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阿正的舅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8:34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谢谢小吴 [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8-11 18:37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再谢老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8-11 18:43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都对!都受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8:44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对了,你为什么叫辛普森呢? [M05]

他可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8-11 18:48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进公司时,要起个英文名,其他的太多了.正好在放追捕直播,所以.....

而且美国有个卡通片叫THE SIMPSON'S,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4-8-11 18:53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社会是现实的!!! [M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8-11 18:56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QUOTE Create By 潜水员 At 2004-8-11
社会是现实的!!! [M30]


好深啊!我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8:58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令人吃惊的俄罗斯
2004年07月22日 16:19







俄罗斯的教师工资大约每月100--300元人民币,政府官员的工资也不高,俄罗斯教育研究院院长的级别很高.至少相当于我们的副部级,但是他的工资仅折合人民币700元。

收人尽管很低,但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圣彼得堡,我所见到的是男人衣着考究,女人漂亮时髦,商店里食品丰富,总体感觉是,人们的生活并非贫穷。我曾根据当地的物价对俄罗斯人的收入与支出粗略做一番对比,结论是:他们挣的钱根本不可能满足现在的生活水平。那么他们哪儿来的钱呢?

老百姓钱从哪儿来,"影子经济"下,"灰色收入"有之,各有各捞钱的渠道,但重要的是政府的高福利政策。对于正处于经济困难中的政府,维持如此高的社会福利,真的是很不容易。

就说莫斯科市民的私家车吧,莫斯科市区马路上跑的车,在品牌和新旧程度上不及北京。市区街道上,到处跑的是旧车该淘汰了。可入家毕竟是有车族.大街上见不到自行车,市民出行,除了乘地铁,挤公共,就是开私家车。

又深入了解了一下,算是基本上揭开了谜:市民们在生活上有许多不用花钱的地方。尽管俄罗斯经济萧条,但它的社会福利仍然令人羡慕。

首先,居民住房不收费,虽然现在也学我们,开始住房改革,把公有住宅转给私人,但政府规定,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

还有,自来水、热水(一天24小时供应)、供暖,从来就不收费,索性连水表都省了。这个国的公民根本不知水表为何物。天然气和电的计价收费也是粗放型管理的低收费,这种收费对居民来说根本就不算是开支。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全民公费医疗也着实令人不可思议。我国的公费医疗仅仅是对公职人员及国有企事业职工而言的。你没有有国家编制的工作,就享受不到公费医疗。而俄罗斯却是全民公费医疗,农民,无业者,只要你是俄罗斯公民,就一律公费医疗。手术免费,住院免费,治疗免费,唯一不免的只有药费。所有的人得了病,不管什么病,甚至都不管你是不是俄罗斯人,只要在俄罗斯境内的任何人得了病,救护车就给你往医院拉,就给你治。

俄罗斯的经济虽然是多年来处于停滞状态,但它的义务教育制度却依然如故。用我们的话说,叫作"再穷不能穷教育",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供应全体学生一顿丰盛的、营养充分的早餐或午餐。我曾就此询问过俄方人员,为什么要免费供餐。俄方人已感到很吃惊,竟反诘;"学校不供餐,让孩子们到哪吃饭呢?"我说:"难道他们家里不给做饭吗?""家里?营养怎么保证?"俄方人员吃惊的表情使我感到惭愧----人家

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我都当作问题来提!

据实论,俄罗斯的确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度。我们常常自夸"地大物博",到了俄罗斯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地大物博。以莫斯科为例,该市所辖面积极大,城区内早已留足了大面积的绿地,甚至还有成片的树林。市内道路非常宽阔,有时甚至使人感到空旷。据介绍,莫斯科市民60%以上在郊区建有私家别墅。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别墅的土地成本极低,而且,市郊的自然环境也很好,树林,湖泊、草地随处可见。市民可以随便选个地方就盖别墅,既不用"规划'批准,也不用购置土地,交地价。盖别墅时还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砍树锄草,因为政府不收任何费用,所以这样的别墅造价很低。我曾经同一位俄罗斯朋友开玩笑,说要买下一座80平方米的小别墅,那小别墅建草地上, 树林旁,不远处有一个小湖,可以钓鱼,这样的别墅,我问他卖多少钱,他出了个价,吓我―跳:500美元?如此低廉的造价如此宽松(简直就是放任)的政策,难怪市民们纷纷跑到郊区去建别墅。逢到假日,多数市民都携家带口开着汽车出城度假,尽情地享受生活。

来源: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网站 作者:毕运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8-11 21:56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QUOTE Create By Simpson_Wu At 2004-8-11
[quote]QUOTE Create By 潜水员 At 2004-8-11
社会是现实的!!! [M30]


好深啊!我晕.[/quote]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已! [M30]


也许很冷漠,但在世界上值得唏嘘的事多了去了!
[M27]
一次又一次的看到了听到了 [M13]

就只能一次次的折磨自己弱小的心灵!
[M27]
次数多了,人就麻木了!


不要让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是我唯一能做的! [M13]


因为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容易! [M07]


我只能在心里祝他好运! [M29]


每次向各路祌明祷告时祈求天下太平!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4:38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大学生乞丐(第2集):(一)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乞讨
2004年08月11日 16:22



解说:2003年7月的一天,已经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李新第一次离开家乡真正的走出了大山,但是他要去的并不是梦中的大学校园,而是四川重庆。没有第一次离家的兴奋与好奇,有的只是内心的挣扎与撕裂,因为李新清楚的知道他去这个陌生城市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乞讨!


陈晓楠:你以前去过重庆吗?

李新:没有。

陈晓楠:以前最远去过哪儿?

李新:哪儿都没去,最远也就在县城,什么地方都没去。

陈晓楠:到了重庆以后呢。第一步做了什么。

李新:第一步,就是游荡,什么事都不做。

陈晓楠:你都带了什么出来?

李新:什么都没带,就带个身份证。

陈晓楠:钱呢。

李新:钱,带了两百块钱。这两百块钱是我叔叔给我找的。

陈晓楠:刚到重庆先干了什么?

李新:首先下车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看能不能有一份什么工作。

陈晓楠:找到工作了吗?

李新:我就去看那些专门贴招工的那些东西,就看了很多地方,当时就在想,到底是讨还是打工算了,每次看到招工就想去看一下,但到最后还是觉得如果打工的话,一个月就几百块钱,要是打工就不可能再上学了。

陈晓楠:因为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是吗?

李新:是。

陈晓楠:你必须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当时任务是多少,你必须要拿到多少钱才能上学。

李新:要学费有五千零五十。

陈晓楠:那你当时看打工,一个月是多少钱?

李新:打工一个月,最多的有七八百的。

陈晓楠:就是说你现在只剩一个月的时间,最多能挣到七百到八百块钱。

李新:对,我可能还要花一点,是吧,那我还要花车费回来呢。基本上就剩五六百块钱了,那打工根本就不可能。


解说:李新清楚的知道,靠打工想要筹到学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找工似乎只是为了拖延一下上街乞讨的时间。因为真正走上街头向别人乞讨,对于李新来说比做出乞讨的决定更加的艰难。在陌生的城市,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他彷徨,他犹豫,他想放弃,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来回的摇摆。想到他们那个人均收入不足四百元的小山村,想到年迈的父母背着行囊艰难地爬上火车出外打工的身影,他觉得周围的世界离他是那么的遥远,人群中,李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但同时似乎也更加坚定了他上大学的决心。几天后,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已经漫无目地的"逛"了好几天的李新,终于决定抛开一切,开始乞讨!


陈晓楠:当你真的下了这个决心之后,接下来要行动的时候,你发现你会吗,怎么讨?

李新:不会。然后我就逛逛,就逛了好几天,好像找工作为了拖一点时间,因为我觉得乞讨,那太难了,没法做那事,不想放下这尊严,那也算是一场战争吧,好像也是几天时间,三四天,到最后我身上带上的那两百块钱就花完了,那前几天都是在火车站里面过,晚上就在火车站或者候车室里面过的。到最后我还是觉得,既然想来了,就试一下吧,现在什么都不管了。就这样。然后去买笔,买纸,就写。

陈晓楠:你在哪儿写的呢,当时你住在火车站里。

李新:当时不是,当时身上还有几十块钱,我写那个,肯定不想让别人看见,我就找一个最便宜的旅舍,当时住的是四块钱一个晚上。

陈晓楠:你之前都没有住过旅舍?

李新:没有。

陈晓楠:就是因为要写这个,所以特别住了个旅舍?

李新:是。

陈晓楠:怎么写的。

李新:就把我实际情况写在那张纸上,让他们看明白我确实很困难,我想上这个大学,希望大家帮帮忙。然后写完了,也是好几天才敢到街上摆。

陈晓楠:一个步骤都花了你好几天的时间?

李新:对。

陈晓楠:先是在街上走了三四天。一边走一边想。

李新:是。

陈晓楠:买了笔和买了纸,写了。还是要再挣扎。

李新:对。也是好几天都在斗争,把这东西写完。还是不敢用,有几天过去了,真的没钱了,想着时间也是过了挺多的了,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到最后我就硬着头皮,过去了。


解说:2003年8月2日,李新找了一个人少、偏僻的街道,把那一张已经写了好几天,但揣在怀里一直都不敢使用的求助信铺到了地上,艰难的蹲了下去。


李新:一放到那个地方,开始的人很多,就害怕,还是不敢,最后找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把它摆好。

陈晓楠:没有人的地方。

李新:对。

陈晓楠:谁能给你钱呢。

李新:第一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看见,偶尔有一个两个过来看一下,就这样。

陈晓楠:你第一次把那个海报摆在地上,你是坐下来了。

李新:我是坐下的。

陈晓楠:第一次坐下来,坐在海报旁边,是什么感觉。

李新: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就好像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那个时候,当时就觉得,做个人很难做。当时自己蹲在那儿,眼泪就不断不断地流。

陈晓楠:那一刻,没想过,不上学了?也不要让自己这么痛苦?

李新:对,确实是这样想,第一次就得了几块钱,我也不知道几块,反正就几块,当时就是说,不上了,就是这样上学付出的代价太高,好像这样不知道值不值得。

陈晓楠:那时候想为什么非要上呢,为什么非要上呢?

李新:因为在我们那个村里,有些人就是说,你们家命运就是那样,好的出头,好像就跟你们家没有那个份。

陈晓楠:你就是要争这口气?

李新:对,我想听这样的话也不爽。

陈晓楠:尤其在你爸爸妈妈都出了这个事之后,就更加没有人觉得这是可能的?

李新:对,听有些人在背后说就是,命该如此。

陈晓楠:所以你就得跟这个命斗争一下?

李新:对。

陈晓楠:上了这个学能彻底改变你的这个命运?

李新:现在还说不清楚,但是这个大学我要是能够念完的话,我觉得已经没什么埋怨了。

陈晓楠:没有什么遗憾了?

李新:对。


解说:李新说,一个人蹲在那条偏僻的小巷,虽然很少有人来看他的海报,但是他觉得好像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看似的,他不敢抬头,脑海里一片空白,他甚至忘却了自己身在何处,周围的景象变得模糊而遥远,静静的没有一点声响,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不真实,好像是一场梦魇,他挣扎着想从这梦中醒来,他挣扎着想要逃离。李新觉得时间过得是如此的漫长,又是如此的艰难,第一天乞讨,他要到了五块钱。


陈晓楠:当时第一天要到了几块钱,是吧。

李新:对。

陈晓楠:照这个进度也不行啊。

李新:是啊。

陈晓楠:你的任务当时是五千块钱。

李新:因为当时我呆在那个地方也就是几十分钟,没多久,因为我不想在那里呆了。

陈晓楠:坚持不了了。

李新:对,当时那种情绪实在是受不了。当时就觉得自己没钱走了。大不了就不读书,干嘛在别人面前乞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4:39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大学生乞丐(第2集):(二)我在煎熬中苦苦挣扎
2004年08月11日 16:22



解说:无法承受乞讨时那种痛苦的煎熬,李新想到了放弃,但是第二天他还是来到了街上。他说经过长时间挣扎,艰难的做出了乞讨的决定,有了最痛苦的第一次,接下来的第二次似乎就有点身不由己了,他觉得自己好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踉踉跄跄的向着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走去。


李新:第二天过来就什么都不想了,就找上人最多的地方,把纸摆上,然后什么都不看,就低着头在那个地方,那天我一蹲就是四个多小时。

陈晓楠:经过第一天那一次最痛苦的第一次之后,第二天就彻底的就放开了,不想了。

李新:对,也不要再想了,自己一想,什么都不管,只要钱,当时就这样想,只要能得钱就行,什么都不想,那个时候还想去抢劫呢。

陈晓楠:你还想过这个呢?

李新:对,我说如果我去抢劫的话,也许没抢到什么钱,但是我觉得这样,不太可能。

陈晓楠:乞讨和抢劫有什么不一样?

李新:我觉得抢劫就是违法,要是我被抓到了,我就什么都没有了,乞讨的话,大不了就是那时候那些人笑我,看不起我,以后有的是机会,当时那样想的。因为如果去抢劫的话,很有可能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了。

陈晓楠:乞讨你觉得只是暂时的有人笑你,有人瞧不起你?

李新:对。

陈晓楠:周围经过的人看见海报,他们是什么反应。

李新:可能在那方面骗人的,可能已经不少了,我第一天的时候还没多少人说,就是看的人,然后就没有人相信我这是真的,可能就是说,我这个人是个懒汉,不想做什么事,就来这里摆张纸,让别人给你钱,然后你就坐着吃,有很多人就是这样说的。

陈晓楠:你听到他们说这些了?

李新:听到了,而且很多。

陈晓楠:你跟他们争辩吗,你告诉他们是怎么回事吗?

李新:我告诉,但是我又不知怎么证明自己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跟他们说,他们就不跟你对话,他们说完就走了,当时就是说,你不信就快走,当时我也没说,我就说你快走吧,我心里面是这么想的。

陈晓楠:你又不敢说心里想的。

李新:对,我说你不信,你就快走,你不该在这儿影响我。当时就这么想。不过有心的人还是有,不过那些人都要问一下,都要具体了解一下,问我考了多少分,然后怎么着,就跟他们说一些,然后他们说可能是,然后他们就给一点钱,当时他们给钱,我太不好受了就是给钱的时候,我就说,我怎么向别人讨钱了,别人给我钱的时候,我就说,好像这个钱我怎么用,我干嘛要向别人讨钱。

陈晓楠:你接过那钱的时候?

李新:对,接钱的时候,就心里特别难受。别人给的越多,这种情绪就越强烈。

陈晓楠:给的越多,你反而越难受。

李新:对。


解说: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李新低着头蹲在求助书的旁边,他不再想面子,不再想尊严,他要抛开一切一想起就让自己痛苦的"私心杂念",他想尽快的要到钱,然后逃离这座城市。但是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还是始终形影不离地跟随纠缠着他,让他无处藏身。


李新:但是到后来我一过去就好像有点习惯了,就是说每天早上就知道自己要做那件事,就去看,到街上去看,哪个地方有人,然后就准备到什么地方摆。反正心里还是在矛盾,不过这样少了一点。巴不得这时间赶快过去,赶快凑点钱,然后回去,

陈晓楠:当时你在街上看到有别的乞丐吗,乞讨的人?

李新:有,有的都是一些残疾的,或者是一些很幼小的,还有一些老的,看到那些很多。

陈晓楠:你那会儿觉得你跟他们。

李新:跟他们不一样,因为我看到他们是那样,而我是有劳动能力的,所以我觉得我要那个钱好像是不应该,因为我觉得不上学的人也很多,因为我写了几句英语在后面,怕别人不信,他们一般都说,一般有文化的人都不去做那种事的,那我就把几句英语写上。

陈晓楠:证明你以前是学过一些东西的,可能会考上大学。

李新:对,就给我一点,能证明我一点是学生,就这样,后来我就加上几句英语,我觉得那几句英语有好多人都不认识,所以那段时间我觉得比我差得还有很多人,这些学不上也罢,所以就这么想的。

陈晓楠:街上有没有人说,我的孩子还没上大学呢?我干嘛要给你钱,让你上大学?

李新:没有。

陈晓楠:有没有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你非要上这个大学。

李新:好像也有,当时在我记忆里,应该比较多的就是能考上大学,没钱读书实在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一件事,就是最可恶的就是那些不想做事,想在那里骗人家钱,在我记忆里,很多人的反应就是这样。

陈晓楠:相信你的人不多?

李新:对,相信的人不多。

陈晓楠:你觉得他们如果真的是,如果他们知道这是真的,他们能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吗?能理解你这个决定吗?

李新:能理解。

陈晓楠:后来在街上呆了多少天?

李新:一共二十天左右吧。

陈晓楠:那你很有经验吧,这二十天。

李新:差不多。也不要什么经验,只要你在那个地方摆上,有同情你的人,他就会给你钱,


解说:李新曾经是父母、他们那个村的骄傲和希望,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班干部,他说乞讨时的他,没有尊严,没有自我,想到学校、想到老师和同学,他时常恍惚的觉得那个蹲在人群当中乞讨的人不是自己,他说那时的他,就像一个寒冬中快要冻僵的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同情的话语,都会让他感到温暖,让他铭记终身。


李新:我记得有两个女孩子来陪着我在那里蹲下,她们是上高中。

陈晓楠:为什么陪你蹲下呢?

李新:我也不知道。

陈晓楠:她们怎么跟你说。

李新:首先她就给我十块钱,然后她一直在旁边站着,好长时间,可能就是没人相信吧,然后她就过来,蹲在我旁边,她就说,我陪你在这儿蹲一会儿吧,我就说不用了,这样太不好意思了,她说没关系,我就在这儿蹲一会儿,她什么也没说,然后有人走过来,她就看那些人,看怎么没人相信,怎么没人同情,我看她反应就是那样,然后她蹲了有十多分钟,我说你该走了,我也要走了。当时我蹲在这里,怎么就没人相信,她一直没走。


解说:和李新的交谈中,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在努力的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着理由,但每当这些能让他内心稍许释怀的理由出现,他又会不自觉的用另一个理由把它推翻。比如他一会儿觉得为了改变命运,暂时放下尊严也可以说的通,但一会儿又觉得无论怎样都不能没有骨气,这无疑是人生一个很大的污点,一会儿觉得其实不上大学的人有很多,自己再怎么着也不能伸手要钱,但随即他又想如果人们知道了他是真的想上学而不是欺骗,或许也应该理解他,不应该把他和普通的乞丐混为一谈。就这样,他的理由被一次次建立起来,然后又一次次被推翻,再建立起来,再被推翻,因此到最后,似乎李新仍然没有给出任何一个坚定的答案。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起起落落之间,我知道我面前的这个18岁的年轻人经历了他人生中最为惨烈一次自己对自己的讨伐,自己对自己的战争。


陈晓楠:二十多天,你一共要到多少钱?

李新:要了一千多一点点,时间也快到了,因为我觉得我在那里受那种心里折磨也够多了,我就说,这钱也要不到多少了,我也回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4:40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大学生乞丐(第2集):(三)我最怕的事情是欠人钱
2004年08月11日 16:24



解说:在重庆乞讨了二十多天, 2003年8月25日,李新失望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到达凯里后,他就直接赶到弟弟就读的中学,把乞讨来的400元钱交给了弟弟,叫他用这钱交新学期的学费。


陈晓楠:你弟弟知道你出去乞讨的事情吗?

李新:知道。

陈晓楠:你和他商量过吗。

李新:没商量。我跟他说。

陈晓楠:他什么意见。

李新:他也表示很无奈,他也想,可能那是唯一的可能的希望吧,就试一下,那也算是机会,他反正没反对。当然他也不会赞成,但没办法

然后我回来,基本上我去乞讨那钱救没多少了,就剩六百块钱吧,我叔叔去东借西借,都没借到,没借到,然后我就去贷款,拿着通知书,去信用社。

陈晓楠:贷到多少钱。

李新:准备去贷五千,然后贷不到五千就贷三千。

陈晓楠:为什么贷不到五千呢。

李新:因为那银行就说,像你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还,也不知道能不能还,所以这钱也不能多贷,最多最多就贷两千,他当时说,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要的是五千,那你就多贷一千吧,贷三千吧,就五千,我就不想了。

陈晓楠:带着你贷到的这三千块钱,加上你原来剩下的乞讨得来的六百块钱,离学费还差一千多块钱呢。

李新:对,还差一千块钱。

陈晓楠:就是你踏上火车,真的赶到学校的时候,兜里那些钱是不够他要求那些钱的。

李新:不够。

陈晓楠:那你心里怎么想,当时一路上。

李新:当时我就想,还是再去看一下,先到学校去吧,当时我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了,


解说:似乎人在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之后,就是被它的惯性推着往前走了。对李新而言,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决定,就一定要寻找一个答案,看一看它的结果究竟如何。因此虽然他要来的钱离学费还有着相当的距离,而且如果要上学,就必须带着这样的负担,他还是决定不能回头,继续向前走。李新说,第一个学期中,其实他的学校并没有严格逼着他马上还上欠下的钱,也并没有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的期限,可是他依然寝食难眠,因为他从小最怕的事就是欠人家的钱,再加上太想把书念下去了,他实在怕有哪一天,忽然成为他大学生涯的终点。这一天会不会到来,什么时候会到来,这个悬念,成为性格内向的李新心中一个无法排解的谜团。



陈晓楠:站在火车上二十多个小时,在想学费的事吗。

李新:想,一路上就想那个,看能不能,就想能不能有其它方式,能让我进这个学校,想得最多还是,当时也在想可能进不了那个学校。

陈晓楠:最后你踏进校门的时候,第一步踏进了这个理想当中梦寐以求的大学的校园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李新:觉得好像还有那种家的感觉,还挺高兴,就是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进那个学校。

陈晓楠:但是已经让你有了家的感觉。

李新:对,那个时候,因为我来是一个人过来的。

陈晓楠:突然有一个地方,你可以属于它,对吧。

李新:对,我说终于有个地方,可以让我落脚,不过我不知道这个地方能不能长久,然后第二天我就去报名,我去报名就去拿我的那些证明,申请书过去,然后我就找到我们系的党支书,他就看了我的情况,他就问我,你身上带多少钱,我说三千多,然后说,那三千多,你就留一千多做你这个学期的生活费,你就先交两千多吧,我就帮你开个缓交手续。

陈晓楠:你就欠了两千多的钱。

李新:对,他就说,你就先交一部分,留一部分你再回家,想想办法,把这个学期的交了,这个贷款我们以后再考虑。

陈晓楠:也就是说,不能立刻贷款,这一年欠下的两千多块钱,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李新:对对。

陈晓楠:后来带着这两千多块钱的债,你一个学期是怎么过的。

李新:还是有很多顾虑,还有两千多,两千七百块没交,有时候班主任过来说,要没有交的话就交齐。

陈晓楠:就在班上。

李新:对。

陈晓楠:当着很多的同学来说,大家知道都有谁没交学费吗?

李新:应该不知道。

陈晓楠:但是你心里觉得。

我心里觉得,这钱该交了,但是又好像不知道怎么交。


解说:当初来到学校,助学贷款是李新能够上大学唯一的希望。助学贷款迟迟批不下来,欠下学校的近三千元钱和下学期的学费怎么办?生活费又从那里来?钱的问题像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李新的心头,时时刻刻地纠缠着他。李新多次想到了辍学,但是经历了如此多的煎熬、折磨才好不容易走进了大学校门的他,看着周围无忧无虑的同学,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李新说,那时候只要有一点希望,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象救命稻草一样紧紧的抓住。但对失去了父母的李新来说,他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绝望中,李新又无奈地想到了乞讨!

2004年寒假,李新南下深圳,再次乞讨。


陈晓楠:你上一次在重庆的时候,当时十几天,是吧。

李新:二十天。

陈晓楠:乞讨得了一千块钱。那么你这一次如果再去深圳的话,如果还是这样的话,那么离你的目标还差很远,而且如果你是打工的话,可能挣到你说七八百块钱,你为什么不选择打工呢?

李新:因为打工也凑不齐啊。

陈晓楠:但是你乞讨能凑得齐这钱?

李新:这有可能。只是有可能而已。但是去乞讨比打工希望大一点,因为是别人给的,也有可能一分不给的,也有。

陈晓楠:这好像就是赌博?

李新:对,就像赌博一样。

陈晓楠:因为打工是即定的,一定只能得这么些钱。

李新:嗯。打工最高最高就是五六百,七八百。

陈晓楠:但是乞讨有可能得到。

李新:有可能得到三四千块钱,有可能,因为去年暑假有那段经历,所以还是想到那个,就是说最后一次吧,看能不能把没交的学费凑到,然后交到,我下年学期没有措施的话,我可能就不读了,自己打工,来供我弟弟来上算了。

陈晓楠:你当时做好心理准备?不再读了。

李新:还没进学校或者进学校之后都想过这个。

陈晓楠:那你前面的努力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不就都白费了吗?

李新:我也想过努力可能不成功的,我去乞讨我也知道,冲着就是大一的学费,到了大学然后再看学校有没有贷款或者减免这一方面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算我白上了这个大一,其它的我也没有什么遗憾。

陈晓楠:因为连乞讨都已经(做了),这件事都做了,已经所有的努力都已经尝试过了,如果还不行的话,你就只有放弃了。

李新:对。

陈晓楠:想到放弃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

李新:我觉得自己努力这么多,如果还没有什么办法,这乞讨如果要我一直乞讨读完这大学,我想我是读不到了。

陈晓楠:你说这是最后一次,再赌一下。

李新:嗯。


解说:在对李新的采访几个小时当中,我一直在问我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残忍,因为我们回忆的是那样一段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的经历,是他心理最深刻的痛。为了保护李新,你们始终没有看到他的面孔和表情,不过其实我虽然面对着他,大多数时间李新也没有看我的眼神。我们坐在水边,而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水面,象是要把一肚子的心事都讲给那一面湖水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8-14 15:28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看了让人堵得慌.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女人抱着一个才几个月的孩子在街边乞讨,那孩子还在吃奶,那女人就在这大街上给孩子喂奶,也顾不得害羞.说是孩子病了花光了钱,他们夫妻俩是从农村来打工的.
看着那孩子我就想哭,因为我也是一个五个月大的女孩的母亲,我给了她十块钱,其实我想多给一点,但觉得给多少都没用的,尽一点心意吧,我蹲下来问那孩子的情况,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讲话,因为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M06] [M06] [M06]
可怜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4-8-14 15:52 | 只看该作者

Re: 冷暖人生:大学生乞丐

我觉得他就不该选择读大学,一定要量力而行.他简直成了杀害他父母的杀手.同情他但不赞同他.人活着有很多种活法,当生存都成问题时,还读什么书.活下来是第一的.还有自己的亲人,你凭什么要他们为你付出那么多,甚至是生命呀.你的未来比你的父母的生命还重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2 15:07 , Processed in 0.0817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