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国珍专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复制链接]
286#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5:35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如何服用国珍松花粉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发布时间:2007-6-5 17:40:03 浏览次数:350 〖字号:大 中 小〗 1、经国家兴奋剂检测中心检测,国珍松花粉不含任何刺激剂、麻醉剂、β-阻断剂、利尿剂和激素类药物。
2、松花粉中含大量生物活性成分,空腹服用有利吸收。肥胖人群饭前食用,会产生饱腹感,控制进食量。
3、普通人服用保健量为2次/日,3粒/次,亚健康人群可适当增加食用量。
4、身体有疾病的人,食用量因人而异,可边服用边调整。
5、历代医学文献均记载松花粉“无毒”,但因存在个体差异,故开始时应从1~3粒/日开始服用,有过敏史者慎用。
6、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包装打开后应及时服用,以防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18:58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喝牛奶的十大错误方法发布时间:2007-6-9 10:48:12 浏览次数:715 〖字号:大 中 小〗   牛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物美价廉,食用简单,但若“煮开就喝”,就会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家长认为,牛奶越浓,孩子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的家长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其实,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即便是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牛奶中掺水的比例也应根据消化情况逐步减少。如果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体重非但不能增加,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得过浓,或者在新鲜牛奶中掺入奶粉,其营养成分浓度升高,超过了婴幼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还可能损伤消化器官。所以,如果以牛奶喂养婴幼儿,应视牛奶的质量、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加水多少。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家长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过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弊无利。过多的糖进入婴儿体内,会将水分潴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很差,医学上称之为“泥膏型”体形。过多的糖贮存在体内,还会成为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龋齿、近视、动脉硬化等。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有的家长专门给孩子买葡萄糖,这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而且孩子还会因不甜而拒食。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有些家长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尤其对小儿危害更大。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家长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为了让孩子爱喝牛奶,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摘自《健康常识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5:58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夏季如何谨防变质食品
  进入夏季,特别是伏天,天气炎热,细菌的生长繁殖也日益活跃。大多数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37℃,一个细菌在适当的气候及营养等条件下,经6小时可繁殖成26万个。高温天气给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食品一旦被病源菌污染,在短时间内可迅速繁殖至致病数量,人们进食受到致病菌污染的食品后,常于2至48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并常伴有发烧。专家提醒消费者,要谨防变质食品。
  一、讲究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鱼、虾、蟹、蛙和水生植物;对肉禽和水产品要高温消毒才能进食;不喝生水、不吃生的蔬菜;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等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生熟食品的砧板和刀具等要严格分开;不吃死的虾、甲鱼、牛蛙、蟹等水产品。
  二、正确选择食品的购买场所。最好到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讲诚信的商场、超市购买。不要到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的商店和流动摊贩处购买食品。
  三、注意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消费者要注意选购包装标识齐全的食品。
  四、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失效日期。《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限期使用的商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尤其是食品,不仅要认真察看其是否超过失效日期,还要认真察看其是否临近失效日期。临近失效期的食品亦不宜过多购买,以防保质期内食用不完全而造成浪费或超过保质期继续食用危害身体健康。
  五、注意选购已获国家认证并标注有绿色食品、“QS”(食品安全认证)等标志的食品。国家针对绿色食品实行绿色食品使用标志,从2004年4月1日起,国家对米、面、食用油、酱油、醋5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要求此5类食品必须通过“QS”认证,并在外包装上加贴“QS”标志及准入证号,才能上市销售,消费者要注意选购。
  六、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如果吃了不洁净的食物,特别是水产品、肉禽产品,发现有中毒现象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查清病因,注意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并向卫生部门报告。
  七、注意提高食品消费安全防范意识。主动索要、妥善保管购物凭据,如出现问题可作为投诉或申诉的重要依据。如发现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要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工商部门举报,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便于有关部门及时查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5:59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解析牙膏中的二甘醇
  近期,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中国部分出口牙膏中含有二甘醇事件,事情起因是巴拿马、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因检出中国牙膏含有二甘醇而禁止在本国销售。美国FDA在6月1日向消费者发出警告称不要使用中国制造的牙膏;6月6日,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发表声明指出,新加坡卫生部禁止出售3款中国制造的牙膏产品,称在产品内发现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二甘醇。
  二甘醇,又称乙二醇醚或二乙二醇醚,其分子结构简式为HO-CH2-CH2-O-CH2-CH2-OH,分子式C4H10O3 ,分子质量为106.12。其性质为具有无色、无臭、透明、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无腐蚀性,低毒。易溶于水、醇、丙酮、乙醚、乙二醇等其它极性溶剂,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二甘醇主要用于纺织品的润滑剂、软化剂和整理剂,也可用作芳烃抽提的溶剂以及硝酸纤维素、树脂和油脂的溶剂。有些牙膏中添加二甘醇作为保湿剂,防止牙膏干燥、断裂,起到增溶的作用。
  竹珍牙膏的配方中不含有二甘醇原料成分,主要原料为纯天然淡竹叶精华,工艺先进,配方科学,在轻柔去除牙表面污垢的同时,发挥防牙龈出血、防牙周炎、防牙菌斑的全新三防效果。
                        (策划宣传部 余立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21:5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小儿祛暑多喝汤粥   
不少小儿一到夏季就会发热,要待秋凉之后才完全退净,次年夏季常常再发,甚至连续多年,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暑热症”,也叫小儿夏季热。小儿夏季热可以用食疗缓解。
  一、绿豆汤:绿豆100克,加水500克。煮汤代茶饮,饮用时酌加白糖。此汤清热解毒,解渴消暑。
  二、荷叶冬瓜汤:取嫩荷叶1张剪碎,鲜冬瓜500克切成薄片。加水1公斤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食盐少许,每日两次。此汤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开胃消食、润肺,对夏季低热、口渴心烦有较好疗效。
  三、葛粉粥:用新鲜葛根洗净切成薄片,磨碎澄清沉淀取粉,取粉30克与新鲜优质梗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能清热生津,和胃止渴。
  四、黄瓜豆腐汤:黄瓜250克洗净,切片,与豆腐250克同入锅中,加水煮汤。吃黄瓜、豆腐,饮汤。适宜于脾胃虚弱又感暑热者,除发热、少汗、口渴、多尿外,又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面色萎黄的病儿。
  摘自《市场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6:1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桑叶泡水防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容易出现头痛、口鼻发干、咽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等症状。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清、润并用,清能散火、润能治燥,清、润合用才能治疗夏季感冒,其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就是桑叶。
  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功效,一种药物兼有清、润两种功效。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养生。
  针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类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患者均可用桑叶配麦冬(2:1比例),泡水代茶饮用,疗效显著。
  除了茶保健外,桑叶味道可口,无副作用,又有丰富的叶绿素,即使煮熟了,也依然能长时间保持青绿,散发清香。如清淡滋润的桑叶荷叶粥、桑叶红薯粥能祛风清热、健脾利湿、降压清脂等。
  将桑叶配菊花当茶饮,用于预防治疗外感风热感冒,效果极好。又以桑叶配杜仲叶当茶饮,用于治疗多年缺血性心绞痛和肾虚引起的腰痛效果也很好。
                         (摘自《健康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16:0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八类食品最适合夏天
  六月刚过,天气也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暑伏。火辣辣的太阳不仅会让你“精神不振”,连食欲都会“一落千丈”。冰水解渴但容易伤胃,雪糕凉快热量却不小……那么,有没有既营养又解暑的食物呢?当然有!以下8种食物,大家就不妨多吃。

  最佳调味品——醋
  醋在烹调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其一,醋能杀菌。夏天细菌繁殖活跃、肠道传染病增加,此时,醋能对各种病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二,醋能调节胃肠功能。醋味酸、微甜,带有香味,当你闻到醋香、尝到醋味时,消化液会自然分泌出来,让你保证有旺盛的食欲。
  最佳蔬菜——苦味菜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碱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中医学认为,夏季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机体功能平衡。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芥蓝等。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别吃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最佳肉食——鸭肉
  鸭肉味甘、咸、性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症。此外,鸭肉与火腿、海参共炖,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
  最佳饮料——热茶
  夏日离不开饮料,首选不是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喝绿茶还可以减少1/3因日晒导致的皮肤晒伤、松弛和粗糙。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最佳水果——西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间又叫“寒瓜”,是瓜类中清暑解渴的首选。西瓜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补充夏天人体散失的大量水分。因此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西瓜皮也可用来凉拌、炒菜吃。
  最佳粥——绿豆粥
  夏天多吃粥类食品,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对身体大有好处。喝粥最好喝绿豆粥,绿豆性凉,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用于防暑的粥还有荷叶粥、鲜藕粥、生芦根粥等。
  最佳抗疲劳食物——果蔬汁
  夏天四肢倦怠时,多喝些果蔬汁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新鲜果蔬汁能有效为人体补充维生素以及钙、磷、钾、镁等矿物质,可以增强细胞活力及肠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消除疲劳。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果蔬汁时最好选用两三种不同的水果、蔬菜,每天变化搭配,可以使不同营养物质均衡吸收。果蔬渣也不可错过,搅拌均匀后配上蜂蜜一起吃下去最好。
  最佳防晒食物——西红柿
  德国和荷兰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吃西红柿可防晒。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红柿酱,被太阳晒伤的风险将减少40%。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番茄红素在起着主要的作用。
                          (摘自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12:3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姜雪丽) 国家质检总局11日发出《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公告全文如下:
 
近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先后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牙膏销售。鉴于目前国际上没有明确的二甘醇在牙膏中使用及限量标准,我国绝大部分牙膏企业已不在生产中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为保证消费者科学使用牙膏,也避免出口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国家质检总局特发布公告如下:
  一、从即日起,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的牙膏产品出口和进口。出口牙膏因其他原料带入而致牙膏产品中含有二甘醇的,其含量必须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
  二、从即日起,牙膏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
  三、卫生部门组织专家对牙膏中二甘醇的危害性进行的评估表明:长期使用二甘醇含量低于
15.6%的牙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没有资料显示因使用二甘醇牙膏而直接导致人体中毒的案例。从近期国家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看,国内生产的牙膏绝大多数未检出二甘醇,少部分检出的,二甘醇含量也在10%以下。请消费者不要因使用过含二甘醇牙膏而担心健康受到影响。(摘自新华网)

竹珍牙膏的配方中不含有二甘醇原料成分,主要原料为纯天然淡竹叶精华,工艺先进,配方科学,在轻柔去除牙表面污垢的同时,发挥防牙龈出血、防牙周炎、防牙菌斑的全新三防效果。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12:38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天热,在家锻炼耳眼口——运动耳朵疏通全身 活动眼睛可以舒肝 叩齿搅舌有助健脑
  不少老年人通常习惯外出锻炼身体,但最近天气闷热,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如果外出锻炼身体,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说,其实不外出,在家通过锻炼耳鼻口眼,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运动耳朵有助打通全身经络。老年人经常对耳廓、耳根进行拉、摩、敲、搓、捏活动,可以刺激耳廓的末梢神经及微血管,使局部循环加快,并有助疏通全身经络,增强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全身防治疾病、增强体质很有益处。
  具体可以每天重复做下面几个动作。
  摩搓耳廓:两手五指并拢,手掌心分别横置于两耳廓上,均匀有力地顺向脑后推摩,再倒向面部拉摩。倒向面部拉摩时手掌心将耳廓压倒并拉摩耳廓背部。一前一后为1次,共9次,摩搓后两耳廓有热感最好。
  然后再做揉捏耳廓:两手拇指、食指相对,分别从耳廓上端向耳垂呈螺旋形揉捏,反复数次。接下来,用两手食指压面部耳屏前的听宫穴上,吸气时向上、向后揉,呼气时向下、向前按,一吸一呼揉按一圈,共9次。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耳鸣、耳聋等疾病。
  运动眼睛有助养肝。中医上讲,“肝受血而能视”,肝和,则目能辨五色,通过对双眼的按摩保健,使眼球得到更多的精血濡养,老年人可以通过给眼睛做运动,保养肝脏,消除眼疾。
  具体做法是,轻闭双眼,快速对搓两手小鱼际穴18次,使其发热置于眼球上,从眼内眦向眼外眦熨9次,重复两遍。
  揉按眼睛至太阳穴,两手大拇指置于耳垂后,中指置于太阳穴,无名指置于瞳子,中指、无名指先向内、后向外各揉9次,以酸胀为限度。
  老人还可以通过鼓漱、搅动舌头的方法,保健自己的大脑。每天清晨,老年人可以在床上就开始叩齿运动。活动时,牙齿要平正,叩击要有力,要能清楚地听到牙齿的撞击声,这样做100次。
  还可以做做赤龙搅海:上下唇轻闭,用舌尖舔抹牙齿内外,按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舔抹,先齿内,再齿外。舔抹时,舌尖要紧压牙根部缓慢周到,不要急躁。齿内外各9次。
  老人起床后,可以借着喝水的时候做做鼓漱运动:口中会产生大量口水,此时不要唾出,鼓动两颊,让唾液在口中牙齿内外冲击流动,唾液会更增多。

(摘自《健康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12:39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喝白茶少中暑
  我们平时喝绿茶、红茶、花茶,就是很少听人说喝白茶,我国茶叶分六大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类,白茶就是其中之一。英国《最佳营养学》杂志曾介绍,相对于绿茶来说,白茶由于制作工艺简单,保留了茶叶中的更多营养成分。
  白茶及其功效
  所谓白茶是用早春季节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的。此时,茶叶和茶芽都比较稚嫩,绿色的叶子外表披满白色茸毛,所以叫“白茶”。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种类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夏天喝白茶能防暑降温
  白茶比红茶、绿茶在制作方法上更为简单,它在采摘下来后,只经过轻微的、约10%至30%程度的发酵,不经过任何炒青或揉捻动作,便直接晒干或烘干制作而成的。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专家指出,和绿茶、乌龙茶相比,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较高,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白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此外,夏天经常喝白茶的人,很少中暑。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白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退热、祛暑、解毒的功效。白茶的杀菌效果也要强过绿茶。美国纽约佩斯大学的米尔顿·斯奇芬伯博士最近指出,他和研究人员把白茶放入牙膏里,再涂在有细菌的实验台上。实验证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杀菌能力显著增强。因此,他认为,多喝白茶有助于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摘自《市场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16:44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夏季护肤卫士——隔离+修护
  炎炎烈日下,怎样让肌肤躲避焦灼的阳光,让暴露日光下的你依然做个白皙美人呢?在这里为您介绍两位夏季护肤卫士——隔离和修护,让他们为肌肤撑起一道屏障,轻松铸就清透白皙。
  隔离——夏季肌肤守护者
  夏季肌肤的头号天敌是紫外线。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不仅导致肌肤脱水、干燥、粗糙而产生皱纹、变黑,甚至可导致肌肤红肿、过敏,是皮肤疾病和老化的大敌。当肌肤遭受紫外线伤害时,感觉神经将信号传达给大脑,神经中枢立即调动皮肤免疫系统前来"消炎杀敌",平时在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被释放出来,以阻挡阳光侵害,即黑色素细胞异常增加,皮肤表层便出现了大量色斑,肤色变黑;同时皮肤被迫异常角化,皮肤血管扩张,皮脂过量分泌,皮肤变厚,弹力纤维变性使皮肤老化。所以白天的有效隔离,是保护和美白肌肤的基础。如果白天不及时阻止紫外线的侵害,光靠晚上的修护美白,是赶不上白天肌肤变黑的速度的。
  夏季肌肤的劲敌还有污浊的空气、干燥的环境、阳光的照射、彩妆的覆盖都会让肌肤喘不过气来;手机、电脑、打印机这些现代武器放射的电磁波更会雪上加霜。林林总总的污染都会让肌肤出现种种问题而过早衰老,肌肤原有的白皙不在,代之以晦暗的色泽;面部的皮肤松弛,没有弹性,可怕的色斑悄然出现……以往白皙美丽的容颜,在这混沌污浊的环境中黯然失色也在所难逃。面对色彩鲜艳的季节,有效隔离将为肌肤打造天然屏障,把暗哑、色斑抵挡在外。
有效隔离方式:肌肤充分补水后,涂抹隔离乳。

  修护——夏季肌肤呵护者
  修护产品可舒缓及镇定日晒后的肌肤,快速补充肌肤水份,赋予肌肤润泽,让日晒后发红的肌肤迅速平息,感觉凉爽,可提供修护、保湿、安抚的功效。美白修护产品在修护受损细胞的同时,可避免肌肤由于阳光直晒而引起的黑色素增加,预防肌肤提前老化,促使肌肤恢复柔滑而有光泽的状态,绽放健康光彩。

  夏季晒后急救攻略:
  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绝不仅仅是晒黑和留下晒斑那么简单,它还会使肌肤变得敏感、出现幼纹、过早衰老等问题。故学会有效的晒后处理方法,是户外活动的必要防身秘籍。

  日晒后回到家,一般不要马上洗脸,而要等皮肤降至正常温度后用清水洗脸,而洗面奶最好选择含有植物温和成分的产品,因为晒后的肌肤比较敏感,这时要特别注意清洁品的安全性。晒后的肌肤流失大量水分,面部清洁后应轻拍一些柔肤水,不要忘记在脖颈上也拍一些,为肌肤及时补充水分。晒后肌肤自身的保湿能力下降,仅用化妆水保湿是不够的,应借助修护液,在提高肌肤保湿能力的同时,改善皮肤的干涩状态,修护肌肤受损细胞,恢复肌肤柔滑弹性。之后在较长的时间里尽量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睡眠,提高肌肤免疫力,避免黑色素、雀斑以及黑眼圈的形成。
  如果晒后肌肤出现发红或刺痛,这说明肌肤此时已经接近晒伤的程度,此时不要使用任何的化妆品,尽量待皮肤自然冷却后,用纱布沾取冰水敷脸,让肌肤镇静后自然恢复常态。如果出现脱皮或疹子等现象,一定不要涂任何化妆品,需请医生及时医治。
                           (策划宣传部 王慧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10:48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吃完海鲜2小时再吃水果
  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大快朵颐一番之后,再来点清凉可口的水果,是许多人的选择。可也有很多人抱怨,吃完海鲜吃水果,非常容易拉肚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认为,海鲜和水果都属“寒凉性”食物,且海鲜中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同食可能引起胃部不适、胀气。另外,海鲜富含蛋白和钙,不宜和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山楂、石榴、柿子、青果等同食。因为鞣酸遇到蛋白质即沉淀凝固,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呕吐、腹泻。
  那么,吃海鲜后过多久才能吃水果呢?答案是2小时后。因为食物在胃内排空时间约2-3小时。肠胃不好的人,最好别吃寒凉性水果,如:西瓜、梨子等,可选苹果、香蕉等性平的水果。

                        (摘自《生命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0:10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老年壮骨三要素
 受访专家:北京海淀医院老年科主任 ___于立成
  老年人要从饮食上“壮骨”,第一大要素就是每日应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奶制品和蛋类。尤其是蛋类中的白蛋白、乳类中的乳白蛋白、骨头中的骨白蛋白及核桃中的核蛋白,都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而这两种物质是连接骨骼的重要成分。
  因此,除了适当吃些蛋、奶外,血糖、血脂和尿素水平正常的老年人平时可以经常煲点萝卜海带排骨汤、核桃黑豆莲子汤之类的“壮骨汤”,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利于人体吸收。
  提到防治骨质疏松,很多人都会想到补钙,其实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需要同钙一起补,那就是磷。钙和磷就像兄弟一样,共同构成了骨骼和牙齿,而且它们在体内的含量应保持平衡。如果钙和磷任何一方缺乏的话,都会破坏成骨作用,从而影响骨骼钙化,致使骨组织软化,容易引起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
  专家特别提醒,老年人的饮食也要注意摄入含磷丰富的食物,如猪肉、鱼类、鸡肉、肝脏、乳类、蛋黄、核桃、花生米等都是磷的优良来源。
  尝试做做花生米红枣瘦肉粥、猪肝炒青椒、陈皮话梅鸡、首乌核桃粥等,这些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壮骨良方。植物性食物中的谷类,特别是米糠和麸皮含磷最多。蔬菜、水果中的磷含量一般较低。
  此外,维生素C有利于骨胶原的形成,也能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辅助作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的绿色蔬菜、柑橘类、西红柿、红果、猕猴桃等。老年人如果已经患了骨质疏松,每日可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
                  (摘自《健康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发表于 2007-8-14 21:5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友情帮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8:3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伤害腰椎的4件事   
有研究表明,人体在前倾20度坐着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这正是我们在电脑前做报表、上网、玩网络游戏时经常保持的姿势。长期如此坐着,腰椎受压整体下沉缩短,身体的中轴线跟着后移,使椎间盘向后突出。

疲:错误座姿,腰椎过度屈曲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腰椎大多处于屈曲状态,过度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时间。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一天中最高的可达3000-5000次。这种过多的、反复的屈曲是造成椎间盘病变最常见的原因。

振:开车时考验腰椎,脊柱被反复拉伸
科学家们发现,腰骶部的固有频率和行车中坐椅的振动在同一个低频范围,所以开车时腰椎很容易和汽车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断地被压缩与拉伸,同时使周围组织肌肉也跟着疲劳,影响腰椎间盘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速腰椎的退化、变形。

猛:突受外力,易发腰扭伤
正常的腰椎间关系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可承担450公斤的压力而毫发无伤。但这些力量必须和缓地从正面压下,如果突然受力或在缺乏运动后突然用力,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极限,引发腰扭伤。

寒:露出小蛮腰,影响腰椎的营养供应
腰部特别怕冷。如果冬天露腰,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摘自瑞丽女性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4 20:16 , Processed in 0.0606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