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随笔:闲人闲画杨福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30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鸣戈随笔:闲人闲画杨福音
---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在长沙举行首发式

与画家杨福音的交往是很有些渊缘的。
他年轻时在长沙与我母亲做过同事,而他的太太则当过我母亲的学生,七十年代初,我年少参加工作,与他同住湖南省文工团文艺大院,而如今,我与老杨竟又先后住到了广州的骏景花园。七十年代,我不认识老杨,他当然更不认识我,但这并不妨碍我认识他的太太,那时候,他太太慈眉善目在文工团幼稚园当老师。
1992年,我因调广州工作,去省文化厅艺术处办手续,竟碰到他太太,一问,才知她也将随老杨调广州工作。老杨在广州依然是当他的画家,在广州书画研究院做副院长;我到广州后就改行当报社的副刊编辑了。我编的版面中,有一个版面叫《视觉》,不时要刊一些画作,同时其它版面也需要大量插图,而且,我还编了一个散文随笔版,便鼓动老杨写稿。老杨悟性极高,他以画法通文法,一通百通。文章写过来我就十分喜欢,再有意配上他的一些小品画,于是在版面上形成了一个很受欢迎的专栏。老杨后来还出了很厚重的一本散文集叫<长岭上>,收录了专栏中的一些篇目。
这样,我与老杨就有了公务上的一些交往。
与老杨深切的交往,则是打麻将。打麻将,我好像还是他的入门师傅。但他同样悟性高,手气好时大赢,手气差时小输——牌如其画,气度和技术都融会贯通。
所以至今我不再敢与老杨搓麻将。
关于打麻将,要说的人事很多,那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五六年。
人,都是些在广州叫得响亮的湘籍作家、报人、文化人流;事,都是些二五八作将,不许吃只许碰,输了多报数,赢了说没输之类。老杨最早住在天河的瘦狗岭那边,我们骑着自行车和摩托车赶过去,后来住在广州河南的大塘,我们渐渐有人能够开着汽车去了。去了,先是看老杨的新作,然后轻描淡写谈点别的什么,然后,呷她太太做的极家常有味的湘菜,菜好呷,饭就呷得多,然而,到老杨家来,看画谈天以及呷饭呷菜,目的全是冲着麻将桌去的,呷着呷着,便当场有人心里发虚,说:老杨家的饭,那就会贵得很呐。大家感同身受:哈哈哈哈。
老杨的家,因为人多菜香麻将好,不但是我们这些广州湘籍人员的家,也是大多湖南作家艺术家到广州的必游之地,不一定预约,来的只管来,老杨不收门票不收饭票和场租,他上阵与你休闲搓麻,饭菜贵不贵,凭的是你的硬功夫!
与老杨交往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兴致就是京剧。
到老杨家喝酒,不打牌,我就唱京剧当饭票。唱得好不好,老杨不评点,只是讷讷笑:“咯扎化生子!”而对于老杨的画,好不好,我也评点不得,他按照我客厅的沙发尺寸送过我一幅九鹤图,我说过:“只只鹤都俨像哒肖老师!”肖老师是老杨的太太,肖老师还是出过不少书的儿童文学家。
说到与老杨的渊缘还要交待一处,那就是他的画家女儿杨燕来曾经做过我的部属,是我们《粤港周末》的编辑。燕来工作认真,但画画第一。那时候,我任主编,给她在创作时间的保障上网开过几面,前不久,燕来父女的画廊在羊城晚报印务中心文化创意园开业,请了许多湘粤名流过去,我也去了,其间有二件让我感动的事,一是老杨的名声真的值钱了,展品标价可观。我知道,艺术品的价钱并不是想唱就唱的,唱得高或低,反而都会坏了自己的名声。老杨现在在长沙最大的公园拥有了自已的艺术馆,老杨是功到自然成。第二件事是在午宴之际,虽然名人、官员不少,但燕来端着一杯红酒要来敬我,举了杯,半天不说话也不喝,结果眼睛一红,泪水充溢起来。我不知究竟,喝了坐下。后来听坐在她身边的我老婆说,燕来是想感谢我当年对她的理解与宽容。
燕来对我老婆说,这句谢谢想说很多年了。
老杨人闲画闲心不闲。这样的画家是真画家。更是天成的。
如今,我与老杨不但认识,而且又住到了一起,但见面的时机却反而少了许多,买菜和散步,偶然会面,一笑一答,总觉得隔邻隔壁,容易见,不急不急。
因今天上班时看到红网关于《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在长沙举行首发式的消息,于是午间在办公室,在挂着老杨为本报创刊时应我之约写成的“第一财经日报”的横匾下,忙里偷闲,闲画杨福音一二。
就此。

                   2008年5月27日
杨福音简介:
1942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1987—1993年任湖南书画研究院专业画家,创作研究部主任。

1993—2002年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杨福音已在国内外举办数十次个人画展和参与多个国家级重要画展及美术活动。

其作品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今日中国美术》和《辉煌成就•世纪曙光》

等重要美术文献。部分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杨福音》、《杨福音画集》、《长岭上》、《金枝玉叶》、《由红菜薹想起》、《日子》、《良苗怀新—访

谈杨福音》等画集、散文集。

在《三湘都市报》所辟散文“杨福音专栏”获2003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

中国嘉德、广东保利、湖南艺术玩家等多次拍卖其作品。

附:

湘籍画家再披“大红袍”:

杨福音难忘长沙一草一木

  红网长沙5月25日讯(记者刘胜军)今天下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

音》在长沙举行首发式。1942年生于长沙的杨福音是湖南继齐白石、黄永玉之后入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的又一杰出画家。《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又称“大红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了弘

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我国近现代绘画艺术之杰出成就,开始编辑出版“大红袍”,陆续选编在海内外享有盛

誉的绘画大师作品出版专集,因其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收到美术专业者和艺术爱好者的推崇。《中国近

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共收录杨福音绘画和书法作品168幅,集中反映了2000年以来杨福音大胆变法,锐意

创新,追求纯粹简约,既传统又现代的“现代中国画”的艺术创作成就,其学术价值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由

于前些日子扭伤了腰,客居广州的杨福音没有出现在首发式现场,他特意委托主持人汪涵用长沙话向与会者致

谢,在信中,杨福音说他一直挂念着长沙的一草一木,挂念着长沙的朋友,他的创作也与长沙息息相关。

 正如此前杨福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他只是“生活得离长沙稍微远了点”。



 

[本帖由鸣戈修改于2008-05-30 16:46:00]
[本帖由鸣戈修改于2008-05-30 16:49:3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05:10 , Processed in 0.1694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