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七点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书与时光)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1:04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蹒跚悠悠)

[media]http://blog.cs.js.cn/UploadFiles/2007-7/723609817.mp3 [/media]

[M3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1:07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蹒跚悠悠)

她说,
每年生日
是我唯一可以
勇敢想你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1:20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蹒跚悠悠)

有快乐,有悲伤,不止一点点。
她是一个极度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她给自己写了一个故事,没想到有一天这个故事会真的变成一部电影。
摄影师叫鸿飞,曾经参与拍摄的电影包括:《无间道》、《伤城》、《父子》、《见鬼》……
人生其实是平凡的,故事亦然。如何把故事的底层深处,埋在深处的情感浮出水面呢,这是一个难题。
在他的镜头里,不再是那种大家所期待的激烈的情节,而是两个不需要言语就可以沟通的心灵……
时光,影子,感受,以及被时间冻结过的情绪,以如此安静的姿态慢慢的倾述出来,用他,以及她特有的方式,静默,淡然。
情感虽然只是瞬间,一刹那的撞击,有时却是永恒。
故事很淡,照片和镜头的感觉颜色也很淡。但是,缓慢的流失有时候比浓烈的爆发所带来的震撼更具有杀伤力。
苍白的影像替代了表面无声的她。从没有任何的时刻,她可以这样大声的喊出对爱情激烈迫切的渴望……那十年的爱情,一厢情愿的爱着一个人的心情。
在心里,她放肆的哭了一场,以此,对这十年的爱情,做了一个最后的告别。
褪掉荧光灯下炫丽夺目的光彩,她亦不过普通如一个女孩。
她说
在不能说情人节快乐之后
还好
我还能说
生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1:32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蹒跚悠悠)

一生里面,不合时宜的事情太多,太多,太多……
心跳声慢慢地淡出,周围的人声却开始渐渐的淡入。
但所有的内心的声音,并不是演出,而是漫漫时间长河中艰难的呼吸。
有一个一直跟随她的小熊,不管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一个角落,她都会带着它。
那是那一年的雾蒙蒙的巷口里,他给她的。可爱的巴掌大的小熊,穿着蓝色的毛衣。
还有一年的年初,她把家里的所有的家具全部送人。
然后给自己买了一张灰色的单人沙发,窝在里面看书不用变换姿势,亦可以坐上一个晚上。
也许,真的是时候了,不用再提起。她说。
人的一辈子,总是不断的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关卡:二十,三十,四十……
此时,即使晕在睡梦里,也于事无补。
外面的灯光不约而同的早早睡过去。
日子过了许久许久。
仍旧还是停留在那天。
华丽早就幻化成那样苍凉的手势。
这城市,依旧在蹒跚地等着明天。
而她,始终还要不停的扮演不同的角色……

点,10月14,21:31分,给刘若英。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9:53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Momentos

Momentos是我最喜欢的意大利歌手:Andrea Bocelli在去年的爱慕演唱会上的一首歌。
我喜欢这个歌手,喜欢他的声音。甚至可以说是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00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我最爱的安德烈,并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02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10-15 20:04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轻轻进来,看过几回了!不忍打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06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引用作者 大铜铃 于 2007-10-15发表的原文
轻轻进来,看过几回了!不忍打扰。


没事。 [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42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Momentos

为什么喜欢他。
也许是因为那沧桑但是却非常明朗的感觉吧。洁净明朗的气息来自他的内心。
也许是因为他的才情横溢吧。弹琴作曲写词唱歌,样样皆好。
也许是因为他高大帅气的外形吧,那样的身材比例,甚至稍微有点驼背的姿势,都让我那么喜欢。
也许是因为那一把不羁的胡子和稍微凌乱的头发吧,有自己的个性,张扬但是不让人觉得讨厌。
也许是因为那一把好听的声音吧,安静沉着华美清亮深情。
……
没有那么多的也许了。只好说,他符合了我所有的喜欢的那种类型的男人的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7-10-16 13:39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静静看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45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第一次关注这个歌手,是因为零六年他在拉斯维加斯附近的一个高尚住宅小区所开的“爱慕”演唱会。那是一个异常安静的小区,距离赌场的距离不过二十来公里。可谓闹中取静。水上临时搭建的舞台。华美的夕阳,精致又简单的舞台,几十人的乐队,为数不多的嘉宾,梦幻的主打蓝色调子,紫色穿插背景褶褶生辉。他穿黑色的条纹薄外套,黑色的围巾,同样深色系列的牛仔裤,微卷的头发,修饰过的胡须,温柔的笑容……他站在舞台上,世界仿佛因此可以安静无声。
他唱:Amapola,Besame Mucho……广阔的音域,放声高歌时的嘹亮但是又清亮的声音,让人恍如置身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45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引用作者 wwy 于 2007-10-16发表的原文
静静看 [M36]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46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转摘一份网上对他的介绍:

Celine Dion曾说:“若上帝也有歌声的话,那声音就是Andrea Bocelli”。
从Andrea Bocelli与Sarah Brightman合唱《Time To Say Goodbye》开始,全球乐迷似乎找到一种映照心灵的歌声,一道照亮心灵的曙光,一份对生命的热情礼赞。生于1958年9月22日的Andrea Bocelli,来自距离意大利比塞塔不远的莱亚提柯市的小镇农庄,六岁开始学钢琴,接着又学了横笛与萨克斯风,之后转而对歌剧的兴趣,大学念法律的Andrea Bocelli,当了一年的辩护律师,偶遇传奇男高音Franco Corelli,拜师学唱。

  Andrea Bocelli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农业家庭中。家中人口众多,以种植葡萄和橄榄为生,安德烈的父亲桑德罗至今仍在自制他那小产量的“Chianti Bocelli”葡萄酒。拉亚蒂科靠近具有悠久音乐传统的名城塔斯卡尼,拉亚蒂科人都非常热爱音乐。波切利从6岁时开始学钢琴,随后又学长笛、萨克管,并且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尤其在歌唱方面,小小年纪就对歌剧特别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波切利自小是一个弱视儿童,12岁时,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双眼全盲,但他不自暴自弃,坚持学唱。

  中学毕业后,波切利离开家乡,进入比萨大学法律系。成为法学博士之后,他当了一年的执业律师。童年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了。就在他30岁的时候,机会来了,有消息传出弗兰科·科瑞利将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他欣喜若狂,立刻报名投考,并顺利地成为了大师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帕瓦洛蒂在歌唱上也给过他重要的意见:“记住要唱得柔和,不要强迫用嗓……”,至今波切利他那像说话似的歌唱就是受到帕瓦洛蒂的启示。那时候为了交学费,波切利白天当律师,晚上去酒吧弹钢琴,并在期间遇到了一个叫尤瑞卡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幸福生活至今。

  1992年开始,一连串的机遇使波塞利从一个酒吧钢琴师一跃成为国际巨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意大利着名摇滚歌手佐凯洛听到波切利的演唱,大为欣赏,立即联同他唱《求主怜悯歌》。这让波切利随即获得1993年圣雷莫音乐节最佳新人奖。之后他签约总部设在米兰的着名的Sugar唱片公司。不久之后推出的首张个人专辑《宁静的夜海》,并再获得圣雷莫音乐节大奖,打进了意大利流行榜十大之一,他与莎拉·布莱曼灌唱的《告别的时刻》一曲,更是盛兴一时,成为欧洲流行榜冠军歌,奠定了他的国际流行歌手的地位。1994年,他应邀参与在摩德纳举行的帕瓦洛蒂与流行群星音乐会的演出,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继《意大利之旅》之后,1997年他推出《浪漫曲》,以崭新的演绎方法突破了古典、流行的界限,雄踞荷兰、比利时、瑞典、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流行榜。其实,波切利是学Bel Canto的,却以Pop闯进乐坛,而且搞出了名堂。

  “我认为流行音乐在我的古典音乐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即使如卡鲁索、吉利等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曾唱过流行歌曲啊。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剧院观赏歌剧。”波切利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1998年波切利推出的《咏叹调》是国际上发行最成功的歌剧专辑,在多个国家的古典音乐排行榜上遥遥领先。 波切利在这张专辑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大胆与能力,所选唱的曲目都是传统男高音中最难唱和最富于技巧性的咏叹调,有普契尼“冰冷的小手”、奇妙的和谐、“今夜星光灿烂”、“再见吧,可爱的家”;威尔第的“美女如云”;比才的“花之歌”等,一个新秀能将这些沉重的咏叹调“啃”下来已算不错,唱法也比较正统、自然、舒服,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和稳定的声音,不过重也不太冲,听来令人放心。他高声区的CLOSE是采用母音变圆变暗的唱法,有很强的穿透力,混合共鸣使用得很好,也就是说他的CLOSE给人的感觉声音是从胸、腹中发出的。如他带有胸声唱出9个HIGH C的"多么快乐的一天",有着帕瓦洛蒂的影子。

  如今,被万千歌迷喜爱的波塞利已经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但事业的巨大成功并没有破坏他内心的宁静。他依然是一个喜欢冒险、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除了音乐,他还喜欢文学,尤其是俄法作家的作品,他喜欢朋友,喜欢做菜,经常占领家中厨房,兴致勃勃地搞出几道拿手的意大利名菜。他并不介意自己是一个盲人的事实,他坚信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尤伯瑞的话:“心灵是通向世界的唯一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54 | 只看该作者

Re: 不在大地,只在云端(Momentos)

引用作者 七点钟 于 2007-10-16发表的原文

他唱:Amapola,Besame Mucho……广阔的音域,放声高歌时的嘹亮但是又清亮的声音,让人恍如置身天堂。


每次反复重看他的演唱会之时,会有一种怔怔之感。
竟然会觉得其实像他那样是最幸福的。
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每天的生活过得充实开心异常忙碌但是内心始终保持如一的安静。
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却始终保持温暖的干净的笑容。生活对他来说,就是有一个一直陪伴身边的妻子,他们是真的彼此用心去读懂对方,互相珍惜理解相持多年过来。因为看不见,会更加用心的感受彼此皮肤互相碰触所带来的温柔的微妙的温暖的感觉吧;因为看不见,会更加用心的聆听彼此的心灵发出的声音吧。对人世的追求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安静的这样举行自己的演唱会,作自己的音乐,两人常伴长相依……一生一世。
最好的爱情童话,不过亦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12:58 , Processed in 0.0772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