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一定去支持一下。 不过我也正是上面邻居说过的那种家庭主妇,每个月都要到大型超市大采购一次。 有些生活用品贵店没有,看来只能到贵店消费一些小东西了。 |
支持! |
还未去买过东西,不过下次有需要购置物品,会去看看的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条宽带送你走 |
楼主那每天晚上放的电影感觉不错。。虽然我没仔细看过,不过每晚散步都可以看到不少人坐着一起看。。。。氛围很是不错。。。。。 我是经常性的去买华农酸奶啊。。。几个小伙子态度很是不错。。。。 |
我今天本来想买东西的,但是店里的品牌都不是我常用的,比如揽菊,后来只好还是去了好又多。 |
一动不如一静,今日一动,何日再静。 走一段路,送一个人。一人想走,一人望留。走之人不回头,留之人也只能望其背影,独留。 观照自在心,悟。 生活,一拨人走路。“一拨人”取自你,“走路”取自你的生活。你看别人走岔了路,此时不觉悟,末了发现其实是自己走在了众人的别处,也不枉是个事故。话说回来,你之所以不知道你是你,你才是你。所以,你不知道生活,这才是生活。 嗔,悟。 一个人不回头,自然不知道回头后有怎样的变数,也就了却很多烦恼。因为看见,所以拿起,因为拿起,才有所执。有所执好坏与否,在看执之人,不在事本身。佛讲一个放下,不曾拿起何来放下,拿起之后放下之时,放在哪里放在何处,放的时机恰当与否放的心境是否有一个自我的态度,都是一个未知数。玄妙在此,我觉得不为过,拿起的乐趣在苦恼,放下的乐趣在苦恼,都是恼子,一起一放,纵观己身,已嗔。 观照自在心,再悟。 看见的是事物的本身,之所以目障,因为看的本身,和事物没有关系。看见钱是钱,因为人们赋予的属性,即变成财富。看见砖头是砖头,因为世界赋予的属性即变成砖头。砖头只是个称呼,东西存在了,因为心有所想,再加上自己生存的经验,砖头便落进我的心里,成了一块砖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验?一个给你思维定势的绝对因素,排开他你走进世界,世界无你,你却拥有世界。十年之前以经验之谈为大荣,以为富贵即傍左右,十年当下,以经验为障,排他即排己,己不容己,归何处? 觉悟,悟。 觉悟讲一个法门,我俗自认即窍门称呼。无差别心,无名,故此处无争。讲一个顿悟,好处在省心。有心之人做有心之事,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性,修者以律制心。此处拿起,将不再放下,想看的真切却不得永恒,趴在井沿上看一眼天,跌进井底举步维艰。坐井说天阔的人比比皆是,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自己,求了凡俗,一个求字,实则难堪。 差别心,悟。 续难堪处。“求”起,即差别心。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因为有了差别心,所以有了你我之分,回到开始的地方,拿不起也放不下,彷徨的无以复加。差别心在此处,有了拿起的念头,才有放下的愿望。正如前面所言,不曾拿起,何谈放下。差别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心在它即在,不是“他”,也不是“她”。没有生命的一个词语,却蕴藏着禅机,不克此物,永无觉悟。 格物,悟。 物,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即本身,本身不受劫难,劫难是虚,人定义的。不是劫难的劫难不是劫难。“格物”深邃,难以表达,举例。石头,可造房屋可造堤坝,可造艺术可造大路,石头永远懂得自己是石头,不论放在一个怎样的高度,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给自己定义为名贵的石头,也不会说自己是低俗的石头。我认为,格物的本质在差别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均物,得一。一即是无差别心。无对比即无高度,没有高度就没有了所有。你是你,不用知道,因为没有了比较。这样就不用拿起,也不用放下,在你的心里没有拿起,也不会生出放下的苦恼。格物,是个过程。格天下之物,物质本身没有妄念,更谈不上本质。看到既是得到。 投石击水,不起浪花, 也泛涟漪,悟。 风动还是幡动,心动。慧能如是说。之所以投石击水,是因为有妄念,起念自然心动。透过现象看本质,妄念起是因,涟漪是果。因果之道全在心动。无因无果无所求,不起妄念,归一,而不是皈依。皈依也是一动,人性即佛性,在自己的身上可看到众生的模样。参悟自己即可参悟众生,你所恶即众生的恶,你所善即众生的善。不求果,但求一个明白。 明白,悟。 何谓明白,明白取决于人。无差别心,无颠嗔痴,无二三之分,回归本质,“一”即是所有,即是一切,可谓之“明白”。 |
楼主加油。 你们一个不小的竞争对手是万佳的购物卡阿。 |
你们那有泰国香米不?还有,你们那能开发票不,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
GMT+8, 2025-7-25 11:29 , Processed in 0.0967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