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三拳农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21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很多年前,80后的我们要是问:如果你必须选择,你是选择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相信许许多多人会对这样的问题嗤之以鼻。如今,本来并不相干的房子和爱情的关系却已经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有了爱情没有房子,选择房子丢失爱情,有时候,这样的两难选择会让我们不知道该向现实低头,还是应该坚守爱情。。。
  
  当爱情遇到房子。一切都是这样难。但我觉得,作为男人就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为爱情按个家。但是,好多人,觉得海藻不对。是因为人都有中国传统的思想。难道海藻和宋之间就不是爱情吗?爱一个是不需要理由的,这个话,长期被人说,但是因为各种理由批评了海藻。你在找一个你爱的人的时候,难道就不去考虑他的物质吗?我们长期说,物质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说,物质基础决定爱情对象?我们说唯物主义是对的,唯心主义是错的。那为什么要说爱情不应该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呢?
  
  当你的生活是在一年赚20000的时候,你们愿意回到农村去过一年只有5000千的日子。想想为什么啊,为什么人们都想多的比别人好,但是都不过为自己的将来付出!房子其实是个简单的并且是必须的东西!当爱情没有房子的时候,你怎么可以告诉你的那一半,你可以给他将来。结婚只是一张纸。离婚也是一张纸。什么都不可以保证,在现今的社会房子起码是你给你家庭的一个保证,难道不是吗?人们都看到了男人花钱着小2,小3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看见男人给了生活房子,将来付出的时候。是的男人这样不对,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是因为社会的进步,难道说是社会的退步吗?要是,是社会的退步.那么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是不是都是社会退步,我们应该回到70年代,去吃那时候的东西,去排队领粮票.
  
  有时候,这样的两难选择会让我们不知道该向现实低头,还是应该坚守爱情。。。这个其实不是个选择,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别人走的路,你没有走过,你走的路,别人也没有走过.为什么一定要去批评别人走的路呢.有时间为什么不想想走自己应该走什么路呢?
  
  许多人只看见别人有钱人怎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不去想想他为什么可以有钱,就算是富二代.那他们的父辈付出来,应该比普通发人付出了两倍一上的代价才可以这样,让他的儿女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
  
  所以各位请不要装,海藻不是贱,只是现实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22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太近了,所以我们身上那些“丑陋的、自私的一面”让人无所适从了。可是那些确实是真实存在,确实是切身体会到的。事后的种种批判不过是理智状态下的想当然,当你真在那些处境下,你能做的选择只能倾向于此。所以谁又对谁又错了呢,只不过,故事的结局还是应了那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33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一位观众看了后评价:你没钱,再纯粹的爱情都是扯淡,你有钱,再肮脏的交易都是爱情。
       张爱玲说: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哥说:现在的中国人一辈子讲的是房子,念的是房子,怨的还是房子,永远永远。稍微有点偏激,现状也让穷人们感到挺无奈的。
       六六大概是从《双面胶》后比较有知名度了。双面胶小说电视都没看。《蜗居》在优酷上花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快速浏览完毕,小说大概四十分钟浏览完。
      《蜗居》当然不是特别深刻的作品,说的无非是小民琐碎的烦恼生活,又不能升华到本质或者深入到骨髓的高度,充其量不过是嘟囔和抱怨,连揭露都谈不上。不过这正是一般平民的高度和角度,平凡而亲切,注定能引发普通人最大的共鸣。这也是六六笔下一贯的特点,再加上文字的讥诮幽默,使她能够在文坛占据自己虽然不大但颇醒目的一席之地。
      来说说对电视剧的直白感受。两姐妹,我顶讨厌的是姐姐。
      姐姐海萍带着江浙一带的口音,有点别扭,妹妹海藻演技有点僵硬,毕竟是年轻演员。
      姐姐对房子的极度追求让我觉得有点面目可憎。妹妹献身换来金钱,丈夫差点进了监狱,就为了她要的房子么?姓苏的用庸俗的话来说是个没本事的男人(多数人的平均水准),那姓郭的呢,同样不算个优秀的妻子(也许也是平均水准)。逼迫丈夫、对妹妹不负责任的教导等。在妹妹的二奶行为上,当姐姐的立场反复无常。规律是有好处则偏袒,有麻烦则责怪。
      妹妹呢,年轻、社会经验不足,自身能力也一般。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命运似乎是个神话。与正当恋爱的小男人分道扬镳,那么以后就是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谁都没关系。小贝,似乎是很多80后的一个写照。在6万块上,我认为他是受了委屈的。很多人说他小气了。海藻提出后,小贝没有一口回绝,第一句问的是什么?是 “明年五一前你姐姐能还么?" 问这句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海藻立马就可以得到那6万。而海萍夫妇呢,我靠,2万块都是艰难的。妹妹两个人结婚也要买房呀,房价一天天涨,五年后还给你6万,在上海能买个厕所不?当然了,男人没钱就是错,这也算是个潜规则了。所以宋秘书这样说:慷慨只有在收入比付出多的多的时候才存在。那可不,宋大秘书的钱那来的可是花花的,稍费吹灰之力而已。
      直接的分手原因是背叛,背叛不是一般人能忍的,甚至还觉得小男人有点墨迹和软弱,想忍到底没忍住,少一点男人的果断。也许我潜意识觉得,背叛发生在恋爱期间的伤害比发生在婚姻里产生的伤害要小得多。恋爱里的背叛,分手呗,有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就是一个人心痛一阵。虽然理想的人越来越少,可是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在具有法律意义的婚姻里,背叛行为伤害的是两个人、两边的父母、孩子等。伤害面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大很多。
       姓宋的无疑是被编剧美化了,如果说前面几个人物都很本真的话,这个宋秘书则有点假。来看看编剧和作者的刻画。
      纵然他有千般不是,但他沉稳、大气、睿智、幽默、渊博、深谋远虑还加点童心未泯,情商智商都相当之高,和他在一起永远不会枯燥厌烦、无话可说。至于个人品德方面,他手掌大权,投怀送抱的事情应该不少,但他在遇到情人之前,对家庭忠诚,不近女色。遇到自己情人后,对自己的情人一往情深、至死不渝。除了官商勾结捞点外中饱私囊给国家造成点损失外,个人形象可以说是完美无缺。难怪妹妹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跑,把属于自己的大好青年、未来夫婿也丢下不管了。
      于是观众们尤其是女观众同情了,感慨了,落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33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一个有着优点的坏人,往往比高大全的好人(伪人)来得可亲可爱。这也是一个规律。
      我有点怀疑了——世界上会有这么完美的男人吗?尤其像宋秘书这样混迹官场多年、深谙人性劣根性并娴熟利用、苦心经营20年织就关系网、手能通天权倾朝野的男人……一旦谈上恋爱,忽然就成了18岁的少年?那么纯情又认真,那么善解人意又体贴入微,第一次与情人做爱后居然还会害羞——暴露了并不年轻的身体;居然还会心存内疚——他内心独白是,喜欢一个人何必一定要占有她……当然之后他还是情不自禁设下迷局,一步步引无知少女掉入他的温柔陷阱。
      引别人跳入陷阱也没关系。坏人一般都是站在井栏边上看热闹的,宋秘书是自己也跳进去了,所以在感情上,他算不得坏人。
      好吧,既然六六还是个女人,她愿意这么写也没办法。
      女性观众看重的是他的优点,所以引得不少人对宋某人同情加憧憬。在小贝与宋秘书之间选择后者的不在少数。生活是多彩的万花筒,小男人有人喜欢,老男人也一定有人喜欢的,何况是个有钱、有权、样貌在同龄人里还不错的公务员呢。不过呢,当宋的老婆估计不少人就要嘀咕了:宋太的现在是我的未来么?可是当二奶小三呢,好处大大地。5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在读这个曲折故事的同时,感觉作者六六——这个看似嘲讽尖锐看破红尘的女人——她本质上还是女人,她在心底还是期盼爱的,所以她忍不住要创造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美好的爱情故事。同时她的理性和生活经验又告诉这些东西都靠不住,所以在故事的高潮之际,她又必须亲手毁灭它。不过说到底,不知道作者要通过这部小说告诉我什么?当二奶还是不当二奶?这是个问题。在那儿买房子,买多大的房子?这是个问题。买房子的钱从哪儿来?这还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34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一个人必须要掌握起码的谋生能力。经济上越独立,越不容易被物质和权势所诱惑。也越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必依赖他人。须知,任何交换都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一个人必须要有对社会和人心有起码的了解,要知道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和代价,这样就可以评估值不值得去做,该不该去做。不会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对自己要有真正的了解。如果连自己的内心都看不清楚,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就算手里已经拥有的幸福,也会失去——这就像一直追赶兔子的猎犬,看到窜出来的狐狸就去追狐狸了。最后的结果和可能是兔子没了,狐狸也没追着。
       如果要做一件与社会主流道德相悖的事情,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压力?如果事先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日后面对困难就会容易一点,也不会动辄后悔。因为你不是小孩子了,没有人会原谅你。
       物质和精神不是对立的。万一对立的时候,想想选择后十年的情形,以供参考。
       做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想清楚。做了,就不要后悔。
       如果你是个有良心的人,永远不要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宁愿让别人对不起你。
       不要为了爱放弃一切。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值得让你放弃自己的尊严、亲情、社会关系、正常生活、独立自主的能力~即使为了爱,也不可以。因为你必须要考虑到,如果失去这份爱,你必须要活下去。
       于是我知道了,对于妹妹这样的女孩子来说,以上诸条都没办法做到,所以她选择宋秘书简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这样的女孩子在上海千千万万,她们正在为自己的年轻和天真付出代价。
       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无论她们以前听说了多少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依然要自己亲身体验才会得到深刻的印象。
       其实,没什么是一定正确、对自己最好的。谁能说自己一辈子没有犯什么错误?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幸好人生不止有一次选择,即使是错误的,即使付出代价、流泪、留下伤疤,她们还是有机会走回去、重新开始。不要小瞧了年轻人的自我康复能力。
       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我能总结下来的,仅仅是这么一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35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刚上大学,我们怀着憧憬看了《奋斗》,当我们踟躇的时候,我们看了《我的青春谁做主》,就当我们即将豁然开朗的时候,一部《蜗居》把我们全拍死了。绝望中,我们看了《2012》,顿时淡定了。买什么房子啊,早晚是要塌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37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蜗居中不能独立的去看待谁对谁错
  现在的这个社会已经将这种畸形的价值观
  变得再正常不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45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其实蜗居好就好在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人人都可能会面临各种选择,每人的答案也不一样,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让大家尽量少的遇到这样的问题。
  
  以前记得有一个节目上,主持人问大家:“在座的女士,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给你5万块钱,请你离婚和他在一起。不愿意离婚的请举手。”,在场的几乎所有女嘉宾都举起了手。
  主持人又问:"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给你50万,不愿意离婚的请举手。”,在场的大部分女嘉宾都举起了手。
  “如果一个人愿意给你500万呢?”,现场举起的手明显少了很多。
  “5000万呢?”,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
  
  其实人性很多东西是根深蒂固的,只是一般时候你遇到的诱惑不够分量,诱惑的砝码不够而已。现实中如果很多人在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你轻松摆平,在感情得到满足的时候,又有金钱保证,那就会出现千千万万的海藻。
  
  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我们的社会有几点要进步才行:
  
  1、贫富差距不能太大。如果一个工人的收入和一个公务员的收入差距没有那么悬殊的时候,是不会为了两斗米折腰的。因为她自己可以保障自己维持一定水准的生活,那要诱惑她的成本就要更大才行。
  
  2、法制要健全,不能让特权阶层占有太大的社会资源。海藻之所以和宋在一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宋能呼风唤雨,什么事都可以摆平。不否认美国也有特权阶层,但没有像中国这样显而易见到大家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并且希望自己是特权阶层中的一分子。如果中国的老百姓在很多事上也可以依照法律,从正规渠道走,那宋这样的人的魔力也就失去了很多光环。
  
  3、房地场市场要管理。房价已经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了,它是和老百姓生活所有方面都息息相关的。建议中央领导们也来看看蜗居,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1:46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一个160左右的少林寺弟子,在深圳华强北卖艺,用酒瓶敲头,林冲用的长枪插自己,开始有4个城管叫他走,他没有理会,4个城管也在旁边看,边打电话,随和和尚18般武艺都使出来了,后来来了一车城管,想直接去砸和尚的东西,开始4个城管就对他们说,他功夫厉害,30多个城管拿棒子准备打架的状态,城管说你走不走,和尚说这里是中国人的地方我就不走,有本事抓我枪毙,要打架,我不怕你人多,随后大叫一声,用手直接把砖头敲碎了,城管老大看见以后就说,你要讲道理,出家人不要喊打打杀杀,现场的人全部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12-12 12:36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S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12-13 10:19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b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骏景论坛GG中转站 该用户已被删除
27#
发表于 2009-12-13 16:56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M21] 写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12-13 16:57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还可以sf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2-13 18:01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太有才了你!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12-13 22:34 | 只看该作者

Re: 从《蜗居》和《奋斗》中看男人(转)

引用作者 三拳农夫 于 2009-12-12发表的原文
刚上大学,我们怀着憧憬看了《奋斗》,当我们踟躇的时候,我们看了《我的青春谁做主》,就当我们即将豁然开朗的时候,一部《蜗居》把我们全拍死了。绝望中,我们看了《2012》,顿时淡定了。买什么房子啊,早晚是要塌了的…

[M04] [M04] [M21] 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7 09:18 , Processed in 0.1046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