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wom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6-1-28 11:32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真是奇怪,不知道这个费怎么收法。要是大家都收的话那还不是一样,要是过往车辆收的话那不是又会多了收费站更加拥挤。 [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30 21:25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政府没有把交通搞好,应该是政府出钱才是啊,真是的@鄙视一下! [M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30 21:50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多棒的市政府. 又要开一先河了.

最早是广州有了过桥收费, 过路收费, 后来在全国推而广之. 现在又有了创举了.

[M35] [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31 01:31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拍脑袋的提法

纯属有病

还不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31 01:59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ZF可能是想学习伦敦的做法吧,

只希望千万看在狗年的份上 [M01] ,不要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M13] [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6-1-31 01:59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作为英国首都和国际大都会,伦敦市中心云集了众多英国乃至国际重要机构组织,因而与其繁华齐名的是其交通的严重拥堵。记者在伦敦的绝大部分采访活动都在市中心,但却轻易不敢驾车前往,一是道路拥挤,据两年前的测算,行 驶的时间里有一半以上都消耗在堵车排队上。二是市中心的停车场多是专用,如果运气好在远离目的地找到一个停车的地方,要么限时很短,要么每小时交10英镑停车费(约合20美元)。但即便如此,很多私家车主还是一边骂着交通堵塞一边开车往市中心挤。

  现任伦敦市长列文斯顿上台后将改善伦敦交通列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市民赞同和咒骂声中,他使出了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的杀手锏:凡是在工作日早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的车辆需交纳拥挤费,每车每天交费5英镑,这个价格大致和英国法定最低小时工资相当,25辆车以上还可以按更低的车队标准交费。居住在收费区内的车主、使用替代燃料的汽车、9座以上的汽车、抢修作业车、电瓶车等可以不交或少交拥挤费。交费相当方便,可通过网络,也可在加油站、停车区、指定商店和邮局,也可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交费可以提前,也可在当天进入收费区前或出来后。当日晚10点后付费要另加5英镑,以鼓励尽早交费。车主交费后,车牌号就被输入伦敦运输局的计算机。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每一个路口竖有醒目的收费区标识,但并不设专门的收费站点或人员。如果你以为是市政府相信市民能够自觉交费或以为有空子可钻就大错特错了。这些路口都安置了摄像设备,每天午夜,市政府的计算机都会将记录的交费车牌号和拍摄下的所有驶入收费区的汽车进行比对,凡不在记录之列者必会吃张不菲的罚单,绝无漏网之侥幸。顺便说一句,伦敦路面公开提示和暗藏的交通监视摄像头之多世上罕有,这对减少事故率、避免因此发生堵车起了较好的作用。

  列文斯顿实行交纳拥挤费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鼓励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挤。有关调查显示,收取拥挤费后,市中心路面交通流量减少了30%,67%的受调查企业认为其商务交通有所改善,70%多的伦敦市民认为拥挤费对改善市内交通发挥了高效作用。调查还显示,市民用于伦敦路面交通、地铁和公交的时间均有所减少,公交车晚点减少了一半,地铁晚点减少1/4。

  作风强悍的列文斯顿并不就此罢休,不久前,他在近半数市民的反对声中宣布,自今年7月4日起拥挤费将提升到8英镑,按月交费者可免费3天,按年交费者可免费40天。按照他的计划,自2007年起,交费区域将扩大一倍,2009年在伦敦市内任何地方行车都要交费,平均每行驶1英里(约合1.7公里)要交费0.8英镑。到2015年,每辆汽车都必须装配受控设备,其行驶状况被有关部门全程自动监控和记录,政府按照不同路段不同里程价格的原则每月收取上路费,即使在伦敦外围地区行车也再无免费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31 02:03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攻略
中国交通 发布日期:2005-03-11 14:25:48  
  在不久前于昆明召开的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来自几十个国家市长和专家就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其中来自欧洲的几个城市的代表,交流了他们在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

  苏黎世:以有限空间输送更多乘客

  瑞士最大的城市苏黎世,是整个国家的工作和服务中心。以前,虽然该市拥有大量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营机构(市属、州属、区域性以及全国性的运营机构),但却不仅缺乏一个通用的交通战略,而且缺乏战略性的市场策略、通用的税费政策及有效的协调。于是,越来越多的私有机动车使得交通堵塞、污染和噪音问题日益严重,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也逐渐下降。

  鉴于此,1990年,该市成立了地区交通联合会,以改善苏黎世市和整个地区的公共交通。该地区41家公共交通运营机构被召集在一个组织下,由此建立了一个新的公共交通法律基础,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区域性交通管理机构,负责交通政策、交通战略、财务以及整体服务等。在这一机构的领导下,8家不同的公司各司其职,活跃在交通系统的各项具体运营中,它们还将某些特定线路转包给了分包商。

  整合后的交通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果。整个苏黎世市和苏黎世地区的交通服务实现了有效协作,为客户提供了最优化的出行链,一个基于区域的票务系统,即对公共汽车、电车、火车和渡船等实现了一票制。12年间,乘火车往返的乘客增加了80%以上,这说明公共交通系统对乘客已很有吸引力。

  苏黎世市有一家主要的交通运营机构(不包括铁路系统),其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原则是:市内两个站点之间的最大步行距离为300米,白天公共汽车/电车发车频率为6、7分钟,运行时间是清晨5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1天20小时),周末还有专门的夜班车。

  这一区域性交通网络有近60%的费用,是通过售票和其他服务收入获得的;大约20%来自苏黎世州(省级),还有大约20%来自该系统所服务的各个市,涵盖约170个社区。

  苏黎世市长埃尔玛•莱德伯格博士说,过去的14年中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协调有序、便于乘客使用的交通系统应包含以下因素:必须便于乘客出行,如一票制、时刻表衔接和中转等;针对不同参与者及投资者需要具有清晰的财务制度和职责;区域性交通系统需要将一些战略性功能,如政策、战略、定价、协调等集中化,对分散的自治性交通运营机构,则完全可以让其各司其职;地区和区域性网络的利益,会有别于局部利益,甚至发生冲突,因而必须要有解决这种问题的机制,即长期的政策性支持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柏林: 从细节上优化交通

  德国首都柏林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居民数高达340万人。据介绍,该市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摆在政治日程的首要位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包括:柏林市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降低了1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比1987年的水平降低了80%;同时对60万所公寓进行高效整修,降低了相当于7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柏林市议会城市发展部常务秘书玛丽亚•克劳兹伯格女士说,总体而言,机动车污染的缓解趋势并不显著,二氧化碳排放量甚至有所上升。如果要在2005年达到欧盟相关法规的新标准,柏林必须采取全新的战略,以降低交通造成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就现状而言,柏林拥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生活、学习、购物等区域之间相距不远,市郊城市化过程不明显。柏林所在地是德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交通量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私家车的数量,但它依然保持慢速、稳定的增长。

  为了减少机动车排放并确保高质量的生活,柏林决定构建一个全新的"城市交通概念",即循序渐进的交通,通过制定目标、战略和具体措施,降低交通流量和改善环境条件。该计划共包含60项措施和策略,最晚于2015年予以实施。主要方面是:鼓励使用自行车、降低道路交通的影响、改善现有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投资战略以及交通创新等。鉴于公共交通方面的需求,实施重点是将法律措施、辅助性措施,以及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结合起来。

  东西德合并后,经历了十多年的重建和发展,柏林公共交通网络已相当完善,但这仅就基础设施而言,现在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为增加公交车辆在时间上的优势,柏林将实施多个小而有效的措施,例如,改善交通工具内部及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连接、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在路口的自动优先级设置、提高车站的安全和舒适度等。

  此外,柏林还将谨慎地扩大市中心的停车场公共管理区域。附近居民可以免交停车费,其他公众者则会为因为停车费而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研究表明,这一措施可使公共交通的利用率上升9%。

  这一概念中最有争议的部分,是对道路网络和私家车使用采取的相关措施。柏林的道路网络除了个别问题,已经相当完善。柏林需要以智能化的方式,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同时,这些措施必须有助于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在市中心地区,强化对机动车交通的限制。这还意味着,吸引着过多"穿行"车流量的市中心地区超宽街道的交通拥堵,将得到缓解。这些"穿行"车流量极大地降低了附近居民以及周边店铺的城市生活质量。

  通过建造更密集的自行车道路网络、安全的自行车停放及服务设施、更完善的道路信息,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实现与公共交通系统更默契的协作,鼓励公众使用自行车这种头号"零排放交通工具"。
  伦敦:用收费"治理"道路拥堵
  英国物流与运输研究会的特别会员拉纳•罗伊博士介绍,自2003年2月伦敦市中心执行道路拥堵收费方案以来,这一措施被当作一个成功的案例受到人们的肯定。

  迄今为止,根据伦敦市长原定的交通战略,伦敦收费方案一直在内环路之内的收费区执行,每天对在收费区内7点-18点30分行驶或停泊的小汽车、货车和卡车收取5英镑的"进城费"。该方案得以成功依赖于严格的执行机制、一系列新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及大大改善的公交服务。还有一点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但却非常重要,那就是内环路内密布的街道停泊监视系统。

  自该措施实施以来,到现在为止,每个重要指标都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这包括道路拥堵降低了约30%,CO2排放量降低约20%。年经济收益总值和净值分别为1.65亿英镑和5000万英镑。第一年的总收入和净收入分别为1.65亿英镑和6800万英镑,从第二年起,净收入估计在8000万至9000万英镑之间。

  但目前伦敦市的收费方案实施范围非常有限,每天适用此方案的,只限于进入收费区的约10万辆汽车。如与美国曼哈顿的情况比较,仅仅是其收费总数的22%。研究表明,如果大伦敦地区对行使和停泊车辆实施最大化收费,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将高达28亿英镑。然而,就该方案所带来的收益来说,伦敦市目前已经受益匪浅。

  此外,该方案的实际意义在于,在展示"收费方法很有效"的同时,还触发了加速收费改革的进程。目前,伦敦市政府正准备扩大此方案的实施范围,在未来几年内,伦敦市及其它地方政府都很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将这种道路拥堵收费方案应用到伦敦其它地段。

  在全国范围内,英国政府已经制定出一系列计划: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辅助下,2007年前对所有卡车收费;如果技术条件允许,在2014年前开始实施"可能引发争议的"对所有道路使用者、所有车辆收费。

  伦敦市的举措是向全英国范围对所有车辆收费过渡的一个里程碑。据伦敦市政府估算,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每年的经济效益将在100亿至120亿英镑之间,与欧洲交通部长会议估算的每年110亿英镑非常一致。现在,罗马、斯德哥尔摩等城市也纷纷效仿,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的做法也可能成为欧盟区内全面实行交通收费的一个里程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1-31 02:11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QUOTE Created By fishman At 2006-1-31
作为英国首都和国际大都会,伦敦市中心云集了众多英国乃至国际重要机构组织,因而与其繁华齐名的是其交通的严重拥堵。记者在伦敦的绝大部分采访活动都在市中心,但却轻易不敢驾车前往,一是道路拥挤,据两年前的测算,行 驶的时间里有一半以上都消耗在堵车排队上。二是市中心的停车场多是专用,如果运气好在远离目的地找到一个停车的地方,要么限时很短,要么每小时交10英镑停车费(约合20美元)。但即便如此,很多私家车主还是一边骂着交通堵塞一边开车往市中心挤。

  现任伦敦市长列文斯顿上台后将改善伦敦交通列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市民赞同和咒骂声中,他使出了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的杀手锏:凡是在工作日早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的车辆需交纳拥挤费,每车每天交费5英镑,这个价格大致和英国法定最低小时工资相当,25辆车以上还可以按更低的车队标准交费。居住在收费区内的车主、使用替代燃料的汽车、9座以上的汽车、抢修作业车、电瓶车等可以不交或少交拥挤费。交费相当方便,可通过网络,也可在加油站、停车区、指定商店和邮局,也可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交费可以提前,也可在当天进入收费区前或出来后。当日晚10点后付费要另加5英镑,以鼓励尽早交费。车主交费后,车牌号就被输入伦敦运输局的计算机。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每一个路口竖有醒目的收费区标识,但并不设专门的收费站点或人员。如果你以为是市政府相信市民能够自觉交费或以为有空子可钻就大错特错了。这些路口都安置了摄像设备,每天午夜,市政府的计算机都会将记录的交费车牌号和拍摄下的所有驶入收费区的汽车进行比对,凡不在记录之列者必会吃张不菲的罚单,绝无漏网之侥幸。顺便说一句,伦敦路面公开提示和暗藏的交通监视摄像头之多世上罕有,这对减少事故率、避免因此发生堵车起了较好的作用。

  列文斯顿实行交纳拥挤费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鼓励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挤。有关调查显示,收取拥挤费后,市中心路面交通流量减少了30%,67%的受调查企业认为其商务交通有所改善,70%多的伦敦市民认为拥挤费对改善市内交通发挥了高效作用。调查还显示,市民用于伦敦路面交通、地铁和公交的时间均有所减少,公交车晚点减少了一半,地铁晚点减少1/4。

  作风强悍的列文斯顿并不就此罢休,不久前,他在近半数市民的反对声中宣布,自今年7月4日起拥挤费将提升到8英镑,按月交费者可免费3天,按年交费者可免费40天。按照他的计划,自2007年起,交费区域将扩大一倍,2009年在伦敦市内任何地方行车都要交费,平均每行驶1英里(约合1.7公里)要交费0.8英镑。到2015年,每辆汽车都必须装配受控设备,其行驶状况被有关部门全程自动监控和记录,政府按照不同路段不同里程价格的原则每月收取上路费,即使在伦敦外围地区行车也再无免费可言。


广州的最低小时工资是按虾米标准计算的 [M10] ,
俺只知道有个低保收入 [M13]
届时收费如果可以批发,LW在jj组织个千儿八百辆车去团购哈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1-31 11:39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政府的PG,总是要我们老百姓来给它买WSZ! [M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31 15:15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M14]大幅提高养车的费用,也是改善和调节交通的一种手段;毕竟道路建设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多使用自然要多交税。。。。。
不过,交通拥挤费这词,也蛮新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1-31 21:53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看来老百姓又要受罪了!!! [M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1-31 21:57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政府除了收钱,没有其他招了,失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2-1 21:39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我到要看看政府怎么来收这笔费 [M14]

莫非要多招10000人来专门收费?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2-6 00:16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QUOTE Created By 狗主人 At 2006-1-27
[M11] 我比较好奇怎么收这个费?在天河路设收费站?那岂不更塞!!! [M10]



同问!

据说上海也要征收,还有杭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2-8 21:27 | 只看该作者

Re: 广州天河拟开征交通拥挤费? [M10]

看来在洛溪桥输了一仗,又想出新的收费新名堂来了。
为了收费,广州ZF真是绞尽脑汁,先是收什么年票,原来说收几年,用于暂时的还贷。现在一收就没有结束了,何时收完也永不公布。无啦啦就多收你几百一千,现在周围所有城市都在有样学样,这个坏头就是广州带起的;现在去顺德,进佛山要给一次十块,竟然回来,出佛山也要给十块,真是强盗!岂有此理!
天河收费,没有车走了,车都挤到了黄埔大道或者天河北;当黄埔大道天河北路太拥挤了,将来也要收拥挤费。我们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其实这样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车多、路少,设计的失误又凭什么让我们去承担这样的代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2 10:20 , Processed in 0.0977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