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子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08-3-3 09:18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生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1:09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media]http://bbmedia.qq.com/media/music/audio/200710/lianxin.mp3[/media]

谢谢楼上三位美女,谢谢小喜,今天阳光灿烂,本应该听一首喜庆一些的歌。
然拘束太多则显无趣,这两天都一直听欣宜的《连心》,挺好的,不是很伤悲,只是有点感触。而已。
今年不过生日了,除了农历的那个,所以,低调低调哈,到了那一天,请好友们一起坐坐,今天,就不过了。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1:47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引用作者 Miss Survivor 于 2008-3-3发表的原文
[M07] 剛看完『黑暗的舞者』,上來逛逛,發發牢騷
我好像記得MM以前也看過@@,还有评论过,一时又没找出来,不晓得有没有记错@@

比约克被判刑到处以绞刑片段拉得那么长,看了难受
很多人都说这个片子不错,但那些歌舞我都跳过,拉得太长很多YY场景的真是不太对我的胃口(典型对牛弹琴 [M13] )
真讨厌,很多地方都不对不对不对不对,最不喜欢过于委曲求全的女人啦

比约克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叫比尔告诉他太太承担不起奢侈的花销呢
比约克为什么在比尔叫他开枪的时候,都不告诉他太太事实真相呢,这样比尔也可能不会死呀,顶多没面子,大家省点钱过日子啦
比约克为什么在法庭上都不说出真相来呢
比约克为什么那么守无聊的约定呢
.....
本来很可能会不会发生悲剧的,如果大家都坦率一些的话 [M08]
比约克这个女人很讨厌,让人觉得她很可怜。 [M07]


看过这个片子,好像也写过一段影评,应该是小小段的那种哈。
我也觉得其实她可以不死,她就一厢情愿的觉得假如在黑暗中生存,就像活在地狱里头,当然,这些她深同感受,所以拼死也要为儿子做手术,让他重见光明,可能就是每个人的出发点和活法不一样吧。
儿子重见光明,却没有了这世上唯一的亲人,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她一直强调的是,要听从内心的声音。
天知道,天知道人真的会有两个自我,会需要另外的一个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去丰富寄托自己,以求得到慰藉,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似乎乐观,却害怕无声的世界,害怕与人分担内心的所有感觉,于是选择自己盲目的固执的坚定的走自己的路,一直走到底……
也许这是一个歌舞形式的电影,所以会更加注重通过音乐歌舞的方式表达她的内心世界吧,假如你好好的重看那几段音乐场景,虽然篇幅稍长,甚至有些滑稽,但导演的手法非常干脆,分明,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的,一个是她的,尤其是铁轨路上的那一段,她张开双手起舞,自由得像一个小鸟,快乐到极致的情绪,是让我觉得很伤悲的,我只能说导演真的很聪明,用了另外一种手法暗喻了她的命运。
电影之所以是电影,是否就是因为可以抓住这极少部分人的心理的一个侧面,反应出一种情绪呢,其实我们也会像她那样的,该决定的时候无法决定,该回头的时候没有回头,不该固守的诺言,懵懂无知,手抓不放……
不过同意MM说的,看得我也挺不是滋味的。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3-9 17:50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看标题就知道内容不错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4:29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恍然

早上醒来,就给叮当的声音吵醒。冲击钻,厚实的锤子,估计楼上在装修。
刚搬过来的时候是一对看起来结婚没有多久的夫妻,拉着手上下班一起坐电梯,
看起来娇小的妻子肚子微微隆起,一副幸福的样子。
然后是他们的宝宝出生,夜晚的时候有时可以听见哭声,急急地脚步声既小声又急切地跑向厨房,客厅,或者是轻轻的说着话,宝宝复乖乖的又睡了下去。
然后是宝宝会走,蹒跚的走着,奶奶或者外婆在背后开心又略微焦急的声音:小心哟~看路~哟!不怕!乖!自己起来~~~
有时我坐在阳台,看见他们,就微笑,打个招呼,妈妈就抱着宝宝开心的逗着:叫阿姨好~来,跟妈妈说,啊~姨~好!我们都笑。
两三年的时间一晃过去,平日里坐着吹风无知无觉,倒是看着可爱的孩子,听着他清脆的笑声才有点恍惚,原来孩子也长这么大了。
现在楼上仍旧在响着,声音大的时候有点烦,有一刹那想上去看看,是否那家人准备搬走,还是重新装修一下,若只是装修,吵几天也没有什么相干,只是想着,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突然一下子走了,都走了,就有点恍然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4:42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有些人,一辈子,住在同一个地方,不曾搬过一次家,若老了,仍要搬家,那估计可以要了他们的命。像我们家的老佛爷,像我爸,是绝对不会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的。一年过来几次广州,不过是顺便看看,有时住上几个晚上,半夜起床到我的书房里挑本书来看,灯光调到最暗,小声地咳嗽,猛然想起是在半夜,急忙打住,复又不紧不慢的翻着他的书……彼时其实很多时候我是刚好清醒的,对待灯光的感觉特别敏感,尤其是那种橘黄色的灯光,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灯光下慢慢入眠,很多时候醒来,可以看着走廊里仍旧亮着这样的灯,而楼梯一片清净,偶尔有清凉皎洁的月光洒进……不过我搬过来骏景长住以后,我爸可是很久不过来这边住了。若是我妈,是去到外面反而是高兴的,不管是什么地方,给她一个舒服的床,倒头就睡,凌晨起床,喝茶漱口然后自己到楼下闲逛,那是根本不用你操心,晚上就乐滋滋的看电视,或到楼下和不认识的人也可以随便聊天几句甚至谈得热火朝天,她就是这样乐天开朗的性格,自得其乐。
而我,住过几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搬家是来回折腾。
每次搬家都舍不得丢那些平时收集的东西,拿着看着就是舍不得丢,倒是衣服被子甚至家私家具毫不可惜的丢了就丢了,也不会再去看。
这么想来,其实住宿的那段日子也甚是让人怀念,同宿舍四人,亲密无间,晚上灯一关,都躲在被窝里说话,你一句我一句,开心之时哈哈大笑,有时一时感触或者不想说话就装睡,装着装着,也真的睡着。
摆放的东西也不会很多,规定都在那里,空间也在那里,最记得的是,那时的墙壁上,都贴着自己喜欢的画,摆成一个形状,有些是随手描绘一张的,也颇有乐趣,寒假回家,担心旧了,特意用报纸铺上去……
活了小半辈子,搬来搬去的家,跑来跑去的地方,很多人一起住,一个人住,两个人住,几个人住……日子颠来倒去,也糊涂懵懂过来。
家是什么呢,不过是一个可以让你撕下所有的情绪,譬如现在,我在打字,但是,谁知道我的心里,想的是什么呢,这一刻,我只是我自己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4:52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我不知道是否我真是一个过于心细的人。
每次回家,都给我不同的感受,现在仍是。
仍旧是熟悉的街巷熟悉的房子熟悉的河堤熟悉的广场熟悉的树呀,阳光下截然的白日与黑影就是那样的对比鲜明……那些个荒荒漫漫的下午。
总觉得有些什么是不一样了。离开不过数月光景,从前觉得很长的堤巷,变短了,从前觉得很宽带庭院 ,变窄了,很高的房檐,变低了,那么大的一条街,走着走着,就到了尽头。
原来不管是人还是物甚至只是一个城市,比之世界,不过是那样小的一件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5:19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难题

冷月姐最近稍好,每每节日都发一个信息过来祝福。
每次看着信息是怔怔的,有些感触太深了,例如第一次知道她的病,第一次听到医生说她可能只有三个月,然后是住院,手术,然后是感染,最严重的时候眼角溃烂,头发全部剃光,当初那样漂亮精致的一个女人……
她是厦门人,住在鼓浪屿,著名的舒婷诗人和她有一段缘分,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所以,这样一个柔弱而坚强聪慧的女子,所写的诗歌是以冰清的姿势书写并执着地行走。在那些大气的文风里总是沉吟不已,沉吟于阔朗的思绪以及阔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光芒,而这样的光芒是总让人暗自惊喜的。
后来知道她终于动了手术,开颅,插喉管,那时最好的那些朋友都担心她撑不下去了,未想到,几个月过后,她第二个给电话的人就是我。
她劝我要这样,叮嘱我要如何,安慰我应该怎样,在那个时候她还是想着我们,想念着我们关心着我们,听着她用力的嘶哑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她辛苦的样子,但她仍旧要说,隔着那样远的距离。放下电话,我捂住脸痛快的哭了一场,回头找清香,两人又哭了一场,她说,冷月姐一直找你,打你电话没接,担心你在睡觉,就让我和你说。
从那天以后,我愈加诚恐而坚定的过着日子。
但同时,我很怕听她的电话,每次听电话,这样多的感触,听到她那嘶哑的声音,我不知道该什么什么好,每次收到她的信息,总是一次次的回复:好好的!
生命是什么,一个人活着,究竟是为了谁活着给了谁,这是我一直思考一直苦苦冥想的难题。若到了自己也无法控制的一天,到了那一天,是否才后悔,其实早该决定,而决定在于自己。
所以我讨厌责任二字,却无能为力,我带着笑脸做人,阳光心态生活,但身心已经疲惫,其实我真的很累。
说这些都没意思。
人的心态一时一时,要不断的自我调整,不断的说服自己包括说服别人,要不段的给自己找好的充分的理由,不断的,不断的。
看小说,朱天文说:医生最大的野心是找到失却的记忆的那一刹那。然而永远也找不到。换言之,医生只是一个辅助者,可以医治一个人的躯体,可以重新拼凑,打开重新变换位置收拾并且缝补得及其漂亮,但是,对于心上的伤口,脑袋里的记忆,医生无能为力,对于一个人的生存下去的意志,医生无能为力。
这样写下来,想下来,整理下来,可以看得见远空中一叠两叠暗云,今天的天气其实不是那么好,闷热,把人的心赌得死死。潮岸绵延千里,天空伸延远方,其去,一切未可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1:25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他人的生活

回忆玛丽·安

布莱希特著 黄粲然译
    
那是蓝色九月的一天,
我在一株李树的细长阴影下
静静搂着她, 我的情人是这样
苍白和沉默, 仿佛一个不逝的梦。
在我们头上,在夏天明亮的空中,
有一朵云,我的双眼久久凝望它,
它很白,很高,离我们很远,
当我抬起头,发现它不见了。
    
自那天以后,很多月亮
悄悄移过天空,落下去。
那些李树大概被砍去当柴烧了,
而如果你问,那场恋爱怎么了?
我必须承认,我真的记不起来,
然而我知道你企图说什么。
她的脸是什么样子我已不清楚,
我只知道:那天我吻了它。
    
至于那个吻,我早已忘记,
但是那朵在空中漂浮的云
我却依然记得,永不会忘记,
它很白,在很高的空中移动。
那些李树可能还在开花,
那个女人可能生了第七个孩子,
然而那朵云只出现了几分钟,
当我抬头,它已不知去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1:33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窃听风暴》是中午的时候看的一个片子。
彼时窗帘拉下,客厅很黑,这样可以忘记时间的存在。
坦白说,这部片子没有高潮,没有惊心动魄的片段,没有惊艳的情节,没有特别可以催人泪下的题材。
这是零七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故事从1984年开始讲述,直到1989年柏林墙的推倒。1945年10月7日,民主共德国成立,到1984年,可以这么说,这几十年间,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人人不敢自由说话,生怕不小心惹上官非,没有自由,没有理想,压抑的氛围让人们说话做事小心翼翼恐有所失。
而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一展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8-3-12 21:42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可否什么都不去想? [M29]

发个呆,把所有的所有忘却,不用记得不用牵挂不用勉力说话? [M36]

抓不住的数不清的看不明的~~不要端详,不要记取,时间像漫过脚背的流水,只留一点知觉浸入清凉,那就好了[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2:47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呵呵,偶尔发发牢骚,就一切很好了,哈。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2:58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这世上,一帆风顺的生活,或者偶有成就的满足感可以带给自己心情舒畅之感,人在顺途走得过多,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那会给他一种错觉,这世上所有事情皆是举手之劳坐等开花,亦可以给他一种非常满足甚至骄傲的满足之感,自以为和别人有些不一样。
人类,花在浪费自己的小聪明的时间上太多太多,卸下所有的面具,入土为安,或者是面对生死离别家庭巨变搬迁离走,彼此表现不会有多大的差异,这点,我自信。
我们皆以为对身边事情,不管是工作还是人心,了如指掌,一切皆在掌控。
单纯天真如电影里面的那个作家,他的一举一动皆受人掌控之中,包括他工作和朋友聊天,包括所有的电话,和最爱的女人亲热之事,一切,皆受人监控,但他不自知,反而得意大笑,一群蠢蛋。他痛快淋漓尽致仿佛庆幸之余又有些不屑。
他最爱的那个戏子,身体背叛他,他不知道,即使后来知道,他觉得可以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面,他轻易给她说服,不这样,又如何。
他以为她最爱的是他,就像他一样珍惜彼此情意胜过生命高于一切。但那不是小说,在面对抉择的时候,多少人可以牺牲自己,而去成全别人?
于是她彻底背叛了他,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3:06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剧情吧。
一下剧情来自该电影的介绍。

1984年11月的东德,柏林围墙倒塌前五年,东德国家情报局“斯塔西”正以恐怖威权控制着人民。渴望升迁的东德秘密警察威斯利,奉命进驻了一栋华厦,秘密监控名剧作家德瑞曼和他的美丽女友——知名女伶西兰。剧作家德瑞曼虽被怀疑撰写反动文章,“斯塔西”却苦无证据逮人,威斯利于是成为最佳爪牙,全天候监控德瑞曼和西兰的生活,期望尽快找出关键证据来,日夜不停进行窃听工作,完全没有自我生活的威斯利,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融入了他和西兰之间多姿多彩的生活,他不但私下对德瑞曼产生了友谊,跟分享了他和西兰之间的爱情与争执,秘密与谎言……而德瑞曼和西兰却浑然不觉,当西兰被逮住弱点并受到逼供,她会出卖德瑞曼吗?威斯利是否能顺利找出证据?德瑞曼又能成功躲过这场窃听风暴?一场危险却超级精彩的情报角力由此展开……

插播一哈,这个剧情介绍我看了以后,觉得真是糟糕,不过大部分的介绍,都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2:08 | 只看该作者

Re: 一切很好,只欠牢骚

德瑞曼,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理想,又天真的戏剧作家。他对自由充满向往,对人充满热情,并且毫无居心,他敢于顶撞自己的直接上司,完了以后又担心的问,他以后是否会和我公开为难?实际上,他也怕,怕被人监视,控制,怕牵扯到政治纠纷里去。
西兰,东德最美丽的艺术家,喜欢舞台上的自我表演,矜持,脆弱,用情很深,但经不起考验,源于骨子里的自私,她比谁都清楚明白,舞台和艺术,比任何人更加重要,也只有这一点,可以让她先后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但电影里面,我觉得她算是比较幸运的,临死的那一刻,她得到了解脱,因为威斯利和她说,放心,他不知道,我已经把打印机转移了……其实她内心非常矛盾,出卖不是她的本意,她惭愧不已,才会恍惚冲出马路给车子撞到,在那样一个压抑的社会人文氛围下面,她不过也是一个弱小女子,可以做什么,也许,她根本连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更谈不上保护身边自己最爱的人。
威斯利,一个个性冷淡,专注,谨小慎微,想改变自己生活的一个普通小人物。原来是一个大学里面的教授,之前的职业是类似于特工之类的角色,呆板的性格是他最大的特点。他不过想利用一个可能的机会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例如可以得到老同学的照顾,可以升迁……他身边似乎没有任何的一个亲人,没有朋友,没有来往的人。他争取到那位监听工作,每天监控作家夫妻任何的一个细节,留意他们的任何一句话,并做下笔录登记,仿佛天经地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21:14 , Processed in 0.0768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