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旧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斜阳影微

[复制链接]
361#
 楼主| 发表于 2005-8-4 17:13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白先勇的书。
我记得自己看他的第一本书是《孽子》。事实上,他可能是我们大陆最早接受和认识的一批作家当中的其中一名佼佼者。从1979年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创刊号上,登载的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开始,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也有人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代表正代表了六十至七十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在台湾文学中的"代表性"是无可置疑的。
我是很久以后才看了《永远的尹雪艳》,感受之深自不可言说。
看到他的作品,我总是想象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一种习惯,喜欢从品味一个人的文字的同时品味这一个人。当然我知道不完全作准,但是,又想着,一般这个时候,总是代表了他自己的一些直观想法和感受吧?素质如何,字里行间也许阕见一斑。后来看到他的照片,直觉就是一个眉目慈善的人,跟他的文字、情怀一模一样。再找来写他的有关书籍翻看,就看到这个词语——"悲悯"。
这样确切的描绘对一个人的直观感受,我以为深刻至一针见血。这也是我的感受。我看书,不喜欢看那些嚣张气愤老以为自己是谁那样的文字。我还是喜欢平和一些的叙述方式。例如:林语堂、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张爱玲、三毛、张恨水、柏杨、张洁、席慕容、张晓风等等之类型的作家是我喜欢的。反而鲁迅、李敖、李碧华等人我的感受只是一般,好的挑来读读就放下。当然这么说绝对不是说他们自以为是,他们也只是快人快语一些,语气比较辛辣、犀利。另一方面跟我的选择有关,我个人觉得,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语气切不能过于狂妄自大,这样的文字我很容易就看腻。还是喜欢脉脉含情,娓娓道来的亲切。喜欢平和、细腻、淡泊的情怀。 [M13] [M20]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楼主| 发表于 2005-8-4 17:1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media]Http://210.51.25.149:65535//Music1/0/1/24362/25294/54607/54633.wma[/media]



答案。。。。。。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楼主| 发表于 2005-8-4 17:3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我们常说到"思想底蕴"这个词语。底蕴是什么?它并不等于底气。
有些书你看了就是看了,味如嚼蜡。有些书你看了,觉得内心深处有些什么东西牵扯得特别厉害,你和它一起欢喜、一起悲伤,你觉得怎么好象走不出来的感觉,这样的震撼一直影响你一时半刻,甚至更远、更深。。。
这就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厉害之处。然,和我说的思想底蕴还是相差甚远。
文学概念里的解释是:它的内涵主要是指——在一个作家的精神世界中,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观、文化观、道德观、历史观、政治观等各个方面综合交织、共同形成的一种对世界及人自身认识的一个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所以,我想,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内涵的核心存在,他的基本的立场和基本的观点一定是导致了他看取世界的整个方式和态度定势,并且决定了他审美的情趣和艺术观念的取舍和建立。更加确切地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作家一旦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底蕴,他的精神世界也就带有了一种含有强烈个人意味的特有气质和个性品味,这些都使得他在摄取世界、表现人生、展露思想时呈现出迥异于别人的独有特质。
我想谈谈自己看白先勇先生的作品的一些感受和他的处世为人的一些欣赏,是以先抛出这一段来。回到刚才的话题,想了解他的作品,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他的思想底蕴,或者说,他的世界观和他的人生观,这些对他的作品影响这么深远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先看看他的个人简历再来细谈个人喜欢他的一些作品[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4:36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白先勇先生是贵族出身。他是白崇禧将军的儿子。他父亲这一显赫的身份已经不用我过多的去解释。贵族的血统和优裕的生活,这一切,按照一般的思维去想象的话,那将是多么奢华和幸福的生活,多少人一辈子都得不到这样的生活。且不说别的,单是他以后所走的路,就比别人顺利很多很多,一般世人的生活烦恼,对他来说,该如一种模糊的梦境和童话中的想象,遥远而又陌生。然而,只不过是局外人的想象而已,现实当中,实际上有很大的"出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8:34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对我个人来说,如果很客观,当然我还是比较幸福的,在家庭啊(等方面),表面上都是很顺遂的,表面上。但是,我感觉到,就包括我自己,人总是有一种无法跟别人倾诉的内心的寂寞跟孤独。


这是他的原话。后面那句话打动人心。使我想起了傅聪对"孤独"作过的最好的解释,虽然有些意义上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8:44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他出生一抗战时期,家境因为父亲的原因,一直很殷实。特别是抗战胜利以后,国共战争爆发,他的父亲当上了国防部长,他就随着家人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南京等地,而对于这些南方中心城市来说,初期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战争显得很遥远。所以,当时他们的家庭生活基本上是维持着一种"贵族"式的生活。而他作为官宦子弟,无疑的得到了这一身份所能具有的一切"优惠",然而,幸福、快乐、顺心、如意,它的内涵不应该仅仅是对外在物质层面全面拥有的一种概念,实际上应该包含着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备。他的孤独不是没有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发表于 2005-8-6 20:0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白先勇的孤独,我想有一部分跟他的父亲有关

他的父亲是一方军阀,有"小诸葛"之称

迁台湾后,势力渐渐没了,台湾没有老M式的十年文革,但老蒋也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好象记恨白先勇的父亲军阀混战中某次的作对.白先勇的父亲最终是被老蒋派出的特务毒S的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曾是现代文学课的一篇,最著名的是他的<游园惊梦>

旧雨继续,OS上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22:2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OS [M21] ,记得有空时来陪我和 [M36] [M29] [M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19:58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童年跟一个人以后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大人总以为小孩子不懂,其实不懂的是他们。有些事情大人不知道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以为很快就没事——过眼的云烟。其实,潜意识里,他也许一直保留着。总要等到某一天,某一个突然的时刻,偶尔遇上,石破天惊的感觉。好象沉睡中的狮子,脑海中的埋的很深回忆突然唤醒,直刺心扉。
白先勇度过了一个孤独和难忘的童年。
他的心里一直记着。不曾消停和遗忘。
这些都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0:0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孤独"是什么?它不等于寂寞。有些人喜欢和接受孤独。
通常做艺术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一辈子都忙着追求精神上最好的愉悦。这样的路注定要比别人走得辛苦。越是孤独,越跟自己的灵魂走得很近,越是孤独,越可以走得更远、更高。因为这样的孤独总是需要一颗赤诚的心和炙热的情怀去感受和触摸。这样的孤独是可以享受和依恋的。最终,它满足了个人某种的需求。
白先勇的孤独不一样。它过早地来临,来得不是时候。以后,它甚至伴随了他的一生,它的介入,一切显得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0:13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成人的"孤独",假如你深思的话,你会坦然地接受、理解。这世界总不可能老是可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什么叫作"咫尺天涯"?什么叫作心有戚戚?懂得也许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和坦诚。
但是,坦诚也不是那么容易,掏心掏肺的做法仿佛只是梦里寻得,更多的时候,千言万语,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再更多的是,说了也是不懂。
所以你很容易就让自己明白。
小孩子不一样。
他的孤独会让他恐惧和失落。
过早地承担这些担子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会描述,自是不能理解。他不能懂得,何来接受?就在这徘徊之中,孤独逐步侵略他的内心,根深蒂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0:15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把深深的感触跟着他的记忆往回看看。
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童年生活,他一直记忆犹新。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0:22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最先感到的孤寂源于他少年时的多病。
通常病者都是多愁善感的。因为他比你们都要留恋和珍惜。
一个健康的人没有办法体会病中的切切痛苦。
真的。
甭管平时立的决心和想的盼头有多大,甭管平时是多么勇敢的一个人,真要来了,没有办法掩饰自己心里的痛和慌张——那种扎得很深很深的孤寂和痛苦之感。更别说肉体上折磨的难受。
他的童年,有一段时光是在病中度过。小孩子最无忧无滤的美好童年,他几乎没有尝得,所以他多了一分被逼的敏感和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0:32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看到一段他回忆童年那段日子的文字。感触颇重。

"得病以前,我受父母宠爱,在家中横行霸道,一旦隔离,拘禁在花园山坡上一栋小房子里,我顿感打入冷宫,十分郁郁不得志起来。一个春天的傍晚,园中百花怒放,父母在园中设宴,一时宾客云集,笑语四溢。我在山坡的小屋里,悄悄掀起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自己的哥姐,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一刹时,被人摈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禁不住痛哭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0:44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当时医学未曾今日般发达。
肺病是传染病,当时的人们只能是"谈痨色变",对它是十分地恐惧。抗战胜利以后,他们举家搬到上海,白先勇先生则因为病尚未痊愈,一个人被"充军"到上海郊外去养病。长期的被隔离不仅使他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比较明晰的清醒,对寂寞和孤独的情感体验有了比同龄人还要浓烈的感受。他从来就比别人显得细密的情感形态和对别人内心世界体察洞见的心理能力,就是在这痛苦的被隔离日子中逐渐培养和形成。
或者这么说,他以后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从浑沌到有所感悟和自觉,都是少年时期的磨难所形成的雏形,以后的创作和感受无不跟这些都有莫大的关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总有经历才有所得罢。

这是他少年时的一些经历。以后又发生的一些,就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命运。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12:48 , Processed in 0.0745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