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国珍专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复制链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食物的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方可增进食欲,相得益彰。2500年前,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就阐述了过量食用食盐的危害。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结果显示,北京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患高血压。与“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规律性的变化,自北至南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大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广州市的4.4倍。因此,改变口重的饮食习惯,科学地安排膳食,已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山东农民每天吃盐17.3克,高血压患病率15.3%。广西农民每天吃盐7.5克,高血压患病率才8.2%。

  “食宜细缓,不可粗速”,就餐速度快与慢的平衡。《养病庸言》一书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记述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要求病人每口饭咀嚼50次再吞咽下,有利于机体康复。咀嚼是帮助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神奇作用———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3,4—苯并芘及烷化剂、烟油,鱼和海味的焦糊物等,其对细胞的致突变性在30秒钟内可完全丧失。你仔细咀嚼,就等于为我们身体提供了第一条防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食宜暖”,膳食要注意冷热平衡。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的论述是值得借鉴的,他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夏天为什么很多小孩闹咳嗽?吃了一肚子冰淇淋,降低胃的温度同时又降低了肺的温度,毛细血管收缩、不通畅了,当然会闹咳嗽。

  “饮食以时”,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也需要注意。“晚饭少吃一口,舒服一宿”,现在很多人肥胖是因为晚上应酬,吃完就回去睡觉,吃了就睡是猪的生活,所以就非常容易肥胖。(鼓掌)

  另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进食量和体力活动的平衡。肥胖的关键是摄入热量太多,消耗太少。大家一定要注意锻炼,你爬楼,上一个台阶消耗0.1千卡,你下一个台阶消耗0.06千卡,所以运动是最重要的营养———行为营养。在希腊有这样一句名言:“你想变得健康吗?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跑步吧。”我们认为运动就是行为营养。所以提出心理营养、食物营养和行为营养是对人类最重要的。希波克拉底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与我们中医理论“寓医于食”不谋而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6.食药同源

  凡膳皆药

  法国一位著名营养学家指出:“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他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我们中国讲究“食药同源,凡膳皆药”。像杂粮都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我认识北京一个老干部,一个礼拜吃四次粗粮,很好地控制了糖尿病。绿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有解百毒之功。再一个就是薏苡仁,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痤疮。某些象形药食,以形补形。核桃像脑,所以补脑,豆类像人的睾丸和肾,所以补肾,百合形状似肺,故补肺。中医又讲以脏补脏,天麻鱼头汤在马来西亚卖得特别火,就是因为“健脑益智”;中医素来食用鲜猪胰治疗消渴症,这和西方最新的研究成果———口服胰岛素不谋而合。

  发酵食品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像我国的豆豉,现在我们知道豆豉不仅可以健胃解毒,而且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尿激酶。日本人正在向我们推销他们的纳豆,而纳豆就是豆豉发酵过程的半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绿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有“济世之谷”之誉,有“解百毒”之功。对农药、重金属、瘦肉精中毒均有解毒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痤疮以及热毒产生的扁平疣;1982年发现薏苡仁含的木瓜蛋白酶可分解体内的病变细胞,解释了薏苡仁抗癌功能的机理。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而且大多是可溶性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称:“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曾对130种植物性食物抑制胆固醇生成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是其他食物作用的10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21世纪人类食品的发展要依靠“引导消费”。欧洲现在市场豆奶的价格是牛奶的两倍,盒子上写着绝无胆固醇;美国每年生产150万吨大豆蛋白,添加在食品中,有效地提高了美国人的健康素质。所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这句话,因为它明确地指出了豆类食品在平衡膳食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肉类。中医称:大豆(黄豆)性味甘平,不凉不燥,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宽中下气,健脾利水消积,通便定痛等功效,是治疗虚劳内伤,消渴水肿,温热伤寒等疾病的佳药。中医“食药同源”的理念,在大豆上体现得最为集中。食物的健康功能是客现存在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近年将大豆列为“已确立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可见大豆的保健养生功能不仅有历史依据,也得到西方学术界的公认。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中华民族“寓医于食”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科学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准许宣传大豆的健康效用时指出: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其化学结构与己烯雌酚相似,能促进女性性器官发育和骨骼中钙的沉积;促进男性体内蛋白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它刺激乳房、子宫内膜细胞受体的强度,仅为自然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动物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所以只会作用于特定组织,是非常安全的。也就是说———大豆异黄酮不像动物雌激素那样,会诱发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中医第一个食疗方就是当归羊肉汤。我到欧洲去,知道英文的涮羊肉叫蒙古火锅,成吉思汗打仗的时候带过去的。羊肉大热,现在知道羊肉里含有大量的左旋肉碱,可以增加体内长链脂肪的燃烧。

  中国人民在四千年前就掌握了酿酒术,酒既可作饮料和调料,又可活血、养气、暖胃、祛寒。自古有“医源于酒”之说,繁体字“医”字写作“医”,下半部的“酉”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古书《食货志》称:“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一杯酒是营养品,两杯酒是药品,三杯酒是毒品。”欧洲的希波克拉底说:一杯酒是健康,两杯酒是快乐,三杯酒就是放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李时珍称:“酒能够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等。”适量饮酒能舒畅心志,解忧忘愁,振奋精神,可帮助人保持心理健康。所以,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但同时李时珍也指出:“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唐代名医孙思邈也告诫嗜酒者:“久饮酒者烂肠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喝酒的不是嘴是肝,酒精性肝硬化是非常可怕的疾病。

  《淮南子》一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表明了茶叶的解毒功能。大医学家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618至907年)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足见茶之药功卓著。不难看出,绿茶的养生保健功能已被认识,此后陆羽著《茶经》,茶叶成为中华民族广泛饮用的食品。而中国人把茶列为每个家庭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过量饮用咖啡,易引发胰腺癌。2004年4月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国际暨第三届全国胰腺癌诊治研讨会”,2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会议指出,近25年来胰腺癌发病率男性增加了3倍、女性增加2.19倍,胰腺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八位。专家们认为,“多喝咖啡和吃霉变的食物已经成为引发胰腺癌的主要诱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4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红糖),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2000年全国的营养学术会议上,我们报告了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研究结果———红糖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有些微量无素还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

  姜能疆御百邪。按中医理论,姜是助阳之品,因此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谓。“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4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松花粉系产自乡土树种马尾松的纯净花粉,《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公元659年,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记载:“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我们选择家猪为实验动物模型,以德国市售的食品添加剂———麦麸作对照,观察松花粉(添加量3.5%)的营养生理作用。松花粉组猪的粪便中甘油三酯含量最高,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甘油三酯量是麦麸组的3.5倍、对照组的3倍;粪便中胆固醇的浓度也是松花粉组最高,松花粉组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胆固醇总量是麦麸组的1.5倍、对照组的1.7倍;粪中各种脂肪酸排泄量都显示出松花粉有很强的排脂作用。动物实验的结果充分说明古代文献记载的科学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4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齐民要术》所论42种果品中,枣居首位,与桃、李、杏、栗并称为五果。民谚称:“一日吃数枣,终生不显老。”红枣性温味甘,补益脾胃,壮胃气,健脾肾,调和药性,养血宁神,可改善怕冷、苍白、手脚冰冷症,并可减少烦躁与抑郁。樱桃“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香”,“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应自知”;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民间常说“夏天常吃瓜,中药不用抓”。山楂可调节胃液、增强食欲,其降脂之功更是众人皆知。

  欧洲人也有称誉常吃苹果养生保健的谚语:“Oneappleaday,keepsdoctoraway!”(每天一个苹果不用看医生)。《本草纲目》中,有栗子能“治肾虚、腰脚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胃肠”的记载。老年人肾亏、腰脚无力或小便频数者,早晚各细嚼慢咽生栗1至2枚,常食有效。宋代诗人苏子有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3:0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7.食不可无绿——

  蔬菜的健康作用

  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多吃蔬菜、粗粮、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使肠道生态菌群保持正常。大便通畅,机体代谢平衡,对预防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积极的意义。

  古籍《尔雅》称:“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可食的菜和不可食的草,不宜常食、有药效,可医病的则称为草药。“五菜为充”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国人民几千年养生保健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寿命可以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本草纲目》“菜部”前言中曰:“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杨恒《六书统》谓:“蔬,从草从疏。疏,通也,通饮食也。”可见古人已了解蔬菜“疏通壅滞”之功。我国目前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就是因为饮食西化,蔬菜摄入大量下降。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与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合作,以1个病人与3个健康人的比例,两地各选择1200人进行生活习惯的统计分析,发现生活在同一纬度加州的华人居民大肠癌、直肠癌发病率远高于浙江人。移民美国20年的华人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他们在健康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浙江居民高出3至5倍。饮食习惯西化是导致大肠癌高发的罪魁祸首。因为大肠癌发病有83%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饮食因素至为关键,其主要诱因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西方膳食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3:0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常言道:“萝卜上市,郎中下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过了九月九,医生高抬手,萝卜白菜汤,吃了保健康。”其中隐含着萝卜所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萝卜中含有抗肿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质,有效成分为双链核糖核酸。它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干扰素诱生剂”,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萝卜、青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都含有此成分,由于其对口腔中的核糖核酸酶耐受性相当高,吞咽中不易降解,且无任何副作用。而生吃细嚼萝卜才能使之释放,一般每日或隔日吃100至150克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3:07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用4年的时间,跟踪了47894名成年男性,发现大量食用番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研究也表明人体内番茄红素含量过低与子宫癌、肺癌、乳腺癌及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番茄红素在西瓜、番茄、李子、木瓜中都存在。

  古代有一句话叫“凡膳皆药”。多媒体上面一个处方其中有一个成分是芹菜,下面这个处方有一个成分是苦瓜,在印度医学中,苦瓜用来治疗糖尿病;印度有一个从苦瓜提取植物胰岛素的专利。1997年英国科学家研究指出:如果减少肉食而多吃蔬菜和水果,癌症发病率可降低40%,并建议肉类至多可做配菜、且日摄入量应少于85克。欧美直肠癌较多、而印度较少;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癌症发病率大大提高,都说明了高肉食摄入的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23:1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8.摒弃药片文化,

  回归饮食文化!

  摒弃药片文化,回归饮食文化!1996年1月13日美国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宣布:β-胡萝卜素对吸烟的肺癌病人的干预实验表明,有两组表现为刺激肺癌生长。研究表明,化学合成的营养素———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预防癌症的作用均不理想。1997年又宣布:我们不主张添加任何营养素预防肿瘤,食用黄色和深绿色蔬菜可使肿瘤发病率下降20%。

  1988年1月,世界第一流的学者,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会,发表的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

  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各国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食疗”的保健效果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在欧洲“营养医学”、“营养药理学”新学科纷纷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食疗”思想被西方广泛接受的生动事实。

  最后我想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话结尾:

  “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如果要详细了解上述讲座内容,可以到新华书店购买《首席专家赵霖谈———平衡膳食,健康忠告》一书,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转载于《北京晚报》2004年6月28日“今日关注”
《北京晚报》2004年7月1日“健康快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00:0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春天眼睛也需保湿


看碟、上网、搓麻将,春节长假许多朋友都尽情地放松自己,却往往累坏了眼睛,双眼干涩、痛痒、灼热不适。不要以为这只是一时的疲劳所致,佛山市中医院眼科主任龙心光主任医师介绍说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溃疡和感染发炎。专家提醒市民在高强度用眼时切勿长时间“目不转睛”,还要定期给眼睛 保保湿!
据龙心光介绍,入冬以来医院干眼症患者增加了一倍多,约占了眼科门诊病人的二成左右,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发病人群又以用眼过度的中青年白领、“网虫”、隐形眼镜佩戴者及学生为主,女性也比男性更易患上干眼症。
原来不少市民对干眼症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把干眼症表现出来的眼睛干涩、痛痒等症状认为用眼过度的正常反应,以为只要闭目养神、睡一觉就好了,因而发病人数远比就诊人数多。
其实据龙心光介绍,干眼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眼科病,“正常人的眼睛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泪液膜,它可以润滑眼球、保持角膜光滑透亮,‘水汪汪’就是对这层保护膜的生动形容。”龙心光说。
眼科专家把眼泪誉为“眼球表面的血液替代品”,眼泪不足时,可导致角膜上皮角化,严重缺泪时,还会致角膜溃疡及感染发炎。如果长时间过度用眼、或者眨眼次数少,眼球表面的泪液就会不断蒸发,使泪膜脂层变薄,引起眼睛干燥。
如果遇上天气寒冷,或者干燥季节,干眼症的症状就会更加恶化。此外,干眼症和嗜辛好辣、烟酒刺激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女性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
“干眼病是可以预防的,多刻意地眨眨眼、适当使用眼药水和补充维生素都可以提高眼睛的调节能力。”龙心光提醒市民在高强度用眼时要注意勿长时间“目不转睛”,刻意地眨眨眼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减少眼球水分蒸发过快;空调房间要采取一定的保湿措施,如定期喷喷水,减少烟雾粉尘刺激;同时可以适当使用一定量的人工眼药水滋润眼睛;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绿色蔬菜、蛋黄、胡萝卜、葡萄等,摄取充足的叶黄素。
“中医认为,春属木,在内则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所以春季是养护眼睛的好时机。”龙心光特别提醒大家在春季可以服用一些养血柔肝,养阴润燥的食物,对干眼病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中药调治和针灸治疗也有不俗的治疗效果。
来源:《广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4 20:16 , Processed in 0.0809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