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枫叶之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居宝贝"(续3):偶的西游记 [M34] [M34] [M34]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0:46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站在玛布山脚下,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通过建筑布局艺术的对比、夸张和渲染,表现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对天国佛境的凛遵之感……



在一种震撼中静静地望了很久很久,这就是他的梦么?。。。

这一刻,

偶开始有一点理解他曾经对布达拉宫的那种神往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0:55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一个又一个藏人,手摇着转经筒,从身边走过;

不知不觉也随着他们往山上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02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在一路上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

偶虽不是个佛徒,也突地变得虔诚起来;而且绝对相信,在那种地方产生邪念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07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那种手摇转经筒又叫作手摇玛尼轮,质地有金、银、铜等,也分大中小几种。

可以拿在手中的转经筒主体呈圆柱形,中间有轴以便转动。不仅圆筒上刻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圆筒中间同样装着经咒。转经筒制作一般都很精美,上面刻的经文和一些鸟兽等图案除了其本来的意义外,还用漆绘彩色装饰,如同工艺品。一些转经筒上还镶以珊瑚、宝石等,更增添了其宗教作用以外的价值。

手摇转经筒旁边开有耳孔,系着小坠子,转动圆筒下面的手柄,小坠子也随之而动,靠惯性加速转经筒的旋转。

转经人认定,随着转经筒的快速旋转,他的功德也在快速地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16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尽管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因为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划过的轨迹比小转经筒大得多,因而转一圈大的转经筒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19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到布达拉宫之前,经过一个转经走廊,长排金色的大转经筒被整齐排列在木轴上,一眼望去,感到既壮观又神秘。

几乎所有经过的人都会上前摸一摸,转一转。

偶转了两遍。。。 [M27] [M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23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所有的人都知道,

西藏的神秘和诱惑,

不在于布达拉宫的颜色,不在于圣湖的静谧,也不在于冰山的海拔;

而是,藏传佛教。 [M31] [M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26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佛教分汉语系佛教(公元前2年传入)、藏语系佛教(公元7世纪传入)和巴利语系佛教(公元13世纪传入)三大支。

西藏佛教,指的就是这三大支系中的藏语系佛教,通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31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西藏佛教史籍对佛教如何传到西藏有一个神话记载。

传说大约在公元5世纪,一天吐蕃王室的祖先拉托多聂赞在雍布拉康屋顶上休息,忽然天上掉下来几件佛教宝物,国王不懂它们的用途,只听见空中有声音说,在你五代以后将有一个懂得这些东西的赞普(吐蕃王朝的国王)出现。

当然天上掉宝物只是神话。藏文史籍说,这些东西是印度人带来的,当时西藏人不知其涵义,印度人只好将它们藏起来,自己回印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34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不过,佛教确实是在7世纪吐蕃王朝著名国王松赞干布时开始传入西藏的。

为了加强藏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松赞干布积极发展与邻近地区的友好关系,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带了一尊佛像到西藏,修建起拉萨著名的大、小昭寺,随公主前来的工匠也陆续修建寺庙,随同前来的佛教僧人开始翻译佛经,佛教开始从尼泊尔和汉地传入西藏。

松赞干布去世后,西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权力之争,到其曾孙赤德祖赞时,才又大力发展佛教。公元710年,赤德祖赞向唐朝请婚,求得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到吐蕃后,把文成公主带去的佛像迁到大昭寺供奉,安排随行僧人管理寺庙,主持宗教活动。金城公主还成功地劝说王室接纳从西域逃出的僧人,为他们修建了7座寺庙。这些措施促进了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引起本教大臣的不满。他们极力压制佛教,直到赤德祖赞的儿子赤松德赞掌权后,佛教发展趋势才得到改善。

为巩固王权,赤松德赞以佛教为号召,打击借本教发展异己势力的大臣。他请来印度著名僧人寂护和莲花生,于公元799年修建起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剃度7名贵族子弟出家,开创了西藏佛教史上自行剃度僧人的先河。

在邀请印度高僧的同时,赤松德赞还派近臣前往内地请僧人到西藏讲经。根据其要求,公元781年唐朝开始轮流派僧人去西藏。受人尊敬的大乘和尚摩诃衍,就是汉族僧人在西藏的代表,他在西藏传教l1年,著述9部经论,讲经说法,使汉地佛教在西藏兴盛起来。

以后,历任赞普都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兴寺建庙,翻译佛经,以王室收入供养僧人,以僧人参政削弱大臣权势。王室利用佛教巩固王权,激化了与本教大臣的矛盾。公元842年,他们趁国王赤祖德赞酒醉时将其谋害,拥戴其兄朗达玛为赞普,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朗达玛灭佛不久后,遭佛教徒暗杀。吐蕃权臣,挟王子自重,互相征战。随后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又席卷吐蕃,西藏陷入各个势力割据一方的分裂状态,藏传佛教"前弘期"至此结束。

公元10世纪初,藏区步入封建社会,原割据一方的吐蕃权臣,成了各地的封建势力,他们积极开展兴佛活动,佛教得以在西藏复兴。不过这时兴起的佛教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与吐蕃佛教都有很大不同,它在与本教进行的300多年斗争中,又互相吸收、互相接近、互相融合,并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完成其西藏化过程,形成既有深奥佛教哲学思想,又有独特西藏地方色彩的地方性佛教。至此,藏传佛教终于形成,步入其"后弘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40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活佛转世"的神话一直是偶认为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且也应是藏传佛教区别于其它佛教流派最明显的特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42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活佛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

元朝皇帝忽必烈封萨迦教主八思巴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后,元代人就开始称西藏高僧为"活佛",这时它指宗教修行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

到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它才成为寺庙领袖继承人的特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45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1252年,忽必烈召见八思巴时,也邀请噶玛噶举高僧噶玛拔希。但噶玛拔希投向了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被蒙哥封为国师,并赐给一顶金边黑帽及一颗金印。

1283年,噶玛拔希圆寂。为将教派既得利益保持下来,他便以佛教意识不灭、生死轮回、"化身再现,乘愿而来"为依据,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继承黑帽。弟子秉承师命,找来一小孩为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黑帽系活佛转世制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今天,这一活佛转世系统仍在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53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藏传佛教各教派为了自己的利益,纷起仿效,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活佛转世系统。据统计,清朝乾隆年间在理藩院正式注册的大活佛就有148名,到清末增至160名。其中,随着教派利益的膨胀而建立的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是达赖转世系统和班禅转世系统。

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清初,五世达赖喇嘛不远千里到北京朝见顺治皇帝,被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咖恒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称呼从此正式确定下来,并传承至今。

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为梵语ratna之变音,旧译"宝师"或"大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01:56 | 只看该作者

Re: "同居宝贝"(续3):[b]偶的西游记[/b] [M34] [M34] [M34]

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种活佛转世的办法成为西藏特权阶层争夺利益的手段。

为杜绝大活佛转世中的族属传袭之流弊,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时,创建金瓶掣签制度,将其列入"善后章程"第一条;大皇帝为求黄教兴隆,特赐一金瓶,规定今后遇到寻找活佛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牙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众呼图克图会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

金瓶掣签制度,完善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金瓶掣签后,驻藏大臣、寻访灵童负责人要将掣签所得灵童的情况报告中央政府,经中央政府批准后,才能举行坐床典礼。为此,清朝特制两个掣签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现存放于拉萨布达拉宫;另一个用于确认蒙藏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现存放于北京雍和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3 08:29 , Processed in 0.0823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