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30|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来赡养父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6 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瞭望东方周刊》第37期封面:谁来赡养老人

谁来赡养父母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幸福。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养老问题成为大多数国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或者为父母、或者为自己。
在这个转型期里,各种因素层层叠加,给不同的人们带来各自的挑战。对于正在步入晚年或者刚刚进入晚年的这一代父母来讲,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多的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赡养支持。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养老至少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
在现阶段,幸福、健康、富裕、可持续的家庭仍是大多数中国老人晚年的归宿。从这个层面来说,让中国人更富裕,几乎是解决目前养老问题的唯一途径。
【内文导读】
要把爸妈接到北京吗?
谁来顶替消失的叔叔和舅舅
这一代父母的昨天
养老院里的黄昏

要把爸妈接到北京吗
“就好像父母和孩子都掉进水里,你救谁?”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徐妍 | 北京报道
接还是不接,这是一个问题。
自从春节后送走母亲,林晓虹一直在盘算这件事情。今年母亲正好60岁,白内障越来越严重。她记得那天母亲蹒跚地走进火车车厢门,抬起头左右看了片刻,才发现自己车厢的方向。
前几年父亲突然去世后,母亲曾安慰说,他走得早不给林晓虹夫妻增加负担。可是眼前,母亲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家庭年收入16万元的林晓虹夫妇有车有房。刚刚习惯有孩子的生活,她突然发现自己开始为赡养老人发愁:首先就是把父母们接到北京后住在哪里?他们家80多平方米的住宅无法容纳两家3位老人。
类似的烦恼不只困扰着33岁的林晓虹,还包括她已经年过40的上司以及80后的下属们。
一般认为,45至60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期,60岁起将进入老年期。根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
在高企的房价和不断拉大的支出—收入差距下,赡养老人会不会压垮中国中产阶级、准中产阶级?
养老前传
林晓虹出生于东北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齐齐哈尔。2001年在省城的一所地方大学毕业后,男朋友家里为他在北京的事业单位找了一个有户口的工作。在这个可能令两人分手的当口,爱情显示了力量,两个年轻人决定一起闯荡。
2004年初,两人结婚了。张家其实没有什么特殊背景,安排张斌的工作只是有个偶然的关系,而且花了将近10万元“关系费”。买房时,为了两家各自唯一的孩子,两家各拿了10万元。但张家外借了4万,林家外借了2万。
在2004年的齐齐哈尔,2万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收入。那时,振兴东北刚刚在这个满是风沙的城市产生效果。夏夜里,马路两边仍是摆摊的下岗职工。林家就有一个下岗工人:她母亲用2万元“买断工龄”。父亲的工厂常年不开工,但是靠20多年的车工经验,他在一家私营厂里找到了月薪1000多元的工作。
张家爸爸也是工人,不过企业效益不错,一个月里里外外可以拿到1600元。张家妈妈在一个大国企的子弟学校当教师,有1000多元收入。
张家和林家的借款都还了一年多。结婚时,当科员的张斌月薪刚刚超过2000元,在一家国企子公司上班的林晓虹3000元出头,每个月要还掉1000多元的房贷。
其实买这处在南三环的房子时,小两口都有些犹豫。那是一个叫草桥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车水马龙,但6年前算是三环沿线偏僻的地方之一了。张斌的父亲第一次知道孩子们买房子的地方后,在地图上找了许久:从故宫一路向南,出了老城、再出三环,找到后第一句话就是,这不是出城了吗?
每平方米4500元的塔楼,80多平方米接近40万元。在贷款时,小两口和张家父母还有些争论:老人们觉得20年贷款比10年要多几万元利息,他们有些不能接受,“他们说,你们俩小小年纪一个月就挣5000多,稍微省点就行了。”林晓虹说,于是他们按10年贷款,一个月要还1500元。
后来6年里两人的“奋斗史”无需多言。林晓虹现在一家外资背景的公司做行政主管,一个月税后收入7000元上下。虽然中间有过跳槽的机会,但两口子商量后,张斌还是留在那个“超级稳定”的单位,月收入不到6000元。
6年里,林晓虹的父亲因为脑溢血去世了。利好消息是张家妈妈的学校“归社会”,脱离了那家濒临破产的国企,收入上升到2000多元。张家爸爸的收入也达到每月1800元。
在林晓虹29岁的时候,她生了个男孩。那时张斌刚刚提薪,他们的收入偶然可以超过万元,这才下了决心要孩子。张斌单位有个“关系幼儿园”,一个月孩子开销1000多元。
2008年,小两口买了一辆丰田花冠,全部办妥花了15万多元。如今家里也就十万多点存款,加上父母手上不多的存款,一共不到15万元。这就是他们开始考虑赡养父母时,三个家庭的情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9-16 19:10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社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9-16 19:25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是个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9-16 19:30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特别是父母只有低保,而没有事业及机关的退休金时,是很痛苦的一件必须面对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16 19:57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9-16 19:58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9-16 19:58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严重的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9-16 20:14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看完心里酸酸的,不知道等我老了该怎么办。独生子女呀,独生子女,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这句贴墙头的话不知是哪条猪先提出来的。[M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9-16 20:27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我们这代以后就要食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9-16 20:31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看完心里酸酸的,不知道等我老了该怎么办。独生子女呀,独生子女,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这句贴墙头的话不知是哪条猪先提出来的。
小湘女 发表于 2010-9-16 20:14


个人意见:控制人口是必然的。地球确实不能承载这么多的人类。
但是养老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体制问题、历史问题,不单单是计划生育问题。
一刀切只生一个是个问题,2个比较合适。但是如果任由人类疯狂繁殖,地球总有爆的一天。

题外话:现在有钱人不是一样生很多个吗? 我没钱,一个养起来都很累了。杯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9-16 22:14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当你退休  还有一个通货膨胀的问题要面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9-16 22:36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9-18 23:12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哎,,,杯具,,我们这一代人很杯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9-18 23:30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这个问题二十年后会更严重,
垫了棺材本给儿子买房,国家强制预缴的养老金又成了大窟窿,计划生育的这一代人以后谁来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9-19 09:48 | 只看该作者

RE: 谁来赡养父母?

这家人还不错了,老人都有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8 23:43 , Processed in 0.1793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