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yam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进藏日记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4-2-16 11:04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2-16 11:14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2-16 11:19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这是春节期间
在红河谷拍的相片
所用数码相机
我会逐步贴上来
作品出自:斑马驴
该帖由: 色驴修改,时间 2004-2-16 上午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2-16 11:51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这个…对藏民实在是有些害怕的说。

去年去的中甸,在纳帕海草原骑马,牵马的那对老夫妻好凶。去程他们牵着马,回程我们希望自己骑,但他们不高兴。他们的汉语好差,我听不懂,结果就开始用藏语唧唧呱呱地骂。我虽然不懂藏语,却也知道他们在骂我们,动作也非常粗鲁。真有种花钱找罪受的感觉。

到中甸的当天还听导游说,那里的的士司机在闹罢工,叫我们不要随便去什么地方,否则说不定会出什么意外。感觉真的有些…
吃过晚饭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不同其他地方,不可晚上的时候在外面逛太久,结果我们七点多就回来了。

不可一概而论,我们的当地导游,就觉得非常好,知识渊博,有问必答。只是感觉有一种从骨子里头透露出来的傲气,估计脾气也不是那么的好。
有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2-16 11:52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害怕,真的很害怕![撇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4-2-16 14:35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年伊始,西藏热之风又在磨房刮起,远方精采的召唤、精华贴的诱惑、图片的震撼力,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颗燥动的心,遥远的地方,随时恭候着你去体验。

对于每一个准备自助进藏者而言,可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搜索旅藏攻略,当然主要是对旅行线路、时间的安排,对装备的配置,还有对高原反应的抗防。然而,有一种东西你千万别忘了------那就是对藏传佛教的认识。

以我体验,初上高原,汹涌而来的并不是高原的风光,也不是高原反应,而是那种执着的宗教气氛。雪域风光,正因融合这宗教力量而令人震撼。

纵观西藏历史,或可以说是一部宗教史。居于对西藏的热爱,对藏传佛教的兴趣,花了些时间,查阅了些典籍,既而操摘简汇成《简史》一文,希望能为初次进藏的朋友提供点或多或少的帮助。

说明:本文不能作为学术考究,仅提供对"藏传佛教"的一点简单理解,某些说法可能有误,请各位看官指正、谅解!
——————————————————————————————————————————

◆据考证,西藏在公元前5万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

◆远古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变化、瘟疫、灾害等现象缺乏理解,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心里。

◆高原严酷的生存环境,使先民从万物有灵观念发展下来的信仰民俗,逐渐形成一种原始宗教---苯波教(或称本教、本颇教)。

◆本教属一种原始巫术宗教形式,崇拜自然万物。其基本教义是把宇宙分为三部分:天、地和人间。人生活在"天"与"地"之间夹层,故认为人的命运受天神和地下精灵魔鬼所控制。

◆巫师操纵着本教大权,被认为有与天神对话和使役魔鬼的本领。故巫师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导者和保护者,其权力可以世袭相承。

◆本教作为原始宗教意识形态,其形成为高原先民因对自然的缺乏了解所产生恐惧发挥稳定的作用,巫师在初期协助国政中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随着本教的发展,巫师权势不断增大,并为贵族利益集团所利用,开始指染政治,左右国政。

◆巫师的权力膨胀危及赞普(国王)王权,王室与本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开始出现。

◆公元6世纪初,被认为有印度佛教在当今藏区民间传开。

◆7世纪中叶,公元635年、641年(唐太宗时代),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相继和亲到达吐蕃,分别从两地带去两尊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在二位公主的影响下依皈佛教。并在拉萨玛波日山上兴建宫堡居住(布达拉宫始型),修建拉萨小昭寺和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从此标志着吐蕃王室正式接触佛教的开始。

◆随着两地僧侣沙门接踵而至,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分别由汉地和尼泊尔传入吐蕃,给当时在实际生活中同本教有着极大冲突的王室带来了憧憬,因而立即在宫廷里受到欢迎。

◆从7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近二百年间,佛教在吐蕃王室的支持下得到很大的发展。

◆佛教在吐蕃的立足并非一帆风顺,佛教一开始传入吐蕃,就受到有着相当民众基础和社会地位的本教的排斥,并不断发生冲突斗争。

◆774年 (唐代宗时代),赤松德赞派人请来印度高僧寂护、莲花生在吐蕃传播佛教。

◆佛教同传统的本教在长期的相互斗争中接近,后以寂护、莲花生、无垢友为首的佛教高僧以深奥完整的教义折服了本教,经过融合和再创造,产生了一个新的佛教派别--藏传佛教。在佛教的藏化过程中,密宗法师莲花生做出重大的贡献。

◆藏传佛教的形成,从根本上缓和了佛教同本教的长期矛盾冲突,其的教义仍然是佛教的内容,但在形式上却已大量吸收了本教的色彩。比如将本教的地方神尊为佛教的护法神,和观音菩萨一样同时受到佛教徒的信奉。

◆779年,由莲花生测定、寂护设计的佛教主寺山南桑耶寺建成,创立僧人剃发出家制度,修订佛教典籍,完善寺院管理制度。佛教被定为国教,标志着佛教在吐蕃已发展到达相当的高度。

◆828年(唐文宗时代)赤祖德赞(赤热巴巾)执政期间,大量重用佛教僧人的举措及下令以七户平民的税赋供养一名僧人,并严厉惩罚对僧人不恭敬的人等制度,开始引起平民和利益贵族的不满。

◆841年赤热巴巾的哥哥朗达玛发动政变,赤热巴巾被杀,朗达玛在世俗贵族集团的支持下继任赞普。

◆843年 (唐武宗年代)在反佛势力鼓动下,朗达玛下令灭佛,封闭和拆毁寺院、佛像,强迫僧人还俗,杀害反抗的高级僧人,烧毁经书文物。

◆846年 赞普朗达玛被佛教徒拉隆贝吉多吉暗杀。朗达磨死后,其亲信更迁怒于佛教僧人和信徒,捕杀西藏境内僧人,无一幸存。佛教文化均被灭除殆尽,一般文化亦同遭厄运。而且朗达磨死后,由于他的两个儿子,永丹和欧松之间的争立,大臣们分成两派,从此吐蕃三室分成两支,累年相争,战乱不已。

◆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席卷了整个西藏地区, 西藏陷入各个势力割据一方的分裂状态,布达拉宫毁于兵乱。

◆877年 (唐僖宗年代)吐蕃各反叛势力攻占山南雅隆河谷,赞普王室后裔四处逃亡,吐蕃王朝灭亡。因朗达玛灭佛运动,强盛一时吐蕃王朝随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溃了。

◆ 因朗达玛灭佛,后佛教的传播在吐蕃中断一百余年,直至公元10世纪后半期,佛教才重新得以复兴。 故而,在佛教史上一般从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传入到吐蕃,到朗达玛禁佛这一时期,称为"前弘期"。且对佛教在吐蕃传播起着关键作用的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与赤祖德赞在藏文史籍中合称为"三 *** 王"。

———————————————————————————————————————————

◆895年 (唐昭宗年代)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的后裔吉德尼玛衮率众逃到阿里,其在阿里建立古格王朝(17世纪后古格王朝神秘消失成为难解之谜)。

◆911年( 后梁年代) 当年从西藏逃来青海的佛教僧人贡巴饶才在青海化隆县的丹斗寺聚僧传法授徒,以丹斗寺形成一个佛教中心。

◆978年 (宋太宗年代)贡巴饶才的弟子鲁梅(卢梅)等人回到桑耶、噶迥寺授徒传法,佛教在西藏地区再度传播。藏传佛教史以此年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之年。

◆1042年 (宋仁宗年代) 应阿里古格国王绛曲活迎请,印度高僧阿底峡从印度经尼泊尔抵达阿里传法。

◆1046年 阿底峡大师在西藏译师仲敦巴等前藏僧人的请求下,从阿里到达聂塘,授徒传法,并到热振、桑耶等地修行。在此期间,阿底峡著写及译出多部著名经论,为 "后弘期" 初期藏传佛教的再度传播作出卓越贡献。

◆1054年 阿底峡在聂塘圆寂。从阿底峡大师进藏后,对教理和修持的系统化、规范化起了极大的作用。 他传播的思想和学说,后来形成噶当派。后宗喀巴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创立了格鲁派,传播到甘肃、青海、蒙古等地。

◆朗达玛灭佛后,西藏长期处于内乱分裂状态。公元978年以后,整个西藏地区社会逐渐稳定下来,进入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新兴的封建主再度兴佛。这一时期的兴佛活动比较分散,因而形成许多教派。

◆1055年 仲敦巴集合阿底峡的弟子们兴建邬巴龙寺,藏传佛教宁玛派(俗称红教)开始形成。1057年,阿底峡弟子仲敦巴建热振寺作为据点,形成噶当派。1073年,昆·贡却杰布建萨迦寺,萨迦教派(俗称花教)诞生。11世纪中叶,玛尔巴、米拉日巴建噶举派(俗称白教),之后噶举派繁衍出四派,其中帕竹一派又分出八个支派,总称为"四大八小"。到12世纪,教派竞立,达到历史上最高潮。

◆1193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临终前口嘱他将转世,后人遵循大师遗言寻找并认定转世灵童,从而开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之先河,并相继被藏传佛教各宗派所普遍采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于活佛转世灵童的寻找、认定、教育等一整套严格而系统的制度。

◆11世纪至13世纪这一时期,各派基本由卫藏各封建势力集团所操纵,因特殊强烈的宗派观念,和来源于各地寺院在政治、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和教义修持上的差别。导致各派、各贵族集之间不断发生争斗,西藏陷入各个势力割据一方的分裂状态以至军事冲突。从13世纪中期开始,萨迦派在元朝扶植下最为强势。

◆公元1270年,萨迦法王八思巴被元朝忽必烈尊之为"帝师",统辖西藏政教,开始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先例。

◆八思巴在元朝的支持下,统一全藏,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这时,藏传佛教东山再起,蓬勃发展,寺庙恢复,僧人猛增,香火兴旺。藏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作佛教的"后弘期"。

◆从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初期,佛教以萨迦派为主流,昆氏家族为佛教的弘扬作出重大的贡献,藏史上将八思巴及前四任萨迦派教主称为"萨迦五祖"。

—————————————————————————————————————————
◆14世纪中期,萨迦王朝结束,帕竹派掌握地方政权。

◆藏传佛教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其势力已遍布整个青藏高原。但在不同的封建主各自御用的僧侣集团间门户之听也日见鲜明。大大小小的的派别,为争权夺利进行着长期的争执。一些教派的上层人物享有很多特权,拥有大量的财富,穷奢极欲,纵酒贪色,生活放荡,逐渐引起人们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宗教理论家、改革家宗喀巴。

◆1357年 (元顺帝年代) 宗喀巴(原名罗桑札巴)出生在青海省的宗喀地方(今湟中)。宗咯巴3岁时,噶举派活佛噶玛巴 .乳必多吉经过宗喀地区时,为父母带领前来拜见的宗喀巴传授了五戒。7岁,在青海夏琼寺正式剃度出家。

◆1372年,16岁的宗喀巴独赴西藏深造,开始独立进行宗教活动。到拉萨后,他系统地学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萨迦派、觉囊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

◆当时,宗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自恣。佛教内部的思想也极为紊乱,邪说百出,目睹此情,宗喀巴为振兴佛教,力挽颓风,开始宗教改革。

◆1409年 (明成祖年代) 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举行有数万僧俗参加的大祈愿法会,会后宗喀巴在拉萨东面达孜筹建甘丹寺(黄教六大主寺之首),以甘丹寺为据点收徒布教,标志格鲁派正式形成。

◆宗喀巴所提倡的严明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戒律等一系列的佛教改革措施,得到西藏帕竹地方政权和人们的支持,在藏区的威望日益显扬,实力发展很快,到16世纪中叶,格鲁派的寺院已经遍及藏区,特别是在形成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并得到明、清两朝皇帝的册封后,使其声名更加显著,成为一个占绝对优势的教派。由于格鲁派僧人都戴黄色僧帽,故格鲁派又俗称黄教。

◆ 1416年 宗喀巴的弟子绛央却杰在拉萨西郊更培邬孜山南坡筹建哲蚌寺(黄教六大主寺之一)。

◆1418年 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一世班禅)等僧人江孜地方首领的协助下动工兴建白居寺。白居寺融合萨迦、噶当、格鲁三个教派的供奉及建筑风格,象征当时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其内"十万佛塔"极俱盛名。

◆1419年 宗喀巴的弟子绛钦却杰在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下建色拉寺(黄教六大主寺之一)。

◆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终年62岁。其弟子甲曹杰继承甘丹寺法座。

◆1444年 (明英宗年代) 宗喀巴的弟子喜饶桑波创建昌都强巴林寺。

◆1447年 宗喀巴高徒根敦珠巴(一世达赖)在日喀则创建扎什伦布寺(黄教六大主寺之一),后该寺一直至今成为历代班禅驻锡地。其寺内强巴佛像最为闻名。

◆15世纪中后期,西藏帕竹地方政权发生内乱,逐后开始成为前后藏战争,历数十年混战不息。格鲁派再度受到排斥。

◆16世纪初,扎什伦布寺第二代驻持根敦嘉措(二世达赖)从后藏迁到前藏哲蚌寺开展佛法活动。

◆1542年(明世宗年代) 根敦嘉错圆寂。1543年 索南嘉错(三世达赖)被认定为转活佛世世继承法座。

◆1578年 (明神宗年代)索南嘉错在面对帕竹由于内讧而削弱时力争获得西藏外部的支持。他前往蒙古会见结盟蒙古首领俺答汗,俺答汗赠其"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名号,是为"达赖喇嘛"名号之始 ,故此追称扎什伦布寺住持根敦珠巴为"达赖一世",哲蚌寺住持根敦嘉错为"达赖二世"。从此开始实行达赖转世制度。

◆1583年 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部的邀请前往土默特参加俺答汗葬礼。路过青海时在宗喀巴出生地扩建塔尔寺(黄教六大主寺之一)。

◆1588年 索南嘉措圆寂。1592年格鲁派和蒙古部族王公认定俺答汗曾孙为索南嘉措的转世,此即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1603年,札什伦布寺的赤巴罗桑却吉坚赞(四世班禅)被邀成为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老师。这是班禅和达赖第一次成为师徒关系,长者为师,幼者为徒,从此成为定例。

◆1616年,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在哲蚌寺去突然世,时年二十八岁。此后数年,后藏第司藏巴政权下令禁止寻找达赖喇嘛云丹喜措的转世灵童。

◆1621年 (明熹宗年代)蒙古土默特部军队在拉萨大败后藏第司藏巴的军队,格鲁派得以抬头。1622年阿旺罗桑嘉措被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被迎请到拉萨哲蚌寺坐床。

◆1637年 (明思宗年代)信奉格鲁派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因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和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的请求,率后从新疆南下青海,在格鲁派配合下,于1642年平定西藏,从而结束前后藏长期分裂战乱局面。

◆1642年,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筹划,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帮助下,打败了藏巴汗和噶玛噶举派的势力,建立了以达赖为首的噶丹颇章政权,从此才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统治地位。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为第一摄政,开始了藏区政教合一。

◆ 1645年 (清世祖顺治二年)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开始动工修建布达拉宫。建成后布达拉宫成为后历世达赖施教、布政中心。

◆同年,固始汗赠当时黄教领导集团内实际上的主谋人扎什伦布寺座主持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称号,此为班禅称号之始。并追称了前三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为第四世班禅。自四世班禅以后,札什伦布寺的赤巴都由历代班禅大师担任,其他人不能充任此职。

◆1662年(清康熙元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在札什伦布寺赤巴任内圆寂,享年92岁。世班禅不仅是一位功德无量的宗教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他为格鲁派的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为促进汉、满、蒙、藏各兄弟民族的友爱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四世班禅圆寂后、札什伦布寺决定保存其肉体,供人瞻仰。建造了一座金塔。将肉体奉安于其中,成为历代班禅的第一座灵塔。

◆四世班禅去世后,罗桑意希成为其转世班禅。清康熙六年(1667)被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师事达赖五世。达赖五世死后,主持达赖六世寻认、受戒诸事。达赖七世进藏、坐床诸事亦由他主持。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廷封以"额尔德尼"称号,并颁金册金印。至此,清朝中央政府予以确认,分管后藏部分地区政教事务的大权,大大分散了达赖在后藏政教方面的权力,常驻扎什伦布寺。

◆1679年 五世达赖喇嘛任命桑结嘉措为摄政。

◆1682年 (清圣祖康熙年代)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布达拉宫圆寂,桑结嘉措决定实行匿丧,在布达拉宫为五世达赖修建灵塔,自己以五世达赖喇嘛的名义处理政教事务。

◆从15世纪开始,藏区藏传佛教基本上以格鲁派为主流,从创立、发展到地位巩固,这一时期,黄教开山鼻祖宗喀巴及其弟子甲曹杰、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一世班禅克珠杰为格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为格鲁派的巩固和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1697年 (清康熙年代)地方摄政桑结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公开发丧,向康熙皇帝奏报寻访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的情形,经康熙皇帝同意后,五月,迎请转世灵童浪卡子,以五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此即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1705年:桑结嘉措和硕特蒙古汗拉藏汗发行军事冲突,摄政桑结嘉措被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视为同谋也被拉藏汗废黜,解送北京,在圆寂于青海湖边途中。六世达赖是位文学家和诗人,有关他的故事在藏区民间有许多传说。

◆1706年 拉藏汗立益西嘉措为达赖喇嘛,拉萨三大寺部分僧人和青海蒙古一些首领不满拉藏汗废黜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不承认益西嘉措是六世达赖喇嘛的转世,而在青海塔尔寺扶植另一转世灵童格桑嘉措。

◆对六世达赖转世灵童之争执,西藏与蒙古政权进行数年争斗不已,既而,外国势力趁机进入西藏,准噶尔人侵占并抢掠了拉萨。

◆1713年 康熙皇帝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诏书、金印。从此,黄教班禅额尔德尼转世制度开始实行。出于这样一个动荡纷乱的时代,五世班禅显示出他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才华,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抗准噶尔军,调解了诸多的政教矛盾,为藏区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康熙皇帝派皇十四子到青海塔尔寺,封青海蒙古首领承认的格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此即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清军在青海蒙古各部的配合下,进军西藏,护送格桑嘉措到拉萨坐床。

◆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西园寂后,1740年,班丹益西成为六世班禅。七世达赖给他授了沙弥戒,从此便建立了师徒关系。六世班禅住在布达拉宫,每天由七世达赖给他传授经论。

◆1751年 (清高宗乾隆年代) 乾隆皇帝制定《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命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掌管西藏政教。组成噶厦政权,由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共同领导。

◆1754年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设立布达拉宫僧官学校。建造罗布林卡的格桑颇章(达赖夏宫)。

◆1757年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去世,八世达赖强白嘉措被确立。八世达赖8岁时拜六世班禅班丹益西为师。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日下午,六世班禅在北京黄寺因患天花治疗无效而圆寂,享年42岁。从1781年八世达赖开始亲政期间,八世达赖和六世班禅进行很合作,抵抗廓尔喀入侵,对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进行整顿,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六世班禅班丹益西圆寂以后,七世班禅丹白尼玛继位。

◆八世达赖于1804年(清嘉庆九年)在布达拉宫圆寂,时年49岁。八世达赖强白嘉措逝世以后,1807年,根据清高宗制定的"金瓶掣签"制度,九世达赖隆朵嘉措被抽选确立。1815年,九世达不幸在布达拉宫暴亡,时年只有十一岁。

◆九世达赖隆朵嘉措逝世以后,1822年(清道光二年),十世达赖楚臣嘉措被确立 。1834年拜七世班禅为师,由七世班禅授了比丘戒。1837年十世达赖楚臣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只活了二十二岁。

◆十世达赖楚臣嘉措逝世以后,1841年仍由"金瓶掣签"确定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1855年(清咸丰五年),克珠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只活了十八岁。

◆十一世达赖凯珠嘉措逝世后,1858年 ,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被立。1875年(清光绪元年)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只活了二十岁。

◆这一时期,七世班禅自坐床以来,清朝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的统治达到了全盛时期,七世班禅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和同治四个皇帝的统治,和他共事的驻藏大臣前后有37人。七世班禅始终坚定地站在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同历代皇帝及驻藏大臣关系处理得很好,所以历代皇帝与历任驻藏大臣对七世班禅都是很信任。七世班禅在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作了的重大贡献。他又是九、十、十一世达赖的师傅,他和这几代达赖的关系都是很好。1853年(清咸丰三年),七世班禅丹白尼码在扎什伦布寺的圆寂,享年七十二岁。

◆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圆寂以后,1857年八世班禅丹白旺修被认定。1882年圆寂,终年二十七岁。

◆十二世达赖成烈嘉措逝世,1877年(清光绪三年),达布"灵童"被确立,成为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

◆公元1888(光绪十四年) 在布达拉宫举行掣签仪式,达布地区的仓珠嘉措掣定成为九世班禅。九世班禅拜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为师。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英军侵略西藏,西藏军民在江孜英勇抵抗,失败。这就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江孜保卫战。(电影《红河谷》的历史背景)。十三世达赖为了避免被英军俘获,被迫出走,经过青海,到了外蒙古。前往外蒙古。当年八月占领了拉萨。英军进入拉萨后,强迫订立《拉萨条约》共十条。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三世达赖回到北京,期间,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多次会悟。

◆1910年 (清宣统二年) 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回藏后,与驻藏大臣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而矛盾的焦点,则是川军入藏问题。清朝所派的川军抵拉萨,军纪很差,在藏与西藏军民冲突,拉萨形势混乱,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自身安全计,逃往印度。

◆1912年 (民国元年) 辛亥革命后,在藏川军受西藏军民围困,内部又分派混战。川军被迫撤回四川。十三世达赖喇嘛年底返回拉萨。

◆1923年 (民国12年) 九世班禅因与十三世达赖失和,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从日喀则出走,后在国内各地流浪了整整十四年之久。

◆1928年( 民国17年) 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设立蒙藏委员会。次年,班禅驻京办事处成立。

◆1933年 (民国22年) 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在拉萨布达拉宫圆寂,享年五十八岁。

◆1937年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于进藏途中,在青海玉树圆寂。享年五十四岁。1941年2月4日,九世班禅灵柩运到后藏,在扎什伦布寺建宝塔供养。九世班禅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九世班禅不仅佛学造诣极深,而且政治上也很成熟。早期他与十三世达赖共同领导了抗英斗争,晚年又积极从事抗日斗争,可说是一位勇敢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士。至于他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维护,更是始终一贯,坚持到死,在西藏宗教上层人物中是难能可贵的。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是西藏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反帝国领袖人物。

◆1940年 (民国29年) 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在布达拉宫坐床,国民政府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入藏主持坐床大典。次年摄政热振活佛辞职,大札活佛继任摄政。

◆1949年 11岁十世班禅确吉坚赞在青海塔尔寺坐床。

◆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行昌都战役,一举歼灭阻挡西藏解放的藏军主力。

◆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经过谈判,5月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7月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到达西藏。9月,西藏地方政府召开僧俗官员会议,决定拥护《协议》,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的先遣部队抵达拉萨。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12月,十世班禅确吉坚赞从青海启程进藏。

◆十世班禅确吉坚赞于1952年4月28日安抵拉萨,当日下午,十世班禅在布达拉宫拜会十世达赖。达赖和班禅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标志着两位宗教领袖之间长达29年之久的隔阂消除。随后班禅回到了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九世班禅自1923年离开后藏的札什伦布寺以来,至十世班禅时逢全国解放的时候,两代班禅已有20多年无法回到他的驻锡地札什伦布寺了。

◆1952年 1月,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成立。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成立。

◆1954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在北京签订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并换文规定印度撤退在中国西藏地方的武装部队。7月,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分别启程前往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十四世达赖喇嘛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2月,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正式通车到拉萨。在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5年3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由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任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第一副主任委员。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制造武装叛乱,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加措逃离拉萨。人民解放军奉命平息武装叛乱,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由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代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命帕巴拉.格列朗杰为副主任委员,阿沛.阿旺晋美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1966年的夏天起,"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中国大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班禅大师也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从1968年春起,他被关押。

◆1977年10月出狱后,十世班禅成了北京市的普通公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陆续为他落实政策,安排工作。1979年7月2日,在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被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88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班禅大师进行了平反。

◆1989年1月9日,班禅离京去日喀则,参加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东陵的落成开光典礼,1月28日突然患病,后经医疗专家、医务人员多方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1岁。中央政府为十世班禅大师修建的灵塔,位于扎什伦布寺西陵。

◆1995年11月29日下午,在大昭寺经金瓶掣签后,国务院特准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2-16 14:45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向往ING~~~

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2-16 20:21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最初由泡泡发表
向往ING~~~

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戏?

我想去不敢去[难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2-17 18:43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老妈想去N年了,我再孝顺也不敢陪她上那么高的高原[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4-2-17 19:19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汗]
该帖由: 想你的蟾蜍修改,时间 2004-2-17 下午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4-2-17 23:01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想去。

一定会去。

[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4-2-18 06:50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去过

不想再去!!




上次吐得天昏地暗的, 怕怕!![撇嘴][撇嘴][撇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2-18 13:11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去过,还想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4-2-19 21:45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最初由天堂鸟发表
老妈想去N年了,我再孝顺也不敢陪她上那么高的高原[汗]

第一次听说有老年人想去。佩服得紧![大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4-2-19 21:47 | 只看该作者

Re: [原创]进藏日记

最初由bystep发表
去过,还想再去:)


组织组织?![心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5 14:05 , Processed in 0.1116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