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朋友D,算不上是我的朋友,但是我的同乡,她早逝的哥哥,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同学.
她是一个命运坎坷但很努力并最终幸福的女子.有点欣赏她.
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一个姐姐,一个哥哥.父母说不上恩爱,吵吵闹闹也是一种婚姻的模式.乡下人,很多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夫妻矛盾并最终渐渐有默契的.可是不知怎么她烈性的怎么想,在某次跟父亲争吵之后,悬梁自尽,开始了她儿时的苦难生活. 那时,她才4岁.
母亲的离开,对于他的家庭,是个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她的父亲,常在自责与后悔中沉沦,而江西男人,继承了客家男人的传统,大部分都是女主内男主外,不太会打理家务.
祸不单行,他们家唯一的男丁,我的小学一年级同学,(那时7-8岁)非常调皮,到邻居地理偷西瓜.邻居为了防止有人偷即将成熟的西瓜,给西瓜打了药. (我们那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在那片土地居住,其实一般的人都很厚道,会立个牌子,写上:西瓜地已打药,不要摘..之类的话)而知道的人都了解,90%都是叫你不要摘,其实根本没打药. 而我的同学,他运气不好,人家写了牌子,是真的打了药的.其实打了药,如果只是吃了瓜瓤,估计问题也不大.可是他可是好不容易逮着个西瓜(是那种打子瓜,皮很薄的,皮可以直接用来当菜吵,很脆的那种,我也说不上品种)连皮也吃了.后来就感觉不舒服,上医院,再后来,就是得了白血病,让这个家庭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村,我们学校都发动过捐款,但那些都是杯水车薪,几年后,他还是走了,而且他的家庭,连房子都卖了,住近我们村里的庵中. 他的妹妹,也就是D,在淳朴的乡人资助下,艰难的读完初中,就再无力读书了. 姐姐有点嫌弃这个包袱一样的家庭,早早的嫁人.而秩嫩的她,幸好长的比较高,在别人的带领下,到处打工.用的都是假的身份假的年龄,直到过了18岁. 听人说,她是非常节省的,打工的地方,包吃住,她的工资,基本每一分都寄给了父亲还债.她就在这样的还债旅程中结束了她多梦的少女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