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17 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快看 [M15] [img]http://photos.gznet.com/photos/1357835/1357835-OclM1qAz7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4-12-17 18:47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2-17 18:48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这就是82岁的老杨和他28岁的LP [M13]
下午听同事说起这事呢?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2-17 19:12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M13] 老杨是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2-17 19:41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杨振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2-17 19:49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扬振宇是干啥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12-17 20:06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不知是看中他的才还是财?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12-17 20:11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QUOTE Create By 真逗 At 2004-12-17
不知是看中他的才还是财? [M04]


真是啊~~~财产估计也落不到她手上。弄个绿卡玩玩就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12-17 20:17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谈成长

做杨振宁还是做邓稼先

  记:您认为创办一流大学的目的地培养一流的、有正确价值取向的学生吗?

  朱:是的,这个问题在大学有过争论,即:是做杨振宁,还是做邓稼先?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小时候的朋友。邓稼先出生在安徽怀棕,杨振宁也是安徽人,他们是中学同学,后来又是西南联大的同学,然后同时到美国留学,两个人住一间屋子亲如兄弟。50年代读完博士后,邓稼先就回国了。那时国内实行供给制,每月只给300斤稻谷做工资。杨振宁留在芝加哥大学,后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后来得了诺贝尔奖。邓稼先回国不久就组织人员研究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因为那时候研究条件很差,也经常出事故,所以邓稼先62 岁时就去世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生活道路了。大家都崇拜杨振宁,认为他要是像邓稼先那样回国就没有得诺贝尔奖的希望了。我说,杨振宁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争了气,我们中国人都感谢他。但是邓稼先回国为中国制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也就没有现在的大国地位。我说再过一百年,中华民族会有更多人记住邓稼先。杨振宁先生怀念邓稼先的文章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实际上把他们两人所走的路作了总结。他说,"假如说 哪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背景音乐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我儿时从 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双手

  擎天空

  长江黄河亚洲之东

  巍巍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回首黄尘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

邓稼先生平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
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
速度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
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
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
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
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
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
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
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
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
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
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
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
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
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
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
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
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
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
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
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
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
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
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
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
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
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
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
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


杨振宁 生平





  1922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 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
  1933年 就读北平崇德中学
  1938年 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1938年 入西南联大就读
  1942年 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
  1944年 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
  1945年 抵美国
  1948年 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
  1949年 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
  1956年 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71年 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在父亲的引荐下,成了西南联大附中的一名临时代课教
师,同时教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课)后来娶了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杜聿
明是谁大家都知道。
在美国工作了几十年,最精彩的日子都献给了美国,到老了,才想起回国享福,
而相对于他的同学邓稼先,孰高尚孰自私,显而易见。回国了就应该好好为国家
做贡献至少也应该对得起豪华的房子和高昂的工资,杨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明白
自己的公众的影响力,而不是率性而为,为求己欲,罔顾社会影响,从中国目前的
道德状况来说,这件事无疑是对中国日渐倾斜的道德标准,又是一脚(希望我高
估他的影响力了)。所以杨只能说是个学术大师,同时也是个自私自利之人。【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12-17 20:19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呵呵,有人说:

这怎么比啊。没可比性啊。邓是我在寒冬的旧棉衣,而杨是我在过节时的盛装。没了杨你骂我寒酸。没了邓,你要我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4-12-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M04]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2-17 22:49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真是鲜明对比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12-17 23:36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现年82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今年11月5日与芳龄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计明年1月结婚

其实,两人的缘分早在1995年就开始了。据透露,杨振宁和翁帆于1995年在广东汕头相识,当时杨振宁在汕头大学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大会。在汕头大学读一年级的翁帆负责杨振宁夫妇等人的接待工作。作为一名英文系学生,翁帆英文说得非常流利,而且漂亮活泼 [M25] ,给杨振宁夫妇 [M11] 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

翁帆家在广东潮州.. [M13] [M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12-17 23:37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杨振宁三色恋情

  红色初恋

  女主角:张璟昭(杨振宁父亲的学生)

  在昆明读书期间,杨振宁父亲的一个穿红衣服的浙江女学生张璟昭(音),经常来他家请教问题。暗恋了一两个月,杨振宁认为这样对他个人很不好,便结束了这段情感。

  金色婚姻

  女主角:杜致礼(国民党名将杜聿明的千金)

  1949年杨振宁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中国餐馆中偶遇,而后开始约会交往,并于1950年8月在美国普林斯顿结婚。去年10月,杜致礼因病过世。

  蓝色浪漫

  女主角:翁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

  两人年龄相差54岁,杨振宁将其形容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M11] [M11] [M11] [M17]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12-17 23:38 | 只看该作者

Re: 8一下,据说是老杨和他的新太太

QUOTE Create By zhms At 2004-12-17
呵呵,有人说:

这怎么比啊。没可比性啊。邓是我在寒冬的旧棉衣,而杨是我在过节时的盛装。没了杨你骂我寒酸。没了邓,你要我命啊......




这个比喻比较符合现状!

-----------------------------
[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3 00:03 , Processed in 0.3270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