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毅演讲柔性诉求:中国并无反日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19 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9658522215710720/20041019/443455.shtml



10月18日,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

在东京举行赴任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



凤凰卫视10月19日消息 综合报道,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十月十八日中午应日本记者俱乐部邀请举行演讲。他期待未来「中」日关系能依「一个基盘,三个目标」的方向发展。对于靖国神社问题,他说中国无意干涉日本内政,但靖国神社参拜不只是日本的内政问题,而是严肃的外交问题。同时他也强调,中国并没有什么反日教育,而是爱国主义教育。



王毅在九月十六日正式递交到任书后,十八日是第一次正式对日本媒体公开演讲。



靖国神社 严重对立



王毅指出,靖国神社供奉有十四名甲级战犯,他们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发动者与指挥者,日本的普通老百姓当年也深受其害。甲级战犯中绝大多数与侵华战争有关,其中许多人曾在侵华军队中位居要职,对中国人民犯下严重罪行。对这些人顶礼膜拜,势必直接伤害战争受害国尤其是受军国主义祸害最重的中国人民的感情,动摇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人民当然难以接受。



王毅说,这一问题已经超出日本内政的范围,是一个涉及是非曲直和国际正义的严肃的外交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应该根据中日联合声明和国际共识加以对待和处理。希望日本领导人改弦更张,从两国关系大局和两国长远利益出发,不要再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但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星期一较早时间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针对靖国神社一事表示,他不会接受中国政府有关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的要求。他说,日中两国慰籍亡灵的观念不同,不能因为中国不高兴就停止参拜。



在谈到建立以追悼战殁者为目的、没有宗教色彩的国立追悼设施问题时,小泉说,即使建立这样的设施也代替不了靖国神社。



东海问题 近期协商



有关东海资源开发及划界问题时强调,王毅强调中方的东海油气开发位于不存在争议的中国近海,是中国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尽管如此,中方还是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出发,主动建议双方就东海问题举行磋商,通过对话增进了解,寻求解决争议的途径。



王毅说,中日双方都主张二百海里的权利,但东海宽度不足四百海里,双方主张出现重叠,存在争议。如何解决争议?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应根据公平原则开展谈判,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也就是说,不能把自己的单方面主张强加给另一方。公平原则就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首先是海洋地理因素。可以看一下东海地图。东海中方一侧是亚洲大陆,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日方一侧则是岛链。在这种不均衡的地理环境下,日方如果要求将东海对半分显然有悖"公平原则"。况且,中间线只是日方单方面的主张线,不是双方谈判的结果,更不是已确定的界线,中方也有自己的主张线。希望双方都能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办事。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十八日表示,若中国选定的天然气勘探项目,侵犯了日本沿海专属经济区,日本将要求中国停止这些项目的勘探。事件可能引起中日新一轮主权纠纷。



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前天声称,中国无视日本的经济海域是不友好的行为,日本准备在本月下旬举行的中日有关开发东海天然气问题事务性谈判中,追究此问题。



虽然中日两国在东海的争端未息,但日本大企业对华投资未有受到影响,日立、松下电器、丰田汽车、三菱汽车等均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柔性诉求但坚持一贯立场



中国新任驻日大使王毅对日本媒体的第一场公开演讲,可说是「用新的柔软和理解态度,坚持中方既有一贯立场」。演讲的内容让外界了解目前中国对中日关系的最新看法,他希望完美零缺点的个性也在演讲中显现。



综观他的演说和问答,一开始提到中日间问题时,并未直指靖国神社问题,显然是想先释出善意。但日本媒体一提起靖国神社问题后,他也先从柔性诉求谈起,但最后仍坚持中方一贯立场。



相较于以往中国外交单位常单刀直入直跳结论的说法,王毅的方式显然多了许多中间的论理和感性诉求的味道。



面对各种敏感问题,他的回答也不从传统的意识型态说起,而多以「理解日本人的想法」「不想干涉日本内政」「中国没有反日教育只有爱国教育」等正面回答出发,希望先传达对日方的善意,但最后的结论都不会脱离中方的官式立场。



同时他在解释时,处处强调这些日中关系的障碍不只影响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也有很大影响」,希望争取日本媒体对中国人的想法感到「同理心」。



演讲中他屡次直接以日语纠正口译者翻译的内容,也显出他用字谨慎,不愿有些微差距的翻译造成误解,他被许多人称为完美主义者的个性也显露无遗。



中国并无进行反日教育



王毅强调,中国并没有什么反日教育,而是爱国主义教育。如果说有针对日本的话,从毛泽东时代开始,中国领导人就告诉民众,侵华战争的责任应由日本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承担,日本民众也是受害者,中日人民应世代友好下去。



他在演讲中首先提到日中两国有两千年以上的交流历史,双方的关系不论在经贸外交等都很重要;但在关系进展的同时,也仍有许多问题和摩擦待克服。



他说,除了旧有的历史和台湾问题仍旧影响着日中双方关系的健全发展外,新的课题如贸易摩擦或智能财产权的争议也逐渐出现。



他认为,未来为健全双方关系,应依「一个基盘和三个目标」进行。一个基盘指的是双方需依一九七二年的中日共同声明和相关原则为基础,日本应承认过去侵华史实并谢罪,中国则放弃战争追诉赔偿;同时也依相关声明处理台湾问题,继续一中原则。三个目标则都是朝增加双方交流为主。



王毅表示,中国支持对联合国包括安理会进行改革,但中国无意过早地对特定国家的要求作出表态。至于日本追求的目标,关键是日本要采取切实的行动,真正取信于亚洲各国,尤其是周边邻国的人民。



临危受命 图破僵局



早在九月十四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九月十日,中国新任驻日大使王毅抵达东京。王毅在离京赴任前接受了中国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在出使日本之际,他想用「恪尽职守、报国为民、开拓进取和不辱使命」来概括此时的心境。



关于中日关系,王毅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日关系已经有了很好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民间交往的基础。当然,两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赴任将与使馆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在外交部的领导之下,遵照中央制定的对日方针政策,积极地、广泛地与日本各界接触。



从外交部副部长到驻日大使,王毅被称作「临危受命」。日本媒体认为中国派遣现任副外长担任驻日大使,表明中国政府对日本外交的重视。而中国媒体却期待有「日本通」之称、又长期主管亚洲事务的王毅能够以高超的外交技巧,结束中日两国摩擦不断、首脑互访中断的僵局。



今年五十一岁、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王毅精通日语,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四年,曾在中国驻日使馆担任参赞和公使衔参赞。在中国外交界,他是有名的「日本通」。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王毅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多与日本国民接近,多去日本的都、道、府、县实地考察;其二,尽可能团结更多的日本派别,在巩固对华友好派关系的基础上,也要多与对华战略派和强硬派沟通。



除了中国学者,日本部分专家也在探讨打破两国僵局的办法。与王毅相识十五年的日本《朝日新闻》中国总局局长五十川伦义指出,中日两国关系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相互了解是症结所在。在大问题上排除障碍,在媒体间和国民间增强互信,是解开「中日死结」的双管齐下之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4-10-19 16:42 | 只看该作者

Re: 王毅演讲柔性诉求:中国并无反日教育

U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5 09:24 , Processed in 0.0753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