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邻里守望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6 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

邻里守望制源自美国,后在英国广泛推广。它是由地方政府或督察部门发起,由市民志愿人员组织的群众性机构。

  在英国的德文郡,当你一走进居民区,就会见到家家户户的门,墙上贴着大小各异的,色彩不同的邻里守望标志牌。标牌上一般有这样一些话:“你已走进邻里守望地区,我家所有物品都刻有姓名与邮政编码。”

  在西方社区中,当家庭主妇出门时,想到家中财产都有标刻,邻居帮助照看门户,心里会很踏实。而当犯罪分子走入邻里守望区,一见到标牌就会觉得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他。

古人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此言足以证明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居家则需安居乐业,交友则需交直诤之友。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安全和睦,老年人才能安度晚年,中年人才能安心工作,孩子们才能安心上学。这,也就是许多媒体为什么浓墨重彩报道晏家坪街道“邻里守望制”的重要原因。家里有了事情,邻居主动来帮忙;没人在家,邻居帮你看顾着家中财物的安全……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蕴涵着相当的不平凡。在“邻里守望制”的实行过程中,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在默默进行,一份爱与爱的传递在邻里间接力。这,不正是和谐社会的温馨片段么?
“邻里守望制”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和谐社会”字面上的直接反映。小家和则大家和,小家安则大家安。与整个社会相比,家庭仅仅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但是,这些小细胞的意义不可小觑。当这些细胞病痛时,会侵蚀到一个肌体的健康,整个社会都会呼吸不畅,整个国家都会随之受到影响。“邻里守望制”虽然只是医“小病”,但却是在预防“大病”。和谐社会,正是由这些普通却健康的“小细胞”组成,由和睦有序的邻里关系组成。

“邻里守望制”,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创建文明城市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法,更是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邻里关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文明城市的称号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度要求相当高,社会治安良好就是一个基本方面。有了“邻里守望制”的守护,居民之间相互帮助,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晏家坪街道的实践表明,“邻里守望制”是构建和谐文明社区的有效载体,值得我们总结和推广。

“邻里守望制”是改善现代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邻里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自古以来,邻里关系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远亲不如近邻”、“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依旧在,怎么不见秦始皇。”等等古谚都是因为邻里关系的好坏而产生。而在现代,相邻关系已经作为一个法律用语写进了民法。以前住大杂院时,邻居之间相互串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呆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却越来越觉得孤单。邻居与邻居之间如陌生人,相互之间戒备心理极其严重。很多人开始怀念老大院,很多人开始想念过去单纯而真挚的邻里关系。“邻里守望制”打破了人际交往的坚冰,让更多的人开始对现代的邻里关系有了新的向往。

“邻里守望制”,昭示着基层组织在小范围内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更是基层组织自我改革,寻求新管理、新理念的信号。居民委员会组织作为写入我国宪法的最基层组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直保留着“居委会老太太”的老印象。而从“邻里守望制”的施行过程中,我们看到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居委会的职能开始细化,开始深入,开始更新。于是,我们对它的功能有了新的期待。

一种好制度不用太多的语言来细说,只要看它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即可。衷心祝愿所有的社区居民,在“邻里守望制”的守护下,同舟共济,始终如一,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也衷心期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史进程中,有更多的像“邻里守望制”这样充满人民群众智慧而又富有成效的原创性制度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为我们的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6-8-16 17:18 | 只看该作者

Re: 邻里守望制

SF
支持这种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8-16 17:34 | 只看该作者

Re: 邻里守望制

支持,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08:34 , Processed in 0.1296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