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191|回复: 3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7 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预防胜于治疗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加大力度进行防治已迫在眉睫,这是广大群众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病已危胁到青壮年人群。如何让心脏、血管充满春的气息?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访问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16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袁秀英院长。

记者 :袁院长,普及心脑血管方面的知识是预防的首要步骤,请您简要分析一下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危害。
袁院长:心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流行病学特点。每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约167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9.2%。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血脂异常的约1.6亿人,体重超重的约2.4亿人,肥胖症患者约7000万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是西方国家的4倍。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为26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1%。不久前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不但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发病年龄也在提前,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占20%。因此,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呢?
袁院长: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1.血脂异常;2.吸烟;3.糖尿病;4.高血压(有高血压的人可患冠心病、脑卒中);5.腹型肥胖;6.精神紧张;7.日常缺乏蔬菜和水果;8.缺乏运动;9.过量饮酒。
记者:为什么把血脂增高放在首位呢?
袁院长:因为血脂增高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影响血流速度,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物质易于沉积在血管壁上,通过内膜的损伤处渗入到血管内膜下,并刺激周围细胞和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再加上内皮组织细胞脱落和血小板粘附、钙质沉积等,最后发展为突出于血管腔内的黄色的较硬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壁变厚、变脆,造成管腔内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液流通,引起相应脏器的供血障碍。如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则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动脉,则可引起脑卒中(脑血栓、脑出血);发生在肾动脉,可引起肾动脉狭窄、肾萎缩、肾功能下降等等。因此,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增高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凶手。因此,把它放在危险因素首位。降低血脂及血液粘稠度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记者:国珍竹康宁自2002年上市5年来,使数万名消费者受益。大家赞誉它为“心脑血管的卫士”。请问它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方面有哪些作用呢?
袁院长:这些年来,国珍竹康宁经广大消费者实践的检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人们对它的高度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它的主要功能成分有竹叶黄酮、香豆素类内酯、植物多糖等,同时还含有叶绿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素。由于采用了生物工程高新技术,使其分子量小,可被人体迅速吸收,并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脂肪和病损组织。它在心脑血管病的保健方面主要有以下作用:国珍竹康宁能显著的降低甘油三脂及选择性减低胆固醇,从而具有软化血管、维持血管弹性的作用。这为心脑血管的保健,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推广。
记者:为什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而低密度脂蛋白不能高呢?
袁院长: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是目前公认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它在血中的含量增高会加重动脉硬化的进程及病情的发展,故称为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目前医学界公认它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的发生确实是“有功之臣”。专家们把它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或“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它每升高1mg,能使心血管发病率降低2%-4%。它通过一系列微妙的机制,将沉积在组织中过多的脂质,比如说,将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质,搬运到肝脏去进行分解代谢,复杂的胆固醇及其他脂质就从胆汁排泄出去了。而且它还能与低密度脂蛋白竞争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使细胞代谢免遭破坏,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国珍牌竹康宁降脂的选择性,正好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是非常理想的降脂和调节脂代谢的保健珍品。它在保护血管,维护血管壁弹性及疏通血液循环方面起到很好作用,所以大家称它是心脑血管的卫士,也有人说它是血管的“清道夫”。
记者:服用国珍竹康宁应注意哪些问题?
袁院长:国珍竹康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及服用剂量等问题可参照产品说明书。

另需强调的问题:
1.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人要慎用。
2. 不要干扰原治疗方案,国珍竹康宁仅作为保健的选择,起辅助作用。
3. 服用国珍竹康宁等保健食品,心态要平和,不要性急,不要把它当作治疗药物,不要追求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保健食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生活享受,是日常生活中的膳食补充品。因为黄酮类物质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在体内积蓄,只能不断补充,这是一种健康的投资。主要是通过激发自身的康复能力,从病理上修复损伤组织,使脏腑恢复正常的生理节律,以达到保健的目的,这需要时间,要有一个过程,专家认为国珍竹康宁长期服用、低剂量服用能发挥更好的保健效果。
目前,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尽管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抢救的办法越来越多,仪器越来越先进,但死亡率、致残率依然居高不下。因此,预防尤其重要。预防保健重在理解,贵在坚持。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年以后保持血管系统正常运转,定期检查身体,及时纠正不利因素,早期加强预防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不可失掉保健时机。随着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的发展,竹叶黄酮的开发利用,为心脑血管病的早中期预防保健,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前景,值得推广。人人都应做到未病早防,无病早查,有病早治,预防保健要坚持终身,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4:48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听说过补钙的十大妙处吗

补钙的十大妙处
 很多人都知道,钙元素有强骨、固齿的作用。其实,这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效远不止于此,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乃至寿命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其归纳为十大妙用,供读者参考。

  补钙减肥
  时下不是有不少肥男胖女正在为缺乏有效的减肥办法而苦恼吗?不妨试用补钙法,说不定会步人"柳暗花明"的新天地。科学家的解释是:人体血钙升高后可增加一种称为降钙素的激素分泌。而降钙素这种激素可降低人的食欲,减少进餐量;另外,足量的钙特别是离子钙,在肠道中能与食物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结合,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此法更适宜于儿童减肥,无任何副作用。
  补钙降压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杀手",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H•德威尔的调查显示:凡每天摄钙1300毫克的人,比起每天摄钙量为300毫克者,高血压的罹患率低12%;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患病危险性减少24%。
  补钙预防心脏病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钙元素除了通过降低血压的途径来保护心脏外,还有一种护心方式,那就是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据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内科副教授麦克•丹可研究,每天摄钙2200毫克可减少胆固醇6%;其中危害最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11%,而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保持不变。总之,专家已经确认:不管是通过饮食还是补品,只要增加钙的摄取量,胆固醇情况就会好转。
  补钙预防近视
  不知你是否知道,危害青少年视力的眼病--近视眼也会在钙元素面前"甘拜下风"。眼科专家告诉我们:如果眼球缺钙,眼压就不能维持正常,如同电压忽高忽低会闪坏灯泡一样而导致近视形成。因此,在近视的高发年龄段--青春期(具体说来就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几年间)补充足量的钙质,很可能会拒近视于体外。
  补钙防腹痛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一类孩子,老是喊肚子痛,既不发烧又不腹泻,打虫也无效,而且腹痛可在几分钟后自行消失。原因何在?据外科医生分析,这种病状很可能与体内缺钙导致肠痉挛有关。由于血钙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的重要因素,一旦偏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增高,肠壁平滑肌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腹痛,此时补足钙质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补钙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卡里•C•柯尔汉博士的跟踪调查资料显示:三餐饮食中含钙量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与摄钙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较,罹患结石病的危险性减少1/3。
  补钙防止经前综合症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心理学家杰姆斯•帕伦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了10位妇女,这些妇女全都患有经前期综合症。结果表明,当吃含钙量高的饮食时,70%的妇女诉说疼痛减轻,包括月经期间的背痛和痉挛;80%尿滞留减少;90%在整个月经期间哭的次数、神经质暴躁或精神抑郁都减少或减轻。
  补钙促高
  孩子的个头怎样才能长得更高?适时补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最好是晚间睡前喝一杯富含钙质的牛奶。奥妙在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释放出来的生长激素最多。而生长激素乃是儿童长个头的"催化剂",此时补人大量钙质,加速新骨的钙化与成熟,可谓"珠联璧合",孩子会长得更高些。
  补钙防癌
  最近国内外医学界传来好消息,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补钙延寿
  更令人振奋的是,钙元素可能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分。意大利研究长寿学的学者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试验:将受试的大白鼠分成两组,甲组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平均生存期为89天;乙组鼠的饲料中掺人0.9%的钙,结果活了344天,为甲组鼠的4倍。由此提示,缺钙乃是生命个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补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你活得更久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0:38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国珍松系列保健品是由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选用松树花粉为原料,科学精制而成的保健食品。

   在我国,人们对松树有着深厚的情意,歌以赞松,诗以咏松,画以绘松,文以记松。古往今来,孰不知有多少以松命名、以松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从范云的“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到孟广臣的“松树不随时令变,永留绿色在人间”;从民间喜庆年画“松鹤延年”到人民大会堂里的“迎客松”,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松的高贵和气节,而国珍松系列产品流淌的就是这样的血液——高贵且富有文化内涵。
  松树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其花粉是松树花蕊的精细胞,担负着松树繁衍的重任,它是松树的精华,内含最长寿生命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其中包括多种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黄酮、单糖、多糖等多种成分,且搭配合理,具有全面补充营养,调理、缓解疾病以及养颜的综合功能。它属风媒花粉,为人工采集,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分稳定、无农药残留物、不含动物激素,堪称“花粉之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松花粉食药兼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历代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在民间以其神奇的功效被奉为“仙药”。
  汉·《神农本草经》记载:“(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唐·《新修本草》:“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
  明·《本草纲目》:“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清·《本草从新》:“善糁诸痘疮伤损并湿烂不痂。”

  历代文人也留下大量墨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腹空先进松花酒,乐天知命了无忧。”以及宋代词人苏东坡的:“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等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松花粉的奇特妙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0:42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松花粉养颜美容的功效,历代医药典籍均有记载,民间更有种种传说。唐·张沁《妆楼记》、刘恂《岭表录异》都曾有如下记载:相传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美人井”。凡饮此井水者,家中女儿容颜都非常美丽。在《石崇重金买绿珠》的故事中,那位天姿国色的美女绿珠便出生于双角山下“美人井”处。井水美容的奥妙何在呢?原来此井周围长满青松,每年春天大量松树花粉飘落井中,常年累月,井里积满了松花粉,使井水具有了奇特的美容作用,常喝此水的人均得以靓颜美容。

  松花粉虽功效奇特,但由于松树花期短,花粉采集只能在每年春季清明前后,此时又是多雨季节,且花粉的保鲜、储存、破壁都是世界性的难题,所以一直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采用低温气流粉碎破壁等技术,才使松花粉这种天赐营养保健佳品有机会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功效。采用新技术处理的松花粉贮存三年仍具有活性,并可进行有性繁殖,破壁率达99%以上,保证了松花粉的全部有效成分和活性营养物质的释放,从而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这是新时代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是给民族事业献上的一份厚礼。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女士盛赞“松花粉的开发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国珍松花粉 上帝赐给人类的保健珍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09:45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饿了别吃的十种食品
  饥肠辘辘勿吃十种食品“饥不择食”,是说人饿的时候,食欲强烈。但是如果抓到什么吃什么,急于填饱肚子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有些食物是不宜空腹食用的,否则会给你的健康埋下隐患。

柿子、西红柿
  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上述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易形成胃结石。

冷饮
  空腹状态下暴饮各种冷冻食品,会刺激胃肠发生挛缩,久之将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诱发肠胃疾病。在女性月经期间还会使月经发生紊乱。

 香蕉
  香蕉中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香蕉会使人体中的镁骤然升高而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镁钙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山楂、橘子
  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胀满、吐酸水。

 牛奶、豆浆
  这两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空腹饮用,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正确的饮用方法是与点心、面饼等含面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后两小时再喝,或睡前喝均可。

 糖
  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容易导致眼疾。而且糖属酸性食品,空腹吃糖还会破坏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各种微生物的平衡,对健康不利。

 酸奶
  空腹饮用酸奶,会使酸奶的保健作用减弱,而饭后两小时饮用,或睡前喝,既有滋补保健、促进消化作用,又有排气通便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无知是健康的第一杀手
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老年心理科主任洪昭光教授近日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实际上,健康知识缺乏,才是健康的“第一杀手”。洪昭光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由于相关的健康教育未跟上,很多人暴饮暴食,胡吃海喝,结果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且发病年龄普遍提前。健康教育虽然简单,对预防很多疾病却很很有效。比如平常不太活动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就不能突然干重活,否则心脏稍微不好的话,就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中老年人懂得一些医疗保健知识,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摘自《养生大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5:0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水果最好应在何时吃
水果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蛋白质及脂肪等营养素……吃水果不但可口,并能促进身体健康,进而达到防治疾病,养颜美容的效果,是最受现代人欢迎的天然健康食品。
但吃水果的时间要正确,新鲜水果的最佳食用时段是上午。
同样是吃水果,选择上午吃水果,对人体最具功效,更能发挥营养价值,产生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这是因为,人体经一夜的睡眠之后,肠胃的功能尚在激
活中,消化功能不强,却又需补充足够的各式营养素,此时吃易于消化吸收的水果,可以应付上午工作或学习活动的营养所需。
在英国有这么一种说法,即“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点是银,3点到6点是铜,6点之后的则是铅”。上午吃水果,可帮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有助一日的好心情。反之,入睡前吃水果,不利于消化,尤其是纤维含量高的水果,对肠胃功能差的人来说,更是有损健康,凉性的瓜类在入睡前更应节制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5:05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多喝水提高血液质量
血液是一种红色黏稠的液体,它在我们的血管内日夜不停地流动,成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使体内细胞不断更新,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得以维持,让人充满活力。血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运输:血液把从消化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从肺泡吸入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如尿酸、尿素、肌酸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和其他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必须通过血液传递到各组织器官,从而对它们的活性进行调节。
3.保护: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巨嗜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抗体、补体,具有强大的免疫功能,充当着人体的卫士,能够抵抗体内和外界各种有毒物质的侵袭,在细胞和体液的自我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液一旦流出血管,通常会在几分钟内凝固,这一系列复杂的凝血反应,也是一种生理性自我保护机能。
如何保持血液系统的健康稳定呢?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以便加快血液的代谢,使有毒物质尽快排出体外,让血液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及其成分的合理搭配。血脂过高、血液过于黏稠等都会引起血液质量的改变,是引发疾病的根源。平时注意补水,特别是喝一些对健康有益的茶水,对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在微小血管中的流动作用很明显。


出处:《北京青年报》2005年1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19:17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老年人为什么易发生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比青壮年高2—3倍,老年人常见的便秘的原因是:
1、随着增龄,肠道的功能发生变化,如唾液、胃肠和胰的消化酶随着年龄增加而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同时,因为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肠蠕动的功能也减弱;
2、老年人牙齿不健全,饮食过于精细,同时缺乏水分、麸糠及粗纤维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加上老年人的偏食,食谱单调,形成的粪块不足以使直肠粘膜产生足够的机械刺激,而不产生排便反应;
3、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肠蠕动缓慢,使直肠肌、上腹部肌肉萎缩,以至排便无力,大便在肠腔中停留时间过长,所含水分大部分被肠粘膜重吸收,致使大便干燥、坚硬、难以排出;
4、因心理精神因素或脑供血不足,中枢神经功能不全或精神抑郁,环境改变或打乱生活规律等,均能抑制便反射;
5、老年人因患痔疮、肛裂,为了避免疼痛和出血,而有意识地控制便意。久而久之,也会发生便秘。
6、服用一些影响肠蠕动的降血压药物如胍乙啶,减少胃肠蠕动的阿托品等药物,以及某些抗酸剂或铁剂等也会引起便秘。
此外,应警惕的是老年人平素大便正常,而突然发生经常便秘,应考虑到有否肠道肿瘤的可能,特别是直肠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09:4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为什么总觉得浑身酸痛?
现在很多人都会经常觉得浑身痛,而且非常疲惫。大多人认为这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因素,那您有没有考虑为什么您和别人在同样的生活节奏,同样的工作强度下,您要比别人更加容易疲劳呢?有时您甚至感觉好像什么也没有干,却感觉还是这么疲劳。而这种疲劳是持续性的,很长时间都不能缓解。这说明您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种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浑身酸痛、懒、头晕、腿沉。
中医讲“脾主肌肉”,认为是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我们吃进的食物在消化代谢的时候,不能够及时把酸性的物质排出体外,所以这些酸性的物质就会导致人们浑身酸懒。
而西医认为:这种亚健康现象为酸性体质。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认为,酸性物质在人体内堆积的太多,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他表示,人体的PH值在7.35-7.45之间的,是碱性体质的人,但这部分人只占10%左右,大多数人的PH值都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也就是酸性体质者。这种酸性的体液使我们的细胞如同浸泡在酸水中一样,失去了其活性、失去了养分,除了会使我们的身体由于失养处于不舒服的状态外,还会影响到智商,越是酸性体液,就越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症状和引发许多疾病。
因此,浑身酸痛的朋友们,您如果想摆脱身体不适的困扰,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调理脾胃,使脾胃的代谢功能良好,及时排出食物中的酸性物质
2) 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如:精米、白面、白糖、花生、鸡鸭鱼肉、虾、蛋、酒类、贝类等。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并不是以味道来区分的,而是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采用燃烧的方法,测量残灰水溶液,便可知食物的酸碱性。一般来说,酸性食品是指含有人体内能形成酸的无机盐,如磷、硫、氯等元素及其它元素,可使体液表现为酸性的食物
3) 食用碱性食物(食物在体内形成碱的无机盐,如钙、钠、钾、铁、镁等元素占优势的食物,可使体液表现为碱性的食品)以中和体内的酸水,改善血液的PH值,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茶叶、海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3:36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小心便秘引起的危害
  引起便秘原因复杂,但造成的危害却不少。现在所知的危害主要有:
  1、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表现。
  3、形成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4、患结肠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所致,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5、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6、引起性生活障碍。这是由于每次长时间用力排便,使直肠疲劳,肛门收缩过紧及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的缘故,以致不射精或性欲减退,性生活没有高潮等。
  7、易使妇女发生痛经,阴道痉挛,并生产尿潴留,尿路感染等症状。
  8、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以上危害,虽并非所有患者都出现,但足以说明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将便秘赶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6:17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都市女性不要丢失骨气
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不管你是刚满18岁的青春少女,还是25岁如花年龄的现代白领,或者是30岁拥有幸福家庭的少妇,或步入中年、老年的妇人,健康都是要必须面对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健康的新女性,就要注意不要丢失“骨气”。
有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每年有三万人股骨骨折,其中百分之二十的病患会死亡,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骨质疏松症所致。专家介绍,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女性,尤其是停经后的妇女比男性更易发生。这就是说,不要等到老了之后才去预防骨质疏松,3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就需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
越早越好:女性35岁要注意补钙
多数妇女大约在35岁时骨密度达到高峰,持续数年后进入了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后的快速骨质流失和人体内雌激素减少有关。人体中所含的钙其中大多储藏在骨中,当摄入足够的钙时,一部分钙被吸收入骨骼,一部分则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调节后随尿液排出。而当人体摄入钙不足时,骨钙会分解出来,重新流入血液中参与机体调节,再由尿液排出。
在更年期期间,卵巢分泌出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下降,甲状旁腺素的促骨骼排钙作用相对增强,人体大量骨钙分解入血,再从尿中排出,因此造成女性更年期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女性约为男性的两倍。
对女性来说,在35岁左右,就要注意防止钙的流失,在骨头的成长和巩固期,尽量多储存骨本,增加骨质密度。在进入骨质衰退期以后,则要注意减缓骨质流失的发生。
骨质疏松:女性骨折比例极高
从临床统计资料分析,以下几种女性易得此病,停经后妇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更年期妇女一旦停经之后,流失的速度可高达2%~3%。这种流失将无声无息地侵袭骨骼,到了严重程度,骨骼将为孔隙所取代,而仅剩松散脆弱的骨架,此时只要很小的力量或创伤,就可造成骨折。或是做手术或用其它办法破坏了卵巢的功能,出现月经停止的现象,同样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
另外,骨质疏松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很多,如遗传体质、种族、钙摄食不足、大量抽烟、酗酒、服用某些药物、缺乏运动者、高蛋白高盐饮食、内分泌疾病等等。
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发病率极高,其中50岁以上的女性约占15%,60岁以上的女性约占28%。
最好的预防方式:均衡饮食多运动
骨质疏松症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发生。有人认为骨头不疼不痒,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这使许多人因而贻误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时机。因此,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钙的摄入相当重要。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食物摄取要注意高钙低脂,含钙量较高的食物有:牛奶、乳酪、绿叶菜、大豆等。
预防保健方面,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去除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酗酒、内分泌疾病等。
平日要维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散步、登山、步行、游泳都是很好的运动,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特别是办公室白领一族,要多注意多接触阳光,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要抽空活动活动身体,一般来说,每周要坚持2-3次运动。
出处:摘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3月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9:1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常喝绿茶防电脑辐射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感受信息时代优势的同时,电脑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昨日,记者通过我市营养专家了解到,喝绿茶是比较简单的防电脑辐射妙招。
使用电脑时,除配备质量较好的防辐射屏、眼睛离屏幕半米以上距离、调整好光亮程度、勤洗脸、保持室内通风等防护措施外,饮食上也需要多留心。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群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绿茶,吃一个橘子。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 A。维生素 A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但能消除电脑辐射的危害,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起着抵抗电脑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
此外,“电脑一族”还要多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品,如鸡蛋、鱼类、胡萝卜、菠菜、地瓜、枸杞子、芝麻、动物肝脏等。而豆制品、骨头汤、牛奶等含钙质高的食品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时别忘了多吃含有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11:13 | 只看该作者

Re: 预防胜于治疗,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

保护双眼多吃萝卜菠菜
在现代生活中,当我们享受着电脑为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时,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据调查,常用电脑的人群中感到眼睛疲劳的占83%,肩酸腰痛的占63.9%,头痛和食欲不振的则占56.1%和54.4%,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等。
为了减轻长期使用电脑对健康造成的种种损害,合理膳食,及时补充营养,刷新自己的饮食菜单,已经成为电脑族不得不抓牢的“救生圈”。
拯救双眼:胡萝卜、菠菜
长时间注视电脑荧光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加快,若未能及时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营养素,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等。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有助于补肝明目,缓解眼睛疲劳。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黄中,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等蔬果中。
维生素C对眼睛也十分有益。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数倍。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晶状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会引起晶状体变性。所以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
胡萝卜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等,其中以维生素A原的含量最多,其作用和鱼肝油相似。此外,胡萝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
菠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它不仅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也是护眼佳品。
其他明目食品:西红柿、韭菜、枸杞子、青椒、杏、枣、红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9 07:17 , Processed in 0.1253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