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ma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复制链接]
79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6: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8日05:00 浙江日报
  5月28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专家介绍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剑国介绍说,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作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端午节又称“端午”“端阳”。“端”即“开端”,是“初”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为“端五”。“端五”的“五”字与“午”相通。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名称。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同多于异。

  主要的习俗有:悬挂菖蒲、插艾草、游百病、悬钟馗像、比武、击球、荡秋千、吃粽子、给小孩涂雄黄、饮雄黄酒、喝菖蒲酒、吃五毒饼、赛龙舟、佩香囊、备牲醴等。其中有些落后和迷信色彩的活动已经消失,其余的流传下来,而且有些活动已经得到新的发展。

  李剑国表示,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版本很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兵说等。但端午节到底是如何而来的,至今仍是个谜。不管历史怎样,今天被更多人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21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韩国人竟然抢先把端午节成功申请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本帖由lmap修改于2009-05-28 07:4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30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韩国人实在有些无知,一会儿又说孔子是韩国人,还有针灸什么什么都成他们发明的了 [M10] 。我们应该争取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世界遗产。

[本帖由lmap修改于2009-05-28 07:5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32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不过还是有一个好消息!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34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 [M29]

蒋太旭 涂腊梅

打糯米蒸粽子、扯艾叶悬大门、买雄黄泡药酒、拜祖坟清杂草……在屈原故里的湖北,人们正在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做着准备。

  值此又一个端午来临之际,我们获悉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的消息。本版详解这一信息的同时,还为读者撷取了代表中国端午文化的“三省四地”精彩习俗,和您一起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节日。

  划龙舟、撒粽子,是秭归县最重要的端午民俗活动。

   本报讯(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涂腊梅)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 世界非遗程序。昨日,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据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去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据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迄今 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 龙舟竞渡等,各地活动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这也是为什么“端午申遗”工作以湖北为主体的原因。

  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允许向联合国申报一个“非遗”项目,端午节在去年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也是我国去年惟一的世界“申遗”项目。

  此前,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不过作为端午节发源地湖南为什么没有行动,而是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45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45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要做到五小心:

一、要看看粽子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别买变质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有点酸、有点发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质量,一定要买商场、餐饮企业、超市的正规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装,买安全、卫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对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黄粽和太油腻的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46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端午吃粽子 老人和小孩要适量
医生建议:除了适量,最好不要和不易消化食品、冷饮等混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50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这些人不宜食粽子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一些人最好别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本帖由lmap修改于2009-05-28 07:5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50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健康吃“粽”有窍门

  虽然专家们建议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但只要掌握好窍门,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

  注重高纤: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许多包装粽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了。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因此,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享受美味,还可营养均衡,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7:53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再次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06:35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大家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06:36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大家端午节过得很愉快吧?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06: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一定也吃了不少粽子 [M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2 23:21 , Processed in 0.1457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