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上九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笑话连载

[复制链接]
2296#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5 | 只看该作者
荷兰最佳笑话

两个朋友在本地高尔夫球场打球。一个人把棒杆高高举起,正要击球,突然发现路上有一个长长的送葬队伍。他放下棒杆,闭上眼睛,祷告起来。惊讶不已的朋友说:“这是我一辈子有幸看到的最感人至深的场面。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善人!”那个人结束祷告后答道:“是呀,要知道,我同她做了35年的夫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7#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6 | 只看该作者
西洋流行的贞操带的想法,在古代的中国和日本都有。日本的贞操带的构想比西方的更为有趣。“画的贞操带”——这是在妻子的肚子画图或写字,一旦图或文字被抹掉,即表示妻子不贞。

关于这种贞操带,有二、三则笑话——

一位丈夫在出远门时,因为担心妻子不守妇道,便在妻子的肚子上写了一个“马”字。当丈夫回来后,发现“马”字比自己写的粗大,即怒气冲冲的责骂妻子。妻子却回答:“马吃了豆子,当然会变肥。”

另一个人是在妻子的肚子上画了一幅钓鱼图,后来,垂钓者竟然移到了对岸,妻子的回答是:“这边钓不到鱼,当然要到对面去。”

中国有一个善妒的丈夫,在出门之前在妻子的左右内侧大腿各画了一个卫兵,回来之后,发现卫兵竟然左右对调了,妻子的回答是:“站累了,也该换换班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8#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6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秦始皇想出来的是“守宫砂”。这是为了保护后宫宫女的贞操产生的。这是把在交尾期的雌雄的蝾螈血涂在宫女的肌肤上。当男女交合以后,血迹即会脱落,否则,想尽办法也无法消除。

古代的韩国,是在少女的阴部安装一个金属圈,钥匙由母亲保管到女儿出嫁再交给女婿。这种金属圈即称为“贞操锁”。

古代中国有一种残酷的刑罚是,将女性的阴部处缝合。男性也有采用这种刑罚的,这是为了让他们无法享受鱼水之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9#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6 | 只看该作者
不可余药

从前,有一庸医,不学无术,却偏偏声称熟读《内经》、《伤寒》。

一天,一位病人就诊,诉说几天前淋雨感冒,现感腹部胀满,烦燥不安等。这医生翻开《伤寒论》,念道:“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不可用其他的药),宜抵当丸。”于是,他照着书本开好处方,对病人嘱咐道:“回家后将药煎好,连药渣一起服下,这样才能有效。这是书上说的。”

病人愕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0#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7 | 只看该作者
覆杯则卧

有人患失眠症,去求教某医。这医生只开了半夏,秫米两味药。见病人半信半疑,这医生沉着地说,“至关重要的还在后头哩。服药之后,一定要将药杯翻过来放在茶几上,这样便能安睡。”

旁人请教其中的奥秘,这医生解释道:“《灵枢·邪客篇》说:“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一剂(由半夏、秫米组成)。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旁人笑道:“《灵枢》'覆杯则卧’这个词可是用来形容药效神速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1#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7 | 只看该作者
锡饧不辨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因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人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我行医这么多年,只听说金银玉石铜铁可入药,唯独没听说过锡能入药。这难道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于是,他施礼向那人讨教。

那名医认不得戴元礼,不屑地说:“难道你没见仲景小建中汤与的'饧’字吗?”

戴元礼一听,乐了。张仲景小建中汤可从没说过用锡啊,倒是原文里有一“饧”字。饧者,饴也。饧原来就是我们爱吃的饴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2#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7 | 只看该作者
郎中止风

从前,有和尚、道士、郎中三人随大伙坐船渡河。船到江心,忽然刮起大风,渡船在风浪中颠簸不止,众人大惊,乱作一团,小船有翻沉的危险。船夫央求和尚、道土用法术止住恶风,稳住众人情绪。

和尚欣然同意,他捻动佛珠,口中喃喃有声:“有请现音大士快把风浪制伏。”

道士接着把手往南方一指,念道:“风伯雨师,各就各位,急急如律令。”

他刚住口,只见郎中捻着银须,不慌不忙地开口道:“防风——僵蚕——天麻——乌梢蛇……—齐上阵。”

众人疑惑不解,郎中笑道:“它们都是止风的药啊。”大伙一听,无不捧腹大笑,紧张心情顿时松弛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3#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7 | 只看该作者
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名叫公孙绰的人,曾向别人吹牛说:“我能起死回生。”

人们问他用什么办法,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只须再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众人大笑。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岂有病添一分,药加一份之理,何况是死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4#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8 | 只看该作者
退热

—户姓杨的人家有个宝贝儿子患上热病,全身发烫,忙请张姓医生诊治。医生开药后离去。哪知病孩服下医生开的药,顷刻间便命归黄泉。这户人家悲愤不已,找这医生评理,指责他杀人不用刀。医生听了不服气,争辨道:“刚才病儿全身发热,现已全身发凉,说明热势已退,怎好来责备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5#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8 | 只看该作者
囫囵吞枣

有个医生常从中医角度向人介绍水果的吃法。一次,他向别人讲生梨、生枣的吃法,说:“吃生梨对人的牙有好处,但对脾胃有害处;吃生枣则恰好相反——对脾胃有好处,而对牙有害处。”

旁边一人听过医生的介绍,自作聪明地接着说:“我有个好办法!吃生梨时只用牙齿咀嚼,不吞咽下去,这不就能对牙齿有好处,而避免损伤脾胃吗!”

“那么,大枣怎么吃呢?”医生问道。

他讷讷地说:“这不是很简单么。吃枣时不用咬,整个地吞下去就行了呗。这样既可健脾,又不至于损坏牙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6#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8 | 只看该作者
丁香与木香

有个叫李生的人,经常在集市上卖“养脾丸”。他的招贴上写着:“我家雇用两名婢女专门配制这种药。药方若不是丁香、木香配制而成,我愿受到天诛地灭。”众人见他写得真切,买药的人很多。

一天,李生醉后溺死河中。好事者问他妻子道:“你丈夫制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上天理应保佑他,为何遭此不幸呢?”

他的妻子回答说:“丁香、木香是我家两个婢女的名字。我丈夫制药是从来不用这两味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7#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8 | 只看该作者
鳗鱼与乌梢蛇

二位医生一同赶路,碰上一个提着鳗鱼和团鱼叫卖的人。

—个医生指着鳗鱼说:“将这条乌梢蛇卖给我吧。”另一个医生笑道:“你连鳗鱼都认不出,倒不如买下这只穿山甲吧。”

卖鱼人闻声真是哭笑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8#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9 | 只看该作者
不按书上生病

有个医生医术不高,找他看病的人往往久治无效。他老婆感到奇怪,便问道:“你给人家看病怎么老是治不好呢,莫非是你医术不精,没有认准病?”

听了这话,医生忿忿地说:“这哪关我的事呢!我的医术倒是高明的,可就是病人太差劲,所以治疗不能见效。”

“病人怎么个差劲法?”妻子追问道。

“我照书上写的方法进行治疗,可病人们却不按书上写的那样去生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9#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9 | 只看该作者
偏方

有个人不学无术,常用“偏方”骗人。一天,一位老太太泻肚子,找他讨“偏方”。处方上写:蓠笆上的条子一把,水煎服立效。

老太太回家后,便从破篱笆上拆下一把荆条煎汤服下。哪知服后泻的更厉害了。老太太忙去找那人。

这人说:“早晨我见一大车粪从我菜地篱笆前经过,我的荆笆都能挡住,难道连你一泡粪也挡不住?这下我可没办法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9 | 只看该作者
长生药

一位医生患大病快要死了。他躺在床上,喊道:“要是有好医生能治好我的病,我情愿把药箱里的长生不死丹送一半给他,让他吃了活上几百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4 09:38 , Processed in 0.1124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