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ma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复制链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6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50年代至60年代初,爱群大厦这座器宇轩昂的高级宾馆,既是广州的特征之一,又是涉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首任广州市市长叶剑英曾多次接待国际友人、港澳知名人士及赴京参加世界保卫和平代表大会的各国代表;东欧等国的文艺、体育团体以及各国信使更是喜欢光临惠顾“爱群”;中南局书记陶铸及原广东省省长陈郁经常在“爱群”接见宴请外宾。各国领事馆举办招待酒会,都指名要“爱群”的厨师、服务员接待。具有国际盛会之称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1957年起首届至第10届的开幕、闭幕酒会的接待服务工作,均由“爱群”独家承担,至现在每届交易会,“爱群”仍是港澳、华侨来宾喜欢下榻的地方。

  1966年3月,在接连爱群大厦的东侧,建成一座18层、楼高67.3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新楼。新楼与旧楼层层相通连为一体,虽两楼立面形状不一,然格调相配,和谐统一,回旋自由。新楼建成之日,正是“文革动乱”之时,爱群大厦也易名为“人民大厦”。那时,大厦的服务工作质量下降,因此客人减少,经济效益甚差。

  历史在发展,“爱群”在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爱群”这间古老的酒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不断深入,“爱群”一改过去封闭式的经营为开放式的经营,确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对外综合经营”的经营方式。把过去的戒备森严改为敞开大门营业,欢迎各届人士光临。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之需要,1981年8月“爱群”引进外资进行全面改造装修。由香港中港发展顾问有限公司承包工程,于1982年10月全面更新改造完毕。

  1984年12月,利用其地处市中心,滨临珠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16楼加建了一个旋转餐厅。旋转餐厅被美誉为“闹市中心空中楼阁”。1985年3月,“人民大厦”复名为“爱群大厦”。1988年11月5日“爱群”复名为“爱群大酒店”,由88岁的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书写招牌,制成18米的大招牌悬于大厦正中。“爱群”依江傍水,有着地理环境的优越条件:东观日出,南临珠江,北靠繁华闹市中心,西向直达火车站的高架桥,交通、购物极为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广东地质博物馆 -->

  广东地质博物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始建于1958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馆。
?
  该馆收藏有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矿床、动力地质等各类标本约4万件;设有普通地质、古生物、地层、矿物岩石、岩浆岩、矿产资源、水晶、工艺美术矿物原料、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10个陈列室,展品5000余件。展品中有著名的海南岛羊角岭特大型水晶矿床,晶体粗大,晶簇众多,形态各异,具各种双晶、微斜面、蓝针、刻蚀面等的水晶标本;还有1∶20万南岭区全套地层标本及广东各个岩浆活动期形成的不同岩性的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另有石碌铁矿、大宝山多金属矿、凡口铅锌矿、大降坪硫铁矿等几百个金属、非金属矿床的成套标本。还陈列了广东特产板状黑钨矿、结晶蓝铜矿、观赏孔雀石,以及广东的端州砚石、英德英石、云浮云石、信宜玉石四大名石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除陈列了常见的钙钟乳外,?还有硅钟乳、?铁钟乳、铜钟乳以及武岩钟乳。广州地史时代的恐龙蛋,以及茂名无盾龟等化石,为陈列珍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北京路步行街 -->

  北京路是广州古城发展的中心轴线也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被誉为岭南名街。现在日均人流量约50万人次,是广州市最繁华的步行街,其范围包括附近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西湖路、教育路和禺山市场以及周边商业网点。步行街北面越华路一带从西汉南越国时期起至清代,均是广州城的中心地区,而北京路是唐、宋、元、明、清历朝广州城内的主要街道,自明代起逐渐形成市内最繁华的文化商业街。

  在北京路一带及周边地区,沉淀了广州城多姿多彩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古迹,据有关史料和专家考证,目前北京路、教育路、西湖路的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掘出土的历史文化遗址有:秦汉番禺城、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遗址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同时,又是百年老店和广州老字号商铺的集中地,云集了广州市最早的肉菜市场——禺山市场,百年老字号“陈李济”、“太平馆”、“三多轩”,还有20世纪40年代全市闻名的大百货公司之一的新大新公司。所有这些令广东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老店名店,无不—一印证着羊城的历史变迁和文明进程,历久常新。

  迄今,北京路已发掘出五个朝代的11层古代路面遗迹和宋代拱北楼遗址。这层层叠压、延续千年的道路遗迹和门楼遗址,再次有力地证明:广州建城2000多年,北京路一直是城市的中心。

  人们也许要问,为什么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北京路、越华路一带在广州城的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呢?

  北京路是广州城建之始的所在地,既有像广东省财政厅大楼这样的近代西洋古典建筑,又有巍然矗立着如广州大厦、丽都大酒店这样的现代高层楼宇。这里名店、专卖店林立,五湖四海游客云集。改革开放以来,各路商家各显神通,充分利用这一黄金宝地。在这里开发了各种店铺、门市,以及餐饮、酒楼、娱乐场所和银行等500多家,其中时装、皮具专卖店近300多家,服装、鞋业、精品、百货等综合商场20多家。相继建成新大新公司和广州百货大厦、银座广场、夜明珠广场、省特需商品大厦等一批高起点、高品位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及堡狮龙、佐丹奴、百图、多利安奴、卡佛连、科得春、莱尔斯丹等中外名店,形成国有、合资、私营各显神通的多种经营格局,在良性的循环竞争中共同构筑着广州市最兴旺、繁华、热闹的购物天堂。这里文化氛围极其浓烈,光是新华书店就有七八家,科技书店、工具书店、少儿书店、美术书店、外文书店,鳞次栉比;而摄影器材、文化用品、眼镜首饰商店则比比皆是。这里又是饮食文化变革之地;遍及大街小巷的饮食点档、茶楼食肆、冰室甜品店、凉菜销、西餐厅、咖啡店、大排档、小摊档等等,举目即是,客似云来。

  根据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鲜明的经济优势,广州市政府确定把北京路、教育路一带规划为“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区”。1997年2月的农历初二,北京路正式开通为双休日步行街。在广州市“三年一中变”中,越秀区人民政府投人5000万元整饰北京路,南至江边,北至中山四路,逐步实现北京路全日制步行。2002年5月29日,广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又投人1000万元从新整饰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如今,一条魅力独具的北京路以崭新的姿态展现游人面前。500米大街上,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装饰一新的商业大厦,道路两旁独特的骑楼建筑,精致典雅的牌匾广告,汉白玉、龙纹玉壁图路标,新型防滑广场砖,街头小景、雕塑、花圃,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使人们从远处、高处、近处都可领略到它优美的姿容,成为商都广州一道亮丽的商业风景线。

  漫步北京路,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漫长的历史长廊,对于不断追求时代潮流的人来说,无论在物质上或是精神上,都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充实。一代又一代的耕耘者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下了求索者辛劳的汗水和深深的足迹。改革开放的东风,鼓舞着700万广州人民,他们将沿着前辈成功者的足迹,满怀信心地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广州艺术博物馆 -->

  广州艺术博物院坐落在白云山南麓的麓湖风景区,环境幽雅,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筑以白色为主调,再配合岭南特有的红砂岩柱廊,显得端庄、典雅、恢弘。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收藏作品是在广州美术馆原来收藏的基础上扩展的,收藏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历代书画作品,犹以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最多,还有众多其他门类的历代艺术品。在筹建的过程中,得到当代一批著名的美术家、收藏家赖少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廖冰兄、杨之光、欧初、赵泰来、杨永德、简庆福等人捐赠的数千件中外美术作品。藏品类别包括国画、书法、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画、漫画、雕塑,以及唐卡、铜器、陶瓷、剪纸等工艺品。藏品的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当代,其中不乏国家的一、二级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广博收藏的基础上,博物院开展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印刷出版、推广教育、对外艺术交流等专业活动。

  广州艺术博物院常年举办陈列展览,除展示丰富的藏品外,还与国内外的文化界和博物馆同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承办各国文化展和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是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此外,还经常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展览。设立的长期陈列馆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赖少其艺术馆、关山月艺术馆、黎雄才艺术馆、赵少昂艺术馆、杨善深艺术馆、廖冰兄艺术馆、杨之光艺术馆、欧初艺术博物馆、赵泰来收藏馆、马思聪音乐艺术馆、雕塑展区等。短期陈列馆(厅)有:专题陈列馆、国际艺术交流展厅、艺术交流厅、会展厅等,不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8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广州动物园 -->

  广州动物园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于1958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42公顷,目前饲养和展览着国内外400多种近5000头?(只)?动物,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是我国三大城市动物园之一。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广州动物园已成为一个以展览动物和科普教育为主,游乐、饮食服务相配套的综合性游览场所。园内的动物按昆虫类、两栖爬行类、鸟类、灵长类、猫科动物、草食动物分区展出。既有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坡鹿、黑颈鹤等,也有来自世界各大洲的黑猩猩、长颈鹿、非洲象、河马、斑马、犀牛、黑天鹅等珍禽异兽。近年来,广州动物园陆续开发了多个引人入胜的景点和项目,其中包括我国最大的陆上海洋馆,我国最大的蝴蝶生态园,国内独创新颖别致的户外观赏鱼展览园-锦鳞苑和惊险刺激的驯兽表演。最近隆重推出“动物进食大观”和“猴山新貌”等项目,游客们可亲眼目睹河马狂张大口、大象巧用长鼻和狼吞虎咽的情景。猴山经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猴群超过100只,经常演绎猴王争霸的场面,个中的精彩游客们可亲自体会。此外,园内设有中餐厅、快餐厅、小卖部、旅游纪念品商店和游乐场的多种游乐项目,可以满足游客休闲、饮食、购物、娱乐等需要。

  广州动物园还是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重要场所,开园以来,广州动物园成功繁殖的野生动物过百种,其中,黑猩猩、亚洲象、长颈鹿、斑马、白头鹤等珍稀动物创国内首次繁殖成功记录,金丝猴、黑猩猩、华南虎、非洲狮、美洲虎、金钱豹、河马、斑马、长颈鹿、丹顶鹤、白头鹤、黑天鹅已形成繁殖种群。同时,广州动物园也是一个植物展示的园地,园内种植的树木有200多种、10万多株,湖面上错落点缀的绿色小岛各具风情,营造了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格调新颖、景色宜人的优美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8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海珠广场 -->

  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的海珠广场位于广州旧城中心轴线与滨江景观带的交点,是广州目前唯一的滨江广场。它曾充当海珠桥被炸与重修、解放军进城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角色,其附近有泰康路、高第街、一德路等传统商业街区。但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旧城改造的进行,“珠海丹心”的风采荡然无存。由于地铁二号线与七号线在此交汇,市政府决定对海珠广场进行改造。据介绍,总面积4.14公面的广场南侧将创造面对江面的开阔空间,使在广场上的人群能领略珠江美景,广场草坪上点缀着大树,绿化率将达60%;西广场将结合地铁上盖设半下沉广场,并从海珠桥下穿过,广场东西两侧被海珠桥分割的状况将会改变,届时游人可从下沉广场自由穿越海珠桥下。设计还保留了广场“心”形外轮廓、解放军雕塑,同时在半下沉广场的侧壁设“珠海丹心”主题雕塑;并结合地铁建设,在圆形半下沉广场的中心利用半球状玻璃穹窿作为地铁上落口上盖,旁有环形水幕,隐喻“江畔明珠”的城市新景观。

  广场内绿草如茵,植有棕榈、红棉等乔木,整个广场富有亚热带特色。1959年,广州解放纪念像在海珠广场时的形象,肩挎小米袋,一手紧握步枪,一手捧着鲜花,微笑着凝视远方。像座刻有叶剑英的题词“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解放纪念”。?

  1962年,海珠广场和广州解放纪念像以“珠海丹心”被评为羊城新八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8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英雄广场 -->

  英雄广场位于中山三路,正对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这里原是东较场的一部分。1911年黄花岗起义中,许多革命党人在这附近的广东咨议局前英勇牺牲;1926年北伐军是在这里誓师出发;1927的广州起义中,5000多名革命者和群众曾在这里被枪杀。英雄广场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命名。

  广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广场以种植为主,配以平台。主要种植木棉、罗汉松、垂榕,配以灌木和地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9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广东美术馆 -->

  广东美术馆座落于二沙岛烟雨路,与星海音乐厅,华侨历史博物馆三位一体共同组成广州一个新的文化广场。全馆布局围绕着开敞式雕塑庭院来布置。该庭院本身摆设雕塑,布置绿化,喷水池,使观众从中感受到强烈的艺术魅力。庭院西面是展馆的主入口;北面可通到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多功能会议厅;西南角设置三层展厅楼,每层四间展厅,均围绕一个带天窗的二层高的小中庭成组团布置。小中庭作为观众在参观不同展览过程中休息、等候的过渡空间。庭院的东北部是多层画库及办公室;东南角的首层是餐厅、二层是美术家沙龙,三层是专家工作室。地下室的布置均作为收藏库、车库、设备等辅助用房。包括东面的半地下室雕塑工作室、版面工场、库房入口,而西南角的下沉式咖啡厅是为步行广场的观众和游人服务的。

  广东美术馆设计指导思想是使整个美术馆本身成为一座雕塑形建筑、外封闭而内开放,在艺术造型上力求整个建筑物浑然一体,以大实面和大虚的玻璃幕墙进行较强烈的对比。而馆内的装修则略显淡雅,以此来突出展品的光彩,使展品有一个最适宜的展出环境,令参观者在这个艺术殿堂里得到深刻的艺术享受。

  该馆采光设计是以人工照明与天然采光相结合。照明采用了进口的滤紫外线白炽灯,三基色荧光灯等高显色性的展览专用灯具为主,以保证展品照明质量的要求。展厅的天花上留有纵横的小灯槽,作为照明灯的轨道位置,以适应展览厅因不同展品布置的变化。画库采用全年恒温恒湿,控制温度为24±10C,相对温度55±5%。

  该馆在全馆范围内设置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不同使用功能分别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画库及展馆考虑防潮、防尘、防虫、防鼠设施及有一套完整的防盗、保安监控系统。

  该馆的建成,为广东省、广州市增加了一个提高人民艺术素质,加强大众文化教育与艺术欣赏的文化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39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宏城公园 -->

  宏城公园位于二沙岛东端,总占地面积65998平方米,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开发建设。项目于1999年9月动工,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

  宏城公园委托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在设计上以西式风格为主,强调中西合璧。园内选植了大量岭南珍贵的高大树种,绿树成荫,配以大面积的草地和山石、亭榭,成为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绿化公园。

  过去,在该公园的原址上,是广州城建开发集团建设并以合作方式经营的海鲜酒楼,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配合广州市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工作,该公司积极服从大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主动拆除了原有的经营项目,并自行投资建设了二沙岛宏城公园,使广州市又增添了一块绿地,这也是广州市迄今为止第一个由企业投资建设的市政园林配套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40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海珠名胜<-- 赤 岗 塔 -->

  赤岗塔是建于明代的风水塔,坐落在海珠区赤岗一红砂岩山岗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直指王命璇倡建。工程未半时,因费用告绌而停顿,至天启年间(1621一1627)由尚书李待问续建而成。

  此塔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约50余米。首层直径12.5、壁厚3.8米,辟3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内存“神前拜台”花岗石板一块/北门塔壁曾被拆去大片青砖,民国时期用红砖修复,并于修复处嵌0.36x0.27米花岗石碑一块,上刻番禺县政府禁盗塔砖告示。西门有梯级上2层?(暗层)塔心室。梯级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至顶层,现木楼板已圮,不可登。塔每级设神龛。塔基座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5.5、高l米,红砂岩垒砌,基面原为灰色斑岩铺砌,东边在后来修复时以花岗石补铺。3面开门处有石阶至基面。

  塔基八角均镶有16、17世纪方人形像的托塔力士,神态生动,是广州明代石雕佳作,也是研究明代石雕与广州海外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塔下岗土岩石皆呈红色,地名赤岗,海拔20至30米,四周原处珠江河水中,后被淤填为农田和鱼塘,明、清时忆形成村落。因此塔雄伟高耸,与东邻琶洲塔相呼应,成为珠江经广州出海口的风水双塔。

[本帖由lmap修改于2009-05-02 06:4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40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赤 岗 塔 -->

  赤岗塔是建于明代的风水塔,坐落在海珠区赤岗一红砂岩山岗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直指王命璇倡建。工程未半时,因费用告绌而停顿,至天启年间(1621一1627)由尚书李待问续建而成。

  此塔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约50余米。首层直径12.5、壁厚3.8米,辟3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内存“神前拜台”花岗石板一块/北门塔壁曾被拆去大片青砖,民国时期用红砖修复,并于修复处嵌0.36x0.27米花岗石碑一块,上刻番禺县政府禁盗塔砖告示。西门有梯级上2层?(暗层)塔心室。梯级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至顶层,现木楼板已圮,不可登。塔每级设神龛。塔基座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5.5、高l米,红砂岩垒砌,基面原为灰色斑岩铺砌,东边在后来修复时以花岗石补铺。3面开门处有石阶至基面。

  塔基八角均镶有16、17世纪方人形像的托塔力士,神态生动,是广州明代石雕佳作,也是研究明代石雕与广州海外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塔下岗土岩石皆呈红色,地名赤岗,海拔20至30米,四周原处珠江河水中,后被淤填为农田和鱼塘,明、清时忆形成村落。因此塔雄伟高耸,与东邻琶洲塔相呼应,成为珠江经广州出海口的风水双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41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广州木偶艺术中心 -->

  广州木偶艺术中心于2003年9月22日正式开业,即承办了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的开幕式和首场比赛以及后续比赛观摩公演7场次。

  该中心使用面积3581平方米,有大剧场945.7平方米452个座位、小剧场(木偶教学、旅游演出)156.4平方米100个座位、木偶展览厅81.3平方米、木偶制作部和木偶培训室1258.8平方米、木偶音像制作室96平方米、艺术交流研究和办公场地629.1平方米。集木偶表演、木偶制作、木偶销售、木偶教学、木偶音像制作、木偶艺术研究和交流等功能于一身。

  广州木偶艺术中心面积大,功能更齐全,大大地拓展了木偶艺术的发展空间,最近被广东省文化厅定为广东省文化旅游景点。广东省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们决心通过实行木偶艺术与教育结合,木偶艺术与旅游结合,将广州木偶艺术中心建设成为少年儿童流连忘返的一处乐园,珠江河畔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广州大都市的一方胜地,广东文化大省的一块艺园阵地,国内外木偶艺术研究与交流的一个艺坛。由于广东省木偶剧团、广东省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均挂匾于此,国内外各艺术流派的汇集,各种木偶文化艺术风格的融通,将大大增强了广州木偶艺术中心的辐射功能和影响力,更好打造木偶文化艺术的力量,熔铸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凝聚力,使岭南木偶艺术更加灿烂,辉映中国和世界。

  广州木偶艺术中心是少年儿童的木偶童话世界和幻想创造的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41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孙中山大元帅府 -->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因孙中山1917-1925年间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而得名。

  孙中山大元帅府前身为广东士敏土(cement)厂,始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生产规模仅次于天津开平水泥厂,是当时我国第二大水泥厂。

  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1918年5月,由于受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及政学系的破坏和干扰,孙中山辞海陆军大元帅职离开广州,护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大本营成立初期先后平定了沈鸿英叛乱和东江叛乱,进一步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1924年1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商谈国是,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大本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孙中山逝世后,这里又作为国父文化教育馆两广分馆、国父纪念馆等。广州解放后,该处先后成为部队和省有关部门的办公用房,1964-1998年成为广东省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办公、居住用房。1998年10月,大元帅府旧址被移交给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筹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大元帅府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正门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券拱的殖民地式建筑。广东省农业机械公司1964年进驻大元帅府旧址后,在保护范围内修建了三幢居民宿舍楼,其中正门处的六层居民宿舍楼,直接骑压了大元帅府的原门楼,但残存的门柱和基石仍清晰可见。西边两幢八层宿舍楼则为大元帅府厨房、卫兵房等所在地。广州市人民政府2001年决定投入1500万搬迁六层居民宿舍楼,并复建大元帅府门楼。

  1983年8月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元帅府旧址主体建筑的已维修复原,原址筹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已于2001年底对社会开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42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纯阳观 -->

  纯阳观位于海珠区新港西路南边的五凤材漱珠岗。这里是快罗纪火山岩石叠成的山岗地,其间岩石状异,古木参天,环境幽雅。

  纯阳观周围环境清幽,古树葱笼,怪石嶙响。观内亭台楼阁布局有致,曲径通幽,是被誉为“古松怪石,溪山如画”的游览胜地。纯阳观所在地由漱珠岗、葫芦岗、凤岗三座小岗组成。小山岗均为古火山岩,经长年风化剥蚀,岩石多成润圆光纯阳观滑的“石珠”,故该地叫做“漱珠岗”。此岗此观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既具有旅游价值又有地质学研究价值。

  纯阳观是广州两大道场之一。一是三元宫,二是纯阳观,广州道教中人素有“北到三元宫,南去纯阳观”之说。近代广州许多文人名流、书画家、诗人,诸如居廉、居巢、苏云朋、高剑父、高奇峰等经常在此雅集,为道观留下不少墨宝和史迹。

  清道光四年(1824年),著名道士、天文学家李明彻为祭祀吕纯阳,即吕洞宾,而倡建纯阳观。由于李明彻是天文学家,因此观中除修筑道教殿堂外,还筑有一座可供观察星象的朝斗台。这座方形天文台至今仍矗立在山岗上。

  纯阳观占地1万平方米,坐北向南,依山构造,高踞岗顶,石径幽深,并多怪石奇松。全观原有山门、灵宫殿、大殴、拜亨、东西廊房、步云亨、东西客房等ll座建筑物,如今仅存山门道若市、灵宫殿、方殿、拜亨、朝斗台、杨孚祠、清献祠及李明彻墓。

  步入山门,见门石额“纯阳观”三个篆体字出白当年两广总督、大学士阮元的手笔。门两旁有一副对联:“灵山松径古,道岸石门高。”对联是当年广州“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所题。

  纯阳观内的灵宫殿是供奉主宰人灵魂天宫的殿堂。早期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主三元的神灵分别称天官、地官和水官。后期道教又以天、地、人为三元。人是万物之灵,主人的天官谓之“灵官”,这是道教的一种演变,也是玄虚道学中新增的一点人文意味。

  纯阳殿是观中的主殿,供奉“纯阳子”吕洞宾。吕是八仙之一,又是全真道派“北五祖”之一,世称为吕祖。中国道观中,一般都附设有吕祖殿,惟有此观以“纯阳”来命名。

  观中还有杨罕词和清献词,供奉的是岭南古代两个著名学者杨罕和崔与之。杨字是东汉时代番禺(现今广州)人,相传今中山大学东北下渡村是他的放里。汉章帝时为议郎,后隐居乡中从事著述,著有《南裔异物志》,是粤人著述存于史志之第一人。崔与之是南宋增城人,曾官拜经略安抚使,后洋右丞相,坚辞不就,隐居乡间,理宗皇帝赐其居日“葡坡”,世称“葡坡先生”。以上二人的道德文章,为观主所推重,故立词来纪念他们。

  朝斗台在纯阳殿后面,是李明彻编纂《广东通志?舆地略》时,为观察气象和星辰变化而建筑的现象台。台高8米,呈四方形碉楼式,以青灰色石块砌筑,底层是一座石室,门媚刻有“朝斗台”三字,楼顶为10多平方米的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6:42 | 只看该作者

Re: 也来灌水

<-- 邓世昌纪念馆 -->

  邓世昌纪念馆位于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蜒里2号。其前身为邓氏宗祠,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出生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邓氏家人用朝廷给予的抚恤银扩建宗祠,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
 
  邓世昌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后,清廷追封其为“从一品”官,故宗祠正门按一品官员规格 ,建6级台阶,以清代中晚期南方大祠堂的形式重建。整座建筑以长条花岗石为基础,高出地面1米后再用水磨青砖砌墙 ,以进口坤甸木为柱和梁架,屋顶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体建有前后座,用两廊相连,并在四角各建1座阁楼。另有 东院和后花园、东西门楼、前院和照壁等。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甲午留名”的楹联。 后花园有一棵紫荆树和一棵凤眼果树,据传邓世昌当年赴威海前所植。花园外东面原有车马场、清光绪、宣统年间,幕名前来瞻仰均在此下车,再步行前往祠堂拜。

  抗日战争时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民国38年(1949)秋,邓氏族人字祠堂内创办“世昌小学”。后曾改作妇产院。1957年开始,邓氏宗祠为广州市结核病防治二所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内不少文物散失,附属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附属用地亦被违章占用。1989年12月,邓氏宗祠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8月,在邓氏宗祠建立邓世昌纪念馆。现在整座建筑恢复了清代式样,祠堂的木雕亦精心复原 ,并涂上油漆,重现了邓氏宗祠的原貌。展品陈列线长80米,通过近600张图片和复印件、雕塑、模型、文字说明等,反 映邓世昌青少年时代、甲午海战及其战后影响,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4 11:54 , Processed in 0.0922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