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旧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斜阳影微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05-7-26 17:02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ZT文化争鸣:傲骨如石--林黛玉不为人知的阳刚美


在《红楼梦》中,曹雪琴用"红研娇娜"的绛珠草、用"珠泪斑斑"的湘妃竹、用"风露清愁"的芙蓉来形容黛玉的神韵,用"病如西子胜三分"和"风流袅娜"来形容黛玉的外在美丽,并用了很多细节描述黛玉的口尖心窄孤傲过分,但是仔细从字里行间看来,黛玉却是一个有气度、有眼光、有见识、有爱心的充满阳刚之美的女孩子。
  《红楼梦》用了大量的笔墨刻画了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的诗人气度。在贵妃省亲诗,几位姐妹和宝玉的诗作中,元春并不知道诗词的作者,却一眼看出了黛玉替宝玉所做的《杏帘在望》为"三首之冠",在咏白海棠时候,我们可以看出黛玉所做的"半卷湘帘半掩门"句句是精华,只是因为循规蹈矩的李纨认为"过于伤悲"才屈居宝钗之下,而在第二次诗社聚会的时候,黛玉就"魁夺菊花诗"了。之外,她的《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光彩夺目字字珠玑,而且黛玉写诗往往是"一挥而就",从写诗时候她的漫不经心却"笔落惊鬼神"衬托出了她才思敏捷的创作构思和高于大观园中众多才女如宝琴、宝钗、湘云的一面,被红学家称为"才、情、性三者具备",是一个作品数量多、艺术个性强、品味高尚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05-7-26 17:03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黛玉和宝玉的爱情不是封建社会司空见惯的"一见钟情",而是建立在对于社会对于人生有着共同追求观点一致的基础上。她即不象宝钗那样原来是一心要进宫当一个"才人"不成之后又觊觎"宝二奶奶"的宝座,也不象湘云那样热衷于金榜题名经济仕途,而是鄙视达官贵人、蔑视世俗人情,但在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环境中,她除了宝玉再不能和任何人直抒胸臆,而且对于当时的社会又"回天无力",所以只能是"孤标傲世",才给人以"目下无尘"的印象。她不象封建时代的少女那样盼望走一条嫁一个有权有钱的丈夫渡过一生,也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一个"只知道仕途经济学问"的庸俗之辈,只希望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心心相印的清白之人。
  从一些细微的情节去看,黛玉是个厚道、实在、平和的人。在海棠结社时她的诗词被评为第二,连宝玉都要为她报不平,黛玉却毫不在意,在凹景馆和湘云联诗,她总是不断的为湘云叫好,对妙玉的词句更是由衷的叫好:"现有这样的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黛玉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没有半点高傲自大,对于初学做诗的香菱,她不象宝钗讥讽香菱"得陇望蜀",而是诚恳的说:"既要做诗,你就拜我做师",并且鼓励香菱说"什么难事!...不过是起承转合",并且自此谆谆教诲毫无倦意,从来没有半点轻视和厌烦的表现。对于自己的丫鬟紫鹃,黛玉更是没有什么尊卑之分,所以紫鹃敢与在黛玉办错事和说错话的时候指责她"太浮躁了""姑娘倒有七分不是",黛玉在对待紫鹃、香菱的态度上没有主仆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05-7-26 17:03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黛玉很多时候宽厚的,并不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就心存芥蒂。在妙玉招待她和宝钗以及宝玉的时候,妙玉冷笑她"竟然是个大俗人",她毫不介意,在看到贾母对宝琴关怀备至的时候,连宝钗都有点眼红,黛玉却"赶着宝琴叫妹妹",在听到宝玉所做的《芙蓉女儿耒》后,她并不介意宝玉对晴雯的由衷赞美。在看到宝玉为丫鬟调弄的胭脂溅到脸上之后,黛玉只是提醒他以后注意,并没有拈酸吃醋。在宝玉因为蒋玉菡挨打后,黛玉只是正话反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宝玉向黛玉表明心迹:"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黛玉丝毫没有抱怨。
  黛玉的言行是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宽厚仁爱的,充满了阳刚之美。
  当然,我们从书中也看到了黛玉多愁善感、言谈尖刻、感情脆弱的一面,这和黛玉的身世凄苦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她是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住进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的,真正关心她的只有贾母一人,真正和她贴心的独独一个宝玉,这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使得这样一个尚未成年的、寄人篱下的、孤苦伶仃的女子"片言谁解素秋心"。在人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大观园,她只有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维护自己的爱情和感情,这棵"因为生存在巨石下的小草"只能是长出弯曲的径和苍白的叶子,这就形成了黛玉言语尖刻、生性敏感、看起来心胸狭窄的外在性格,其实我觉得敦敏咏颂曹雪琴的诗歌中有两句用在黛玉身上也很贴切: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05-7-26 17:41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M21] [M21] 这篇论文写得不错,

不过,苏州姑娘,无论如何,不该用阳钢来形容吧. [M01] [M01]

黛玉确实比较大度,如抄园,探春赏了耳光,宝钗很快走了,不见黛玉闹事____她要闹起来,王夫人和凤姐儿的不是就大了.

OS印象中的黛玉,是很会理财的一个_____资本主义荫芽的地方出来的女子呵.

顺便问问,那10个谜语,现在有谜底了吗? [M25] [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9:23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趁着出发之前两天,写些自己喜欢的音乐。
至于看书,那是回来的事情了。喜欢出发,喜欢云上的日子。 [M29] [M44]

谢谢"灯"。。。。。 [M29]
还有喜欢《红楼梦》的人。。 [M29]
谢谢os的一直陪读。。。。。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9:30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蓝调只有一种,而且说的是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
——桑.豪斯



喜欢蓝调。。。。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9:49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media]rtsp://real5.mtvtop.net/rmserver5/mtvtop_36/bbkingthecoll2/011.rm[/media]



蓝调之王——比.比.金。。。。。。 [M29]


The Thrill Is Gone(1970)。。。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005-7-26 20:24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M36] [M36]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21:0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蓝调音乐是一种十分富有节奏性质的音乐。通常是以慢慢的、规律性的拍子律动。它采用在乐里中被称为"suffle"的拍子,以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句子组成音乐。和弦的进行通常使用145级的七和弦来串联全曲。最根本的感觉是,在歌手吟唱和乐手的伴奏下,可以即时把整个曲子忧郁的感觉表现出来。蓝调的即兴创作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因为它的节奏简单和歌词的通俗易懂了。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05-7-27 10:2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QUOTE Created By 自以为灯 At 2005-7-26
  当然,我们从书中也看到了黛玉多愁善感、言谈尖刻、感情脆弱的一面,这和黛玉的身世凄苦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她是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住进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的,真正关心她的只有贾母一人,真正和她贴心的独独一个宝玉,这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使得这样一个尚未成年的、寄人篱下的、孤苦伶仃的女子"片言谁解素秋心"。在人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大观园,她只有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维护自己的爱情和感情,这棵"因为生存在巨石下的小草"只能是长出弯曲的径和苍白的叶子,这就形成了黛玉言语尖刻、生性敏感、看起来心胸狭窄的外在性格,其实我觉得敦敏咏颂曹雪琴的诗歌中有两句用在黛玉身上也很贴切: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敦敏<题芹圃画石>"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石鬼石田田田时"石鬼合并为一字,石田田田合并为一字,五笔找不到这两个字 [M10] .

用形容曹雪芹的评价形容黛玉似乎有点过了 [M24]
很多人对黛玉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参考了黛玉跟宝玉之间吵架和不依不饶的样子,情人之间容得下一粒沙子吗?黛玉与宝玉之间的争执难道不应该是那样子.而其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QUOTE Created By 旧雨 At 2005-7-26
蓝调音乐是一种十分富有节奏性质的音乐。通常是以慢慢的、规律性的拍子律动。它采用在乐里中被称为"suffle"的拍子,以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句子组成音乐。和弦的进行通常使用145级的七和弦来串联全曲。最根本的感觉是,在歌手吟唱和乐手的伴奏下,可以即时把整个曲子忧郁的感觉表现出来。蓝调的即兴创作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因为它的节奏简单和歌词的通俗易懂了。 [M29]




先说说最喜欢的歌手之一——"比.比.金"。。。。。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11:05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比.比.金。

黑人歌手,1925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一直种植园,原名叫"Rille B. King",据说小时侯就经常在街边为人演奏,后来经常一晚连续出没在附近的几个市镇。1947年,当时的蓝调重镇是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很多蓝调歌手、各种类型的蓝调音乐在那里经常"出没",于是,他就来到了那个小镇。他的表兄也在那里,名字叫做"Bukka white",也是当时很著名的蓝调吉他手。有必要说明一下,蓝调里面,吉他是占据了最重要的因素和地位,因为这种音乐本身就是以吉他为主,尤其是当年,现在当然掺杂了很多其它的重金属元素,那是另一种美丽的蜕变了。说回来。因为比.比.金本身的天分和才华,加上表兄的支持和教导下,1948年,他终于开始展露头角,开始为一家电视台录制音乐,并且在当地大受欢迎,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个专门栏目,这在当时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当然,他最后成为"蓝调之王"跟他的创作和风格有关,那是后期的事情了,接下来再说说。(汗 [M13] )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12:00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有人说:比.比.金自己创造出来的演奏风格,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吉他演奏风格之一。我对吉他是完全不懂,但从这句话里可以知道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多高!且不说他从早期的蓝调大师那里汲取到的很多必要元素。听他的歌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据说他精准而又复杂的歌唱般的吉他推弦技巧和左手颤音是后来的吉他手们的必备技巧,从中可见他的影响力。他那精细到每个音节都必不可少而又显得字斟句酌的点缀音,真的不是每个蓝调歌手可以作得出来。后来我找来"Eric Clapton、George Harrison"这两位自己也喜欢的歌手的歌听听,果真如此,都有他的影子在里面。所以比.比.金真的是那种很特别的歌手,听他的歌,你会品到蓝调、爵士、流行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它们是不同的,然而又融合得那么好,这样独一无二的风格不是人人可以做到。 [M29] 还喜欢他的这句话,喜欢尊敬艺术、尊敬美好的一切事物的人。
他说:"等我用嘴歌唱时,我用我的心灵来演奏;当我停止歌唱时,我用我的吉他歌唱。"
喜欢。给他再送上。。。。 [M29] [M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12:04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飞喽!

离开一会。 [M29]


[M34] [M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发表于 2005-7-27 18:14 | 只看该作者

Re: 斜阳影微

[M36]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04:18 , Processed in 0.0936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