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转帖:鸣哥(阿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 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鸣哥

——往事随风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岁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发配到湘东一个偏僻县的第四中学教书(我曾经担任过两年的校团委宣传部长,后被免)。学校更加偏僻,离县城还有30华里,交通极为不便,每天只有数趟过路车经过。

虽说是县级中学,但班级不多,只有初中和高中十几个班。我担任了高一一个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学校座落在丘陵山包之中,面积不大,类似于一个放大了的四合院。我比学生只大了三、四岁,学生们背地里都叫我仔(小)老师。九十年代初期,有一次我和妻子坐火车时,一个年龄与我一般大小的人毕恭毕敬地叫我老师,妻子大吃了一惊。

每天的生活是三点一线,教室、寢室、食堂,虽然每天面对着的是那些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和希望的面庞,但精神生活极其封闭、枯燥和单调。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与外界几乎隔绝,只能通过写信与外界联系。翻过学校背后的山包,是乡邮电所,每天黄昏我都主动去取报纸和信件,这几乎成了我的义务。当然,这之中经常会有我的信件。

记得是那年的11月份,我收到立伟兄的来信。立伟兄是我通过著名诗人郑玲老师在长沙认识的朋友,当时还没什么名气,一、二年后他的小说《白色鸟》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从此一举成名。立伟兄的信不长,说是他有一个极好的哥们(鸣哥),在湖南省京剧团工作,人很讲义气,过几天要到桂林去演出,立伟兄于是邀我下个星期一同去桂林,在桂林与鸣哥会合,云云。

收到信后,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作出了决定。这一是生活太沉闷了,极想找个机会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加上桂林我没有去过,所以也想去看看。二是我当时的年龄,还属于懵懵懂懂之类,什么事都不会考虑太多。于是,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坐汽车到了衡阳,再从衡阳坐火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桂林。

到桂林后,我找到湖南省京剧团的住地,见到了一表人材的鸣哥。当时的鸣哥很瘦,留着长发,穿着时髦的喇叭裤,风流瀟洒的样子,叫我这个身穿一件旧军装的土老帽自惭形秽。鸣哥见到我,有一点詑异,接着告诉我说立伟兄来不了了,我心里暗暗叫苦。鸣哥安慰我说:不要紧,我们一起玩。

接下来的几天里,鸣哥就像大哥一样待我,天天陪我上街。我第一次吃到桂林炒粉,觉得味道好极了。鸣哥有事时,我就一个人去阳朔、漓江游玩,参观景点,晚上就到鸣哥的团里来落脚。

离开桂林时,鸣哥到火车站送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桂林的天气还很闷热,我们脸上都淌着汗。火车渐行渐远,我还看见鸣哥在站台上挥手。

就这样结识了鸣哥。

两年多以后,没费什么周折,我调到离长沙很近的一个城市,担任日报的副刊编辑,与鸣哥近了,但见面却极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伴随着春潮般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人性的复苏与觉醒,文学以其开路先锋的形象,被无数充满青春热血的青年作为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追求着。尽管不可否认其中夹杂的功利主义目的,但通过文学对民族精神和刚刚过去的悲剧般的历史进行沉痛的反思、批判以及启蒙和觉醒,仍然构成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鸣哥是这场文学大潮中的骄骄者。他可以说是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来得很快,作品风格清新,颇具感召力。鸣哥待人诚恳,善于提携后进,他曾在几个场合介绍过我的一首诗歌,弄得我怪不好意思。他的组织活动能力很强,身边时常围着一帮拜他为师的“粉丝”。当时我所在的城市文学社团林立,各类文学讲座此起彼伏,有个叫春天文学社的就把鸣哥从长沙请来讲课,我妻子当时是该社的“社员”(当时我们还不熟悉)之一,极其虔诚地听了几次鸣哥的讲课。近二十年后,有一天妻子清理旧物,翻开以前的笔记本时,忍不往叫起来:里面赫然有着鸣哥讲课的记录。

鸣哥对我影响大的有两件事。

一是加入作家协会。在大学时我就喜欢文学,期间就开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组织诗社,召开诗歌朗诵会,成为类似于学生领袖式的人物。到1986年,在湘中那个城市,我已经小有名气。这年的年中,鸣哥利用在省作家协会帮忙的机会,给我寄来了一份加入作协的表格。

当时加入作协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但那时办事还算正规,而且加入的门槛不低,要有有影响的作品,还要有两位作家介绍。那个年代发表作品是一件很难的事,无数次的投稿,其结果可能是石沉大海,连个水泡也不会有,绝不像今天这么容易简单。按说我当时也已经够条件了,但却没有去办理这件事,鸣哥却帮我想到了。我把表格填好,寄给了鸣哥,走后门也好,走捷径也好,反正我没有经过市文联推荐就直接找到了“组织”,二十来岁就加入了省作协,这在当时并不多见,等到名单公布后,市文联的人还觉得很纳闷的。

二是开博。2006年初,我调到一个新组建的单位工作。由于是新单位,办公场地还在装修,我们就租用一家四星级宾馆的一层楼房来临时办公。有一天,鸣哥来看我,在我的办公室,用我的电脑找到他的博客,然后动员我开博。我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打理为由,摇了摇头,但鸣哥一句话就打动了我。他说,就算为自己建一个资料库,把以前写的那些东西保存下来,既不要纸张,也不要U盘,还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这一说,让我立马动了心。

大概是1992年夏,当时,我已经调到广东工作。有一天,一个电话打到了我的办公室,一听,竟然是鸣哥的!这个电话顿时让我觉得窗外的阳光格外地灿烂。让我惊喜不已的是,我们居然又在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也大概是在一个多月后,我们见面了,而且,我第一次见到了美丽端庄的嫂子和年幼的瀟瀟。

由于是初来乍到,我们的条件都很艰苦。我在一间7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住了整整一年。因为单位还算好,到91年底,虽然还没结婚,我就在水荫路分了一套新两房一厅。鸣哥一家三口要租房住。我记得鸣哥搬过几次家,有一次是从杨箕村搬到冼村,只用一个板车就把所有的家当装完,鸣哥在前面拉,我们在后面推,铁桶哐啷作响,一伙人浩浩荡荡地穿过珠江新城。那时的珠江新城,还是一垅垅整齐肥沃的菜地。

鸣哥是我们当中第一个买小车的,他买车时,我们还没有家庭买车的概念。他也是很早就自己买房的人之一,如今住在广州一个有名的楼盘里,与当初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

鸣哥的讲义气,肯帮忙,是我们这一帮人所公认的。他一个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从湖南来广州,见到我以后就叫我联系鸣哥,他说,在广州谁都可以不找,但一定要把这个小子(鸣哥)揪出来。

鸣哥不仅是个热心人,而且性格率真。大约是前几年,鸣哥投了几十万开了一家文化酒巴,由于地理位置不好,加上当时闹"非典",惨淡经营。有一天晚上,我带了一位朋友去那里喝酒,这位朋友正打算从一家机关的要害部门辞职出来经商,鸣哥听说后,当即劝我这位朋友说:你千万不要出来,听我的!黑魆魆的灯光下,喝了酒面孔发红的鸣哥还拍了桌子,指着我的这个朋友骂:你要是辞职出来,你他妈的不是人!弄得我这位朋友颇为尴尬。鸣哥深知经商的痛苦和艰难,所以是真心来劝我这位朋友。后来果然不幸被鸣哥言中,这位朋友投资不慎,一败涂地,整日困坐愁城。

当然,鸣哥也有不地道的时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鸣哥一呼百应,把我们这帮游兵散勇全部召集起来,重新打起了麻将(他的号召能力略现一斑)。这些人当中,都是些作家、画家,广州有名的出版社的总编辑,有名的报纸记者、编辑等等,已经多年不摸麻将,业务都生疏了,在他的召唤下,又全部披挂上阵,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而把我们发动起来后,鸣哥却激流勇退,从牌坛销声匿迹。直到如今,每当有人牌场失意,哀叹世态炎凉时,总是要追根溯源,把鸣哥拎出来:“就是这个鸣哥,害得我们……”

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最美的青春时光只留下依稀斑驳的背影,“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每每忆起过去的时光,总不免要惆怅和伤悲。鸣哥,我们都老了吗?(阿地)

2007—10—30夜9:30—0:3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5:16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鸣戈转帖:鸣哥(阿地) [/color]

阿地你来骏景论坛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09:00 , Processed in 0.6979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