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方学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21:4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欢迎多方学派踊

钢琴专业术语解析:“塌指”!塌指的行为:只是弹琴的一个“瞬间动作”而已。我们演奏钢琴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变化多样的手型。指型等手臂,手腕,腰部。身体的动作”组合“连贯完成”的。
教学过程中不要刻意去强迫学生按照你的“单一的看法”去更改。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要结合声音做“整体调整”。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只要她会“聆听”钢琴的音色。她得弹奏也会变得“自然而流畅”!


[本帖由广州钢琴家教修改于2008-07-09 21:46:59]
[本帖由广州钢琴家教修改于2008-07-10 07: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21:54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音乐心理属性的性质
音乐心理学文献中有关音乐人(musical persons)的讨论.使用着许多不同的术语.其中有些实际上是互相通用的.此将音乐心理学文献中最常见的解释基本上是符合的. 音乐天才(musical talent) 指一种特殊的自然能力或称能力倾向.是描述音乐人的最常用的一个分类术语.它通常隐指表演潜能.显露在音乐表演中人的高水平表现. 音乐感(musicality) 是一种对音乐刺激的反应敏感力.它还包括对音乐的一种欣赏倾向或理解力.但并不一定包括音乐表演的技术水平. 音乐潜能(musical capacity) 指音乐上的先关能力.也定义为:作用于人的音乐活动的一定生物学结构影响或说生物学潜在能力. 音乐能力倾向(musical aptitude) 指音乐技能发展的潜在能力(通常是先天的).它包括的是音乐训练以外的那些因素. 音乐能力(musical ability) 是最广泛的一个术语.通常认为.它是处于音乐能力倾向和音乐成就之间的概念.这种看法排除了音乐能力中何为遗传何膸获得的争论. 音乐成就(musical achievement) 指通过训练习得或者获得的属性.它可以是表演技能.音乐知识或者对记谱工具的理解等. 本文采用了另一个术语.音乐属性.这个术语在音乐心理学文献中不常见到. 它是指音乐人的各种明显特征.如高度发展了的音调记忆力或者美妙的歌喉等.采用这一术语的理由是,不同的音乐情境中得到公认的杰出人材实际上具备着不同的属性. 音乐能力的种类及其必要属性. 人类音乐能力有着惊人的多样化.如果把人类音乐行为放在跨文化和跨时代的条件下去考察.这种多样性表现尤甚.即使在当代西方文化中.音乐行为也是极其多样的.不妨设想一下教堂管风琴师.交响乐队的大提琴师或者摇滚乐歌星之间的行为差异.此例还远远不能说明音乐行为的多样性.因为它们仅仅属于表演艺术的范围.音乐行为还包括着做曲家.听众.指挥.教师和音乐治疗师.的活动等等.音乐心理学家要回答的一个重要而困惑的问题是:成功地从事名目繁多的音乐活动中的任何一种活动.个体必须具备哪些属性? 遗憾!现有研究尚未对此问题做出现成答案(指1980年以前---译注)力.当然.我们可以考虑有关音乐测量工具的大量研究,看测验的作者心目中的音乐人应具备的属性有哪些.不过,这种类考察大都表明,各种音乐测验在回答此问题时价值实在有限,公认的音乐能力的最明显标志只有音调记忆这个因素. ---------------选自<<中国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1:5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好听,好听,真美啊。”——关于音色
在欣赏一幅油画的时候,我会为其造型、构图与内在思想而感动。但最最震撼我感官的,是它的色彩。 钢琴音乐也是这样。 音色是钢琴音乐打动人心的要素。迷人的音色能够为作品增添额外的魅力:有些技术性选手经常弹奏难度极大的作品,然而听众在惊叹其超人的手指技巧之余,往往会觉得“有点吵”、“似乎少了点什么”;而大师们演奏简单的小品,却能催人泪下,听得几千名听众灵魂出壳。音色的魅力可见一斑。 单独讨论音色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就想脱离作品讨论类似“红色比黄色鲜艳”、“蓝色比绿色忧郁”一样。 产生不同音色的最主要因素是触键。手摊平,用几乎伸直的手指触键,音色往往比较柔和自然,适合歌唱性的片段;手指绑紧,充满张力,用坚硬而又有弹性的“架子”演奏,则会得到响亮雄浑的音色,Chopin的波兰舞曲中常常用得到;指尖触键、手腕放松,掌关节积极主动、发力均匀,便能弹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炒豆子”声音,颗粒性强,Scarlatti、Mozart、Haydn等人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跑动句”,需要的就是这种音色。 初学者容易把声音弹得很虚,不实、不到底。关于这个问题,用一个比喻来回答:用锤子或榔头(单个手指或手指手掌撑起的“架子”)敲钉子(琴键):如果是充气榔头(手指或“架子”软弱无力),钉子肯定敲不下去。当然,要避免手腕与手臂的紧张僵硬——没人会手拿榔头,绑紧手腕与手臂去敲钉子吧。另外,真的用硬硬的榔头(完全僵硬的手指或架子)敲琴键,发出的声音也不堪设想——若能在榔头上裹一层橡皮(坚硬而又有弹性的手指或“架子”),则声音便会明亮而不刺耳,通透但不发毛。 究竟什么样的地方需要什么样的音色呢?这需要演奏者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观。仔细分析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经历,用心体会作品的内涵是必须的;涉猎其他不同形式的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甚至是理论科学,都会为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达能力带来相当大的提高。很多伟大的钢琴家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Artur Rubinstein能熟练使用8个国家的语言,在二次大战时曾任盟军司令官的翻译;Ignacy Jan Paderewski曾出任波兰总理;Alfred Brendel为了在作家、画家和钢琴家中选择最终职业时绞尽了脑汁。我们也许永远也达不到那种境界,但这决不是自己停止学习的理由。 音色,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2:02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把"音色"作为出发点之一来教授学生的老师,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老师,很少见.至少我观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21:37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关于教材的跳弹,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在钢琴学习中,教材种类繁多, 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乐曲;

二,练习曲

三,复调乐曲

四,奏鸣曲.

众所周知,如果想要系统的学习钢琴,学习古典作品,.这四种是缺一不可的.

而由于同等教材的多元化,有选择的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有许多家长很疑惑,

有的老师跳课很严重, 599从35课,一下跳到40课或更多,担心这样练琴不扎实.基础打不牢. 我是这样理解的,有两种可能:

一:老师认为学生达到了某部分曲目所要练习的目的,能够很好的完成技术与音乐上的要求. 无必

要在同一课题上反复练习,毕竟,同是一个课题,在以后的教材中,还会反复出现.

第二: 不好的跳课.老师为了赶进度, 拼命的给孩子跳课,而学生本身却根本完不成这个阶段的技术

要求. 常此下去,学生容易与老师的教学脱节,那样能够做到,考虑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

关于老师跳课,还是有必要的,因为通常,我们是练习曲,复调,乐曲与奏鸣曲同步进行的.

这样,如果我们全部按部就班的学习教材,那样时间全部浪费在初级阶段了. 所以老师为了节约时间.有必要省略一些可以不弹的,但毕竟还有好多必弹的. 但关键是老师把握好这个度. 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作业,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学习钢琴的进度,又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最后补充一点,星夜提供给我们许多的知识,很多习琴案例都可以借鉴.但在学习钢琴在初级阶段,家长非常的重要,要多多与老师沟通,不需要不好意思,有问题,哪怕打个电话给老师,问题能今天解决就不要拖到明天去. 否则会容易忘记,或忽略掉.

就说这么多,讲的太长怕大家没耐性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1:4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学钢琴要注意练琴方法



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练琴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上课只是对这个过程的检验和指导。因此,对练琴要重视起来,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显得犹为重要。现将练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列出来供各位教师和家长参考:

1、练琴随意无计划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容,想着玩的内容,不能保证练琴效果。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练琴厌烦起来,一旦家长不在家,孩子就会几天不练琴。解决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对练琴严格要求,每天定时练琴。练琴时间之内必须练琴,练琴时间之外不必练琴,可安排做作业等其它事情。

2、辅导方法不正确

看见孩子没弹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动辄大声训斥,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打骂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时宜的。在错误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仅钢琴学不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很难保证,更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完善与健康成长。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刚学会的东西,一出门可能就会忘记,所以必须辅导,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可找陪练老师辅导,不能不管不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渐脱离。

3、把练习看成简单重复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练,难点便不能很好地解决。每次总喜欢从头练,结果,前面的越来越流畅,后面的依旧不熟练。练琴要注重解决难点,对难点应采取分手,分段,慢练,多练的方法。难点练好了,也就意味着练习的成功。对于有一定程度的学生,这是练琴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

4、长时间连续练琴

长时间连续练琴的结果是,第一个小时出效果,第二个小时没效果,第三个小时出差错。对于长时间的练琴,中间必须休息。

5、疲劳状态下练琴

有的学生习惯在做完功课后非常疲劳的状态下练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虑在早上安排练琴,早上练琴比晚上练琴效率要高。

6、嘈杂的环境中练琴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一旁练琴,或其它嘈杂环境,都要影响练琴效果。

7、假期练琴的问题

在寒、暑假,由于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来。寒、暑假正是钢琴进步的好时机,家长要注意重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睡懒觉,避免玩“疯”。

各年龄段每天练琴时间可参考以下标准:4—6岁:30—60分钟;6—8岁:60—120分钟;8—10岁:90—180分钟,10岁以上:120分钟以上。平时学习紧张时练琴可以适当减少,寒暑假适当增加。

总之,能否很好地练琴直接决定孩子能否顺利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1:5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业余钢琴学习的4个阶段

1、入门阶段

入门阶段的定义:入门阶段指进入《车尔尼》之前的学习阶段。

入门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能够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其核心问题是识谱。

入门阶段的教材:入门时期必须采取中央C入门的教材。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目前还有很多入门教材,包括以中国作品为主的教材,如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可以作为补充,个人以为都还不宜代替《小汤》。

《小汤》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中央C附近的音符进行反复认音练习,掌握五线谱基础知识,并将线谱与键盘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数拍子,培养正确的节奏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小汤》之后进入《拜厄》的学习。
《拜厄》的学习目的是:在《小汤》认谱的基础上扩展认音音域,重点加深中、高音区的认谱记忆,进行初步的以连奏为主的流畅练习,为《车尔尼》的学习打基础。

注意事项:入门时期虽然只相当于业余考级的1—2级,但是相当重要。以后的学习能否顺利进步,关键看入门时期是否开了好头。提请注意:1、在前几节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兴趣,必须重视认谱,学习正确的弹奏方法,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钢琴学习。2、入门阶段上课周期不宜太长,可考虑每周上两次课,上一次课者要重视和加强陪练;3、入门阶段进度不能太慢;如果5岁开始学琴,入门时期的学习应该在半年左右结束。3、入门时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才能进入下一个时期。

2、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含义:进入《车尔尼》599的学习之后,钢琴学习进入初级阶段,其程度大约相当于业余考级的2—8级,学习时间大约需要2—4年。

初级阶段主要教学目的:在巩固弹奏方法与识谱的基础上进行手指基本功训练和声部训练,能够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等,其核心问题是手指训练。

主要教材:《车尔尼》599、849、718、748,《莱蒙》、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也可以包括299前部或者大部。

注意事项: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仍然应该以《车尔尼》教材为主线,适当补充复调等其它内容。目前还没有其它教材能够代替《车尔尼》。学习《车尔尼》最明显的感觉是不容易弹熟,弹熟的过程就是手指工夫提高的过程。加之《车尔尼》教材音乐形象较为单调,容易影响学生的兴趣,中途撮学者很多发生在这个时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1、重视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状态;2、重视音阶、琶音等基本练习的学习与训练。音阶和琶音是很重要的基本练习,很多正确的弹奏方法是在这些基本练习中掌握的;3:《巴赫》作品不要上太早,避免复调的难度与《车尔尼》的难度迭加。上《巴赫》时,学生应该感到不难,可以此进行衡量,这样才容易学好。4、重视记谱。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正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学生在回课时已经会背了,并不是坏事。5、同时学习的教材不宜过多,每次回课1—3本书就够了,如果太多容易分散注意力,进步并不顺利。



3、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与初级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初级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手指工夫的基础上,逐渐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中级阶段的程度大约相当于业余考级的7—10级,

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

主要教材有: 《 车尔尼》299,《克拉莫练习曲》,《车尔尼》740,《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赫、亨得尔的高程度作品;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高程度作品;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

4、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与中级阶段可以有一个大约的分水岭:考过业余10级良好以上成绩(中国音协标准);《车尔尼》740高质量学习15条以上。这时业余学琴可以理解为进入高级阶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走专业道路的条件。本阶段可以作为将来是否走专业的分水岭,以便在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上有所区别。本阶段要接触学习广泛的高级作品、大型作品。

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精练及背奏大量的作品,掌握作品的精髓,并学习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5:1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上课就是解决问题
儿童学琴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上课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了老问题,又出现新问题,学生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因此家长没有必要责备有问题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因为学生的问题对老师质疑。

有些问题需要立即解决,比如错音、错节奏、错指法,以及速度、强弱对比等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慢慢解决,比如软指、压手腕、粘音、手臂紧张、音虚等。在老曲子中解决读谱问题,在新曲子中解决弹奏方法问题。

对于个别错音、错节奏等读谱问题,如果问题比较顽固,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作废”,不再管它了,在学习新曲子时强调避免类似问题。也就是说,把这些问题也放在新曲子里解决了。

对于家长来说,要对学生学琴过程进行全面的关注:兴趣、进度计划、能力诸方面、教材、练琴、弹奏方法等,把解决个别问题的主动权还是交给老师吧,家长更要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3:21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嗨!真是遗憾。没有一个人跟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1:4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幼儿园上钢琴课和请家教的利弊
在幼儿园学生的谱子里发现了一张小型演出名单,看了看凡是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弹奏曲目的程度,普遍比在外面学习的孩子浅。开始看了心里有点不爽,始终认为自己工作努力,怎么会出现偏差?想了想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有很多是因为家长工作忙,为了方便节省时间,所以把各种兴趣班都放在幼儿园统一上了,所以有很多家长是不陪同孩子上课的。整节课的学习内容需要4.5.岁的孩子自己来消化解决,实在有点吃力。孩子在反复记忆的学习时间段,需要不断灌输重复的知识。但是由于家长不也不了解上课内容,就不好在家陪练。这是导致进度较慢的一个原因。在我上课的学生中,家长陪同的学生要比独立上课的孩子进度快,甚至快很多。但是自始至终独立上课的孩子,理解记忆视谱能力等等,在同等程度上,都要比陪同的孩子能力强。这也是自己独立磨练的结果。

  2. 在校外上钢琴课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家长认为孩子有一定培养前途,或者家里有定向的培养期望,或者孩子自己在兴趣方面有表示。这样家庭才共同走向学琴道路的,从下功夫,搭精力等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投入。有期望有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是在幼儿园学习的家庭起码半数以上,都是家庭式电子琴练习。因为家长还不确定孩子是否今后在音乐方面有定向的投入,发展。所以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学习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搭无一搭的作风。所以在练习上课回课,都不够仔细认真。理由是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让他们自由发展。从投入到收获,规律是成正比的。

  3. 大部分幼儿园的钢琴教学都是聘用幼教级全职钢琴教师,在师资上,给出成绩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我不否认幼教老师的教学态度,也不否认幼教老师的钢琴水平。因为所有孩子的初级钢琴知识,对于一个专业学过的钢琴的教师来讲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幼教老师在钢琴教学上是无法和专业钢琴教师相比的。因为她们所学专业是不同的。一个是幼儿各个方面的开发,一个是钢琴专业的研究。两者是平行线。所以在幼儿园上课的孩子起点就会比找专业老师稍矮一个台阶。(但也有幼儿园的优势)

  4. 在幼儿园上课的孩子很容易培养起学习的爱好,音乐的爱好。原因一是,专业接触的不很多,孩子会觉得很简单,弹起来愉快且有成就感,所以孩子很快就会爱上弹钢琴。其二,幼儿园的老师真的是幼儿教育的艺术家,专业不是白学的。我接触的一位夏老师,真是当之无愧的幼儿天使,连我见到她,再丧的脾气也能没了气。她极其温柔,可爱。不管小朋友翻了什么错误,她不会说不,不好。她的理念是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遇到孩子出小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是想办法,想各种办法来解决,来让孩子从正确的道路走出去。就这点,不是教育工作者,或者说不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一般是做不到的。很多家长也做不到,包括我,我已经改进了不少了,但是有时脾气还是很急躁。可幼儿园老师不会。孩子为什么听老师的?大家知道了吧。这些问题,在家教,琴行的钢琴课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时间是有限的,陪同的家长也不会眼看着老师陪孩子玩,开导孩子。时间就是金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1:4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5岁下儿童不宜学钢琴
都说想弹好钢琴必须练好“童子功”,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培养其弹钢琴。日前,在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活动周上,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安排正式学习钢琴,因为对于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过早练习钢琴,有可能影响儿童手部骨关节、韧带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主任李自立告诉记者,5岁以前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如果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学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如果练习时间过长或用力过猛,严重者还可能使骨骺受损,这不但不能达到学琴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断送孩子学琴的前途。因为骨骺直接关系到骨骼的生长状况,手指骨关节骨骺受损以后,可能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起初不易察觉,但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缺陷就会愈加明显,严重者还会出现拳头都握不拢的情况。即使身体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儿童,也应该尽量减少训练时间和强度。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徐刚也认为,5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练习钢琴时会不自觉地扭曲身体,时间长了可能造成脊柱侧弯,出现双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对称的情况。长时间保持用同一动作弹奏曲子,还可能导致“网球肘”。

  专业的艺术指导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李昕说:“弹好钢琴确实需要练好‘童子功’,但不是越早越好,一般5岁开始比较合适。”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认知能力还是自我约束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手指条件也适合开始练琴,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分辨和理解能力,更易培养他的兴趣,发掘他的潜力。说到练琴时的坐姿,李老师认为不要刻意地让孩子摆姿势,保持全身放松自然就很好,这样不会损伤形体。另外,还应保护好孩子的双手。每次练琴,应该先练简单的曲子热身,让手指、手腕先活动灵活,不要上来就练有难度的技巧动作,这样容易致使手部肌肉和韧带受损。练完琴后,不要立即接触凉水,尤其在冬天,时间长了会关节疼痛或发展为关节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21:4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学琴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益
每天下午放学后的1小时,是7岁的小俊浩(化名)“雷打不动”的练琴时间。当同龄的小朋友在外面嬉闹玩耍时,俊浩却能以孩子们难有的忍耐力坐在琴边一遍一遍地练习,忘了时间,忘了小伙伴的呼唤,音乐就像一块磁铁般吸引着小俊浩――在他看来,钢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有着音乐天赋的他,学钢琴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通过了少儿钢琴三级考试;不但钢琴弹得好,其它像书法、轮滑、绘画,他也在班上出类拔萃,小俊浩说:“那些和钢琴比起来,太简单了!”俊浩爸爸连称想不到:“这都是学钢琴带给宝贝的意外收获!”
  钢琴对宝贝身心发展的益处

  ●锻炼手眼脑的配合 钢琴需要两只手分别做不同的事情――弹奏两个或更多的声部,并要将其合成优美的音乐,这无疑对宝贝的手眼脑的配合是非常良好的训练。

  ●培养宝贝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固定的练琴时间和经过不断刻苦练习才能攻克难关的训练过程,对宝贝们非常有帮助,无论他们今后学什么专业,做何种工作都能“坐得住,钻得进”。

  ●提高宝贝的音乐素养 专家认为:所有的宝贝最好都能学习至少一件乐器,这对宝贝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人的一生不能享受听觉的美,那么将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缺憾,而学琴能够使人深入地了解与体验音乐艺术。

  宝贝学琴要天赋吗?

  “我的宝贝能学琴吗?”“这宝贝手的条件能不能学琴?”很多父母在考虑宝贝学琴的时候总是会问这些问题。实际上仅仅当您希望宝贝成为职业演奏者时,条件的问题才需要纳入考虑的范围。而对于学琴仅仅是为了业余爱好,提高自身修养的宝贝来说,大多数人都能够具有学琴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宝贝的手没有生理缺陷,智力发展正常的话都可以学琴。

  但是如果您想培养一个专业的“钢琴王子”,那么学钢琴的理想条件是哪些呢?

  1、酷爱音乐 对音乐的美特别敏感,音乐对他总是有强大的吸引力。

  2、敏锐的听觉 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微小差异,都有精细的辨别能力。

  3、良好的节奏感 善于领会不同节奏的不同趣味,仿佛本能般地受到节奏的感染。

  4、出色的音乐记忆力 对于只听过一次或几次的音乐,能清楚、准确地记住不忘。

  5、较宽厚的手掌和较长的手指 这样的手在驾驭时,会有自然的轻松感。

  6、较小的年龄 因为弹奏钢琴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及早训练,有利于及早掌握技术。

  宝贝初学钢琴做好5项准备

  1、提早培养宝贝的音乐兴趣

  在宝贝3-5岁时,甚至更早,可以带宝贝参加一些奥尔夫等音乐启蒙班,其目的是让宝贝接触音乐、了解音乐,感觉节奏,体验音准,利用游戏的形式教宝贝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比如五线谱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宝贝的音乐想象力,这些对今后的学琴非常有帮助。

  可以有意识地带宝贝去参观一些钢琴学校,摸摸大哥哥、大姐姐练琴用的钢琴,在家也多给宝贝放一些钢琴的CD,比如莫扎特的作品,音乐比较欢快,充满童趣,宝贝一定喜欢。

  2、选择适合的时间让宝贝学琴

  究竟什么时候宝贝开始学钢琴比较合适呢?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当然,可根据自己宝贝的情况,提早或推迟些。

  3、为宝贝选个好老师

  学琴入门阶段的老师很重要。有的老师因不懂幼儿年龄特征,要求过高过严,最终导致宝贝害怕上课;有的老师因讲课枯燥乏味,对宝贝缺乏吸引力,导致幼儿厌学,从而对音乐失去兴趣……这样一些较有天赋的音乐幼苗很可能在入门阶段就夭折了。所以父母在宝贝准备学琴前,要考察好老师的情况:老师的演奏水平、老师的教龄、老师的教学水平、老师教出的学生水平等,特别是老师不光有耐心,还要懂得一些儿童心理学。最好是会用儿童语言上课,能将乐理知识、弹奏技巧用类似于童话般的语言讲解给宝贝听,使宝贝爱听爱学。

  4、对未来的花费有心理准备

  在宝贝学琴前,父母要对经济上的开销有所准备。首先是购买钢琴的费用。市面上,适合宝贝学习的中档钢琴1万元到3万元不等,一节课要支付给老师的课酬平均要80-150元,有的还要更高。除了购买钢琴的费用,按一周一节课计算,一个月钢琴学习费用达五六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5、对练琴需要的时间、精力有所准备

  练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中教师要留一定的乐曲作为家庭作业,一般宝贝开始时都较难适应,需要家长进行一段时间的辅导。尤其是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宝贝,家长几乎每次都要陪着宝贝练琴,这就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宝贝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情绪不稳定、焦躁、不愿练琴等情况,与家长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冲突,和睦的家庭气氛对稳定宝贝情绪、缓和学琴矛盾有一定的帮助。

  宝贝练琴时间要合理

  宝贝刚开始学习钢琴弹奏时,最好分段练习,也就是说先练20至45分钟,中途休息几分钟再继续练,然后逐步加长练习时间。上幼儿园小班的宝贝每天练30分钟,中班的宝贝每天练45分钟就足够了,小学三四年级的宝贝一天一般练1个小时。

  专业人士协助购买好钢琴

  市面上,国产钢琴的价位在1万元左右,如北京的“星海”、广州的“珠江”等。要想给宝贝选一架经济、实惠的钢琴,俊浩妈妈建议说:可以从外观、高度、颜色、造型,手感和音色等方面考虑,对于不同钢琴之间的不太明显的细致差异,从没有钢琴弹奏经验的人是不易发现的。所以,选择钢琴时,最好请一位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协助。在选购钢琴时,要注意钢琴生产地和本地区的温湿度差别不要太大。北方地区最好不要选用南方生产的钢琴为好。

  购买提示:

  买钢琴应该可以拿到的正常附件:琴凳、琴帘、琴罩、擦琴布,琴脚的四个垫脚(防止轮子碰坏你的地板并起固定作用),发票或者收据,保修卡。其它可能还有节拍机、谱子等。

  送琴费:楼层费一般在20-30元一楼,有电梯的一般算两楼,如果住的地方离琴行不是非常远,运费一般含在购琴费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1 15:29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一位在【钢琴教学】上花了七八年时间研究的钢琴教师 。欢迎『各

孩子学钢琴要培养5项能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孩子开始学琴时,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琴”习惯。


  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需要培养以下能力:

  独立识谱能力

  从入门时期的后期开始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识谱能力,教材在进行中每条都要示范、讲解。当孩子顺利进步时,留一部分作为“自练”,即教师不作任何讲解,也没音响效果,孩子可自己找难点,标指法,处理发挥。这样不仅有效地锻炼了识谱能力,也培养了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避免了过于依赖教师的倾向。这里注意:1.作为“自练”的曲目,难度应小于正在学习的内容;2.“自练”允许孩子出错;3.“自练”的安排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4.不要将用于考级、比赛或演出的曲目用来“自练”。

  独立识谱是独立练琴的开始,因此独立识谱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教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重视。

  背奏能力

  教材中应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要求背奏。背奏三要素为:记乐谱(视觉感),记乐感(听觉感),记手指与琴键(触觉感)。背奏的练琴方法是,先听一遍范奏或录音,明白重点难点,掌握风格、要领,然后练习。练一句记一句,练完了也记完了,再练就不用看谱了。

  背奏注意事项:入门时期不主张背谱;已背会的曲目要反复练熟;已背会的曲目要经常复习。

  视奏能力

  视奏的训练实际上从学琴时就开始了,但作为一种能力专门培养时宜放在后面的学习中。视奏之前要将谱看一遍,视奏三要素为:找难点,找规律,找感觉。视奏时要求速度放慢,不错不断,强弱分明,指法不乱。

  协作能力

  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后,要做一些联弹、齐奏、合奏等练习,锻炼互相的协作,还可以弹一些器乐伴奏,锻炼与其他乐器的协作。

  登台能力

  登台能力指登台表演、参加比赛、考级等临场发挥能力。学生往往在下面练得很好,一上台,面对千百双直视的眼睛,或面对监考老师严肃的面孔,会产生怯场心理,不能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经常告诉孩子,学好一门乐器,不仅要下工夫苦练,而且要敢于上台,善于发挥。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表现,身心放松,不要考虑与演奏无关的其他事情。另外,在登台前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很有好处。

  要勇于参加各类演出、考级、比赛,使上台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并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提高登台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5 04:44 , Processed in 0.1948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