头落入江中,就形成了今天的虎跳石。

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全长虽然只有约二十公里,但是上下峡口之间的落差却有210多米。江水被玉龙、哈巴两大雪山所夹峙,所以江面最窄的地方仅30余米,惊涛骇浪,一泻千里。

虎跳峡峡口的江面海拔大约是1800米,南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峡谷深达3000余米,堪称世界之最,远远超过了大名鼎鼎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悬崖峭壁上崩落的巨石落入江中形成险滩,水石相搏,雪浪排空。

高出江水十余米的虎跳石耸立中流,把江面分成两半,狂涛怒卷,水雾习习,声如雷鸣,震撼山谷。

虎跳石的得名是传说有老虎借助此石垫脚,飞跃大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06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在这礁石密布如犬牙交错的激流险滩中,当年曾有过一次人类挑战极限的壮举。大家还记得当年长江漂流的勇士们在这里写下的悲壮一页吗?

清代雍乾时期著名的云南诗人孙鬃翁的一首诗:劈开善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我们在虎跳峡里正好立足于哈巴雪山脚下,反而看不到它的真容,倒是对岸的玉龙雪山,偶尔会从云层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惊鸿一瞥,令人浮想联翩。”

-------------------------------------------------------------------------------------

  虎跳峡号称“长江第一峡”,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洛克就曾经三次驾机飞越这条峡谷,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从此让虎跳峡闻名世界,成为国外探险旅游者心目中寻胜探险的地方;近几年,这里也逐步为国内旅行者所熟悉,并且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

  我们一般提到的虎跳峡是指从中甸(香格里拉)的虎跳峡镇的桥头村开始,到丽江的大具村的这段迂回20公里的由西岸的哈巴雪山和东岸的玉龙雪山形成的金沙江峡谷。走进虎跳峡,两岸高山耸立(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江面海拔1500米至1800米,形成巨大差异),山间江水惊涛拍岸,发出阵阵轰鸣,原本宽达150-350米的江面在这里被两座高山压挤到仅30米宽,而且还有18道险滩和江中巨石阻碍江水的前进。难怪在当地的民谣中对它有这样的形容“望天一条线,看地一条沟,猴子见了掉眼泪,老鹰见了绕道飞”。

  整个虎跳峡被从南到北分成三段,上、中、下虎跳。在每段都有一块的“虎跳石”,据说因为这段江水特别的窄,曾经有老虎借助江心的大石从金沙江的一面跳到了对岸。这条峡谷和石头也就因此得名,只是不知道当初老虎过江时跳的到底是哪一块石头了。上虎跳石现在属于旅行社的“势力范围”,他们会组织游客走上虎跳石感受湍急的河水、飞溅的浪花。相对来说中虎跳石景色没有这里壮观,而且水淹没了石头也不方便走近观察。








[本帖由Haruchan修改于2007-05-21 11: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07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D13:5月09日:虎跳峡——丽江——广州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08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系统通知 系统 2007-5-21 上午10:54
你的帖子 【莫急团】那些走过云南梅里的日子刚刚被fei加入精华,你得到了50个GLG作为奖励.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7-5-21 11:42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引用作者 Haruchan 于 2007-5-20发表的原文
到南宗垭口时,是此次云南行首次与雪的亲密接触,大家是那个欢呼呀。

后来才知道,每座山都有垭口,应该是盘山路在每座山海拔最高的地方。南宗垭口,也是白茫垭口吗?4千米以上的海拔。


南宗垭口似乎应该是进雨崩村那天经过的垭口而不是这里罢?!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1:46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M11] 这个是白茫垭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7-5-21 12:01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HARU的视觉焦点,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7-5-21 12:02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引用作者 Haruchan 于 2007-5-21发表的原文
[M11] 这个是白茫垭口?

据说是,白茫雪山有2个垭口。 [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2:14 | 只看该作者

Re: 【莫急团】那些走过[b]云南梅里[/b]的日子

引用作者 yama 于 2007-5-21发表的原文
HARU的视觉焦点, [M21]

原来被肯定的感觉是那么好。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11-7 02:42 , Processed in 0.0734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