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国珍专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8:5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十五、低温烹饪有益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每公斤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中国主食馒头、米饭、面条等烹制都采用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比烘烤要低得多,爆炒菜肴在短时间内完成。高低温结合的烹饪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满足表面杀菌的需要,也减少油脂的氧化,由此说明中国的传统主食更安全。

十六、美国“食物指南金字塔”
1996年美国农业部推行了“食物指南金字塔”,提出了每日选择食物品种和数量的建议,其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减少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结构有关疾病的发生。1992年秋这张图形公布后,立即遭到肉类和奶制品商全方位的抨击,认为这不符合西方居民的生活需求。在耗费了86万美元、完成了进一步的验证后,才确认“食物指南金字塔”的设计是科学的。从图中不难看出,“食物指南金字塔”
正是东方膳食结构的翻版。营养学家认为,改变西方的饮食结构,可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08:47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十七、“营养配餐员”第一保健医生
——从吃饱求生存到吃好求健康
国务院公布了第64个职业准入,我国出现了一个为保证人民健康的崭新职业“营养配餐员”,于若木同志曾经指出,“科学配餐是不用资金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之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而通过科学配餐,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因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根据国情调查、优化食物结构,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十八、人类最早的医疗体系
中国人民从与自然界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周礼•天官篇》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阴、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08:5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十九、古代历代先贤关于膳食重要性的论述
战国名医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二十、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第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第四,“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也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中华 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9 09:47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二十一、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主副食比例适当
保持酸碱平衡
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为主的基础之上,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所谓平衡膳食,就是要求日常饮食长期、经常地,尽量注意做到多样化,食品广而杂。要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与饮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平衡。中国的方块字是智慧的符号,自古以来,论及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充足加以描述。精、气是生命的支柱,这两个字中都包含有“米”,中华民族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祖训。中餐有“主、副食”之分:主食包括稻、黍(高粱)、麦(麦类)、菽(豆类)、粟(谷子)和玉米、莜麦、荞麦、黍子、薏米等杂粮以及薯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3:14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二十二、“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我们的先贤从生活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主食的巨大健康作用。中国人民从实践体验中得出了“食五谷治百病”,“米粥饭暖胃养气”的结论。《随意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病人产妇,粥养最宜。李时珍称: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主食精与粗的平衡是现代营养学用于指导人们科学安排膳食的最简便易行的办法。
二十三、提倡适量肉食
孔子在《论语•乡党》篇指出: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提倡适量肉食。指日常饮食即使肉类丰富时,亦不可食肉超过食谷。
人有32颗牙齿,其中臼齿20颗,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种子类食物;切齿8颗,用于切咬果蔬;惟独4颗犬齿为撕咬肉类所用。臼齿:切齿:犬齿= 5∶2∶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的比值应为7∶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说明了植物性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数百万年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居高不下,国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和农区蒙古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肉食为主的牧区,男性成年居民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远高于农区。显示膳食结构与前列腺疾患的发病率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2:5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二十四、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四条腿的是形容猪、牛、羊等畜肉,两条腿的是指鸡、鸭、鹅等禽类;一条腿的指鱼类和食用菌类(蘑菇等食品);常言道:“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鱼类含油脂量低、蛋白质丰富,且消化率高达98%,是健康的食品;菌类(蘑菇等食品)能量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中所含各种多糖类物质均有抗癌作用。木耳被誉为“素中之荤”。

二十五、杂食者 美食也,广食者 营养也
这是商代的宰相尹伊,他是中国最有成就的厨师。他就是通过烹饪发明了熬中药。英、美科学家发现素食者与非素食者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明显不同——当人的消化液与上述肠道微生物作用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也不同,这导致非素食者更容易患癌症。
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生理结构和人体全面营养的需要,由于微量元素等微营养素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产生,所以杂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主张:为保持身体健康,每天要吃30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5:5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二十六、食物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因此同中药一样,平衡组合,才能有益于健康。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菊花苦平无毒,清热明目;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用于发热、口渴、尿赤。羊肉甘苦大热无毒,补虚祛寒,效同人参。我国百姓夏天喜喝绿豆汤、菊花茶,以西瓜为餐后水果;冬天则喜食涮羊肉;螃蟹性寒,生姜性热,吃螃蟹时佐以姜末。破坏摄食时食物四性的寒热平衡,自然有损健康。这种食物的选择和搭配正是基于对食性平衡的了解。

二十七、“五味调和,不可偏嗜”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方可增进食欲,相得益彰。2500年前,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就阐述了过量食用食盐的危害。80年代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结果显示,北京约1/5的人口患高血压。与“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规律性的变化,自北至南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大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广州市的4.4倍。因此,改变口重的饮食习惯,科学地安排膳食,已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山东农民每天吃盐17.3克,高血压患病率15.3%,广西农民每天吃盐7.5克,高血压患病率8.2%,爱斯基摩人每天吃4克盐,高血压发病率是4%。日本秋田地区居民由于习惯吃咸鱼,每天食盐摄入量达26克,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12:3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二十八、“食宜细缓,不可粗速”
就餐速度快与慢的平衡
《养病庸言》一书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记述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要求病人每口饭咀嚼50次再吞咽下,有利于机体康复。咀嚼是帮助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可预防消化道癌症。

二十九、 唾液的神奇作用
中医说“远唾损气,多唾损神”;隋代名医陶弘景说:“勿咳唾,损肥汁”。元代李鹏飞《延寿书》说:“口中津液是金浆玉醴,能终日不唾,常含而咽之,令人精气常留,面目有光。”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神奇作用——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3,4-苯并芘及烷化剂、烟油,鱼和海味的焦糊物等,其对细胞的致突变性在30秒钟内可完全丧失。对化学合成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唾液也有明显解毒作用。这是咀嚼时唾液中含的多种酶与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04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三十、“食宜暖”膳食的冷热平衡
“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食宜暖”,生冷、寒凉的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的论述是值得借鉴的,他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三十一、“食前忌动,食后忌静”
就餐前后的动静平衡
人们饮食中摄入的各种食物及营养与热量消耗之间需要保持平衡。《食寿保元》书中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而”。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进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论语•乡党》中说:“食不语,寝不言”。《千金翼方》中说:“食勿大言”,“及饥不得大语”。说明古人主张食前及食中宜静而专致,不可高谈阔论、分心,以利纳谷和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6:4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三十二、“饮食以时”, 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这就是饥与饱的平衡。《尚书》中有“食哉惟时”之论,有规律的进食可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活动,宜固定时间进食、脾胃协调配合,有张有弛。定量定时进食是保护消化功能的调养方法,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废止朝食论”是不可取的!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饱食即卧,乃生百病”。晚餐“少吃一口,舒服一宿”。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提倡进食适度。这也是控制肥胖的好方法,妇女减肥和保持体重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要学会“羊吃草”。什么概念呢?就是少量多餐;做到“顿顿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

三十三、进食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
大脑在血糖与激素作用下调控饮食与体重,该平衡调控机制对热量摄取与实际需要的调节难以置信的准确。成人一年要消耗热量900000kcal,但只要额外摄取4000 kcal,体重就增加一磅。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摄入的能量超过机体消耗、就会储存,长此以往,其结果必然导致肥胖!必须使进食量与体力活动保持平衡,才能维持体重稳定。为防止热量摄入过度,含油脂、糖、酒的“纯热能食物”,含糖饮料、冰激凌、果酱、奶酪等都应当控制。东方有一句老话:少食健康。有两条证据可以证明:有严格膳食规律的动物比自由进食的动物寿命长;长寿村的村民吃得很少,且主要吃素。所以中国古话说:“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0:45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三十四、“百练不如一走”
由于人类花了100万年才完成进化,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而且步行运动量容易掌握,不易发生偏颇。所以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百练不如一走”。

三十五、人类需要的三大营养——饮食营养、行为营养、心理营养
第一是饮食营养,第二是行为营养,运动就是行为营养,其价值不亚于食物的进补,运动可以加速机体的代谢,舒展身心,解除抑郁,提高食欲。合理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加强对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吸收。进行有规律的、具备一定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肥胖。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再一个就是心理营养,我们腹部有丰富的神经系统,称为“腹脑”,“腹脑”神经细胞的数量要比脑细胞还要多。为什么许多人一生气就胃痛,恶心、呕吐,就是“腹脑”的反应。
我们每天上班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天空是晴朗的,阳光是灿烂的,心情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如果注意这三个方面的营养,我们就会获得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5:39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三十六、“寓医于食”——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
西方公认的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就曾指出:我国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我曾经在德国用榨芹菜汁来控制血压,收到一定的效果。杂粮——莜麦面、荞麦面蛋白质含量较一般禾谷类高1—2倍,其所含的亚油酸、黄酮苷、酚类、微量元素等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的作用。
菊花茶、天麻、钩藤、芹菜可降血压,“天麻钩藤素汤面”是著名的养生膳食。
绿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有“济世之谷”之誉,而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豆类。

三十七、谷类、薯类的防病治病功能
《本草》记载,五谷杂粮中的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其他病变,1982年平野京子教授发现它含有木瓜蛋白酶,可分解体内的病变细胞,解释了薏苡仁治疗痤疮、疣和抗癌功能的机理。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且大多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称:“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曾对130种植物性食物抑制胆固醇生成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红薯是其他食物作用的10倍。现在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红薯中含有雄性激素,这个雄性激素有抗癌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2:2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三十八、藻类食物——紫菜的健康作用
紫菜中含有食物纤维卟啉可以促进排钠,预防高血压;并且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30%。研究发现经常食用紫菜可以提高红血球的变形能力,由于人类毛细血管的平均直径为5微米,红细胞的直径为8微米,所以如果红细胞变形力差,就无法通过毛细血管。紫菜中的矿物质与磷脂可以使得红血球膜变软、流动性增加。动物实验发现,喂紫菜的动物红血球的变形能力提高了10%,长期吃紫菜粉的小鼠癌症控制的比率达到53%。

三十九、植物性食物是防范某些疾病的良药
挪威奥斯陆大学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肿痛、强直症状可通过一周的节食和一年的蔬菜食谱而获得缓解。美国纽约的医生根据低热量膳食可降低免疫过激反应的机理,提出素食有益于狼疮病人的见解。日本有1名患系统红斑狼疮16岁的女孩改吃素食以后,病情明显好转。意大利米兰的医生为肾病综合征病人开的饮食处方是以大豆为主食,脂肪不超过每天摄入热量的四分之一,蛋白质比例也很低,食物的主角含大量膳食纤维。8周后,全部受试者反映良好,症状减轻。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则用13种蔬菜汁为接受放化疗治疗癌症病人进行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15:50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四十、植物性食物对大脑的健康作用
人类食用动物性食物时打开动物蛋白化学键用的能量远高于植物蛋白,植物蛋白由于可帮助机体维持弱碱性,可提高脑细胞进行运算时的开关速度,提高大脑的判断力和记忆力。日本营养学家研究表明,人聪明与否,主要取决于脑细胞之间的开关速度和开关接触效果,人体处于微碱性状态时开关功能最佳。
“人衰先走脑,脑衰人自老”。WHO提出“衰老首先是脑衰老”的观点。

四十一、发酵食品的保健功能
公元前二世纪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一书中有酒、豆腐、酱、糖等食物,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发酵食品的记载。“百酱”系指当时制作的多种发酵食品,并发现豆类的发酵食品有食疗作用:如豆豉可健胃解毒等,现代研究发现豆豉含有丰富的尿激酶,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12:35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四十二、健体强身的乳制品
元代邹宏著《寿亲养老新书》中有关于牛奶的食疗方——“食治老人益气牛乳方”。该书指出:“牛乳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书中强调指出:“故为人子者当须供之,以为常食,或为乳饼,恒使恣意充足为度。此物胜肉远矣!”
人一生中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消化道有关。在世界范围内已证明益生菌(整肠食品)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功能。人和动物的体内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肠道正常菌群是指正常寄居在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它是微生物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体系,是人体正常生理必不可少的构成组分。肠道正常菌群通过与细胞能量与物质交换、传递信息,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菌感染、药物效应、毒素反应、免疫反应、疫苗作用、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应激反应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十三、富含左旋肉碱 羊肉效同人参
欧洲慕尼黑西边的奥德斯堡,成吉思汗最后一仗打到那里,奇怪的是成吉思汗的部队吃什么了?这么有战斗力。后来发现就是涮羊肉,欧洲称涮羊肉是蒙古火锅。
《金匮要略》中收载有著名的“当归羊肉汤”方,猪肉性平、而羊肉大热,中医说羊肉效同人参。最近几年谜底才得以揭开,原来羊肉中含有大量的左旋肉碱,其他的肉类中则少得可怜,中华民族的先贤在对于现代科学毫无所知的古代,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力,令我们佩服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4 20:16 , Processed in 0.0733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