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哞哞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完成的纪念:婆婆108年祭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5:03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关于遇到日本人的这一节,是很小的时候,听婆婆提过的。但因为时间实在隔得太久,已记不清是讲她自己还是一个邻居的遭遇。

因为日本人拿了东西还给钱,是我当时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印象很深刻,文中写成了婆婆的遭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5:07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而我婆婆“母亲去世”的这一节,是大约读书的时候,听爸爸讲过的。

当然,爸爸讲的是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他的外婆去世,因孙子小,就让他这个外孙骑着高头大马举灵位。关于开仓见人三升米,以致家道中落,也是那次听他提起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5:42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因素材少,在刚动笔的时候,还有几分担心,不知能否完成这篇文章,但写着写着,竟也一路写过来了,后来婆婆经历的波折少了,我应该更有信心完成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8-7-19 15:47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支持!LZ加油!为你的前辈与他们的那个年代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4:28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十七 寿生的生活

再说寿生十一二岁就去大舅那儿做学徒,因为人机灵,很快就上手了,加上大舅的关系,他在店铺里的地位也较一般的学徒高一些。

解放后,所有店铺都充公了,但人基本上还是留用。县里成立了供销社,寿生便进了供销社当了一名员工。

寿生十八岁的时候,就有人来提亲了。寿生平日话不多,但却有主见,他自己选了一个姑娘订了婚。

到解放的时候,寿生十九岁,进了供销社,便结了婚。婚后,因妻子也识得一些字,又申请妻子也进了供销社工作。
第二年,寿生便做了爸爸。

后来,有人检举说,寿生的大舅是剥削阶级,寿生跟着大舅,也一定做了与人民对立的事情。好在后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但寿生夫妻俩却被调入武功山脚下的一个公社供销点工作了。

从此,寿生一家就落根在山区,过着相对平淡的生活。到1965年,寿生已经有三男两女五个孩子了。

寿生的妻子是一个端庄和贤惠的女人,两人时不时带着儿女来看望一下母亲与继父,云初见到寿生能有这样的生活,还是很安心的。

因为和启生的九个儿女,只剩了这唯一的一个儿子了,他成家立业,又开枝散叶了,也是对启生在天之灵的一个慰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4:29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十八 步入孤独的晚年生活

志安与云初都六十多岁了,邻居的称呼也渐渐变成“曾家公公”与“曾婆”了。

本是该儿孙绕膝的时候,反倒成了两人独守空屋。

春儿中学毕业后,上了外地的一个医专,读书时认识了一个来自杭州的高大帅气的男孩,毕业后,两人选择了位于两家中间位置的江西上饶工作,很快就结婚了。

还算运气不错,两人分配到了上饶师专工作,姑爷姓许,在这所大专院校做化学老师,春儿在学校当校医。1963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1965年和1968年又分别生了两个儿子。

交通与经济的原因,云初老两口想见一下女儿女婿和外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让两人耿耿于怀的是,毕业后,春儿去单位报到火车经过家乡,竟然都没有下车!只是托同乡的同学带了一个口信!

此后,云初只能从偶尔收到的黑白相片中看一看、摸一摸自己的外孙。三个小朋友都长得不错,白白胖胖的,相片的背面写着:“给亲爱的外公外婆,大毛”或是“外公外婆,我两岁了,小毛”“给外公外婆,你们的毛头”。云初不识字,但她知道那是她三个外孙的小名:大毛、小毛和毛头。

1968年,春儿一家被下放到了武夷山区。想见一面更难了!好在春儿时不时寄来几张相片或是武夷山的茶叶,多多少少给了两人一些安慰。

而友儿,1951年从廉溪小学毕业后,就去了宣春读初中,高中三年则在南昌二中读书。家中经济条件一般的他,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1957年,友儿考到湖南师范学院,又来到了长沙。毕业后,分配到了株洲的一所中学任教。

这些年,家中就只有老两口。住着老房子,没有自来水,志安六十多岁的人,还要去河里挑水吃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08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十九 友儿的婚事

日子如流水帐般地一页页翻得飞快。

云初和志安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三个子女全不在身边,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经济上倒不成大问题,志安从缝纫社退休后,因工作时间短,但每月也有十几元的退休金,春儿时不时也会寄点钱回家,友儿大学一毕业就有五十多元的工资,按月都会寄钱回家。

只是没有精神上的寄托。寿生的几个孩子全在山区,连1950年出生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后又下乡了,一家子只是过年的时候才能见上一下。

春儿全家下放到武夷山区,更是几年都见不上一面。

友儿也二十六七的人了,还没结婚。
其实早两年友儿提过在湖南的一个女友,但老两口担心这最小的儿子将来也要呆在外地,便坚决地否决了。这两年友儿便再也没提过结婚的事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云初和志安不禁又为友儿的婚事操起心来。他们想在当地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让友儿回到江西自己身边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09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 托人作媒

志安有天与对门的刘家聊起了友儿的婚事。

“唉,只说是让儿女读书有点出息,没想到反而一个个地离开自己身边。”
“友儿能不能调回来?”
志安黯然道:“难啊。你看开香店的老两口,子女全在外头,等到一个死了,才把另一个接去终老。还是你好啊,几个小孩全在身边。”
刘家的不好说什么了。

停了一会儿,志安又说道:“想给友儿在家里找个合适的,又怕年轻人不喜欢。”
“我在供销社,来往的人多,帮你打听打听,有合适的,见个面不无妨吧。”
“啊,那就拜托了。”

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对门刘家还真是热心。没几天就带来了消息。

“嘿!你说巧不巧?我那天在单位一说,有个同事说他妻子的外甥女跟友儿挺般配呢!”刘家的兴冲冲地说道。
“怎么说的?”志安与云初两人立即来了神。

“是这样,我那天与几个同事聊起,说有个几十年老邻居的儿子,二十多岁,生得一表人材,个子又高,头发自然卷。还是大学生,现在湖南做着中学老师。我刚说完,一个同事马上拍着大腿说,他老婆的外甥女也正要找对象,也是个子高高,长相十分漂亮,做小学老师。曾家公公、曾婆,你们看,这不,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么合适的呀!”刘家的兴奋地说着。

刚好暑假快到了,刘家的把两家大人约到了一起,商量见面的事情。交换看了照片,双方都很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9:43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一 友儿结婚

这个叫阿香的姑娘,还不满二十,皮肤白晰,大眼睛,个子中等偏上,也算是个百里挑一的姑娘。

阿香中学毕业后,在教师进修学校又进修了一年,便在家乡的小学做了一名老师。
人生得漂亮,又活跃,自然在学校成了男老师们追逐的目标。可是阿香的妈妈是一个老式的妇女,见到时不时一些男老师来家找阿香,觉得乱了套,便托在芦溪的妹妹帮她尽快找个对象。

暑假的时候,两个年轻人在大人的撮合下见面了。
也许是一见钟情吧,外表挺登对的两个人一下就对上了。整个暑假,阿香就住在姨妈的家里,离友儿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两人你来我往,感情一日千里。

开学后,两人书信往来,情深意切。等到寒假,趁着友儿回家的空当,两家就把亲事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7-23 13:46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认真读了,老百姓的真实故事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5:18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二 缎子被面

婚后不多久,友儿就要回湖南的学校了。阿香依依不舍地送别。

阿香从火车站回到家来,发现结婚时用的红色缎面被不见了,换成了平常家用的普通被面。

阿香心里一阵难受,丈夫刚走,家婆就把结婚用的东西收走了。她想去问个明白,又觉得自己刚嫁过来,就表现得如此斤斤计较好像不太好,再说家公家婆的脾气没摸到,万一碰个灰头灰脸的,还不是自己难堪,再一传出去,自己的名声也没了。想到这里,阿香兀自难过了一阵,便装做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倒是云初,见到阿香这样的反应,反而有点过意不去。
云初是一个非常爱惜物品的人,其实这块缎子,还是当年她与志安结婚时大哥送给她的。她一直收藏在樟木箱里不舍得用,等到友儿结婚,她才把它拿出来给他们当新婚被面用了。友儿长年不在家,她觉得阿香一个人平常也用不着盖这么好的被面,又担心阿香保管不好,便把它收了起来。

云初以为阿香会问起来,顺便做了解释,但阿香闷在心里不说,反倒让云初不知怎么开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5:19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三 云初交班

结婚后不久,阿香调到离家不远的小学做老师。

阿香是一名外柔内刚的女子。她勤奋、吃苦、要强。

渐渐地,云初把家交给了阿香,随着孩子的相继出生,阿香一边工作,一边打理家务,竟也有条有理,云初觉得放心了。

这时的云初与志安都是七十或出头的老人了,看到眼前的一切,三个孩子都成家立室,云初觉得自己立即走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于是她开始着手准备自己与志安的后事。订作寿衣,又托人进山里,去买做棺材的木材。

做一切的时候,云初很坦然,七十年了,上面亲人总算一切都很好,她要到下面去看一看另外的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4:57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四 担扰寿生

准备了两人的寿衣与寿材后,云初觉得没什么可牵挂的了。云初在家带带孙子,志安偶尔到缝纫社看一看旧同事。

1972年初,这一年,寿生已经42岁了。
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寿生趁着友儿放寒假在家,专程来到与友儿商量老人百年后的事情。因为当地厚葬的风俗,老人去世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寿生四岁就跟着母亲嫁过来,继父也有养育之恩,所以也没怎么讨论,就定下了兄弟俩一人管一个老人。

吃饭的时候,两兄弟还喝了两杯。席间,云初发现寿生的脸色不太好,便让他少喝点。
“没事没事,就凭友儿这点酒量,喝这点酒,根本没到我的量。”寿生满不在乎地说。

寿生带来的小儿子吴兵与友儿大女儿小苹同年,两人在八仙桌下的小凳子吃饭,吃着吃着,为抢一块肉两人争执起来了。
寿生拿着筷子,对着吴兵的头用力一敲,吴兵吓得低着头,噙着泪水扒饭,连哭都不敢哭出来。小苹以为大伯帮着自己,但还没高兴起来,大伯就把肉给挟走了,还瞪了她一眼:“抢抢抢!谁也不要吃了!”

好好的一顿饭,因一点小事搞得不欢而散。

寿生走后,云初暗暗地担心,她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寿生的脸色腊黄,肝火那么旺,一点小事就发这么大火。他以前的性格可不是这样啊!
想到寿生的爷爷与父亲,都是三四十岁正值壮年去世,云初有点坐不住了,她想去找个算命的人给寿生算一算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4:57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二十五 寿生去世

不幸的事总是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发生。

春节刚过不久,云初的算命先生还没找好,就传来了寿生住院的消息。
先是在乡镇的医院里治疗,只说有肝病,住了几天没有好转,便转到区人民医院来了。

云初与志安都去医院看寿生。短短的一个月,寿生看上去已变了一个人。他已不是那个生龙活虎的寿生,脸色腊黄、发暗,人整个地小了一圈。

见到母亲与继父来了,寿生想要从病床上坐起来。云初忙把他按了下去。
“想吃点什么?”在那个年代,能吃点好东西,已是最好的待遇了。
寿生摇了摇头,病情的折磨,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云初别过头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老天爷啊,你带走了我8个儿女,难道还不够吗!你要收,就把我把老骨头收走吧!

一个月后,寿生匆匆地走了,留下妻子和五个孩子,最小的7岁。还有,已经72岁的老母亲。
寿生因为太突然,一切都没有准备,结果寿衣是临时请人赶制的,棺材则用云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7-25 09:46 | 只看该作者

Re: 我的婆婆(不知能否完成的纪念)

楼主的每个贴都追着看,喜欢楼主这样娓娓道来,讲着有些久远,但又很贴近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10-18 14:59 , Processed in 0.0569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