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 股票开户流程与佣金费用专题,欢迎提问,另基金开户与交易的也可以咨询(附每日
三月二十七日
海通证券研究所早报
市场动态-大盘权重股有望成为上行推动力量
在金融股的带动下,特别是权重股在下午两点半之后的发力使得大盘结束短暂的调整。金融板块突然发力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银行板块代表性最强的上市公司― ― 工商银行的年报业绩超出预期,给予投资者较好的信心,并且这一信心在香港市场上显露明显,股价较A 股高、而且还能继续高开高走,这种情绪传递给了A 股市场、成为大盘上行的力量,前期权重股的年报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另一方面有可能是G20 峰会的缘故,G20 金融峰会召开在即,美元地位却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欧盟、俄罗斯等交替发声,呼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为中资金融股提供了一定的想像空间,作为题材得以在香港市场上反应。
大盘短线的强势调整基本结束,预计金融、能源、化工等权重股板块可能会交替成为大盘上行的推动力量,A、H 股之间的联动效应将体现,A 股权重股的补涨行情展开。
国信证券经纪研究所晨会报告
光伏项目补贴措施政策出台刺激光伏类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事项:
由3 月23 日,财政部下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办法》中首次明确2009 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 元/Wp。
《办法》详细内容见附录。
评论:
对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的影响:存在交易性的投资机会
基于当前市场资金面较为宽裕的情况,我们认为光伏板块内相关公司股价存在上涨空间。但从基本面上分析,我们无法给出相关公司准确的目标价,因此继续维持对行业整体“谨慎推荐”的评级。
政策扶持逐渐落实,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前景逐渐清晰
尽管之前国家提出了若干鼓励发展光伏应用的政策,但却始终未出台量化措施。此次财政部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成本补贴额度为20 元/瓦(以峰值功率计算),我们认为是前进了一大步,也表明国家对国内光伏市场的扶持思路逐渐清晰,并开始逐步付诸行动。我们认为可以将其视作为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一个证据。
《办法》准入门槛较低,惠及行业内绝大部分公司
《办法》中对于补贴对象要求如下:“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由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的单晶硅和多晶硅产品的转换效率都可以分别达到17%和15%,因此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低的进入门槛,绝大部分厂商都有受益的可能。
薄膜光伏电池的应用将是政策扶持的重要方向
办法中明确规定,“优先支持太阳能光伏组件应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一体化项目”。我们认为这主要针对的是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项目。由于薄膜光伏电池可以直接制作成玻璃幕墙,实现光伏发电和建筑材料的紧密结合,在建筑领域比晶体硅光伏电池有更广阔的应用,因此相关薄膜电池生产企业将明显受益。
建设成本补贴可解决一时,上网电价补贴(分摊)更为关键
光伏发电产业是一个昂贵的产业,即便是当前作为光伏发电最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已经跌落至100 美元/公斤左右,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仍然在40 元/瓦以上(即每千瓦的建设成本是4 万元以上),比火电、水电、风电的建设成本仍是高出很多。
因此中央财政能拿出多少资金用于补贴是最大的悬疑。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到2010 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300MW。截至2008 年底,国内光伏装机约为150MW。假定2009、2010 年总共新增150MW 装机,以20 元/瓦计算中央财政需补贴资金30 亿元,即每年大约15 亿元。但我们估计,实际2009、2010 年每年享受补贴的光伏发电容量可能达不到75MW。
此外,此次补贴仅涉及建设成本,对于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而言上网电价更为关键。在不予补贴的情况下,以当前多晶硅价格粗略计算的光伏发电成本约为2 元/千瓦时。政策补贴50%后,发电成本将下降到1 元/千瓦时,较火电、水电、风电的上网电价仍高出很多。我们认为即使在现有的补贴政策下,如不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电网公司将很难有积极性去收购光伏发电量,从而限制了光伏发电的发展。
因此虽然此次《办法》为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做出了重要的推动,但还难于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不过上网电价补贴(分摊)政策的出台仍是可以期待的事情。
每年75MW 的补贴数量较国内现有产量而言拉动力量仍是不足
2007 年国内光伏企业的产量达到1,088MW,2008 年虽然经历了全球性经济减速,但国内产量仍是正增长。如果按照上述假设每年补贴75MW的装机容量,相对国内企业产量而言我们估计增加幅度还不足5%,对国内光伏产业的拉动实际上仍然有限,近日在甘肃敦煌10MW 光伏项目招标中传出的某企业报出0.69 元/千瓦时的投标价格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我们仿佛看到未来国内光伏市场血淋淋的价格厮杀场面——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