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散文:如诗如画忆枣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5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鸣戈散文:如诗如画忆枣哥




今天是2010年清明节,刚在本人博客上整理一篇东西,有朋友突然在QQ上发问:

你知道张枣不?
我说:那是我很好的哥们。
接着,这位不但时刻关注国家经济大势,同时也关心思想文化界动态的四川籍朋友发来柏桦的一些文字,我不经意一瞄,居然见到这样的句子:“我将一遍又一遍牢记这一时间和地点:2010年3月8日凌晨4点39分(北京时间),诗人张枣在静穆的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逝世,年仅47岁零3个月。很快,消息开始了飞速的传递;3月9日下午我从北岛打来的电话中得知张枣去世的消息”。
我脑袋一轰,急速把电话拔了过去······
张枣,我少年时的挚友和至今引以为傲的诗友,一位在全球华人文学界中享有盛誉的诗人,尽管去德国从教二十多年,尽管他的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外语,但他一直坚持汉语写作,汉字在他的笔下,总是能被他焕发、生发出无限的意蕴与张力。
张枣其实是我弟弟的中学同学、大学校友,比我小三岁,但在我的家人看来,张枣似乎从来都是我的朋友,我的外婆以及我妻子,都泡茶炒菜招待过他。
张枣从小嗜烟,手指头总是黄灿灿地。

每次到我家或者是我在剧团的集体宿舍,首要的事,必是用他黄灿灿的手指划过他的新作并细声朗读给我听。他的诗,不论是阅读还是朗读,都不是可以马上悟得明了的;他的诗,许多的时候,也许只是一些飘落在现代纸张上的古画意。

他可以任意“复制”或者说复活一种旷古的情绪与思绪,但却没有人能够轻易复制得了他的诗句。
所以,仅管他比我小三岁,我从来都尊称他枣哥。
枣哥先前在长沙、在湖南师大,后来在四川、在四川学界,后来在中国、在全球。那都是诗名远播的。
枣哥是不折不扣的诗人。

枣哥很帅,但枣哥身体一直不太强健,怕冷,故常在毛衣外披一条格子围巾,这样子的枣哥,更是如诗如画一般。

枣哥对女孩子很痴情,女孩子对枣哥更是痴迷,但枣哥后来的一位太太是德国人,是枣哥读研究生时的外教。
一年,枣哥从德国回长沙过年,长沙天冷,那时家家又没有热水器洗澡,便从我妻子工作的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搞来洗澡票,骑着摩托车去排队洗澡,当时我还觉得,那样的举动,真是很对不起我这位归国华侨诗人。那几天,我们经常彻夜喝酒、抽烟、聊诗、聊女孩子。

天将晓,聊得已无完整成枝的香烟可抽了,枣哥有办法,把抽剩的烟头四处找拢来,拆开、搓捏,再撕下烟盒纸重卷后点燃,后来,连烟头也找不到了,枣哥竟将他黄灿灿的手指伸到鼻子下镇压烟瘾。

枣哥说,他不抽烟就胃痛。

枣哥不煅炼、不打牌、好像连自行车都不骑,枣哥只是把写诗、读书和聊天当饭吃,所以枣哥时常胃痛。
枣哥的家,先前住在长沙市望麓园一带,与我家所住的荷花池一街之遥;枣哥后来的家,搬到劳动广场去了,那里却是我读小学时的住地。所以,枣哥的父母家人都与我很熟。枣哥与我一样,也都出生在教师之家。
这样一来,仅管我的诗艺和思想,不及枣哥九牛之一毛,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情与谈资。

那时候,我俩常会在夜间突然相约,在长沙城北作神漫无边际的神游,总试图要把的一条条麻石小巷串个遍,或是随便找个臭豆腐、馄吞、红烧猪脚的摊子小酌,直到月落星稀,面红耳赤,方不得所以然地散场归屋。
我知道枣哥早年的很多故事,枣哥的很多朋友,也都是我的朋友,枣哥的故事和朋友,都透着很多的诗意,那是一个诗的年代与生活空间。
记得,我曾以枣哥的故事,写过广播小品和小小说,有人以为是我瞎编的。
可悲可叹的是,枣哥的故事,在公元2010年3月8日画上了句号。
但作为诗人,枣哥是永生的。
枣哥,我虽然不知你此刻已安身何方,但烟霞漫织的天空里,我似乎能寻到你围巾的一角,如诗如画一般悄然滑过。

2010年4月5日 急就

■ 人物简介

  张枣,1962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考入四川外语学院念硕士。1986年出国,常年旅居德国,任教于图宾根大学。著有诗集《春秋来信》,代表作包括《镜中》、《边缘》等。张枣的诗被评价是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完美结合,从诗歌的抒情源头上继承了“风、骚”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完美地展现在当下的语境中。而他自己把中国诗人上世纪80年代的精英意识带到了国外,每次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绍时,他都会说:“我是张枣,我是一个诗人。”

■ 张枣作品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本帖由鸣戈修改于2010-04-05 18:38:0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8:55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鸣戈散文:如诗如画忆枣哥[/color]

已故诗人张枣名作《镜中》手稿现身
2010年03月15日 10:22 南方都市报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张枣的诗被评价为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完美结合,从诗歌的抒情源头上继承了“风、骚”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完美地展现在当下的语境中。北岛认为,张枣无疑是中国当代诗歌的奇才。

在纪念文章《悲情往事》中,北岛说:“张枣对语言本身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写了不少极端的试验性之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无论如何,他对汉语现代诗歌有着特殊的贡献。他以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观并参悟博大精深的东方审美体系。他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新的张力和熔点。”

张枣去世后,国内诗人翟永明、柏桦等都对这位盛年去世的诗友表达了痛惜之情,网友也发起线上纪念活动,其中豆瓣网悼念张枣活动贴出了张枣早年的多张照片,包括他成名作《镜中》的手稿(诗人柏桦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4-5 18:58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鸣戈散文:如诗如画忆枣哥[/color]

哈哈,好长!楼主不太会赚GG哦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9:30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鸣戈散文:如诗如画忆枣哥[/color]

你这话说得不太地道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23:33 | 只看该作者

Re: [color=blue]鸣戈散文:如诗如画忆枣哥[/color]

(鸣戈小品:夫妻小插曲——诗友张枣移居德国回来自述的故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2e19501000cpj.html)
访问网址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2e19501000cpj.html)

[本帖由鸣戈修改于2010-04-05 23:3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5 11:33 , Processed in 0.1067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