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1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剑四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 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羽生的七剑和徐克的七剑,绝对是不一样的。

徐克的七剑,还没有机会去领略。但是梁羽生的七剑,却在年少的梦中,多次激荡胸襟,恨不得拨剑向天问:为何没有8剑?! [M14]

8剑是没有滴。8戒[M34] 却是可以后天练成滴。 [M20]

废话少说,管他8戒还是8卦,我们还是回到七剑的世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6:55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8月13日,终于在正佳的飞扬影院看完了《七剑》。
和其他筒子看完的激动心情不同,我发觉自己一直很冷静。打斗确实是很精彩,那种摒弃眩目电脑特技的武技,直接、原始、充满力量。但是我却一直很平静。 [M10]

背景之惑

整个故事的起源在于皇帝担心人们造反,下了一个"禁武令"!凡习武者,杀无赦。
这个背景很不知所谓。
历史上有几次相近的事件被人们熟知:首先当然是老祖宗的焚书坑儒。那时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说与禁武令有相似点,但是却没有禁武令这么绝。焚书坑儒再不可取,其目标也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且并非让人们的思想变得空洞,毕竟还往里面填充一种儒家文化,然后凡在这种文化内取得一定修行的,还可以进朝做官。这是标准的统御之术:大棒与甜筒齐下。
其次就是德国对犹太人的灭绝。这个和禁武令比较相像。这种灭绝人性的思想起初遮掩在重振德意志民族的完美包装下,后来随着德国民族思想沸腾才慢慢显露出来。
最后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清理门户要求最终全部根正苗红。
故事开始的背景让我马上就联想到上面三件事。我不知道徐克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背景——难道是在为我们身边再没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做一个最后的注脚,就因为在禁武令下,天下屠武,曾经侠客纵鞭马蹄飞之景才成为绝响。难道是想借这样的背景把故事中的七剑刻画成复兴人性的徽征吗。难道是想借这样的背景把人物简单地分成黑与白吗。
禁武令一出,则天下习武者皆为皇帝的敌人,这比官逼民反还要厉害,因为这批"民"全是身怀绝技以一当百的人。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就有三件。徐克,你为什么需要设置这样的背景。

照我看来,即使没有这个禁武令的背景,故事一样可以进行。因为里面提到刘清一等天地会人。天地会是反清复明让皇帝寝食难安的帮会,以前一直和皇帝做对,除了皇帝恨之入骨外,相信作为皇帝走狗的风火连城也和天地会交过手,也曾经死伤无数,因此不论皇帝还是风火连城都对天地会的余孽以清扫之为快。因此屠城杀人入侵武庄的故事一样可以进行,并不一定要禁武令。

这个背景能让故事往下怎么走?徐克想借这个构画一个怎样宏大的人性悲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6:56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人物刻画之惑

也许是希望大了失望也大。之前筒了们一直对七剑赞誉有加,认为反朴归真,武打让人热血澎湃。我也希望自己能够血沸一把。但看完了,好象血还是37摄氏度。 [M04]

徐客还是那个老徐客。武技和镜头的简单有力终究是一种包装,而且现在所有电影在武打设计上都画了很大的功夫,作为武侠大师,徐克的进步是理所当然。我所认为徐克还是老徐克,是因为在人性的刻画上,徐克还是那么差。

狮王争霸的方世玉系列,刻画了很多武侠上的经典场面,直到现在还被许多导演借鉴和引用。但是人物是简单的黑与白,让人们激动的地方,其主题歌男儿当自强已诠释。
新旧蜀山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新不如旧,就在于人物的刻画上新蜀山是简单的正邪,旧蜀山郑少秋与林清霞的角色还萌动一些武打之外的情节。
到了七剑,人物依旧是那样的脸谱化、简单化、正邪化、黑白化。一个楚昭南的黑武士形象改变不了徐克在这方面先天底子薄的真实。

在走出传统武侠框架的电影中,卧虎藏龙是做得最好的。你能说碧眼狐狸就一定是坏人吗,在她以高师娘身份出现的时候,她是一个勤俭朴实的妇人,或者她还帮府里其他人顺手做做好事,但是老高一直对女人的鄙薄让她不服,最终弑"夫";你能说王府的刘护卫就是好人吗,平时他做威做福也不少,初见卖艺父女他也一副嘴脸;玉娇龙和半边云更是不能简单地以好人和坏人论之。这所有人的性格,都很有人性的一面,审时夺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而七剑电影中有三人本该出彩。绿珠和风火连城是其中两个,这二人的的刻画都缺少了神来之笔。风火连城的孙红雷莫名其妙的干笑,脸部神情的特写,对绿珠及其以前爱人刻骨铭心的爱,杀人时的狰狞,都显示出了这个人性格具备多层性,但是孙红雷表现的略过火,而对绿珠和以前爱人的章节又太少,因此这个复杂的人物就这样单薄地如流星闪过。七剑当中唯一着墨最多的傅青主,身为朝庭前官,为还早前杀孽而不断赎罪, 也是第一集中本该出彩的另一个人物。从一开始不肯杀人到最后果断以暴制暴;从一开始与风火连城同营到敌我相向,这个傅青主已经完全脱离了梁羽生小说的原形,可以说是徐客最大的创造。但是遗憾的是,徐克对杀戮的刻画和对决的设计放入了更多的心血,而对傅青主的语言和心理给予较少的空间。
绿珠用形体和眼神很好的演活了这个角色,而溪边抢玉米的细节也很能表现出这个女人的性格。但可惜这样的情节太少,而这样的演员更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2 16:56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M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6:56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音乐之惑

让我不堪忍受的还是电影的配乐。
音乐和电影就象人和影子,缺少神来之笔的音乐如同缺乏画龙点睛的一笔。不知道是不是最后剪辑的缘故,象七剑出场、七剑策马看日出、风火连城出场等都缺少精致的音乐。卧虎藏龙、杀死比尔和魔戒则做得很好,前两前者在小处着笔,后者大处宏书。

武功之惑

从打斗的朴实,彰扬的力量看,本片还是遵循寒梅香自苦寒来的规律的。但是韩志邦和武元英的武功前后变化却缺少一些注脚。
以武元英出场那一段来看(我简直以为是杨过从古墓下山初遇程英——那位东邪的弟子,那样的安宁和赋有诗意),武元英的武功不是一般的差,在石兽(不记得风火连城第一位死去的手下是哪一位了)手下过不了二招。最后得到天瀑剑,武功倍增,从最后一役看已经可以一对一和石兽拼了。从武元英、刘清一(由刘清一和丘东洛教授大家功夫)的功夫来看,韩志邦的武功也应该一般。
剑是一种武器,不过从徐克对这七把剑的造作程度看,这七剑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剑,它就象电玩中的某种仙器,能将人的战斗指数急剧快速地增高,从而进阶到新的武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8-2 20:45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lz继续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2 22:56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M34] [M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8-14 13:31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8-14 13:38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8-14 13:41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高人,膏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5-8-14 16:56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好!深刻!专业影评! [M25] [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8-14 17:00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 [M04]

偶觉得对电影的背景无须计较太多,文学创作嘛!

电影,就是让大家在工作紧张之余松弛一哈。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8-14 18:27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四惑

下午刚在家看完,不是枪碟,效果还不错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8-14 18:45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四惑

除了上面说的第4点关于武功进度的疑问外,我还有一个问题:

那个操着奇怪口音的王爷不是挖到一把剑么,怎么挖完就完了?也没见后面再提的?

我和LG下午在中华广场看完,晕就一个字,糊里糊涂的,好象前后有点接不上,太高深了吧!

最奇怪的是,看完之后竟然两个人都累的要命,连挤公共汽车的力气都没有,打了车回家,从西门走回家都走不动了 [M13] [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8-14 18:48 | 只看该作者

Re: 七剑四惑

自从看完蜀山, 就对老怪不抱希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5 04:01 , Processed in 0.0699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