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badmint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复制链接]
196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中午在chhomrong午饭,本来想继续走到sinuwa住的,午饭过后天色就阴沉下来,3点开始下大雨,我们和一路的法国人就决定住下来了。洗个超级hot的热水澡,坐在二层的走廊上欣赏雨景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景,看着偶尔冒雨前行的老毛子们。点了一份green salad,一会儿就看见当地人从地里抱了个卷心菜回来。绝对的fresh, green and healthy!后来碰到两个英国人,她们说这里吃得比她们在伦敦的还好。


明后两天都没有电了,必须在这里把相机的电池充满,不然到了ABC相机却没有电,岂不是终身憾事,可偏偏晚上不但下雨还下冰雹,发电站不能发电。我虽然躺下,但还惦记着给电池充电,盼着雨赶快停。正辗转反侧间,突然外面走廊的电灯亮了。我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拿起充电器跑下楼充电。当时真是想高呼“爱迪生万岁”!

第三天:Chhomrong(2210m)— Sinuwa(2340m)— Himalaya(2920m)

从Chhomrong出来又是一路的下坡,一直下到山谷的小溪。然后就是一路的上坡一直到2920米的Himalaya。庆幸的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原始森林中穿行,不用再忍受太阳的暴晒,林中小路走起来也舒服极了。这一天都没有再看见过雪山,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离雪山更近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关系了。在Himalaya又下起大雨,冻得我们不行,早早吃过晚饭,钻被窝去了。

[本帖由badminton修改于2007-12-19 06:5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今天一早又碰到一对荷兰人,之后的几天我们一直同行。1年多了,还是对荷兰语超级敏感,方圆10米内只要有人讲荷兰语偶一定听得出。他们是请了一个月的年假来尼泊尔,这才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终于正常了——开始几天碰到的老毛子都是出来少则4、5个月,多则8、9个月的人,这一度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怎么了!虽然我非常鄙视中国式的那种“到此一游”流水帐式的玩法,但是也实在是受不了老毛子们这种漂法。

第四天:Himalaya(2920m)— MBC(3700m)— ABC(4130m)

今天应该是最辛苦的一天,在高海拔的地方一路上升1200米。一路上看到的已然都是高山植物了,雪水化作的瀑布也多了起来。最让我兴奋得是看到了高山杜鹃花,在白雪和蓝天的映衬下,这一抹紫红色显得更加艳丽,在海拔近4千米的地方傲视四周。虽然只有不多的几株也是抹杀了我大量的胶卷。

法国人怕高原反应,住在了3700的MBC。我们则在MBC吃过午饭开始了最后的冲刺。攀上一个大雪坡后就隐约看见ABC了,看似近,但也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

ABC的下午就是被一片雾气笼罩,能见度也就10米。让我很担心明天是否能看到日出。到ABC一旦停下来不走,整个人就开始发冷,几乎所有人都挤在餐厅里取暖,也有人高反,好像醉酒一样,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4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第五天:ABC(4130m)— Sinuwa(2340m)

早上正赖在暖和的睡袋里考虑何时起床的问题,向导突然敲我们的房门说日出拉。我马上爬起来,拿着相机就冲出去了。

这应该是徒步几天最兴奋的时刻,即使在西藏都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感受——我整个人被雪山环绕着,而且是如此近的距离。甚至都能清楚地看到登顶的线路,好像如果明天继续出发就能登顶安娜普纳一样。从面前8091米的安娜普纳I,向导向我一一介绍着这一圈每座山峰的名字。看着金光一点点的笼罩所有的雪山,真的是360度全景雪山日出!我的相机快门一直在响,一直到手被冻僵到按不动快门为止。我照了一圈的雪山,打算回去用PS接在一起做一张全幅的照片。

每个人都极其满足的下山而去。在下山的路上看见法国人,依然也兴奋得向他们描述着刚刚日出的美丽。下山的速度快了好多,一天走了上山2天走的路。路上还看见长尾猴,我眼力很差,都是当地人找到后指给我看,这我还要找了好久才能看见。

第六天:Sinuwa(2340m)— Tadapani(2590m)

从Sinuwa走了一段老路,就转向西去Ghorepani。Ghorepani是经典小环线,3,4天就能走完,一般没有时间的人都会走小环线。但是小环线的雪山景色自然不能与ABC相比。

这一天晚上住的地方很不错,躺在床上,透过窗户就能看到雪山。躺在床上看雪山,一直是我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5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第七天:Tadapani(2590m)— Ghorepani(2910m)

很多人去过ABC就不会再来Ghorepani,我一是不想走回头路,二也是因为这两天走上瘾了,才决定多走两天,没想到却有了不小的收获——看到了满山的杜鹃花!有的花已经凋谢,落了一地的花瓣,整整一条路上就好像是有人铺好了花瓣欢迎我们一样。

早早到了Ghorepani,找了小木屋房子住,从窗户望出去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点了可乐和薯条,俺在这个时候一向是中意垃圾食品,呵呵

第八天:Ghorepani(2910m)-Nayapul(1070m)

早上4点多爬起来,因为还要爬一个多小时的山去看日出。Ghorepani与ABC的风景截然不同,在ABC是与雪山近距离的接触近到好像能摸到雪山一样。而在Ghorepani,是远距离看整个一系列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山日出,不过我显然对此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日出还没完,就下山了。然后又下了不知几千级台阶一路回到Nayapul。

与世隔绝了8天,回到博卡拉第一件事就是查火箭的比赛结果,知道火箭输掉生死战惨遭淘汰,心情不爽了好几天。看来有时候还是与世隔绝一下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5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漂流篇

在吹苏里河漂了两天,第一次漂流,说实在的,真的很刺激!貌似偶又上瘾了
第一天,从加都坐车到漂流的起点,我们的橡皮舟8个人,4个中国人4个老毛子。每人救生衣,头盔,船桨,整齐装备上船。尼泊尔的漂流是因老毛子们的热衷而起,所以很迎合外国人的口味——教练在船尾控制方向和发口令,其他的划桨任务就要看我们8个人了,强调的是Teamwork和那份参与感!出发前,教练还很特意叮嘱了落水后的自救措施,让我们还是心里忐忑了一下。


一起出发的一共四条船,所以在平缓的河段,我们还会捉对厮杀打水仗,偶用桨的功力实在不咋地,当时真是后悔没带个水枪。庆幸是坐在后排,而坐在前排的弟兄们则挡掉了大部分的“火力”。


在经过险滩的时候,教练都会喊forward on,我们要很用力的划,迎着浪冲过去,当橡皮舟从浪尖一下跌到浪底,我们都被迎面而来的大浪打得浑身湿透时,那种感觉爽呆了!超级刺激!经常的,在这种时候,本来8人很齐的划桨节奏就全乱套了,不断听到前后人的桨“打架”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6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一路上虽然也有尖叫,但也都平安渡过,让我们以为这里虽然刺激却不会有人真的掉下去,直到教练说我们到了今天the biggest wave。从远处看那段就已然破涛汹涌,触目惊心了!经过的时候,感觉浪高有2米了,而且浪打的方向很不固定,我们的橡皮船在中间“随波逐流”。曾有一度教练在后面大喊hold on,我们就赶快停止划桨抓住船上的缆绳,而且是要及时抓住,不然就铁定掉下去的说。后面的那船韩国人,一个浪过去,我们仔细一看整个船尾就“人去楼空”了——10个人掉下去4个。还好有3个人反应快及时抓住船尾的缆绳被拖在后面,另外的一个估计是被挤开了,没有抓住被卷进浪里。而韩国船都还在忙着自救,无暇顾及。我们立刻调转船头,逆流而上,去救人!那10几米的距离真是辛苦,还好船上的4个老毛子都足够壮。我们把韩国人拉上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蒙掉了,半天都还反应迟钝的,估计是被吓得够呛了。


下午我们把船拉上岸,在岸边的沙滩上过夜。LP上说这里的白沙滩是世界上少有的,而且是很适合露营的沙滩——很细的沙子,踩上去很舒服,没有垃圾,也没有讨厌的小虫。教练还搭起了厨房做了顿很丰盛的晚餐。入黑后,整个沙滩都点上蜡烛,天上星光闪闪,地上烛光闪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56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第二天,等太阳出来,我们继续上船出发。今天我们船上只有5个人,肯定要比昨天更加辛苦。我自告奋勇坐在船头,因为坐在船头最能体验那种从浪尖瞬间到浪底的刺激!那一刻我虽然是做着划桨的动作但其实桨下空空。有一次,我整个人被颠起来半米高,还好我掉下来的时候船还在原地,不然我就要直接掉水里,成了本船第一落水人了。被同船人津津乐道的是,我“飞”起来的时候保持了很好的空中姿态,落下的时候还是继续划桨……


另一条船今天有2人落水,本以为我们船可以独善其身呢,但就在最后一个险滩,都已经看到了终点的沙滩了,同船的丹麦人落水了。她在落水前还是挣扎了好一阵,好像慢动作回放一样。当时就觉得整个船一轻(此人的体重大概是我的*2)大家赶快手忙脚乱得扔下桨把人拉上来。


这次的漂流的刺激恕我口拙难以描绘,但它确实都让我动心缩短徒步时间再去漂一条难度高些的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3#
发表于 2007-12-19 07:54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有打算08年暑假去尼泊尔走一走,看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4#
发表于 2007-12-19 10:32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引用作者 烛影摇红 于 2007-12-19发表的原文
有打算08年暑假去尼泊尔走一走,看一看。


偶也打算去呢

谢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03:40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游记:漫漫路,发表于2007年

退了房,背起行装,振作一下精神,今天就要出国啦,这还是第一次从陆路穿越一个国家,感觉有点神秘,也有点新鲜。

盘算着应该兑点尼泊尔卢比,至少也要撑到加德满都,才不至于中途受到钱的困扰。好在在樟木这个边境小镇,换钱似乎并不难。随意走在街上,自有人来问,“换钱不?”“多少?”我问道,“9.35,”对方回道。我不是很了解现在的行情,打算再领几个行情,再作决定。于是并不理会,径直向海关方向走去,见我欲走,对方说“9.36,怎样?”见我仍不理会,越走越远,那人高喊,“你要多少?”我停住脚步,想了想,望着她,试探性地答到,“9.6,”等着对方反应。“哇塞”,只见对方倒吸一口冷气,转身就走。呵,明白了,太离谱了。继续前行,又有人上来兜生意,这回实际多了,终以9.38成交。事实证明,这个汇率是我所换到的最高的,在加德满都无论用美元还是用人民币都换不到这个价。所以要用人民币换尼泊尔卢比的话在樟木换最合算,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多换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03:41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10:30下到中国海关,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陆路边境,忍不住欲拍照留念,刚拍完,守卫边防的哨兵跑来说,这里不许拍照,没办法,只好当着他的面把这张照片给删了,还好,总算没把我的相机给收走。

填完出境登记表,排队等候过关,队伍并不长,也就五六个人的样子,但速度却是奇慢,排了近半个小时才算轮到,递上护照,接受官员的查验。等待中,突然背后传来一阵热闹声,回头一瞧,喔,一辆辆豪华丰田车正缓慢通过边防哨卡,横幅大书“欢迎尼泊尔海关关员来访”,车内走出来的全是西装革履的尼国海关官 员,气派非常!

过了中国海关还有8公里的下山路才能到达中尼边境的友谊桥,自有人来兜生意,上了一辆小巴10元/人一路颠簸盘旋而下到友谊桥,这段路又是一条烂路,坐在车里屁股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座位上,司机说他的车开一两年就得报废,也没人修路,我想也许这里是地处两国交界处的缘故吧!

友谊桥横跨两座山,桥的这头为中国哨卡,那头则为尼国哨卡,从这头走到那头,就算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了。再次交验护照,这才走上友谊桥。这是第一次走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桥,特意走得慢一点,边走边看,到桥中间还逗留一会,这边看看那边瞅瞅,没敢拍照,那种感觉还是挺奇特的。这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昂首挺胸,那边是尼泊尔王国,有着身着蓝色迷彩服的士兵,一座桥架起了两国人民的边贸和友谊。

[本帖由badminton修改于2007-12-20 03:4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03:4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过了桥,找寻尼国的入境处,咦,怎么没有呢?举目四望,还是没有。怪了,问吧,尼士兵指了指前方,说,“在前面”。往前走,还是不见,再问,回答如出一辙,还是“前面”。再往前,还是没有,问到第三个人,总算到了。原来尼泊尔的入境处设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屋里,不注意的话,还真容易错过,变成“非法入境”。进得屋内,打量一下,这个房间并不大,高高的柜台后面坐着两个尼国官 员,正在那儿聊天呢!房间显得很冷请,没有其他人。我找了一下没找到入境登记卡,正欲咨询,一官 员见有人来,便问我要过护照,只见他边看口里还边念叨着什么。刚开始没听懂,过一阵他嘴里象念经似的还是重复着那句话。突然我听懂了,原来他在用并不标准的“中文”跟我说话,“两百尼币,两百尼币”。原来是要钱哪!我想起来了,出门时做过功课,传说这里的官 员会问中国人要钱。我该怎么应对呢?一边望着他,一边琢磨着。他见我们愣在那里,怕我们听不懂,掏出一个计算器,噌噌按了个200,一边又象老和尚一样开始念起经来“两百尼币,两百尼币”。

定了定神,我问他为什么要收钱。他熟练地把护照翻到签证页,拿起一张入境贴纸,比划了一下,言下之意,贴这张东西可是要收费的。我又问怎么上次直飞加德满都时不需要付钱,你这里倒要收入境费呢?显然,他没有料到我会有此一问,心有不甘的他顿了顿,没有正面回答,又开始念起来“两百尼币,两百尼币”。这当会,我已看到他慢吞吞把贴纸贴在了护照上,可就是放在一边,不还给我,也不再理我,跟别的官 员说起话来。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我有些着急起来,就这样耗着也不是办法。思想斗争之下,我渐渐有些动摇,他好歹也是个国家公 务人员,难不成,还真有这个规定?陆路入境是要收200的?也许是我无理取闹?“那好吧,我付。不过请给我收据。”我开始退步。“No receipt.”他指了指贴纸说道,那意思,这就是收据。“我就要收据......要么给我看看官方文件好了。”说到这里,奇迹出现了,“啪”两本护照从里面扔上了柜台。我急忙拿起,转身就走,也不敢当面检查签证页的内容,怕其出尔反尔,再生事端。走出老远才躲一边翻开护照检查,哈哈,入境手续已经办好啦!在此特别感谢网友们的攻略,让我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在对待不公正待遇时处变不惊,否则的话,恐怕早就乖乖交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03:4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走进尼泊尔的边境小镇,感觉跟樟木绝对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狭窄的街上停满了货车、吉普车,人多、车多,喇叭声不绝于耳,路边的小铺摆满了从中国过来的卫生纸、纸巾、打火机、塑料桶,看到这些才让我有刚从国门出来的感觉。有人冲我招呼,“加德满都?”我想再走到前面看看,没有理会,再往前走,越走越不对,吉普车越来越少,到后来就一辆也不见了。得,回头吧。背着个大包顺着来路返回。好在回头没走多远,迎面驶来一辆吉普,已经累得够呛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吉普经过的一刹那,冲着车厢里的人就喊,“加德满都?”“吱”的一声,车子在我身后停了下来。奔过去再次确认加德满都,“多少钱?”“500”,我知道这是行价,也不再还价(其实也没力气还价),把行李扔进车厢,一屁股坐了进去。吉普车的后排本来就有两人,加上我们往里一挤,顿时动弹不得,不过比象没头苍蝇一般满大街找车可强多了。司机是到边境来接人的,顺便捞点外快,也挺实惠!

这条尼边境上的公路更糟糕,好长的一段路,那个叫颠啊,又是陡又是下坡,dd在一旁形容这叫“急流勇进”。耳边传来了阵阵中国歌曲,原来是司机放起了磁带。我们就这样在上上下下中哼着“阿里山的姑娘”一路下行,也别有一番滋味!又见到久违的TATA牌彩色货车,又听到熟悉的喇叭会唱歌,又遇到车顶坐满人、车厢口爬着人的Local Bus。鸡呀、鸭呀、鸽呀在马路中间悠闲地散步,丝毫不把过往车辆放在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这,就是尼泊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03:43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只是感叹路面实在太差了,不管是中国这边还是尼泊尔那边,都是如此,尼方更甚。听说雨季时经常会有大货车翻下山去,真不明白为什么不把路给修好一点,也可以给老百姓带来方便。车颠了好久都不见好转,直到我坐得都快麻木了,车才渐渐驶上好路。突然,望见山下的河中有人在飘流,这才是真正的急流勇进,我心想。

尼泊尔时间比中国早2小时15分钟,上吉普车是中午12:00,其实也就是尼泊尔的9:45,中午在路边小店吃方便面,休息片刻。对面一座简易小学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是小学,其实也就是一座简易房,旁边的土丘上有不少学生围坐玩耍,门前靠马路的场地则有学生在跳绳、打羽毛球...... 叮当叮当,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钻进教室,不多会又出来了,在门前场地上的长凳坐下,靠墙的一侧没有凳子,就站着。当中围出一块空地,身着制服的老师就着白板说了些什么,同学们就一起鼓掌,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但确实挺有意思的。

再次上路,接下来的路要好走得多,翻过几座小山,终于看见了坐落在山谷中的一大片砖红色的房子。加德满都到了。又来到熟悉的Thamel,还是住上次住过的Garuda Hotel,房间稍翻新了一下,价格却上去好多。

晚上,凭着阳台上的栏杆,观灯火辉煌的Thamel,街上人头攒动,商店生意兴隆,Internet店生意兴隆,酒吧摇滚热闹非凡,Thamel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旺季,比当年去时的淡季要强许多,到底是此一时、彼一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03:44 | 只看该作者

Re: 尼泊尔旅游信息大汇总

早上出门,巧得很,碰到了那天一起坐车从日喀则到樟木的几个游客。还有一个小伙子我看了眼熟,猛然想起原来是在日喀则的火锅店里,邻座的他当时说话的上海口音让我不免多看了几眼。其实来加德满都的游客,十有八九都会落脚Thamel。这个街区里布满了各色旅馆,饭店,超市,旅行社,酒吧,特色小店。。。让来到这里的人目眩神迷,流连忘返。遇到中国朋友,免不了交流起各自从樟木到加德满都这一段的经历,还一起共进早餐。我想说不定我们还能在博卡拉(Phokara)再碰面呢!博卡拉是我们计划在尼泊尔的第二站,也是重头戏。别过中国朋友后,我想试试能否自己找到去博卡拉的旅游巴士,而不是通过旅行社买票,一来可能可以省下一笔中介费,二来自己反正有时间,即使今天找不到也无所谓。顺着这个思路,凭着记忆,找到当年去博卡拉的车站。说是车站,其实并没有什么标识,一长队车排在那儿,就算是“车站”了。中午的“车站”上没有一辆车,想来所有的车都是早上出发吧。

没有问到旅游巴士(Tourist Bus),便去不算太远的一个公交站(Local Bus Park)瞧瞧。这是一个很大的车站,非常繁忙,说车站其实也不是很恰当,一个大操场上停着几十辆公交车,每个车都去往不同的目的地,也许叫它为公交枢纽站更为合适。显然车上那些歪歪扭扭的怪字非我辈所能理解,拉过一个人问,哪辆车可以去博卡拉。那人一开始看上去显得有些为难,后来突然想起些什么,把我带到一辆车前,嘀里咕噜比划了一圈。最后弄明白了,这车不是去博卡拉的,去博卡拉要坐眼前的这辆车到一个什么地方再换车。我开始确信这里的公交车应该都是走短途的,长途不应该在这儿乘。不过去加德满都河谷的古城之一巴克塔普尔(Bharktapur,也称巴德岗),倒是就在此地坐车。于是记在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8 16:00 , Processed in 0.0734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