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byste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8-19 18:36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坚决不买日本车! [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8-19 19:06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QUOTE Created By lynnnzhao At 2005-8-19
[quote]QUOTE Created By ACURA At 2005-8-15
抵制日货,气死小鬼子 [M01]

真有意思,你的ID就是本田车系的一个车型品牌。[/quote]
哈哈,ACURA明年将在广州本田实现国产,其品质高于雅阁,是个不错的东东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8-19 20:56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都说日本车薄得像纸,美国人太霸道让人讨厌,还是买欧洲车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8-19 21:33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看了昨天《信息时报》有关某车安全性能的介绍,真不敢再碰小日本的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8-19 23:13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QUOTE Created By spd At 2005-8-19
[quote]QUOTE Created By lynnnzhao At 2005-8-19
[quote]QUOTE Created By ACURA At 2005-8-15
抵制日货,气死小鬼子 [M01]

真有意思,你的ID就是本田车系的一个车型品牌。[/quote]
哈哈,ACURA明年将在广州本田实现国产,其品质高于雅阁,是个不错的东东哟。[/quote]
8月18日京华时报撰文《广本有望明年投产Acura 高端RL率先国产》,本田中国当即就此发表了声明。

日前,有部分媒体报道"Acura品牌的产品可能在国内进行生产",今天又出现了类似的报道。

  对于"Acura产品国产"的报道,Honda正式予以否认,Honda没有在国内生产Acura品牌产品的计划。Acura产品将由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进口,并建立专用的销售网络,进行产品销售。

  对此,请给予充分的理解,以避免因类似报道给顾客带来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8-25 12:06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QUOTE Created By bystep At 2005-8-15
看加油这么麻烦的,买车还是买国产的日系车比较好吧? [M10]


其实国产阳光车还是不错的选择。

在8月9日,2005中国警察拉力赛的参赛车队顺利抵达珠海终点站。历时12天,全程达5000多公里的拉力赛宣告圆满结束。全锦赛总冠军的SUNNY阳光在此次拉力赛中表现出色,一路领先,并最终荣膺了"最佳动力奖"的殊荣。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武警总部和铁路、交通、民航、林业、海关等系统公安和武警的34支代表队的68名车手参赛。车队7月29日从北京发车,穿越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的40多个沿海及内陆城市,最终到达珠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8-25 12:41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现在的日系车也不算省油。还是捷达、夏历的那些省油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8-25 12:44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其实大家有的时候混淆了"耐用"和"结实"的概念。
读者问网上有很多网友说日系车.本田等都发生很多交通事故,车是从中间段开的,尤其是YG,我想问的是他们的车壳是否是被截成两段,然后接到一起的呢?

编辑回答
多数没有大梁的汽车都有可能在足够严重的碰状时产生段裂或者完全的摧毁,这是物理现象,只不过,大家关心的是'某款车是否比其他车更容易摧毁; 也就是谁更早达到物理极限而已,但这需要有拥有精深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的专家来判断的,我们没有能力但从照片上看而判断且得出结论. 您所说的他们的车壳是否是被截成两段 然后接到一起的呢 要知道 从工业角度讲把车子造好后再从中间锯段然后再接到一起 这样多加一道工序 生产成本会更高 从技术曾面上分析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除非是存心损人而不利己的使坏 我们也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对日系车安全性的各种评论 但客观的说 车子是否安全 这需要科学的统计数据来证明 如果用民族感情来判断技术方面的东西恐怕并不能完全做到准确客观 我们是汽车杂志我们的工作就是谈车 既然是谈车 我们只有就车论车 一切从实际角度出发 暂时不谈民族感情 如果把汽车技术+感情一起谈 那样结论永远只有一个 那就是所谓的日系车多不好 所以客观的评论一辆车的好坏与爱国与否是两码事



读者问
我爸想买车 已经锁定海马323 但是听说他的车皮有点薄 是真的吗?

编辑答到
我们曾在Q&A拦目中多次谈到 车子的整体安全性并非主要由外壳的铁皮厚薄来决定的 如果把汽车的碰撞标准安全分为高速和低速碰撞两种形式的话 高速碰撞时 简单的比方 就像把鸡蛋从楼上仍下去和把鸭蛋从楼上仍下去之分 虽然鸭蛋的皮要比鸡蛋的梢厚一点 但结局肯定是一样的 车壳的厚薄只需要合理就好 梢厚或者梢薄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你可以看到 现在很多车子的外壳的部分地方采用的是塑料制造 但有些关键部位还是需要合理的强度 简单说 不能只凭铁皮的厚薄来判断是否安全 这也就是 即使是坦克车在高速下碰撞不可位移的固定障碍物时 车内成员也有可能导致严重伤亡的原因 应该说车子应该加强整体的结构设计 车头车尾有合理的强度 在碰撞时有合理的窥缩变形吸能区 加强人员成坐的车仓区 减少驾驶仓的强度来减少变形 而一味的增加全车铁皮的厚度是初级的想法和做法 在车子高速碰撞时对车内成员的保护不一定有效 还有 很多人认为铁皮厚了低速碰撞时自身的损伤会小点 其实这也不一定 因为更厚的铁皮就意味着维修更麻烦 费用也不一定低 当然铁皮应该还是有合理的厚度的 否则干脆用纸来代替好了 另外车头引擎盖部位 铁皮的厚度越来越薄 主要是因为保护行人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8-25 12:46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英国杂志调查:05年最可靠与最不可靠车型排行,大家进来看看YG的表现

近日,英国专业汽车杂志《WhatCar》公布了2005年度汽车可靠性调查结果,在汽车品牌可靠性排行榜的前10名中,日系品牌占据6个席位,欧洲和韩国品牌则各有两个。

  表现最抢眼的无疑是本田汽车,它不仅名列品牌可靠性排行榜第一,在单一车型可靠性排行榜上,旗下雅阁及思域也分列第一和第二名。

  马自达、丰田、日产、雷克萨斯在品牌可靠性排行榜上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在全球市场表现不佳的三菱汽车在欧洲市场却像换了一个人,在品牌可靠性排行榜上名列第七。韩国现代和大宇也分列第六和第八,欧洲品牌中只有斯柯达和奔驰勉强跻身前10,分列第九、第十位。


据了解,此项调查在英国已经举办多年,成为英国汽车行业权威性调查的代表,其统计数据来自英国汽车保险业WarrantyDirect的客户资料,通常以英国本土多达31000辆汽车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超过2年以上的研究统计,分别针对车辆维修费用、维修频率、平均使用年限与事件数等项目进行整体的统计与分析。

  近年来,日韩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快速攀升,让欧美汽车感到了巨大压力,而良好的可靠性则是日韩车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联系到J.D.POWER的可靠性和新车质量调查,整体上也同样是日本车遥遥领先,如雷克萨斯在J.D.POWER的可靠性调查中就连续11年称冠。在技术、品质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汽车的可靠性对消费者最后的购买决定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8-25 12:51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QUOTE Created By lynnnzhao At 2005-8-25
其实大家有的时候混淆了"耐用"和"结实"的概念。
读者问网上有很多网友说日系车.本田等都发生很多交通事故,车是从中间段开的,尤其是YG,我想问的是他们的车壳是否是被截成两段,然后接到一起的呢?

编辑回答
多数没有大梁的汽车都有可能在足够严重的碰状时产生段裂或者完全的摧毁,这是物理现象,只不过,大家关心的是'某款车是否比其他车更容易摧毁; 也就是谁更早达到物理极限而已,但这需要有拥有精深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的专家来判断的,我们没有能力但从照片上看而判断且得出结论. 您所说的他们的车壳是否是被截成两段 然后接到一起的呢 要知道 从工业角度讲把车子造好后再从中间锯段然后再接到一起 这样多加一道工序 生产成本会更高 从技术曾面上分析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除非是存心损人而不利己的使坏 我们也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对日系车安全性的各种评论 但客观的说 车子是否安全 这需要科学的统计数据来证明 如果用民族感情来判断技术方面的东西恐怕并不能完全做到准确客观 我们是汽车杂志我们的工作就是谈车 既然是谈车 我们只有就车论车 一切从实际角度出发 暂时不谈民族感情 如果把汽车技术+感情一起谈 那样结论永远只有一个 那就是所谓的日系车多不好 所以客观的评论一辆车的好坏与爱国与否是两码事



读者问
我爸想买车 已经锁定海马323 但是听说他的车皮有点薄 是真的吗?

编辑答到
我们曾在Q&A拦目中多次谈到 车子的整体安全性并非主要由外壳的铁皮厚薄来决定的 如果把汽车的碰撞标准安全分为高速和低速碰撞两种形式的话 高速碰撞时 简单的比方 就像把鸡蛋从楼上仍下去和把鸭蛋从楼上仍下去之分 虽然鸭蛋的皮要比鸡蛋的梢厚一点 但结局肯定是一样的 车壳的厚薄只需要合理就好 梢厚或者梢薄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你可以看到 现在很多车子的外壳的部分地方采用的是塑料制造 但有些关键部位还是需要合理的强度 简单说 不能只凭铁皮的厚薄来判断是否安全 这也就是 即使是坦克车在高速下碰撞不可位移的固定障碍物时 车内成员也有可能导致严重伤亡的原因 应该说车子应该加强整体的结构设计 车头车尾有合理的强度 在碰撞时有合理的窥缩变形吸能区 加强人员成坐的车仓区 减少驾驶仓的强度来减少变形 而一味的增加全车铁皮的厚度是初级的想法和做法 在车子高速碰撞时对车内成员的保护不一定有效 还有 很多人认为铁皮厚了低速碰撞时自身的损伤会小点 其实这也不一定 因为更厚的铁皮就意味着维修更麻烦 费用也不一定低 当然铁皮应该还是有合理的厚度的 否则干脆用纸来代替好了 另外车头引擎盖部位 铁皮的厚度越来越薄 主要是因为保护行人的安全

这两个论点还是比较专业。常看到一些愤青发谬论,很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5-8-25 13:01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所谓兼听则明,赵老师找这些相关的说明来的目的是希望那些想买车的邻居真正能够对车从商品角度有个了解,如果有个人又孤寒又样衰,大家当然知道怎么选择,但如果事实不全是这样呢。见仁见智吧。不能说买欧洲车的人怕死,也别说买日本车的不爱国。民族情节大家都有,但把一件东西妖魔化是不应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8-25 13:10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关于油耗,我在朋友间做过一些了解,全是在广州市内上下班自用的,也可能和驾驶习惯有关,仅做参考,不代表官方数据:
雅阁2.0、君威2.5v6、标致307自动2.0、奥迪1.8T、帕撒特2.0手动。这些车子的官方油耗都在7升左右。实际在市区开空调的情况下依次为:11、12、8、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8-25 13:31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QUOTE Created By lynnnzhao At 2005-8-25
所谓兼听则明,赵老师找这些相关的说明来的目的是希望那些想买车的邻居真正能够对车从商品角度有个了解,如果有个人又孤寒又样衰,大家当然知道怎么选择,但如果事实不全是这样呢。见仁见智吧。不能说买欧洲车的人怕死,也别说买日本车的不爱国。民族情节大家都有,但把一件东西妖魔化是不应该的。

[M21] 我买车还是想买YG,YG的型好。看到一些有"民族情节"的人,在那里咒骂YG车主,就很不是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8-25 13:36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QUOTE Created By Vc At 2005-8-16
且不说小日本l令人讨厌!

其实买车不能光看是哪里产的车,主要是看排气量大小。标志的307就比小日本的很多车省油!想省油,自然要买小点排气量的。再有就是好像别克,虽然耗油稍高,但它是烧低标号的汽油,比较起来也并不比小日本的更费油钱!

再一个就是要看使用成本了,欧美的车一般都比较硬朗实在,注重内在质量,不花哨,安全性高,有个小磨小擦也无碍,修车的费用自然就要省很多。小日本的车就是在表面上下功夫,赚眼球,实在的东西都是纸!


[M21] [M21]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8-26 09:18 | 只看该作者

Re: 买车啦,日系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

[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20:02 , Processed in 0.0623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