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o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8:45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另有人认为钱老留在米国不可能主持登月计划。我的详细看法如下:
第一,二战后对美国军事科技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迈向新高度》这份远景规划的国防报告一共有九卷,其中第3、4、6、7、8卷和技术情报附录是出自钱学森之手。也就是说,当时的钱老,在美国军事科技界可以说是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
第二,在喷气推进实验中心(JPC)任主任时,钱老承担着重要的太空研究,领导着全美的太空研究,对他的研究负责的就是米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布尔。

当时NASA还没有成立,米国三军都在搞自己的太空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米国陆军和海军,而其中,海军一直是老大。
陆军是在白沙靶场进行导弹研究,主要依靠从德国缴获的冯布劳恩等126名德国专家,不过这帮人在白沙近4年的日子只是组装了几枚V2进行测试,当然还同时训练了军事、工业界及大学人员掌握导弹及火箭技术---这对冯布劳恩其后的翻身很重要,这导致冯布劳恩感到没事情做,于是在1947年后,他开始写人类登陆火星的科幻小说了(这部小说--《跨越太空边疆》---在1952年后出版,因为在此之前看过小说的人都感觉写得不怎么样)。到1951年,米国陆军才正式授权冯布劳恩带领团队研制开始让他翻身的“红石”导弹(实际研究工作是1950年开始,于此同时,钱老开始被麦卡锡主义迫害)。
相比之下,米国海军可就牛X多了(没办法,谁叫米国远离欧亚大陆,美洲上没有强国,海军因此处处压着陆军一头),40年代末就在下士Corporal液体火箭和V2的基础上研制了“海盗”液体探空火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8:46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米国其实在40年代后期科学界就开始呼吁要发射卫星,于是在1954年,米国陆军与海军合作提出了“轨道器”计划,准备由陆军负责研制运载火箭,因为冯布劳恩的“红石”导弹1953年就首飞了,因此陆军决定用“红石”导弹作为第一级研制“丘辟特C” 火箭,由海军负责研制卫星。
但是,全世界科技领先的米国怎能让一个非美国培养的专家研制的火箭来发射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呢?就是光出于面子,米国的大票火箭专家也不会答应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呀!)。于是1955年,在美国国防部和华盛顿的一些高级官员的大力支持下,海军不干了,单独提出在“海盗”火箭基础上研制“先锋”火箭来发射卫星。马上米国国防部批准了海军这一计划,给的解释是“为了不影响弹道导弹的研制”(米国人怎么可能有狭隘的国家思想呢?绝对没有!!!)。但冯布劳恩说服陆军的主管们继续进行“丘辟特C”的研制(这点对他极其重要),并在1956年9月20日进行了一次发射,将一个重39.2千克的载荷送到1094千米的高度,离发射卫星的成功已经很近了,而“先锋”的进度还差一大节呢,但是,“丘辟特C”仍然被排在“先锋”的后面,当一个替补(这话怎么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的“斯帕特尼克1号”上天了,一直自认全世界最牛X的米国全国哗然,冯布劳恩乘机鼓吹用“丘辟特C”发射卫星,说火箭就在发射台上,马上(真的吗?看来一个牛X的科学家一定要会这样争取项目的手段-----当然还要成功才行)就可以发射,但还是被海军无情的拒绝了(太可怜了,米国怎会有这样黑暗的事呢?)。

可毕竟此时全美都在为苏联抢了第一而喧哗,于是为了先稳住阵脚,负责海军“先锋”计划的海根博士在一次讲话中透露:假如一切顺利,可望在11月或12月试验发射一枚三级“先锋”火箭,这枚火箭具备发射卫星的能力(中规中举,但犯了一个大错误,你马上就会后悔的,真的)。可是,不知是因为苏联卫星搅乱了白宫官员的神经,还是传递信息的人作了有意无意的夸大变形,总之,社会舆论将海根博士讲的“试验发射一枚火箭” 误传为“要发射一颗卫星”(可怜的海根博士,知道为什么TG官员都是书面发布消息了吧)。于是,总统新闻秘书哈格特当即向外界发布了特大新闻:海军“先锋”号即将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TG的消息出来的慢了吧,不多次核对那是绝对不发布的。我相信海根博士当时要生吃哈格特的心都有了)
新闻一公布,米国全国一片沸腾,万众署目,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生米已煮成熟饭,卫星发也得发,不发也得发。海军这下有口难言,无可奈何,只好忙将原试验发射一枚火箭的计划临时改成发射一颗卫星。(理解TG给人感觉神经反射弧比较长的原因了吧?)

12月6日发射的那天,雪片似的贺电从全国各地纷纷飞进五角大楼(这可不一定代表是好事呀)。大批新闻记者奔涌而至发射场,国防部长亲自披挂出征,艾森豪威尔总统停止办公,全世界的目光,一起盯住了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可怜的海根博士,有句话怎么说的?我从淘宝订购了一套洗具,可店主却给我寄来了一套杯具,还TMD是特快专递!)。很自然的,海军的“先锋”号当着全米国人的面放了一次华丽的大礼花(没办法,本来就是测试呀),米国人在2战后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没有任何借口的丢脸,而且是在他们最骄傲的科技上面丢脸,这下全国对军方的指责那是铺天盖地,光发到国防部的指责电报就可以将五角大楼埋起来,还有人愤怒的将电视机砸了(当年中国直播奥星发射,结果发射失败,全国人民也是大加指责。有人说,中国人科学素养太差,君不见,为什么米国人对这样的事就一直很宽容呢?现在知道了,那是失败太多导致愤怒的脾气已经用光了)。

这下才轮到冯布劳恩的“丘辟特C”闪亮登场,以一副大救星的样子来发射卫星了(祸兮福所依,古人诚不欺我也)。冯布劳恩用尽全力花了近60天才让“丘辟特 C”具备发射能力并于1958年1月30日发射成功(牛人毕竟是牛人呀),将军们的腿碰倒了凳子,纷纷争先与冯布劳恩握手拥抱。当晚,白宫举行盛大的庆贺仪式,艾森豪威尔亲自为冯布劳恩颁发了美国公民服务奖。于是冯布劳恩一夜之间成为米国的英雄,奠定了他在米国航天界的地位,从此没人敢在航天上向他挑战了,下面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顺理成章的归他领导了,他也因此成为米国的航天之父了。

从这个过程来看,冯布劳恩的米国航天之父的路,是极其艰难和幸运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无可挑剔的人选。
有人说为什么冯卡门没有成为米国航天之父呢?原因很简单,冯卡门是1881年出生的人,到1951年时已经70岁了,不可能再去当工程项目的主管了。
钱学森又是米国第一枚火箭的仅次于总设计师--他的老师冯卡门--的最重要的设计师,在理论研究等方面已经超过冯布劳恩,他承担实际大项目的杰出能力在后来的新中国导弹火箭计划中得到充分的证明(要知道,当时中国的情况比米国差了不知多少倍,在中国领导项目的能力远大于在米国的要求),再加上他起草过米国军事科技远景规划,米国海军(这是前期米国太空计划的老大)主管太空计划的次长一直直接负责钱学森的研究,培训了米国军方第一批导弹火箭人员,别忘了是后来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中任总统首席科学顾问的杜布里奇邀请钱老出任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的,因此除非他不想参与实际的项目研究,否则他极有可能成为米国的宇航之父----唯一的阻碍就是研制火箭失败。

其实我们从这个列子中可以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并不是水平高就一定能当上技术负责人的,要水平高,要有百折不绕的精神,要有人脉,要有机会,这样才会成功。
丢脸的先锋火箭,后来在米国的火箭历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可惜就是一个失误,火箭和它的设计者一直被人拿来嘲笑,乘托冯布劳恩的伟大。所以说,工程技术人员们,做事一定要慎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11-6 10:03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阅!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11-6 11:49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钱老还是蛮厉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11-6 14:09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好长。不用买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11-6 14:17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看的好累
他们是我们应该学习
确学不来的人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11-6 15:03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绝对是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11-7 13:39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钱学森是我永远的偶像!钱老才学出类拔萃,人品也是高尚之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11-7 17:23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11-7 17:34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像他这样的好人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9-11-7 18:09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美国老犯了错误 否则钱学森不会归国的 [M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11-7 18:10 | 只看该作者

Re: ZT通俗易懂的钱学森归国开山史 - 绝对强过官方总结

21世界最缺少的就是 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9 04:54 , Processed in 0.0950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