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5 2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技术上的失败。

糟糕的滑膛枪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装备的标准轻武器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说实话,这不是先进武器。近代步枪武器技术的几个重要发明,比如起爆药、火帽、圆锥弹丸、击发枪机刚刚发明出来,来不及用在这种枪上。带有膛线、射程远、准确率高的线膛枪,就是俗称的来复枪,造价高,一直没有成为欧洲士兵的制式武器。

前装燧发滑膛枪的最大射程不超过300码(1码约合0.9米),可以对人体进行瞄准射击的距离为100码。1814年,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写下一段话:“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命中的机率都是一样的。”

在战场上,士兵非常容易出错。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另外,常见的错误是在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士兵只能退出行列,站到后面,使出吃奶的力气,慢慢地把弹头挖出来。更麻烦的是,火枪是队列齐发的,那么多枪一起发射,许多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哑火,往往多次装弹,把枪管塞得满满的。

清军武器不算差

这时候,清军虽然没有完全放弃冷兵器,也有一半的士兵使用火器,主要是鸟枪和抬枪,数量最多的是鸟枪,属于滑膛枪,是用火绳发射,潮湿的时候,不大方便。

总体来说,鸟枪射程稍小于英军滑膛枪,抬枪射程要超过英军滑膛枪。鸟枪的射击速度,较之滑膛枪,可能不会相差很多,大约为每分钟2发。不过,清军鸟枪、抬枪的命中精确度,较英军燧发枪则低。主要原因在于,鸟枪、抬枪都是手工打造,较之英军燧发枪工艺粗糙,枪膛精度不高。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英军燧发枪每分钟发射3发,命中率90%;清军鸟枪每分钟发射2发,命中率70%。假设两军士兵各10名,射击同样距离的若干目标,在一分钟内,英军士兵可以发射30发子弹,击中27个目标;清军士兵可以发射20发子弹,击中14个目标。燧发枪效能约为鸟枪的2倍。这样的差距,完全可以利用清军的人数优势来弥补。

相比之下,双方火炮性能差距可能更大。清军火炮的主要问题是,侵彻力不够和命中精度不高。侵彻力不够,主要是因为中国火药不好;命中精度不高,主要是火炮机动性差造成的。同样口径的火炮,清军火炮要重得多,缺乏灵活转动的炮架。那些重达3至5吨的大口径火炮,要在英军猛烈的炮火下,一点一点地瞄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对英国军舰威胁最大的,恰恰是这些重炮。英军对清军火炮颇为畏惧,屡屡惊呼“猛烈”、“厉害”。

弓箭赛过枪

为什么只有一半的清军使用火器?原来,清军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看家本领——弩弓,他们的弩弓在作战效能上,可能不比当时的火枪差。

一般说来,古代弩弓的最大射程为300米,宋代的神臂弓最大射程达到五百余米,清朝雍正皇帝更是自诩清军的弓箭为历代最强。弩弓的准确率很高,可以精确瞄准。一个训练有素的弩手,可以准确命中200码外一个人型大小的靶子。

弩弓的射速大约是每分钟三四发,操作十分简便,大家很难想象有人会装错。唯一的问题是,需要人手拉弦,发射次数太多,容易疲劳,速度减低。可是,火枪连续发射后,一样会因枪管发热,造成炸膛,或者子弹威力减弱的情况。

弓的穿透力甚至比火枪子弹更强,神臂弓的箭可以穿透两层铁甲,而普通火枪子弹做不到。不过,箭的破坏力不如枪弹,伤口比较容易处理。箭也有优点,可以涂毒药,或者加装炸药。所以说,这时的弩弓威力超过火枪,甚至在英国军队中,常常有人提出恢复传统的长弓,拒绝使用糟糕的滑膛枪。

刺刀改变战术

清军火枪火炮跟英国相差不多,弓箭还要厉害一些,怎么输得那么惨呢?

首先说说英军装备的一样不太起眼的武器——刺刀。滑膛枪是一种射程近、射速低的武器,战斗中,白刃战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在刺刀发明前,滑膛枪兵必须有长矛兵保护。刺刀发明后,一个使用装有枪刺的滑膛枪的士兵,就是一个长矛兵,使用冷兵器的士兵不再是必需,导致战法和战术的进步。

英军作战时,一般排成两列横队,队列中的士兵,不能做单兵机动,站立装弹,立姿或跪姿齐射。横队周围有由散兵组成强有力的屏障,与敌保持接触,骚扰、杀伤敌军,并分散敌方火力,使己方队列不致过分暴露在敌人火力下。清军作战也须排成队列,并组成各种不同阵式。列阵时,通常是重火器在前,其次轻火器,再次冷兵器。临敌时,在远距离上,以火炮轰击,稍近,开放抬枪;再近,则以鸟枪击打。三击不中,继之以冷兵器肉搏拼杀。结果,清军打仗恨不得排出十几列队伍。这种阵型,作战效能很低。

为了协调冷兵器和火器部队的步调,清军整个阵列只能以缓慢的速度移动,战术机动性相当差,很难运动到能最大限度发挥火力的有利位置。灵活的英军队形,往往能够成功地通过迂回等机动动作,对清军最薄弱处实施攻击。

以逸待劳的英军

当时,清军的总兵力大约80万人(包括八旗、绿营兵),在鸦片战争中,先后投入战争的有十万人左右。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七千多人,最高增至2万人。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未能显现。英方利用船坚炮利的优势,牢牢掌握制海权,也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

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七个省,几十个海口都得设防,分到每个重镇,驻守的部队就在4000人至1万人。如此分兵,在每处都难以集合优势兵力,中英间的多次战役,中方投入的部队往往与英军相当,甚至处于劣势。

交通不便、调兵速度的缓慢,加重中方的困境。1841年10月10日,英军攻占宁波,道光帝调四川建昌、松潘两镇精兵2000名,前往浙江征剿,等到该部风尘仆仆,历经两千余公里赶至前线,英军已经在宁波休整近半年,以逸待劳,清军怎么能不输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4-16 23:49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再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4-17 13:38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抢个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4-17 16:0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抢一个地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4-17 17:48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明朝对倭寇时就遇到过

对付机动之敌,唯一好的方式,只有攻击其补给线及基地。可惜清朝延续了明朝的闭关,水军之弱,尤胜明朝。

清军及政府官员素质太低,只能一味防守,不败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4-17 18:30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清朝危害好几百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4-17 19:23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4-17 19:2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一直在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5-4 09:32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怎一个唉字了得...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可怜的就是好兵遇歪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5-4 09:39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再深刻地说一句
晚清的百姓不,不AI国。实在是当时没法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5-4 10:0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据说是国内的官员跟一些不法商家相互勾结 以次充好 去换膏膏去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5-4 10:0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炮弹里面都是沙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5-4 12:1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引用作者 猪鼓励糖 于 2010-5-4发表的原文
据说是国内的官员跟一些不法商家相互勾结 以次充好 去换膏膏去了 。。

[M01]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5-4 12:43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我还以为换GG去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5-4 12:44 | 只看该作者

Re: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解放战争时候,GD的武器也没有GMD的好,但毛XX会忽悠人,所以精神是很重要的。

[本帖由xiaotong修改于2010-05-04 12:4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2 01:41 , Processed in 0.1215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