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8 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高或超500米,为商业项目
新快报讯(记者 黄颖)

员村有望建广州最高楼——这是记者从广州房博会获悉的。

  市规划局的广州远景规划及广佛同城规划展示专区特意展示了琶洲-员村新规划的模型沙盘。在模型中可以看到,与琶洲会展中心隔江相望的位置,有一栋巍然而立的高楼,比周边楼宇高出近三分之一的高度。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关人士透露,这是琶洲-员村规划中的新的广州第一高楼,其楼高可能超过500米,比437.5米高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还要高出不少。他表示,这个新的第一高楼是商业项目,在绢麻厂地块和南方面粉厂地块附近。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已经有开发商表示希望能在员村建设广州新的第一高楼,更邀请了美国设计公司参与设计。这次房博会上展示的琶洲-员村规划模型,赫然出现了这一高楼的模型,显示员村建第一高楼的规划将成事实。

  据悉,员村拟建的第一高楼规划落实后,将会通过土地公开出让的方式来邀开发商建设。

广州拟再建三条过江隧道
一条接驳琶洲珠江新城,两条接驳琶洲员村

为了连通珠江新城、员村和琶洲南北一江两岸的交通,广州将再建三条过江隧道。今天开幕的2009年广州房博会首次展示了琶洲-员村规划图则和琶洲-员村规划的模型沙盘,透露了该信息。

  其中珠江新城和琶洲A区之间有一条过江隧道连接,珠江新城马场路通过过江隧道接驳至琶洲海洲路。从马场路经过江隧道再走海洲路东面的阅江路就能直接到达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而员村与琶洲之间将有两条过江隧道连接。西侧一条隧道由员村二横路经过江隧道接驳琶洲会展东路,直接到达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东侧还有一条黄村隧道,由员村的车陂路一直通至琶洲新滘东路,这一隧道将把员村东部和琶洲东部连接起来。

员村放弃以居住为主 纳入中央商务核心区
  核心位置拟建158万平方米的商业金融项目

今天正式开幕的广州房博会首次公布琶洲-员村新规划。而员村将与珠江新城、琶洲共建广州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其中员村核心位置的员村D区将规划为国际金融服务核心区,将建设158万平方米的商业金融项目。

  据悉,员村原规划以居住为主,主要规划为高尚住宅区。今年,广州明确员村地区将改变原有规划,其将作为珠江新城的延伸区,重点就是放在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会展业上。

  新规划显示,员村更纳入了广州的中央商务核心区。珠江新城-琶洲-员村地区功能定位为:会展、金融、商贸三大引擎合力推动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实力、活力、魅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市滨水中心。

  据了解,琶洲-员村地区总面积约1356公顷,规划建设用地约1313公顷,总建筑量约1786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约33.5万,居住约人口18万。

  而琶洲会展城、员村服务城,与珠江新城在功能上互相呼应,共同构成两岸三核的泛CBD区,是广州市现代服务业的最核心区域,以“强化核心地位、创建城市名片、构筑水岸生活”作为发展策略,打造国际贸易的大枢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引擎,建设代表广州城市形象的新标志和优化市民生活的水边客厅。新规划显示,员村主要分为D、E、F三个区。D区为金融服务区,E、F区为创意产业和滨水休闲区。

  其中D区为员村的核心位置,绢麻厂地块、南方面粉厂地块都位于此,拟建的第一高楼也位于该区。该区位于员村与珠江新城接壤处,将建设成为立体化、高品质的国际金融服务核心区。

  该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重点建设金融服务、国际商贸、休闲娱乐等核心功能。该区将提供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用地共12块,总用地面积33万平方米,总建设量158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商业金融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相关新闻: “琶洲之眼”要建SOHO住区
  附近酒店文化娱乐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

琶洲未来各大功能分区在广州房博会上首度亮相。

  位于琶洲岛西部的琶洲A区由会议展览中心、五星级酒店、写字楼组成,是多元环境的“城中之城”。其中央为电视塔东轴线及南北向公共服务轴,从空间景观角度控制“面江开敞,腹地共享珠江景观资源”的疏密有致格局,这里的商务办公用地将拥有最高的容积率及最好的区位、景观条件。

  位于琶洲岛中部的琶洲B2区被称为“琶洲之眼”。这里以娱乐休闲岛及SOHO住区为开放主题,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提供配套服务。本次启动区提供7幅文化娱乐、商业金融和住宅用地,其中约18万平方米酒店建设面积,约11万平方米文化娱乐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商业金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六站水上巴士连接一江两岸

  据悉,广州目前的水上巴士站主要在市区的西面,未来在广州中部和东部也将建起6个水上巴士站,增加琶洲、员村和珠江新城的水上连接。

  该6个水上巴士站5个设在琶洲地区,分别为华南大桥的西侧、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正北面、黄村隧道旁边、东圃大桥东侧和琶洲岛的东南角。而在员村的水上巴士站有1个,位于临江大道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对面。
员村社区网 www.YCun.ne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9-18 12:53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S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18 13:19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B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18 20:47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东侧还有一条黄村隧道,由员村的车陂路一直通至琶洲新滘东路,这一隧道将把员村东部和琶洲东部连接起来。

员村的车陂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18 21:39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这是多少年的规划呀?那些HLL的城中村ZF怎么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18 22:09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反正,都是为了钱服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18 22:47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18 23:09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M01] [M01] 再延伸过来jj这边,该升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1:34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引用作者 秋高气爽 于 2009-9-18发表的原文
东侧还有一条黄村隧道,由员村的车陂路一直通至琶洲新滘东路,这一隧道将把员村东部和琶洲东部连接起来。

员村的车陂路??


是啊,车陂路那段是属于员村,叫员村五横路。规划意义的员村范围很大的,好象东圃那边都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19 21:18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不赞成,高楼一点也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21:28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今天广州日报说是这个规划争议极大,未必能建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9-19 23:11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引用作者 wintergrass 于 2009-9-19发表的原文
今天广州日报说是这个规划争议极大,未必能建成。

争议极大?可是认为通过的几率很大,LD说了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9-19 23:13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广州市越高越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9-21 14:46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员村也在搞,黄埔港那边动静也不小,怎么偏偏把骏景周边给跳过去了,唯一有盼头的我看就是城中村改造,不过估计也是10年八年之后的事了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21 15:35 | 只看该作者

Re: (zt) 员村拟建广州最高楼和两条过江隧道

要是真的两边都是中心区,那是很大的利好,处于中间地位,有很多着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9-5 01:01 , Processed in 0.1237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