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了佛意,尔后知随顺(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5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在世间,并无可能一生顺风顺水。无论富贵与贫贱,亦不分格局大小,终究会在心里,给“愁”字预留了一点甚至很多的空间。当然,许多的人,除却愁之外,可能还有更多,怨、愤、恨,还有悲、伤、痛,所有这一切我们平常可见的情绪,佛教将之归为“贪、嗔、痴”三毒,这些东西,其背后的根,就是“烦恼”。人有所欲,所求,所执,烦恼随之而起,由此演变出纷繁迭出的人间景象。

作为一个人,修为层次再高,其实都不能完全脱弃那些俗情。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问高深而雅人深致的清高人士,别人可能会误会其虽食人间烟火但却能超越尘世蜩螗,其实不然,这些人的烦恼,可能并不比一个身无长物俯仰由人的低贱者少,他们也许会将所有的不快,郁结于心,以保持外在的春和景明。那些身处高位者就不用说了,他们所领受的烦恼之多,是常人所难揣测得了的,不说了也罢。

佛法所以有因缘法,相信与对治人的烦恼有很大关系,深信因缘,人的所执自然就减持了,没有了某个特定结果的执着,当不同结果来临时,也可以平心而受。这就是因缘法之妙处,因你信了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所应得的,不管是坏是好。由此广而推之,人生际遇,全由因缘来定,心且安之。但问题往往又从这里生起,因如此一来,总难免让人认为是随波逐流毫无人生责任感了。呵呵,相信大多数人会这样看的。但实情并非如此,若真只是这样简单了,佛法也就变得毫无价值啦!

是的,信因缘,还得明随顺。

近来与朋友高谈阔论时,有一个话题很有意思,有人说人生到底最终极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对于一群四十上下的中年人来讲,这样的问题恐怕都会想过,各有答案,但要真的说出来,都会有所不同。那么,是什么呢?钱财、地位、健康、爱?都不是,稍认真而有理性地思考过的,一般不会这样看。心安?空泛了点,叫人拿不准是何种状态。宁静?更是不知所云。得道?算了吧,这世间,真得道者,我们都欠缺了得以一见的福气,太希少了!有人说了:近于道!这个,我认同。

我记得一个南京的朋友曾跟我说,南京话里没有“知道”这个词,只有“晓得”,按他的解释是,南京人都明白“道”是不可知的,厉害!那么,道是什么?有了老子的那句著名的话在前面,还有谁敢妄言道?就好比我们都没有登上过珠峰,却教人如何去登顶一样。没得道的人,跟你解释道,会是怎样的结果?危险!所以若你周围存在这样的人,俨然圣人般为你指道,千万留心!岂然道是什么已非语言所能诠释,近于道,又作何解?没上过珠峰,毕竟还知道珠峰在何处。道在哪里?我们的先人们是说过的,太多了就不一一举列了。总之,道的方向是可知的,则“近于”,总算是可操作的了。

那如何才算是在“近于”?从佛法来讲,就是知因缘而后的“随顺”了。如何为之随顺?就象水一样,水性随顺大家都有经验,但要将本性做到水一般,着实难为了。是啊!人生的高境界,岂是可以轻易就得了的?也许还会有人认为,水太柔,性如水并不完美,错了,水性可不全是柔,强硬的水性可是毁灭性的,这个不说自明。人若能做到随顺若水,可不得了,那样行走于世间,真就象庄子所言,以无间入有间了,如庖丁解牛般畅流无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11:51 , Processed in 0.0791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