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说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80楼,按季节补益]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5:37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5楼,石斛与阴虚症状]

十多年来,石斛类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放化疗病人及重病久病病人的康复期治疗。特别是阴虚证病人,如出现两手心、两脚底心、心口烦热、面色潮红、午后低热、盗汗遗精、口渴喜冷饮、牙龈虚浮等,石斛就是很好的治疗药物。


1、肺阴虚病人,症见咳嗽、痰中带血;
2、胃阴虚病人,胃痛、有烧灼感、大便干燥的;
3、肝阴虚病人,有头晕、视模糊、多梦、眼布血丝的;
4、心阴虚病人,出现心悸、心慌、心动过速、失眠、出汗、舌尖碎痛的;
5、肾阴虚病人,出现午后潮热、红、盗汗、遗精、腰酸的,或者是支气管扩张症、功能性低热、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迁延性肝炎等阴虚证。

以上阴虚证都可以选用石斛治疗。


[本帖由说说修改于2009-10-10 15:3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21:49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5楼,石斛与阴虚症状]

中医专家教你“察言观色”---------------------------------


  中医认为,五官与身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五官气色之好坏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因此,只要善于每天早晨在照镜子时好好观察脸上一些变化,再综合自觉症状等,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让你及时就医。

脸色:气血是否顺畅

  面部的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

脸色潮红:心脏可能有问题

  脸色常常像婴儿一样经常红扑扑的人,并非是好事,尤其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状况,比如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疾病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红的脸蛋。当身体的血液循环不良时,就会使得体内热气不平衡,而造成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状况,同时腿部容易累积过多的水分而呈现浮肿的症状。心脏若无法正常运作,就会造成体内的热分布不均而使得脸色容易潮红。

脸上长斑:警惕妇科疾病

  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调畅情志才是预防和治疗面部色斑的关键。

医生提醒:
  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功能不佳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

  脸色发黑是肾虚的表现,应适当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6:06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6楼起,中医的“察言观色”]

眼睛:反映肝脏问题

  当肝脏发生毛病时,通常脸色和眼睛会有变化,如脸色发青,眼睛容易疲劳、视力减退、眼白部分变黄、容易流眼泪等。

眼白泛黄:预示肝胆出毛病了

  若血液中分泌出过多的胆汁,则会出现眼白泛黄的症状。这是因为胆汁本身为黄绿色的液体,由肝脏细胞分泌出来并贮藏在胆囊之中,具有帮助分解体内多余脂肪的作用。当胆囊或肝脏的功能运作不良时会造成胆汁堵塞滞留,使得原本应从肝脏经胆管送到胆囊的胆汁从中漏出而流入到血液中,就会产生眼白泛黄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患上肝炎的人眼睛和皮肤会发黄的缘故。

眼睑泛白:小心贫血

  若眼睛黏膜上的血管颜色过浅,到了几乎要看不见的情形,则可能意味着贫血。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期,更容易发生贫血的症状。所以,你最好经常对着镜子翻开自己的眼睑好好检查一番。另外,也可能借助站立时晕眩,稍微运动就心悸、气喘不停、皮肤干涩无光泽、落发、指甲变得脆弱等症状来判定是否为贫血。

眼皮浮肿:水分代谢不畅

  即使睡前并没有喝很多水,可有些人早晨起来总是发现自己眼皮浮肿。这个情形就是体内的水分调节功能无法正常运作的结果。造成水分代谢失调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肾脏机能或肠胃功能降低、心脏疾病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则需要综合全身的症状来进行判断。若是眼皮浮肿,且容易疲劳、口干舌燥、排尿不畅,则有可能是肾功能衰退。

医生提醒:

  有时候眼皮上冒出一些不会产生疼痛的黄白色小疙瘩,这是因为体内堆积了多余的脂肪,这个症状很有可能是体内胆固醇过高的信号。

  如果眼睑上长出了麦粒肿,则提醒您近期压力太大、睡眠不足或脂肪、蛋白质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严重缺乏,需要对症治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6:26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6楼起,中医的“察言观色”]

舌头:反映五脏虚实

  去看中医就会体验到,望舌诊病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表现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

舌质赤红:积热过多

  若是舌头整个看起来非常的红,则表示体内积热过多,而处于水分不足的状态,往往伴随着头部或全身发热的症状。能量过剩而使得心脏亢奋或是肺部感染所引发的实热,都会使得舌尖变红。

舌质苍白:身体虚弱

  舌头过白则表示血液不足,也就是有贫血的倾向,并且同时伴有容易疲劳、站立时出现晕眩、心慌等症状。另外,当体温过低时,比如寒冷,也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而使舌头泛白,要注意区分。

舌头发紫:血液过于浓稠

  当人体血液中含有大量陈旧废物、体内水分不足,或是患高血脂症时,会使血液的黏稠度上升而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舌头出现紫绀色的反应。舌头偏紫的人,通常会有肩膀僵硬、腰痛、痛经等症状。舌头如果出现紫色斑点,表示身体某处的血管遭到阻塞,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

医生提醒:

  舌苔肥厚,几乎看不到舌头表面,有可能是饮食过量等因素引起的肠胃功能不良而造成的。此外,在发生重大疾病的时候,舌苔也会增厚。那种舌苔薄到几乎看不见的情况,也预示着身体虚弱或是过敏体质。

  舌面光滑如镜,没有舌苔,是消化性溃疡的前兆;舌头粗糙,表示营养缺乏,以及因铁的吸收不良所引起的贫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9-11-6 17:09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6楼起,中医的“察言观色”]

去药店买的枸杞怎么一下就变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20:17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6楼起,中医的“察言观色”]

按时令补益

中医所讲的“症”,不但是讲明气血阴阳虚实的情况,而且反映出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反映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在一年当中,由于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对人体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中医认为春温、夏热、而暑湿盛,秋凉而燥,冬寒。因人的生理病理受这些季节气候的变化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健康的情况下,或是在出现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季节特点来使用补益类药物。

春季,特别是遇到少雪温盛的异常气候时,肝病多发,此时便可应用一些滋阴养肝的药物,如枸杞子、女贞子、杭菊花或菊花晶等。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中医认为易伤津液和气,故可常饮绿豆汤、藕粉、荷叶粥等,既可养阴益气,又可防暑降温。另外,夏季温度较高,如逢多雨也会使湿度大大增加,这样利于细菌的繁殖,所以,夏季又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宜时常服用藿香正气水(丸),可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秋季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人体开始处于收缩的状态,这个季节常常会引起一些老年人咳嗽或咽喉痛,这时就可以服用一些生津润燥的药物,如银耳冰糖煎服,或再加些川贝效果更佳,还可服食百合粥、秋梨膏等。

冬季天气寒冷,为了抗寒保温越冬,人体处于准备贮藏能量的阶段,此时予以适当的进补,增加体内的精血、元气,既可防寒抗病,又能为翌年春天打下一个良好的生长基础。可用人参、枸杞子、何首乌、杜仲、肉苁蓉、天麻、核桃仁等,阴阳皆虚者还可服用金匮肾气丸,脾气弱者可服用人参归脾丸。

由以上可以看出,一年四季的变化与药物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若不考虑季节的不同,不加辨证分析的使用药物,轻者达不到目的,重者则会加重病情,危及健康。所以,四季用药的学问不可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20:20 | 只看该作者

Re: [分享]药食同源,养生之道[76楼起,中医的“察言观色”]

引用作者 玉足 于 2009-11-6发表的原文
去药店买的枸杞怎么一下就变质了?


不知道您说的变质是什么情况?一般来说枸杞放在阴凉干燥处一年都没什么问题的。如果保管处有湿气入内,可能会变深红色,比较粘连,不好看,但不影响使用吧。

具体情况还是找您买枸杞的药店问一下比较靠谱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8 16:13 , Processed in 0.0609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