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随笔:听潮而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3 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鸣戈随笔:听潮而发



——从陈步春一组词说作词



那是在湖南省作家、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上,老师于沙系着华丽的领带把我叫过去,从袖珍手提包里取出一个信封,上有“请曾鸣同志写评论”一行很书法的毛笔字。这就使得我不得不需要彻底地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了。

遗憾的是,那天大会,各界要人和企业家们谈得兴起,我是会务组织人员兼记者,无暇将于沙老师关于陈步春先生的推举要义记完整,只记得这位兄弟是在徐州歌舞团任创作员,年纪不算大,成果可谓多,仅此而已。(补注:1992年,我调广州工作后,陈步春也参军进了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任创作员,我们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

写评论,其实对于作者背景不太了解也许是件好事。于是就词说词。

陈步春那组词总题为《碧蓝色的潮音》,并特别注明是一组通俗声乐组曲。我想,这也许正是于沙老师为什么要我来作评的重要原因吧。读词要比“听词”容易。一读,一首一首,写的果然都是有关大海的事物人情。句子像海浪一样,起伏而漫长。有视觉冲击波、也有听觉的“潮音”。观词与观海,这两件事,不论分开来还是合成起来,在步春的作品里,都吻合了我的审美经历。他的这组词,因其形式的不拘一格,而在词界引起过不小的反响,这应当是意料之中的。

——海潮翻滚情潮翻滚我们追赶大海;

浪花怒放心花怒放我们追赶大海;

带上涛声带上帆影带上一片蔚蓝;

留下歌声留下舞姿留下一片思念。

这样的句式,想想,如果加上澎湃的音符和音响、灯光。那是足可以把演唱的现唱翻滚成海的了。歌词之所以好读,就是因为它不是诗,也不是别的什么。只是,好读的词其实并不好写。

可唱、可听,这是戴在词作家身上的两道镣铐。写词的目的,还是要用它来冲击人的感观视听的。职业作词,形式重于内容,音乐形象重于文学形象,性别形象重于性格形象,这是必要的技术思维。诗人和词人,没有思想感情上的不同,但一定要有审美兴奋点的不同。写词是要有综合演艺知性的技术门槛的。在戏剧学院读书时,记得老师说哪位外国有位戏剧家说过,一个好的编剧,如不是科班出生,那他的家,一定住在离剧院不到三根电线杆的距离(大意)。

本人从业余习诗而至职业作词,那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开始窃以为,那直截了当的几句话,怕是凡有能力把句子造得好一点的学生哥也是可以应付的。何况“造句”出来以后,还有作曲家、配器家、指挥家、乐手和歌唱家为着你那几句东西“造”势。写词,难道不是件赚钱不费力的事吗!

我大错而特错了。

不要说,你真的幸运地把词作得人家大唱特唱,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唱的这首词是哪个作的;不要说,你把词作得人家大播特播大赚特赚,你却还是只能时常蛋炒饭度日,这样一层终极美妙的苦恼。只说你如果要想从一个哪怕已是名震中外的诗人,转变成一个能够靠写词吃碗干饭的人,那也是一件费力却不一定讨好的差事。

记得我刚进歌舞剧院去做专业作词的时侯,一位好心人说:“写词可是比你写诗难哟!”听这话,我当时想:是难,做草鞋和做飞机都难。可见我当时的心气是多高。结果作了几年词,我是深感有愧于那位好心人了。所以,我的词后来被谱曲演唱的也越来越多了。

才气与力气,只有在这二点之间成功寻找到了平衡与共振点时,你才是一个不错的词人。作词,有时侯,在下力气的方面只怕要更多一些。

说了上面一些话,再来看步春的词,我就不需要多说什么好的话了,唯一要说的一个好,那就是他写词用的是一颗诗心。我当然不知他有没有写过诗,但读他的词,我读到的是诗风,这就足够了。流沙河先生的妻子对他说:“我爱你,爱你一个字不写也是个诗人。”是的,诗人是可爱的,不写诗的诗人也许更可爱。

写过《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又曾任专业词刊主编的于沙老师总是说:“我把歌词当诗写。”他这样写,也就是顾及到了诗美与词美的高度结合,就是才气与力气的出品了。

诗是很好玩的,陈步春也好玩,他不说:“走向你,我有说不出的欢喜”,他说:“走向你,我是说不出的欢喜”。把那一个“有”不经意地写成“是”字,形象生动了,内心跳跃了,这是多么主观武断、又迫不得已的“欢喜”!

他费了劲,但没让你看出来,有才。

可惜我手头没有陈步春这组词演唱后的音响资源,可惜我孤陋寡闻还没有读过陈步春其它的词作。便且打住,不知一通随意的有感而发,对不对得起我老师的那行书法般的嘱咐,不知步春先生有没有怪罪。



1988年9月21日怀抱午睡乍醒的幼子 于长沙



原载《楚天文艺报》88年11月 总编:黄胜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03:30 , Processed in 0.3246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