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哞哞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完成的纪念:婆婆108年祭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4:52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六 结扎风波

1972年冬天,阿香生下第一个男孩。云初最后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年初的时候,当地来了一支计划生育医疗队,动员那些生了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妇女结扎。
阿香的一个同事被动员了几次,便拉着阿香做陪同,想去医院看一看。

在医院,阿香碰到一个邻居,正在拿药,便打了个招呼。邻居用疑狐的眼神望着阿香走进计划生育室。

家里,云初正在厅屋里缝补衣服,一个邻居急急地冲了进了:
“曾婆!不得了啦!你儿媳妇去医院结扎了!”

云初的头“嗡”地一声炸了。但她来不及多想,拿起拐杖起身就往外走,一边回头叫着孙女小苹:“小苹,快去头排舅婆家,叫舅婆马上到医院去!快去,跑着去!”

两个小脚老太太一前一后赶到医院,来不及细说,云初一手扶着拐杖,一手拽着大嫂,一间间的屋子找阿香。
刚巧碰到阿香出来,两人拉起阿香就往外走:“你跟我快点回去。”阿香莫名其妙地被拉扯着,她怕给熟人见了不好,用力挣了出来,说:
“妈,舅妈,到底怎么回事?”
“你生了两个女孩,一个男孩都没有,就学人来结扎?”
阿香的脸“唰”的一下红了,她赶紧扶着两个老太太回家了。

现在生了一个男孩,不光云初和志安开心,邻居中也有几个跟着起哄:“曾家公公,生了个孙子,是不是摆一摆三朝酒啊?”
志安手一摆:“哪里,是个男孩就有用啊?要长大了真正有出息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4:52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七 志安去世

家中添了男孩,是件开心的事,但经济上却没以前的宽裕了。说是有三个人拿工资,但加起来不到100元,友儿还在株洲,分开两起生活,开支自然要大了许多。这点钱,要养6口人,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志安早已不再买香烟了,他自己买来烟叶,细细地切成丝,再用小孩子的作业本仔细地卷好,用口水舔一舔封住,就是一支香烟了。

再到后来,他连这点小小的爱好都无法保留。每日带着小孙女在外散步时,顺便见到地上有人抽过的烟头便捡起来,将外面的纸撕掉,将烟叶小心地放在一个专门的小铁盒里。到后来,三岁的小孙女,每每见了烟头,总是不由自主地捡起来,回家拿给爷爷。

本来营养就不够,肉类、蛋类全靠少量的供应,牛奶之类的更别提了。这样的生活,加上抽劣质烟叶,捡别人抽过的烟头抽,志安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常常咳得厉害。

1973年秋天,天刚转凉,志安见不到一岁的孙子不停地哭,便把他抱到屋外走一走。大概吹了吹风,第二天,志安便病倒了。

志安总觉得人老了,一点小毛病,过几天就好了,坚持不上医院。阿香请了个中医来家里把了脉,开了几副中药。
吃了中药,也没见好转,倒是越咳越厉害,后来痰里夹了血丝。大家都知道差不多了。

这年秋天,志安就去世了,享年75岁。

[本帖由哞哞羊修改于2008-07-25 14:5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5:02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对于公公,虽然他去世时我才三岁,但我还清楚地记得:夏天的时候,他为我打扇;冬天的时候,他为我盖被;我上厕所时,他守在门外;他带我去缝纫社看旧同事;我捡地上的烟头给他抽。。。

三十多年了,我依稀还记得他的模样,但他的声音,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

2004年的时候,父母买了一小块坟地,将公公婆婆的坟迁到一起。那年我们全家回去了,带着老公和女儿去扫墓,女儿望着那低低的小小的坟莹,问我谁住在那里,我说,那是我的爷爷和奶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8-7-26 13:25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一直关注这个贴子。希望LZ能完成这永恒的纪念。 [M29]

版主们都没看到这个贴吗?我觉得可以加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4:15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八 弟弟

说实在的,到了这个时候,云初也没几个亲戚可来往了。

大哥这里,只剩下大嫂一人缩在头排的一间小屋里孤独度日,她的女儿因家庭成份不好,找个贫农的儿子,早早地嫁到乡下去了。小儿子也因家庭的原因,本不能升学,后忍痛脱离母子关系,毕业后分配到外地去了。

乡下还有一个弟弟,生的两个女儿,也都在附近的农村成家。其中的一个女儿,在一次与夫家的争吵中,喝农药自杀死了;另一个女儿一直没有生小孩,就从丈夫的哥哥那儿过继了一个儿子,与这边来往也不多。

乡下的弟弟,近七十岁的人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不但得不到“五保户”的照顾,遇到生产大队有修水库、筑堤坝之类的任务,要每户出义务工时,他还得撑着半条老命去出工。

本来成份不好,被打成“黑五类”了,可偏偏又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让弟弟在村里更是抬不起头,好像人人都可以将他欺凌。

因为越是忍让,欺凌也越是一天胜过一天。隔壁的女人竟将女人的内裤晾到弟弟的院子里来了。这一天,弟弟去附近的小山上捡了一些木柴,回家时,一根木柴不小心划破了一条内裤。

结果隔壁的女人把祖宗三代骂了个遍之后,让赔一条一模一样的内裤。
弟弟无奈之下,拿着那条女人的花内裤,走了二十多里路,找到云初帮忙。

好在这时候的阿香,在当地也颇有点人面,她拿着这块花布,找到供销社的熟人,终于在仓库中找来一块相同的花布。阿香又紧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帮婆家的舅舅把这条花内裤缝好,才算没有惹出大事来。

有一次,村里又要把七十岁的老人派义工修水库。派完工,生产队长还意味深长地说:“小心别迟到了,影响了革命生产你可担当不起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生产队长就带着几个人来叫门,气势汹汹地说:“这么晚了,还不出工,反革命想破坏生产啊!”吓得老人连忙求饶,拖着虚弱的身子去出工。

自此,每每有派工,弟弟便步行二十多里路,找云初借闹钟。云初哪有什么闹钟,还不是将阿香的闹钟拿给弟弟,次数多了,阿香也有些不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4:17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九 亲人离去

日子虽如白开水一般的平淡,但终究还在继续。

这几年,政治运动渐渐地平息,物质生活一如以前的贫泛,但最少在精神上,少了低人一头的感觉。
但是,人也是渐渐地老去,且永不回头!

先是住在头排小屋里的大嫂,人慢慢地萎缩下去,最后便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人世,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

乡下的弟弟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这年春节的时候,他来看望云初,已经是喘得厉害。吃过饭,云初留弟弟在家住一晚,一是走远路,怕身体吃不消,二是见了这一回,下一回还不知几时才能相见。

家里现在已是四个孙子孙女,房子显得比以前拥挤得多。阿香下了一块门板,在厨房的一角搭了一张简易床,让婆家的舅舅住下。
一躺下,云初就听见弟弟不停地喘息,像拉风车一样。
第二天,云初悄悄地给了小苹一元钱,叫她去买两盒万金油。因为弟弟治病唯一的药物,就是吞服万金油。

没多久,弟弟也离开了。这一辈的亲人,从此一个也没有了!
云初找了个瞎子算了一命,瞎子说,如果捱过了七十九,便可活到八十四!
云初叹息道:“就留下我一个人,活到九十九又有什么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4:23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三十 阿香的担忧

云初七十八岁这一年,又一个亲人——寿生媳妇生胃癌去世了。

那几天,云初一人呆在房间里,默默的,一句话也不说。吃饭的时候,她也不出来,由孙女把饭送进房间。

寿生媳妇下土后,云初才出了房间,她整个地萎缩了,看上去更加苍老。晒太阳时,把帽子取下来梳头,只剩下几根稀稀疏疏的白发,牙也掉光了,皮肤是松松挎挎的,把裤子卷起来,腿上已经一点肉都没有,一层松松的皮垂在腿骨上,连骨头的形状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两年,阿香的身体也不好,她的坐骨神经痛,吃药扎针也不管用。友儿还在湖南的株洲工作,阿香一个人,要上班,还要照顾四个小孩和七十多岁的家婆,经济上、工作上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三十多岁,就觉得身体力不从心。

寿生媳妇的去世,对阿香打击很大。她担心自己像寿生、寿生媳妇那样,活不过五十岁。在平时的言语之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云初只当没有听到,背地里却暗暗叹息。

有一天,工作的辛劳,家庭的繁累,加上当月友儿因几个同事结婚送贺礼,只寄了二十元钱回家。让阿香终于爆发了:
“这个家我管不了了!再管下去,下一个死的人就轮到我了。这二十元,你们五个人,一人拿四元钱,各过各的吧。。。。。。”说着说着,阿香哭了起来,几个孩子都不敢出声,只默默地做事,待到晚上母亲自行把气消了。

云初在房间,一点声也不出。好在阿香发泄过了,气也消了,还像从前那样做事,并没有真的撂下这个家。但从此,云初的心中,却有了一个心结,她担心真的把自己的儿孙克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4:22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三十一 八十大寿

按当地做寿的风俗,是男过九女过十。就是说六十岁做寿的话,男人五十九岁就可以了,但女人就是到六十岁的当年才做寿。

因云初找瞎子算过八字,七十九是个坎,过了这个坎,则最少还有几年寿。所以在1979年的秋天,阿香为云初操办了八十大寿的生日,庆祝云初顺利渡过七十九岁这道关卡。

寿宴就设在巷子里,家里的厅屋摆了一台主桌,其余十几桌就在巷子里一字排开。桌子、凳子是从各邻居家临时借来的,酒席中用的碗筷、厨房用的餐具,则是从饭店租来的。热热闹闹的酒席,刹时间,让这条安静的小巷沸腾了。

邻居们都来贺寿,能来的亲戚也都来了。多少年了,云初都没有今天这么开心过。她最开心的不是自己的生日,而是能够在这一天见到这么多的亲人!

志安的兄弟里,只剩下五弟媳和六弟夫妻了,五弟媳带着四个儿女全来了,大的还把小孩也带来了,六弟夫妻没有生养,从族中过继了一个孙子,也一并来了。

吴家那边的一个外甥带着全家也来了。
两个侄女即大哥的女儿和弟弟的女儿也来了。

寿生老公婆虽都不在了,但五个孩子都长大了,最小的也十四岁了,因为不爱读书,照顾进了供销社工作。大孙子已经结婚,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一家三口来参加寿宴,逗着小宝宝叫“姥姥”(当地老祖母的叫法)。

吴珍的儿子方伢也来了。

这一天,是云初最开心的日子。
对于阿香,她也是满怀感激,一个女人独挑一头家,还能给她操办生日,也真难为她了。平日里阿香的牢骚,随着这次寿宴烟消云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4:22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三十二 去女儿家

平常的日子,寿生的几个孩子时不时会来看望一下云初。因为以前就和寿生一家亲近些,寿生不在了,孩子们过年过节都会来看望婆婆和叔叔婶婶。阿香对他们都比较热情。

偶尔方伢也会来一下。方伢在乡下长大,自幼母亲死得早,父亲有暴力倾向,家境又不好,所以性格木讷,来的时候要不空手,要不拿几个番薯,所以阿香对他是不冷也不热。

有一次,方伢来看外婆,恰好阿香上班去了。云初半躺在厅屋的睡椅上,对着方伢叹气:“你母亲死得早,你还能记得外婆,来看一下,外婆闭眼也心足了。以后,外婆死了,你也不用来了,你舅妈个性强,来了也自讨没趣。”

1981年,友儿终于办好了调动,回到了江西。这一年,他参加江西高考物理的阅卷地点,正好在姐姐春儿所在的上饶市,而春儿一家,也在早些年又回到了上饶师专。于是,姐弟俩一商量,母亲八十多岁了,还没去过女儿家,趁这机会,一并来接了云初去了上饶。

在女儿家,云初过得很开心。
最大的外孙女大毛十八岁了,正好高中毕业,因早些年在武夷山区,学习成绩一般,没有考上大学,正准备去学校的印刷厂工作。于是趁着还没上班,她整天围着外婆,问长问短。因为父母都是从外地到上饶的,从小就在小家庭中长大的大毛心中,也是很想有个老人可亲近。

在上饶过了几个月,云初开始惦记着她的寿衣,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晒过太阳了。因为每隔一段时间把寿衣拿出来晒一晒,是云初的必做功课。再者,虽说算命的说过最少活到八十四,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连棺材都睡不了,说不定还要火化。想到这些,云初坚决要回芦溪的家。

实在拗不过了,春儿夫妇便一起送云初坐火车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4:23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三十三 病重

从上饶回来后,云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基本上不出门了,更多的时候,她连房间也不出,吃喝拉撒全在房间里。

房间里放着一个马桶,又不通风,空气很不好。连以前最喜欢去翻婆婆的樟木箱找东西的孙女都尽量少进云初的房间。

友儿一直在外过单身生活,虽回了家,但也很少做家务。阿香忙里忙外,有时候也顾不上云初太多,几个孙子孙女最小的才五六岁,大的要上学,有时候要等到马桶满了才去倒。在这样的环境里,云初终于病倒了。

住进了医院,全靠着阿香一人照看,白天上班,晚上守夜。医生也说不出是什么病,只是人老了,身体虚弱。住了一个多星期,阿香顶不住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又把云初抬回家。

回家慢慢调理了一段时间,云初竟然能够起来到厅屋里坐一坐。
她是个爱整洁的人,这么老了,头发没剩多少了,还梳得一丝不苟。的确良的斜襟褂子,一尘不染。箱子里,衣服、用品,还有结婚时的首饰,全都有条有理地放好。只是人越来越老了,要用马桶,于是她许诺孙女,每天替她倒马桶,每次给一毛钱的工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孙女为了得到那一毛钱,每日不畏脏臭来替婆婆倒马桶。云初在最后的时光,还能保持了她的干净与整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4:23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三十四 离世

日历翻到了1983年。

云初捱得有点辛苦。她更加瘦弱了,整个地看去,就像一张皱巴巴的皮包着一副骨架子。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她却还想撑着,因为友儿的大女儿小苹上高三了,她想看着她上大学。

寿生人虽聪明,但几个小孩中,大的几个初中毕业就上山下乡了,小的两个因父母早逝也没读多少书。春儿一家在武夷山呆的这些年,几个孩子成绩都一般。只有友儿的几个孩子,一直成绩优秀,有上大学的希望。

秋天了,白天还是明晃晃的太阳照着,但早晚的天气已经颇有点凉意了。

云初一下子胖了起来,哦,应该是水肿。原本皱巴巴的皮肤一下子绷得紧紧的,甚至有点半透明的感觉,轻轻按下去便是一个大坑,半天也不复原。
请了中医来看了,说是水肿,开了几副中药。
几天后,水肿全消了,脱出来的水渗进衣服里,发出一股恶臭。

水肿消了,云初基本上不能进食了,她就在床上耗着,消耗着她最后的一点能量。

小苹问婆婆:“婆婆,你想吃点什么吗?”
“哦,不用了。。。”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云初还保持着清醒。她知道,哪怕她想吃个香蕉,能有么?何况自己什么都吃不下了。
“家里还有皮蛋,你想吃么?”小苹又问道。
“啊,行啊,就吃个皮蛋吧。”为了不拂小苹的好意,云初答应吃点东西。

9月8日的深夜,云初陷入了昏迷。她仿佛回到了儿时,见到了年轻的父母,妈妈来帮她缠脚;他看到了大哥,弟弟,向她挥手;她看到了启生;看到了她的九个儿女,吴珍,寿生,寿生的媳妇。。。最后,还有志安,与她生活了四十年的老伴,他已经等了她十年了。。。。。。

她勇敢地向他们走去。远远的有个声音,是友儿的,“妈妈的脚趾还在动,妈妈还没去。”
啊,不,友儿,春儿,我走了。。。。。

1983年9月9日凌晨,云初走完了她83年的生命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4:24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8-7-31 10:51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看完楼主的贴,似乎看到了我的奶奶,也是一个小脚老太,她去世的时候我才3岁多,但我还依稀记得那个瘦瘦高高、走路颤颤巍巍的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8-7-31 11:11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引用作者 wenny 于 2008-7-31发表的原文
看完楼主的贴,似乎看到了我的奶奶,也是一个小脚老太,她去世的时候我才3岁多,但我还依稀记得那个瘦瘦高高、走路颤颤巍巍的身影。

同感!
不过是我的外婆,待有空记录下来,也是一篇好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9:53 | 只看该作者

Re: [b]终于完成的纪念[/b]:婆婆108年祭

呵,谢谢楼上二位,还有川子JJ的石头。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一段平凡的人生。

他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来享受,好像更是为了来受苦。

只是,在苦难的生活中,也应该有——些许的快乐吧,只是不为人知而已!

将来,我们的后代看我们,又该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10-18 14:57 , Processed in 0.0568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