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访谈我也看了,不是说真的假不了吗?而且也不可能做出那么真实的鸡蛋.所以那些说制造假鸡蛋的,只是为了骗取培训费 |
几年前就听说有了,老新闻!现在是冒牌“千叶豆腐”的假豆腐啦! |
[M13] |
本帖最后由 四月的天 于 2010-12-30 17:23 编辑 那么,武汉这种人造豆腐所用原料有没有问题? 曹工解释说,大豆分离蛋白可以人为提高豆腐的蛋白质含量,变性淀粉可能是为了增加豆腐的顺滑感和口感。至于白色素,一般正常的豆腐生产应该不需要添加这种增白剂。她认为,虽然添加了一些蛋白质,但由于人为添加了色素和食品添加剂,多吃肯定无益。 相关人士表示,合成豆腐最让人担心的是蛋白质含量。据悉,在目前的标准下,国家对传统工艺生产的豆制品蛋白质含量有明确规定,而合成豆腐虽然口感还是豆腐,但在蛋白质含量上却没有任何说法。如果合成豆腐中缺少必要蛋白质成分,自然也就丧失了豆腐的营养价值。 掺入淀粉为省成本 卖相太好反要小心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假豆腐,要看这个“假”字怎么理解。如果把没有黄豆或者用很少的黄豆做出的豆腐视为假豆腐,南京市场上肯定有这种“豆腐”。 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的曹工表示,最常见的人工合成豆腐做法,是利用淀粉来冒充大豆,摊贩往往会加入诸如玉米淀粉等物质,降低成本,另外加入淀粉后,原先易碎的豆腐变得不容易碎,看起来很“精神”。 一块豆腐才多少钱,竟也值得造假?记者了解到,1斤黄豆和1斤淀粉有一两元的差价,使用淀粉代替黄豆,可使成本大幅降低。 “市场上卖相太好、颜色太白的豆腐不好。”曹工称,大豆的颜色本就有些偏黄,如果豆腐出奇的亮、白,那可能是“被美容”了,最好别买。另外,在正常情况下,豆腐是易碎的,如果看见很“精神”的白豆腐,或是韧性颇强的豆腐,那也得小心。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0-12/30/content_1007117.htm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 |
“人工合成豆腐”监管存盲区 武汉南京均已出现,营养价值不高多吃无益 南京消息 《扬子晚报》报道:苏州一公司生产的豆腐,日前在武汉发现被假冒。与通常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腐不同,此次查处的假冒他人品牌豆腐是“人工合成”的。据了解,南京市场上也有不含黄豆或仅含少量黄豆的“合成豆腐”在销售。 武汉的制假者交代,他们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变性淀粉、盐、味精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搅拌机搅拌,然后加入冰块和色素继续搅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是封包装。 合成的算不算豆腐? 专家称“不好判定” 人工合成豆腐究竟算不算豆腐?记者向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相关人士咨询,这位人士坦言不太好判定,因为国家并没有对豆腐这个宽泛的概念给出定义。目前,市场上包括嫩豆腐、豆腐干等产品,所用的生产标准都是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非发酵类豆制品》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适用前提必须是:经制浆工艺制成的豆制品。也就是说,如果是用其他工艺制成的豆制品,该标准对其并无约束力。 该人士直言,以非传统工艺生产的豆腐,很可能存在监管盲区。因此,只要“合成豆腐”所用添加剂属于合法添加范畴,那么相关部门也就不好说它是不合格豆腐。 蛋白含量说不清楚 添加色素多吃无益 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的曹工告诉记者,传统豆腐的原材料,按比重排序应该是水、大豆、消泡剂和凝固剂,后两种属于食品级的添加剂,所占比重加起来不超过3%。而武汉被曝光的“假豆腐”,主要由大豆分离蛋白、食品专用变性淀粉以及白色素三种材料制成。 |
老博客有文介绍过,七八年前已有了。[jx] |
不是新闻,七八年前已有了,教授学堂就在你我住的小区附近的棠下。 |
豆腐肯定是人造的拉 |
人造豆腐,这个是存在的事。[M10] |
人造鸡蛋培训是骗人的,它是骗培训费的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
GMT+8, 2025-8-16 19:26 , Processed in 0.0656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